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爲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在歷史上有沒有形成過影響力大的政治勢力呢?

小可亦歡


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歷史上的壯族在華夏文明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的確形成了較大的政治勢力。

首先,早在我國的堯舜時期,壯族在湖南湘江流域也建立了自己的古國,名叫蒼梧國,不過在和堯舜的戰爭中,蒼梧戰敗,被迫遷徙到了嶺南地區,這就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百越。百越從湖南一帶遷徙到嶺南之後,先後建立了縛婁國、陽禺國、澹耳國等十幾個部落制國家,但因為實力有限,在楚國建立後,百越時常受到楚國的攻打。

直到楚國統治的後期,西歐、駱越等方國逐漸統一了鬆散的百越部落,形成了幾個較為強大的地方政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立刻發動了對嶺南的戰爭,秦軍歷時數年,以陣亡十數萬的代價,才將嶺南地區併入華夏。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壯族的先民成為了華夏族的一員,開始接受了漢文明的影響。

當然,嶺南地區的百越雖然以南越國的形式併入了華夏,但在我國的西南的雲貴交界地帶,依然存在一個由壯族先民建立的相對獨立的方國:句町國。並且句町國的國力還挺強,漢成帝時,句町國還協助漢軍平定了益州的叛亂,被漢成帝正式冊封為西漢的諸侯國。王莽篡漢時,句町國甚至與王莽大軍發生激戰,不分勝負。在句町國之後,壯族先民建立的獨立方國就宣告終結了,此後,壯族也完全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融入華夏後的壯族同胞是“漢裔情結”最重的少數民族。

所謂“漢裔情結”指的是本身是壯族後裔,卻自稱為漢人後代。比如在廣大的壯族地區,自稱為土著居民的不多,多數壯族同胞都自稱祖上是外來的漢人,是由漢改壯的。比如壯族裡的覃姓就稱祖上是山東譚姓;韋姓則自稱是韓信後裔,“韋”姓則是由“韓”姓去半而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受到了華夏華夷觀的影響。比如近代壯族官銜最高的人岑毓英,曾任雲貴總督,與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人同為“中興名臣”,但也自稱曾是漢族後裔,其實,這也是壯族同胞對華夏一種歸屬感的表現。

也正因為如此,壯族這個少數民族雖然沒有像蒙古族、滿族那樣建立過大一統的政權,但卻以自己獨特的向心力認同,將雲、貴、滇、桂等西南省份,牢牢的粘合在華夏版圖當中,可以說,壯族對西南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秦皇漢武


壯族人口最然多,分佈也廣,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卻並不強。主要原因是古代壯族實際上是南方百越系和濮僚系民族集團長期融合的結果,內部分支眾多,唐宋時期統稱峒僚,南宋以後稱為“僮人”(讀音為“壯”),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壯族的政治勢力可以把壯族人統一起來,大部分情況下是處於部落首領割據分治的狀態,光大的勢力就有十幾個,小的更是不計其數,所以大部分時間裡,壯族沒有一個可以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政治勢力存在。

非要說有什麼影響力大的政治勢力的話,只有一個所謂的“南天國”,勉強算是一個較大的、有全國性影響力的政治勢力。南天國的政治中心叫做“廣源州”,這個地方處在廣西和越南的邊境上,一直是當地峒僚首領擔任世襲剌史,北宋中期開始,越南“李朝”強大起來,開始向北擴展,與統治廣源州的壯族首領儂氏家族發生衝突,雙方交戰幾十年,互有勝負。

儂氏家族在和越南的鬥爭中開始積累起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其首領儂智高組織周圍的峒僚人共同反擊越南軍隊的騷擾,訓練起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並且激起了他們建立一個正式的政權的想法。1049年儂智高正式稱王,建國號為“南天國”,建年號為“景瑞”,在形式上擁有了古代“王朝”的樣子。

