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攻打日军很轻松,美国却打的很吃力?

第一军情



首先说明苏军攻打日军是不轻松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诺门坎战役苏军虽胜,但却是在可以说拥有绝对优势下的惨胜。无论从兵力装备、兵员素质、弹药物资消耗量哪一方面看,苏联都占有一定的优势,最后是消耗了相当于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中近一半的弹药辆,在战神朱可夫率领拥有上前辆坦克的一个装甲集团军的血战下才扭转战局、干掉日军一个不入流的边境守备师团。

到了1945年,苏军进攻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的时候,美国人的第二颗原子弹都快要在长崎爆炸了。所以士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是穷途末路,就像1939年诺门坎战役时正在进行大清洗的苏联军队一样(要没有诺门坎战役,朱可夫估计也就被清洗掉了,正是诺门坎战役才使他一战成名)。

除了士气上的原因,再者就是战场环境和作战方式了,苏联人进军东北那是机械化装甲集群在东北大平原上的扫荡(而且很多战役都是日本投降之后了),日军机器人般的小坦克在T-34面前就是螳臂当车。而反观美日在东南亚热带丛林的交锋,那可是美国人用牙一点儿一点儿的啃呀。1945年2月,美军攻打硫磺岛,在登陆硫磺岛前,美国人出动几百艘舰艇、几千架次飞机对着20平方公里的小岛轰炸了三天三夜,投下24000多吨炸弹,平均每平方公里1200吨,把整个岛都炸熟了,但是日本人都躲在地底下的工事里,硬是没有伤到半点皮毛儿。而那个时候日军的士气也是旺得很,日军在岛上22786名士兵除了1083人被俘外,其余全部阵亡。


兵说


简而言之,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东北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场环境不同,二是战争时间不同。

战场环境不同,主要是美军与苏军面临的作战环境不一样。

美军同日军作战面临的战场环境是太平洋海域与岛屿/热带雨林作战,作战区域内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同时,由于日军处于依托要点、固守防御的基本态势,美军要突破日军的绝对国防圈,就必须在日军选定好了的、已经预先修筑了野战筑城体系乃至筑垒要塞防御的岛礁上同日军殊死作战,以夺占岛礁为首要作战目的。这种作战形式尽管在后来被麦克阿瑟改进为蛙跳战术,但是仍然有大量无法绕过的战略防御支撑点必须由美军靠着尸山血海夺占。因此美军只能拿着人命去突破日军的坚固要塞,同日军逐个岛屿、逐个阵地、逐个坑道甚至逐个地洞来反复争夺,打得异常吃力、付出巨大代价自不必说。

而苏军在东北向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战役则是在盛夏季节发动的、在极其适合机械化军队大纵深突破的东北黑土地上进行的、以直接夺占大城市并围歼日军重兵集团为主要作战目的的陆军合成战役。其作战环境与作战目标极为适合苏联红军的机械化步兵发挥出其全部的战斗力,而当面的以轻步兵为主、试图依托要塞作为防御支撑点的日军在苏军装甲洪流的迂回攻击下又根本不堪一击。作战环境的不同是美、苏两军作战难度不同的直接因素。


战争时间不同,主要指的是美军同日军交锋的时刻,正是日本国力最为雄厚、战争意志最为坚决、武器装备最为完善的时期。

彼时的日军背靠中国大陆,手握刚刚夺占的南洋资源地带,海上是强大的联合舰队,陆上是战斗力极强的由“老鬼子”们组成的常备师团,因此东条才有信心将绝对国防圈称为“难攻不破的堡垒”。

至于苏军同日军交锋的时刻,已经是鬼子刚吃了两颗原子弹、处于穷途末路的境地之时,驻防东北的精锐关东军也已经全部被拆散调走拉到太平洋岛屿上跟英美鬼畜“玉碎”去了,剩下的全是一些战斗力孱弱的老弱病残与胡乱编成的“特设师团”。因此两相对比,美军同日军打成了拉锯而苏军打成了摧枯拉朽就不奇怪了。


军武次位面


美军和日军作战主要是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母海战和夺岛登陆作战。苏军打日本,一是在诺门坎,二是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


