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合資車企的「謝幕」

我們都知道,故事的主角是鈴木,一家全球範圍內最具競爭力的經濟型轎車製造商,準備退出全球最大的經濟型汽車市場

鈴木在中國的合資關係,終於到了劃上一個句號的時刻:It’s time to say Goodby!

當2018年7月份,NHK報道鈴木將終結與長安的合資關係時,該公司還進行了否認。2018年8月23日,當日經新聞網再度爆料這一消息時,鈴木的發言人川村信孝(Satoshi Kasukawa)已經不打算進行顯而易見的“自我打臉”工作,他選擇了不予置評。

日經新聞網稱,鈴木汽車已經與重慶長安達成一致,將其持有的長安鈴木的股份轉讓給後者,並允許長安鈴木,在一段時間之內貼牌生產鈴木品牌汽車。據稱該方案正處於有關部分的審批之中,可望在2018年底,完成一系列的“離婚”協議。

這又是一個非常糾結的時刻。

首先,中國是一個年銷量高達3000萬輛的超級汽車市場,其規模比後面的第二名到第五名的市場銷量總和還大。這個市場裡面,1.6L及以下的小排量車的市場份額超過65%。

其次,一旦鈴木這次確定退出中國市場,基本就可以視為永遠與中國市場說再見。因為此舉將極大損害其在華的消費者、經銷商以及合作伙伴中國長安的利益,將對其品牌形象帶來巨大的負面傷害。

在這個消息被曝出的當天,鈴木汽車在東京交易市場的股價下挫了4.8%,顯示了投資者失望的情緒。創8月9日以來,當日最大跌幅。

然而,這家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為現階段全球利潤率最高的車企,還是準備揮下利劍,斬斷了與重慶長安長達25年的合資關係。安永稱,2018年Q2,鈴木汽車的利潤率高達11.8%,超過了寶馬的11.4%,而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汽車製造商。

為什麼呢?

痛苦的話別

分手的傳言,從2016年底就已經傳出。彼時,長安鈴木的銷量,已經從高峰期的22萬輛,腰斬至11.53萬輛。同年,以吉利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開啟了強勢的增長週期。

一家合資車企的“謝幕”

從2011年到2016年,除了2014年短暫地實現同比增長外,長安鈴木的銷量一直在跌跌不休。心灰意冷的鈴木於是考慮從這個痛苦的泥潭裡抽身而出。長安鈴木的車型引進速度和產品規劃,開始受到重創。

在這過程中,據稱股東雙方為提振這家歷史悠久的合資公司,進行了激烈的爭吵,長安方面認為應該迎合中國消費者對SUV的喜愛,以及消費者升級的趨勢,推出更多的SUV,更大的車型。

對於鈴木汽車而言,這顯然是一個強人所難的“餿主意”。鈴木作為一家全球範圍內最據競爭的小型車製造商,怎麼會為了區區不到20萬輛銷量的中國市場,改變公司的定位?

假如真這麼做了,如何確保在中級車市場,鈴木能夠競爭得過豐田、本田、日產、大眾、通用、福特等強大的對手?

鈴木也不可能針對中國市場,單獨研發的中大型車型。這樣的舉措,從研發、製造和營銷等各個方面考量,都是不理智的。

2017年,長安鈴木的銷量滑落到8.6萬輛。2018年1-6月份,這家有著輝煌過往的車企,實現了23062輛汽車,同比再跌46.5%。

這該需要有多大的心臟,才能夠承受得住如此慘烈的持續銷量下滑?

再來展示一組令人揪心的數據:

根據鈴木的季報,2018年4月1日-6月30日,這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再創紀錄,達到了86.2萬輛,同比增長16.3%。其最大的單一市場——印度,銷量高達46.4萬輛,同比增長25.9%,印度的銷量,已經佔到鈴木全球銷量的53.8%。日本本土的銷量為17.3萬輛,同比增長8.5%,為其全球銷量貢獻了20%。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這個階段的銷量數據為1.8萬輛,同比下跌37.3%,為鈴木全球貢獻了2%的銷量。

當事態發展到這種田地時,提出“分手”已經不再如想象中的那般痛心疾首了。再加之5月30日的時候,他們已經與北汽集團結束了與昌河鈴木的合作關係,不如直接一刀來個痛快,徹底從這個傷心的泥潭中拔腳出來。

永遠的再見?

