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高人爲峯

朱勝利 /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五月風吹青屏山。恍惚間,一年近半,春天呼嘯而去,夏天款款而來。清晨,暖陽斜窗射進臥室,外面的鳥兒早早地結伴在樹上,啁啾婉轉地賣弄嗓子。朦朧的我,此時睡意已然全無。

九里山高人為峰​“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聽著這首歌,起身面對窗外的秀麗風光,讓我想起密南的山——九里山。

於是,呼朋喚友,驅車前往。

九里山高人為峰​關於山,對於生活在豫西丘陵地帶的新密人並不陌生,更是許多人童年美好的記憶。曾記得兒時,三五個小夥伴,清晨上山採蘑菇,一路斬荊披棘,尋訪各個山頭。採累了,便各處找尋野果來吃,那時可謂吃遍了山間各類能吃的果味。如酸棗、桑葚,尤為酸棗最常見,也是我吃的最多的一類。只因時間久遠,至今已記不清幾樣來。

有些山,因為它的蔥蘢,營造出神秘誘人的意境。古往今來,一些名山,不知吸引多少文人雅士慕名而去,感慨萬千,最後寫下千古絕唱,讓我深為感觸的就數唐代詩人杜甫做的詩《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九里山高人為峰​下車,從天鵝湖畔步行數百米,拾階而上,經歷兩個小時的奮力登攀,終於站在九里山系的雪山之巔,俯視周圍,頗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氣。

九里山高人為峰​九里山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人在山頂,極目遠眺,看到九里山長長的山脊,高低起伏,綿延不絕,難以目測距離。導遊趙勝利講,九里山因山長九里而得名。據說,九里山又名活埋山(火門山),是韓信埋母地。相傳很早以前,韓信家境貧寒,鬱郁不得志,在九里山為他人放牧。一日,困臥山間,朦朧中忽聽有人說:“仙兄,此處真乃風水寶地也,若有人選此地修墳築墓,必將大益於後人。”另一人說:“賢弟,天機不可洩露,快走吧!”韓信抬頭望去,只見是兩位白鬚、白髮、白眉毛的仙翁,衣裾飄飄翩然西去了。韓信知是幸遇仙人,便暗暗記下了這塊地方,要為老母造墳。韓母久居山林之間,四時勞作,雖然體弱多病,卻無辭世之意。韓信等了一年,又一年,便在過了第八個年頭之後,活葬老母於此,匆匆投軍去了。後來,雖然官至齊王,卻死得不明不白。傳說而已,不足信。我從心底裡不相信一代名將韓信是如此無德之人,但九里山是個千古風水寶地,我看著倒真有點像。

九里山高人為峰​同一座山,因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就不一樣,對於山的理解,自然也就各有不同了。山的蜿蜒崎嶇,形態各異,有的地方是銀河似的瀑布,高山流水,有的地方是懸崖峭壁,還有的萬丈深淵,眾山僅相同之處唯有樹木與鳥雀了。有時候人之於山,人顯得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即便如此,人心看起來似乎比任何一座山還要高,於是,有了登高爬山,無論再怎麼氣勢磅礴的山,盡拜倒於人們的腳下。

此時,不由得想起毛主席的《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把起伏綿延的五嶺山脈這樣的龐然大物形容為翻騰著的細小波浪,把巍峨高大的烏蒙山脈比作在腳下滾動的小泥球。想象奇特,誇張之極,豪邁至極,令人不由得擊節叫好!

九里山高人為峰​在特定的某種情況下,山,顯然它並不是山,更像人生中的一道坎一個困難。山腳下,抬起頭,看著眼前巍峨高嵩的景象,有人望高怯步,也有人不畏艱險,力挽狂瀾向前行。因為只有不停的往高處攀爬,才能站得高,看得更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有努力戰勝困難,風雨之後見彩虹。

山高水長,人定勝天。今天的九里山,凝聚著多少超化人民勞動的汗水結晶,匯聚著多少關心支持的友人的目光,集聚著多少振興人和超化幹群的智慧成果。

九里山高人為峰​九里山,山美水美人美,前景更美。據悉,九里山將被河南振興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歡慶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0億元,重金打造成九里山田園綜合體,使其成為九里山文旅小鎮和休閒運動度假區。

未來九里山將建成世界休閒園、中原山水城。如此,幸甚,則九里山之福,超化人民之幸也!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