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吳冠中(1919-2010)

吳冠中,著名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文學家。作為美術教育家,在長期的美術教學實踐中,基於自己學貫中西的藝術思想,他發表了《藝術教育的主食是審美素質教育》、《繪畫的形式美》、《筆墨等於零》、《風箏不斷線》等大量文章,形成了科學且富有創新特色的美術教育理論體系。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周莊》1997年

吳冠中把蔡元培的“美育救國”、“科學救國”作為自己美術教育的思想基礎,並在這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探討研究吳冠中藝術審美、藝術修養、藝術為大眾的美術教育理論,分析吳冠中的美術教學觀、人才觀和師生觀,汲取其科學的美術教育思想,利於我們反思當前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今天讀來,仍舊發人省醒!

“藝術的主食是審美素質教育”

我當了幾十年的教師,在過去,我也是偷偷把美的構成、美的規律教給學生,把它作為美術學院的“主食”。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嗎過去曾走過一些彎路。在教學中國年,不僅沒有重視形式語言的研究,而且專業也分得太細。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獅子林》1988年

今天,綜合繪畫工作室的教學能衝破專業分科的界限,進行綜合繪畫教學的實驗,這是對舊體制動了一次“手術”。我想這就像治病一樣,把教學中這個“毛病”改了回來。這個“手術”動完之後,還要讓它自己成長。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荷塘》1997年

“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

當代中國美術的現狀比較混亂,誤區很多,可以說是“處處是誤區”,我們是生活在夾縫裡面,我們要做藝術,但這種藝術又不該是西方的藝術,可是,在中國的藝術裡,又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我們過去走俄羅斯寫實主義的道路,畫家畫畫就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這樣的畫,是寫真,不是藝術。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秋瑾故居》2002年

“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

我的孩子沒有一個學畫畫的,學畫作為愛好,可以,作為專業,就儘量別幹,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現在好多孩子很小就去少年宮,很小就練鋼琴,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交河故城》1981年

“中小學基礎美術教育主要是普及美學教育”

中國藝術水平不高與畫家的文化水平偏低有關,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有的高中設有專門的聲樂班、美術班,文化課就不上了。天天進行專業學習,研究怎麼考上美術學院。大學藝術類專業,對文化課要求不高,所以很多專業課差的學生,就來報考藝術院校,因為它對文化課要求低,容易考。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青島》1975年

中小學基礎美術教育主要是普及美學教育,讓他們多看多欣賞,培養他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這個很重要。現在有的高中設有專門的聲樂班、美術班,文化課就不上了,還到文化館、少年宮進行專業學習。這非常不好,還是應該讓他們多上文化課,語文、歷史、地理,這些文化課對他們的綜合文化水平非常有好處。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玉龍雪山》1990年

“美盲要比文盲多”

現在社會上美盲太多了,美盲要比文盲多。儘管很多人有很高的學識,但他是美盲,沒有欣賞美的能力。

如今的許多成功人士,包括企業家、媒體人、白領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想必都很出色,然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藝術和鑑賞。現在很多人窮,窮的不是物質,也不是文化,而是審美。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玉龍山》1990年

“藝術教育本來就是特殊性的教育”

現在的招生程序有問題,在招生考試的時候,先是由普通教師去選一遍,再由助教、副教授選,最後由教授們選。這樣的結果是真正好的苗子可能在第一次選的時候就被刷掉了。因為好的學生要看他的基本功、他的可塑性、他的靈感,對藝術有沒有感覺。這個把握很重要,一定要好的老師才能挑出來的。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松魂》1980年代

學生進大學以後,應該讓他們自由選擇課程,不管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西方現代主義,不管你學什麼專業,學校準備大量的課程讓學生自己選擇,就像給他們準備一個調色板,根據的愛好、興趣,自己去選顏色,自己願意調成什麼樣,不給他們先調好。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鸚鵡天堂》1988年

學校只考你課程學得好不好,學分夠不夠,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這樣培養方式變了,不再是一個系的學生都是一個樣,而是一人一系,出來的都是人才。因為藝術教育本來就是特殊性的教育。

美術教育培養模式應該是少而精

美術教育培養模式應該是少而精,社會需要的美術家很少,但現在美術院校是大規模的招生,學生比以往都多,這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將來學生畢業以後,社會容納不下這麼多搞藝術的,他們的出路在哪裡呢?雖然有人對我說他們可以去搞廣告設計,做編輯,但這樣的工作崗位也有限。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

搞藝術要有感情,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比如,我對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種辦法,用眼神、用語言、用耳朵跟你交流。我畫一個東西,不是畫這個東西本身,而是要通過這個東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雙燕》1988年

凡高畫的向日葵,不是畫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組合在一起,那是一種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藝術就是一種感受。只有對藝術有深厚情感,歷經磨難,才能對藝術有真正感受。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畫石膏像會把藝術感覺都抹殺掉”

石膏像是死的,現在要求畫的人死扣,要畫得正確,要畫得像,結果畫得越像越沒有感覺。藝術需要錯覺,沒有錯覺就沒有藝術。藝術要有想象力,要有飽滿的情感。藝術家需要有比常人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積累。


【吳冠中作品欣賞】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坦桑尼亞大瀑布》1975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竹海》1985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紅蓮》1974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乞力馬紮羅雪山》1975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北京·雪》1975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夜》1990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美國大峽谷》1990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松林》1974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紫竹院的早春》1973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渡河》1980年代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桂林》1970年代-1996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雅加達印象》1994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誤入嶗山》1988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老虎高原》1989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山間水田》1979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牆上秋色》1991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富春江邊》1963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十渡拒馬河》1981年作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紫竹院兒童遊樂園》1973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灕江》1982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香港中環街景》1990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桂林》1991年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的

《京郊山村》1963年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