我們鈴木汽車的糾結一定在這裡,當這一次與中國市場拜拜的時候,將會永遠地退出這個市場,以後恐怕再也不能回來了。

但是,他還是決定義無反顧地離開。

不但將拋棄合作伙伴、經銷商、消費者,還包括在中國的工廠,可謂不留一絲一縷的牽掛,分手進行得非常徹底。

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小型車市場,中國理應成為鈴木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然而這樣的故事並沒有發生,這與這家車企的市場定位有關。

在鈴木擅長的經濟型和小型車市場,囤積了中國所有的自主品牌,他們只能從低端車市場切入,逐漸向上發展。

我們可以看一看,這個市場是多麼恐怖,以及吉利為例,帝豪GS的市場售價在降完價的基礎上可低至6萬元;帝豪GL,如此龐大的轎車,價格可低至7萬元;遠景X3,售價可擊穿4.5萬元。

2018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售汽車76.7萬輛,營業額528億元,平均售價約7萬元。長安、長城、奇瑞、寶駿,等本土自主品牌,在鈴木汽車所在的細分市場,囤積了大量的極具競爭的車型產品。

2012年3月7日,長安逸動在杭州發佈,9月上市,這是自主品牌車企中第一款被廣為稱頌的正向研發車型。毫無懸念,月銷量迅速拉昇到8000輛以上。中國的自主品牌從那個時候起,開始逐步崛起。

長安鈴木的表現剛好與這個趨勢此消彼漲。

從2012年起,走進了一個長時間的下行通道,直到2018年,其中國區的銷量在全球總銷量中,可忽略不計。

鈴木當然不會為了中國市場改變自己的市場定位,轉而去做中級車,這樣他會失敗得更難看。事實上長安鈴木一度推出了緊湊型的SUV——長安鈴木維特拉,然而非常不幸,他進入了包括哈佛H6、廣汽傳祺GS4、長安CS 55等中國自主品牌SUV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基本上在市場上被打得片甲不留。

作為全球實力最為雄厚的經濟型車製造商,在全球最大的經濟型車市場,在過去7年,在競爭中被打得片甲不留。

長安鈴木,當它的核心陣地已經被攻破的情況下,繼續頑抗已經喪失了意義。

在中國自主品牌最弱的時候,鈴木都沒有在中國的經濟型市場獲得足夠多的市場份額,而當這些本土的競爭對手銷量已經超過100萬輛,甚至進逼200萬輛的時候,他還會有勝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那麼,就離開吧。

為何兵敗中國?

長安鈴木兵敗中國,事後諸葛亮般地解釋,核心原因如下:

1、在中國自主品牌最密集的細分市場廝殺,而做出了錯誤的市場定位。

作為全球利潤最高的車企之一,鈴木在當初遭遇“奇瑞”、“吉利”、“比亞迪”等土八路的抵抗時,過於矜持,不能拋開身份、利潤和麵子,將自己定義為“精品小車”,看起來是一個大敗筆。

首先,“精品小車”這個細分市場不屬於鈴木,屬於smart、mimi甚至是寶馬X1、奧迪A2等,和鈴木最終是沒有關係的。

其次,因為奧拓、雨燕、天語SX4等在價格上的“裝十三”,給QQ、風雲、F3、吉利豪情、自由艦等自主品牌車型留下了巨大的價格真空地帶,讓他們在最艱難的歲月裡,在寒冬中得到了禦寒的棉衣和過冬的糧食,存活了下來。