1052年5月,儂智高趁宋朝在廣西長期軍備不振之機,率軍攻佔邕州(今南寧),基本上佔領廣西全境,並派大軍圍攻廣州將近2個月,可以說這是古代壯族在歷史上登場得最聲勢浩大的一次同,也是惟一一次足以影響全國曆史走勢的一次。

期間儂智高正式稱帝,自稱仁惠皇帝,大有在廣西建立一個新王朝的架式,但好景不長,回過神來的宋朝立即組織人馬南下,於1052年9月委任名將狄青為主帥,調集北宋在西北戰場上的精銳的騎兵南下,1053年1月宋軍進入廣西境內,月底,狄青與儂智高在崑崙關附近的歸仁鋪會戰,儂智高大敗,率軍放棄邕州西逃。此後宋軍一路追擊,收復廣西所有州縣,儂智高最後跑到大理國避難去了。

“南天國”的真正發達的時間太短,前後一年都不到,歷史上基本上沒有史書正兒八經地承認他是一個“王朝”,更沒有史書承認儂智高是一個“皇帝”。但他攻佔南寧,圍攻廣州,引起北宋朝野震動,不得不派名將狄青出馬,調動精兵南下才解決了問題。


只愛潘多拉


答案是沒有。雖然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但在歷史上卻很沒存在感,也沒有形成過影響全國的大勢力,當然,影響全國的人物卻是有的。

壯族人口眾多,其祖先起源也不單一,而是有多種支系,這就導致壯族內部的勢力重重,幾乎沒有人能夠將整個壯族凝合成一股力量,這是壯族沒能建立大勢力的原因。

從化石遺蹟來看,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如柳江縣的"柳江人"、"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等等。從鼻骨、鼻樑和上門齒等“長相”看,他們都可以被認為就是壯族的祖先。

早在夏商周時代,壯族的先祖就有了專屬於他們的稱謂,如甌鄧、桂國、損子、產裡和九菌等等,統稱為駱越和西甌。

這些壯族先祖都是嶺南百越民族的一個支系,在秦始皇統一嶺南後,他們被統稱為越人。從唐宋開始,壯族先民被稱作烏滸蠻、俚、僚、撞、僮或濮等。

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自稱為布壯、布沙、布傣、布依、布儂、布土、布僚等多達二三十種族名的壯族人,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統一稱謂——僮族。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又改稱為“壯族”。

壯族是與漢族分歧最少的少數民族,許多壯族同胞自稱為漢族,事實上,廣西的壯族和漢族的區別實在不多,因為從秦朝開始,壯族和漢族就開始了民族融合,再加上後來的幾次大規模南遷,壯族跟漢族一直關係密切。

歷史上,壯族人民也曾發動多次起義,其性質大多跟漢族農民起義類似,也就是在官府的殘酷壓榨下選擇反抗,其結果也跟農民起義相似,大多數都被鎮壓了。

由於居住地靠近邊境,所以歷史上壯族人們也經常成為抵禦外敵的主力軍,如11世紀初期交趾入侵我國、明嘉靖年間"俍兵"抗倭、1885年法軍進攻鎮南關,抵抗敵人的隊伍都不乏壯族人民的身影。


平沙趣說歷史


廣西瑤壯族在明朝不斷爆發起義,從洪武年間一直到天啟末年,時斷時續竟然堅持長達250多年之久。

最著名的是成化年間廣西瑤族侯大狗等人領導的大藤峽起義,大藤峽位置偏遠,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明朝大臣韓雍、趙輔等人率軍十六萬人,費了好大的勁才平定,韓雍命人砍斷大藤,改名斷藤峽。

後來大藤峽起義不斷,嘉靖年間大聖人王守仁又去平定了一次,但是小規模的壯族起義一直存在,折騰到天啟末年才結束。

廣西壯族韋銀豹起義也很有名,經過了正德、嘉靖、隆慶三代皇帝才被剿滅,堅持鬥爭數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