装备着三八大盖和薄皮坦克的日本陆军,放在当时的世界强国里其实只是一支二流部队,根本没法和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苏军、美军、德军相比,只能在装备极差的亚洲对手面前逞一下威风。日本最厉害的是号称“帝国之花”的海军联合舰队和零式战斗机。美国和日本的主战场是西太平洋地区进行的航母大机群决战,要不是美国强大的国力支撑着军工武器的生产消耗,战场结局还真不一定十拿九稳。



交战初期,日军沿袭日俄战争时期自杀冲锋的落后拙劣战术,一批批得倒在了美国大兵的机关枪口下,对美军来说有压力但是不难打。但到了后期,日军也学精了,开始大规模挖掘坑道,放弃滩头阵地,白天躲地底下睡大觉,晚上借着夜幕开展夜袭。硫磺岛战役,日军还特意挑钢盔上有红十字标志的医务兵精准狙击,使得大量伤员得不到救治而死亡。

而苏军面对的主要是日本陆军,诺门坎战役的日本部队里还有很多战斗力欠佳的朝鲜籍“二鬼子”。日军装备相对落后协调能力还成问题,曾有731细菌部队到哈拉哈河上游放毒想暗害苏军,不曾想搞死了很多不明就里来喝水的日军。等到二战后期苏军推进东北,被抽调了精锐和武器装备南下的关东军早已外强中干,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竹山清溪涧


平原地形机械战、一往无前玩命战、加大马力宣传战、抢夺胜果收割战,苏军与日军的交锋,就是靠此四大法宝,表现的异常“轻松”。

再看苦哈哈的美军,珍珠港之后,日本调整战略方向,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兵员,直面太平洋战场上的美英军队,盟军从劣势到优势,由守转攻,都离不开一枚又一枚硬钉子的拔除。

好在美国战争潜力巨大,只要开足马力,不出一两年,就具备了压倒性的战略优势,无论是从飞机、舰船、兵员到弹药,可以不计代价的向日本人身上倾泻。

饶是如此,美军在反攻时节的一系列岛屿争夺战中都吃了大亏,被日军构建的地堡工事和一心玉碎的万岁冲锋打的喘不过气来,适应了一段时间才逐渐积累出经验。

苏联人果真是无坚不摧的战斗民族,可以秒杀只靠弹药充足的美军表现吗?其实不然!

苏联军队的表现,只因为有开头说的四大法宝,我们一一道来:

平原地形机械战”:

不同于美军的夺岛战役,苏军与日军的首度大型交战发生在中蒙交界的诺门坎(张鼓峰事件规模较小,无代表性),1939年5月,日军“北进”计划开始在这里上演,双方共出动20余万兵力参战(包含各自的傀儡外蒙军和伪满军),四个月的战事中,苏军投入十万人,飞机坦克装甲车重炮占据绝对优势,日军出战的实际上只有23师团为核心的两万五千
,后援大部队到达后未参战即讲和。最后的结果是苏军惨胜,死亡人数9700多人,日军死亡8717人,这样的结果连苏联军官自己也承认“是靠人力和兵器优势”取得的。“满”蒙交界处地势开阔,十分适合苏军的机械化兵团作战方式,苏军取得此等战果,与传说中的战斗民族并不怎样相配。关东军的大量后援军队本来已经赶到,但希特勒在关键时刻与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日军大本营随即边骂边叫停了战争,假如持续打下去,北进路线能否实施,南下路线存不存在,多米诺骨牌倒向何方,尚属未定之论。

一往无前玩命战”:

你有天皇,我有主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你有板载冲锋,我有乌拉冲锋,两个阵营的玩儿精神都值得敬佩。但苏联人对待逃兵和俘虏的态度那是有目共睹的狠辣,可能心态有别,但不怕死的劲头都是不相上下,日本人要说不犯怵那是假的。同理,苏联的“轻松”胜利是用士兵们的人命换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也付出了近千万士兵牺牲的代价,绝非神侠剧所描绘出的“轻松”模样。

加大马力宣传战”:

战争不仅是物质、国力的较量,也是精神意志的考量,二战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审时度势,不遗余力加大宣传,对本国士兵的伤亡尽量淡化处理。这种凌厉的宣传攻势锻造了威力惊人的精神防线,激发起来苏联军民同仇敌忾的抵抗意志和必胜信心,也瓦解了敌军士气。至于本方士兵伤亡真相究竟如何,战争进展如何,究竟“轻松”不“轻松”,在这种特殊年代中根本并不重要。

“抢夺胜果收割战”:

很多人会拿战争末期苏军出兵东北,狂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日本几十万关东军做例证,证明苏军的强大,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审慎看清日本关东军当时的状况。

首先,关东军主力在苏军8月9日凌晨叩境时并不在边境地区。
其次,即便是防卫构建在边境地区,此时的关东军战力也与战争开始时判若云泥,真正主力早就调至太平洋等战场,调换来的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弱鸡,武器弹药严重供应不足。
第三,日军军心涣散,苦盼战争结束,几乎无心抵抗。几乎苏军入境同时,美国人送的原爆大礼包已经快递到日本本土,8月10日,日本外务省宣布接受《波斯坦公告》,消息尽管瞒着国内民众,但关东军高层不可能毫不知悉。

因此,苏军的参战,带有强烈的争夺胜利果实的意味,苏联人也知道,只要宣战,哪怕不动一兵一卒,日本人投降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是故,“轻松”碾压,极易达成。


历来现实


只能说,这是一种错觉,苏联和美国在对待战争,投入力量,侧重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看法,事实上,二战时期的日军,战斗力十分强悍,不仅美军打的吃力,苏联也不轻松。


首先来讲苏美两国在战争认识上的不同。苏联对待战争,只看胜负,不管其他。当然,胜负谁都在乎,只是美国没有苏联那么极端而已。

在苏联看来,只要能胜利,那是不惜一切代价,尤其是人的生命上,更是无足轻重,可以随意牺牲,这样战争的难度自然会降低。而美国十分注重人的生命,在失去抵抗能力后,他们会鼓励士兵投降,以保全性命,这在苏联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如果苏军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投降,不死于敌军,也得死于军法。



所以美国人打仗,既要打赢,又要少死人,而苏联只要能打赢就行,死多少都无所谓,这样来看,美国自然要比苏联吃力一些,因为要求高嘛!


再从现实来看,苏联与日本的较量基本就两次,一次是39年的诺门坎战役,再就是二战末期1945年8月8日按照约定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两次战斗看似苏联胜的很容易,实际上你可以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诺门坎是日本的一次试探性进攻,苏联对此战高度重视,派出了朱可夫对阵,而且最为关键的数据就是苏联虽然打赢了战役,但是也是惨胜,苏军的伤亡比日军还高,从军事角度上说,苏联并没有胜利,他的胜利是政治意义上的。



再说出兵中国东北,有人说什么苏军摧枯拉朽,瞬间消灭了盘踞在东北的日军主力关东军!你们动动脑子就能明白,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从8月8日宣战,到8月15日日本投降,仅仅一周时间,他走都走不了整个东北,更别说打了,他是怎么摧枯拉朽的?还有日军,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已经是一堆废柴了,因为真正的主力早就调到太平洋和美军干去了,后补充的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人了,虽然有70万之众,早就不比当年了。而到日本投降,苏军基本还在黑龙江边境一带,重要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还都在日本人手上,只是天皇投降了,苏联才轻松的占领了这些地区。



而在太平洋上,日军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是本国最强大的,这正是惜命的美军所要对付的,虽然是跳岛战术,但重要的战略地点,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还是要打的,伤亡比几乎一比一,但是死亡比美对日是一比十,证明美军伤员在战场上多数被救了回来,免于死亡,而日军是武士道精神,一旦打输,就是没有战死也要自杀,反倒映衬出美军啃他们很吃力。


英国人就曾嘲笑我们中国军队打不过日军,当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军被日军打的屁滚尿流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中国军队有多厉害和顽强,不亲临战阵,只靠一些不切实际的数据就得出苏军打日军容易,美军打日军吃力无疑是坐井观天,不够全面的。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二战时的小日本野心不小,不仅侵略中国,还在太平洋跟美国干仗,在东南亚跟英国人干仗,甚至在东北地区跟苏军打仗。但令人大跌眼睛的时候,几乎大胜仗的日本面对苏军竟然一败涂地,跟美国在太平洋和日本干仗损失惨重相比起来简直不可思议。那么苏军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美国和苏联在军事势力几乎相差无几,而当时的美军要比苏联高上那么一点点。美国跟日本打仗的时候,恰好是二战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当时美国不仅要对付小日本还要对付德国,两线作战让美国疲于奔命。