這些企業,最後成了將鈴木趕出中國市場的主力軍。

事實上,鈴木本來應該處於合資品牌在中國本土品牌對抗的最前沿的戰場。然而,它在關鍵的時刻,放棄了與這些本土“泥腿子”的戰鬥,最終導致了自己被趕出這個市場。

2、難以本土化。

這恐怕是鈴木自己獨特的“敗因”。因為幾乎所有的跨國車企,在中國汽車市場展開競爭時,都將其視為最核心的市場,並投入大量本地化的資源,不斷地優化其在華運營組織架構,加快本地化決策流程。

比如大眾、通用等跨國巨頭,其中國的一把手,基本上都是這些決策核心層的高管。現任長安鈴木董事總經理Kawana Takao,連常務董事都不是。

對於鈴木而言,它最重要的市場一定是印度。

馬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 India LTD.)在2017年,總共賣掉了156.5萬輛汽車,是其本土市場日本的2.5倍,約佔全球總銷量的54.2%,同時在印度市場的市佔率高達52%。

市佔率達52%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大眾、通用、豐田、本田、日產、福特、現代起亞等所有的合資品牌在華的市佔率之和。

2017年,馬魯蒂鈴木還為鈴木汽車貢獻了52%的淨利潤。

所以,中國人不能指望鈴木汽車研發重點會在中國。最實事求是的想法是,鈴木車型研發、製造、供應鏈的重點都在印度。

中國人最好能夠適應印度人的審美。我們可以看看什麼樣的車型會在印度受到歡迎:

一家合資車企的“謝幕”

一家合資車企的“謝幕”

這樣的審美,在“顏值即正義”的中國市場,恐怕是難以具有競爭力的。當然,也許會有人問,印度人民難道就不會有“審美升級”的需求嗎?

對不起,萬一升級失敗了呢?另外,他們會願意為了升級而支付額外的費用嗎?君不見當初的風雲、吉利豪情、比亞迪F3曾風靡中國的大街小巷嗎?

倒掉的“多米諾骨牌”

在2000年之前,中國的家電行業完全被日本企業主導。8年之前的2010年,日本的家電巨頭全部退出了中國市場。

大概在3年之前的2015年,韓國的三星還主導著中國高端家電市場。現在,中國人購買空調和彩電的時候,日趨開始選用國產的品牌。

中國本土的製造業,從家電和手機,基本上都走過了從模仿、到投入技術做自主研發,到打造品牌,從低端的細分市場,向高端細分市場滲透的過程。

中國的汽車產業,從2002年的市場“井噴”開始,本土的自主品牌已經有了超過15年的自主發展時間,並開始逐漸發展壯大。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可視為合資品牌在本土企業競爭中,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這事件基本上標誌著在經濟型車這個重要的細分市場,中國本土的自主品牌已經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

以此為起點,中國本土品牌會逐步將戰火燒到價格更高的細分市場,緊湊型車,中型車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原來在華品牌力不強、銷售規模不夠大、產業鏈不夠雄厚的弱勢合資品牌,將會成為中國本土自主品牌“向上戰爭”的炮灰。

它們的失敗方式會與鈴木很像:

1、在中國本土的供應鏈沒有競爭力,無法在價格戰中與本土的競爭對手相匹敵。

2、鑑於中國市場在全球佈局中的地位不如本土市場更重要,在本土化、在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方面難以跟上中國自主品牌的步伐,而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創新者的窘境》告訴我們,顛覆者總是來自邊緣市場,因為他們能夠在利潤更薄的邊緣市場存活下來,並積蓄足夠多的力量,而一旦向利潤更加豐厚的市場進攻時,總會佔據更多的價格優勢。

當然,這場戰爭最具決定性的戰役,已經開始燃起了烽火,中國的本土自主品牌,終將與這個世界上最強勢的汽車品牌,在10-20萬價格區間的核心市場,展開決戰

他們的競爭對手,將會擁有極其強勢的品牌,無比強大的供應鏈和巨大的市場份額,更加靈活和本地化。

結果會如何呢?無人知曉,更強的成本競爭力和更加本土化會給我們帶來希望,電動化和智能化是另外的“殺手鐧”。

家電、手機產業,中國的自主品牌已經完成了逆襲,為什麼汽車產業不能複製他們的榮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