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也能共享,巨头纷纷入局,赚钱新纪元

车位也能共享,巨头纷纷入局,赚钱新纪元

多老司机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停车难”!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共享停车”在很多城市悄然兴起。

开车十分钟 停车半小时

如今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汽车销量非常高。

相信很多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工作的有车一族,都为停车这件小事烦恼过,毕竟车多位少,老死机经常为停车发愁。

而且在CBD地段,停车费一小时高达七八十元,小区的停车月租金也很多都几百上千了,大家寻寻觅觅,为了找一个停车位,也是操碎了心,经常出现“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的现象。

车位真的这么紧张吗?其实只是因为资源利用效率太低,白天的时候,住宅区车位大量空闲,晚上却车满为患,写字楼则刚好相反。

而且不止住宅区和写字楼,还有大量的单位和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有时候停车位极度紧张,有时候又存在大量的空缺,这些限制的停车位,能不能利用起来呢?

这时候,共享停车应运而生!

巨头入局 纷纷投资

其实共享停车,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很多城市早已经在采取相关措施发展这种模式了,也鼓励企业单位或者个人把自己的车位,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关于收费问题,某平台的情况是订单成功后的金额,一半给车位原主人,一般给平台和停车场,这样可以实现多赢。

这一领域有发展潜力,已经有多个巨头瞄准此行业。

在2016年的时候,万达耗资15余亿投资共享停车领域老大ETCP;去年,美国华平投资、红星美凯龙联和投资15亿给阳光海天;今年2月,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相关平台。

可以想象,在未来,共享停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一旦清晰,就会迎来大规模的复制阶段,大量的平台将会涌现,再加上资本的干涉,必将把这个市场推到高地。

随着共享单车、外卖等领域的竞争慢慢尘埃落定,一轮关于共享停车行业的争夺赛很有可能又开始了!

共享停车的三种模式

共享停车这个理论普遍被认为是戳中了有车一族的痛点,能够满足他们迫切真实的需求,但是具体实施的模式和措施有好几种,并且都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模式就是共享停车位,虽然说这种模式可以发展得很快,但是很多人挑明其本质是“租赁”,并非共享。

第二种就是最接近共享停车模式的一种,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共享,但是发展太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需求强烈,好投放,但是竞争激烈,发展很慢,后期运营成本过高。

最后一种就是政府来介入,为共享停车的发展铺好路,目前,在北上广等地正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鼓励共享停车,来解决相关民生问题。

共享停车目前正在发展摸索中,具体哪一种最好,并没有确定答案,当然很多时候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但是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只能静待市场的变化了。

未来有发展空间吗?

虽然现在共享停车正在慢慢发展,但是对于做共享停车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来说,未来还是无法预知的。

虽说共享停车戳中了痛点,但是某停车平台负责人表示共享停车属于C2B2C,最需要攻克也最难攻克的一关是物业公司,因为物业对此行业不熟悉,为了安全,态度非常谨慎。

并且很多城市为了缓解停车问题,打造了立体停车场去增加车位供应,并没有意识到车位其实可以共享出去来盘活存量资源。

想要将共享停车发展好,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政府、市场、企业、智能硬件开发商、物业等多方的共同协作。

未来,共享停车——一个依托物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停车行业,是否可以成为行业的趋势,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