其次,苏联跟小日本的战争,是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的,当时的日本关东军良莠不齐,很多具有战斗力的老部队都被调到太平洋战场跟美军去干仗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和少量的指挥官,这些人都没有实战经验,在武士道的洗脑下,只会发起自杀式攻击。当时的苏联正是看到了日本关东军的虚弱,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一下子将百万日本给歼灭了。说实话,要不是很多老鬼子都被弄去搞美国佬,说不定苏军还是会吃大亏的。(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苏联的军队和美国军队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他们之间对人命的不同看待,苏联人有着自己的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支撑下士兵们会不顾性命地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也正是在这种信仰的改变下,无论出现再大的伤亡他们都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让人们忽略掉他们士兵损耗的。


美国和苏联是不一样的,美国最看重的是人道、最看重的是士兵的生命,他们在进行战争的时候,与苏联士兵不要命的冲击不一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士兵的生命,然后才是谈其他的。

美国的士兵是被允许投降的,即便他们对敌人投降了,被营救回来后,他们也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因为士兵的生命对美国人来说比任何气节都要重要。

美国的每一个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身上都会携带着写着各种国家文字的布条,这些布条是打算在飞行员被击落后使用的,上面写着让别人不要杀他们,把他们送回去,美国会给他们送出大笔资金的文字,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美国对士兵生命的重视程度。

其实我们遍观二战的历史,美国人在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战斗力并不会弱于苏联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作战战绩,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苏联人打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而美国人打日本人艰难惨重的错觉,是因为他们之间对胜利的看待角度不一样。

二战时期,苏联一共和日本打过两次,第一次就是1939年在中俄边境打的诺门坎战役,第二次就是二战结束前夕苏联百万军队俘虏日本关东军的大战,除了这两次大战斗之外,苏联和日本之间的交战是几乎没有的。


诺门坎战役苏联人比日本大伤不少的伤亡比例

而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诺门坎战役,如果不了解这场战役的真实伤亡细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场战役是苏联人吊打日本人的,他们会觉得日本军队弱到根本无法抵抗苏联的进攻,但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苏联人的伤亡比日本人伤亡还要大。

这场战斗出战的是日本的一支甲种师团,兵力大概在2万多人左右,原本日本是准备出动两支甲种师团的,但是在战斗前另一支甲种师团大阪师团出现了大量病号(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故意装病的),所以此次出战的军队只有日本的一支师团。


而苏联在这次战役中出动了他们第一集团军的7万多人,在坦克火力方面更是比日本猛烈了七倍之多,如果我们从士兵人数、火力等方面来看,苏联人这次对阵日本人是有着巨大优势的,但是谁能想到最后苏联人在这次战役中死亡了9000多人,而日本人竟然才死亡了8000多人。

如果仅仅是从这个战役上来看,大家还会觉得苏联人对战日本是呈碾压状态的吗?

这或许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的死亡人数比日本多了一千多人,但是在他们的宣传下,这变成了一场空前的胜利,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众多士兵的伤亡量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战斗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因此,苏联觉得这次战斗是获得大胜的。


在美国人眼中惨烈无比的冲绳岛战

而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和日本人战斗伤亡最惨烈战役之一的冲绳岛战役,在这场夺岛战中美国人出动了24万的军队对守备军队刚刚达到10万人的冲绳岛发起了进攻。

在有着极其猛烈的炮火加持下,美国人付出了将近8万多人的伤亡才消灭了冲绳岛上的10万日本人,而虽然说是8万的伤亡,但是刨除受伤的人,美国在这场战役中的死亡人数却只有1万多人。

因为美国人对士兵生命的重视,所以他们这场战役即便获得了胜利,但是在他们的眼中却是虽胜犹败的,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才出现了美国和日本作战吃力的感觉。

经过这两场美国、苏联人和日本之间的伤亡比例对比,我觉得苏联人在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战斗力并没有比美国人大上太多。

苏联最后对决的其实绝大多数是老弱病残

而我们再说一下苏联和日本的最后一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苏联人集齐了一百多万人的军队,而日本的东北关东军只有67万人。

如果是以前,关东军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精锐部队,但是随着日本东南亚战场的开拓,关东军的精锐却都被抽调到了东南亚,而因为日本本土青壮年大量缺失的原因,关东军后来补充的大多数士兵都是老弱病残的老人、未成年人。

这些老弱病残不仅身体虚弱,还因为训练不足的原因,有不少人是连枪都拿不稳的,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来得及经受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的熏陶,所以在他们和经过红色信仰加持百万苏联大军对决的时候,在被消灭了8万人后,剩余的50多万人就向苏联人投降了。

而投降这样的情况在日本其他经受过训练洗礼的军队中是看不到的。

而美国就不同了,和他们作战的大多数都是日本的精锐部队,虽然有着冲绳岛、硫磺岛这两场伤亡巨大的战斗,但是从整场战争上来看,美国人却保持了对日本人巨大的优势。


所以说苏联人和日本人作战之所以会显得很轻松,是因为很多人受到了他们宣传影响的结果,抛除他们最后打的老弱病残之外,诺门坎战役他们的伤亡比例是比日本还要大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无可置疑的大胜,而美国人和苏联人不一样,他们不仅看重战斗的输赢,他们同时也看重士兵的伤亡。


孤客生


在二战中,苏联之所以和日本打的比较轻松,而美国打的却很吃力,这是与当时日本的发展国策以及兵力部署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此外不同的作战地形,也让美国人吃了大亏,因此损失惨重。

二战期间,日本轻陆军,重海军,使得日本海上力量远强过陆军。

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但是的主要敌人是远在北美洲的美国,这就意味着日本如果想要霸占整个亚洲,就必须要将海上力量作为军事发展的主力方向,以保证海军可以与远在北美洲的美国相抗衡。

因此在二战期间,日本将国内有限的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基本上都倾斜到了海军和配套的空军身上,设计建造出了当时威震亚洲的海上舰队,共有34艘战列舰、25艘航母及其他作战舰艇,其海军吨位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正是由于日本倾力打造海军,才使得日本能够在二战早期对美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不仅将美军打的丢盔弃甲的狼狈逃窜,甚至连埃森豪威尔都差点被俘。

在二战期间,日本不仅将海军主力调往太平洋战场,同样也将陆军主力调到了太平洋战场之上,留在中国战场上的基本上都是二线部队。这也是为什么苏联打的轻松而美军打的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二战之中,日本陆军将自己的军队根据军队实力,一共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师团。其中日军军事素质最高、装备最好、全军满员的部队,当属日军的甲种师团。

在甲种师团里,上至师团长、下至最基层军官全部来自日本国内的军事院校,因此其部队的军事素质极为过硬,绝对不会出现长官阵亡,就全军溃败的情况出现。

像这样的甲种师团,日军数百万军队中仅有17个,而在二战之中,为了对抗美军的反攻,日本将这17个甲种师团中的16个全部调往了太平洋战场,在中国大陆仅保留了一个甲种师团,其他的部队则全部都是二线的乙种师团或者不满员的丙种师团。因此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上,这些战斗力较弱的日本军队根本就不是苏军对手。

苏联对日本作战发生在中国北方大陆,到处都是平坦的地面,很适合苏军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而美军打的却是不适合机械化作战的夺岛战役。

在二战后期苏军进攻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军是,采用的是机械化作战的方式,主要都是利用坦克装甲部队去冲击日军阵地,而防守的日军不仅缺乏相对应的坦克部队,甚至连反坦克炮都是口径很小的37毫米炮,因此根本就无法对苏联的装甲部队构成威胁。

此外东北、内蒙古地区平坦的地形,也非常的适合苏联装甲部队驰骋,这就使得苏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包围、歼灭日军。再加上驻守东北的都是日本二线部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也不如甲种师团那么强悍,因此才会被苏军轻松击败。

而与之相反的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却打的非常的辛苦,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军在夺岛作战时无法大量使用装甲车辆来减少损失,更重要的是驻守太平洋岛屿的日军战斗力极为强悍。

在很多时候甚至敢于和美军进行肉搏战或者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使得美军在夺岛战役时,根本就发挥不了美军火力上的优势,最后眼睁睁的看着日军冲进己方部队里,然后展开混战,所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伤亡惨重也就很正常了。

日军在面对苏联和美军时部署不同的兵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日本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他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威胁始终都是来自海上,对于日本来讲,就算苏联消灭了在中国的所有日军,都没有关系,因为苏联想要过海很难,因为日本海军要比苏联海军更强大。

但是美国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打败美军,那么美军的军舰就可以随时开到日本本土上来。因此可观的说日本重视太平洋战场而放松中国战场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由于日本实在是太小了,国力耗不过美国,不然胜负还真的难以预料。


落下m


苏联攻打日军轻松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不错,在1945年8月9日,百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驻守在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最终攻击之时,确实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仅仅几天就消灭了70多万日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关东军早已不是当年刚刚入侵中国的日军精锐,早已成为老弱病残的“代名词”,而且这支部队缺少武器弹药和技术装备。日军的精锐其实,已经撤回日本,准备做“玉碎之战”。所以,这样的关东军,面对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苏联红军,怎么能不屁滚尿流。

但是,这其实是苏联红军第二次与日军交手。早在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就因为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而到了1939年,日军更是挥师北上,在荒原上对峙4个多月。在张鼓峰之战中,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 苏军则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依靠武器的优势和人数上的优势,苏军最终迫使日军退到图们江西岸,但是自身的伤亡也较日军要多。到了,诺门坎之战中,日军除了航空兵大致和苏军持平外,炮兵,机械化装甲兵,后勤保障方面都远不如苏军,加上双方总指挥官的差距,所以日军战1个师团被打残。而苏军集中2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团级编制的蒙古骑兵师,1个机枪旅,在绝对优势的飞机和坦克支援下,才勉强围歼日军1.5个2流师团,伤亡超过40%,其实际战斗力也并不比日军高多少。

而在美国与日军作战时,日本海军的实力,达到了美军的60%,而且美军还要分出部分兵力对大西洋护航;同时,美日两国的陆战都是在岛屿之上;再加上,美日交手之时,日军的部队都是久战之兵,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旺盛。反观美军大部分是新兵,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经验单薄,所以在作战中往往会吃亏,显得非常狼狈。但是,随着美军实力越打越强,军人作战经验更加丰富,作战也逐渐优势愈加明显。

所以,苏联人的“轻松”只是因为日军的衰败,而美国人的“艰难”只能说他们运气不好。


潞州节度


首先一个,苏军在和日军的作战中并不轻松。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苏军在二战中和日军的作战次数并不多,在1945年以前,只有两次边境冲突,一次是张鼓峰,还有一次是就是诺门罕。再有就是1945年的所谓八月风暴攻势了。

在两次边境冲突中,苏军打得并不顺利,尤其是张鼓峰,为了把入侵的日军赶出去,好象是一个大队的日军,苏军出动了一个师,就是这样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诺门罕苏军虽然是胜利一方,但是如果按照伤亡人数来说,苏军的伤亡还多于日军。当然,这两场战役都是在苏军的大清洗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苏军缺乏合格的军官,士兵也缺乏训练,所以损失很大。当然,在诺门罕苏军劈头盖脑的炮火还是让日本人清楚的认识到苏军已经不是日俄战争是的沙俄军队。原来那种狂妄的一个师团能够打苏军3个师的想法彻底不见了,对于苏日两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所以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关东军一直按兵不动。

等到了1945年,苏军经过残酷的战争洗礼,已经不是1941年的那只苏军了,1945年的苏军已经是是当时最强大的陆军,对于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中的陆战,当时的苏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而且在远东的苏军经过几年的对峙,对于对面的日军情况十分了解,同时这边的苏军单位远较欧洲的苏军充实,这边的步兵师基本上都是齐装满员,加上从欧洲调过来的坦克集团军,对于日军不但数量上占有优势,同时在质量上也占有较大的优势。

而日军的关东军,已经不是皇军之花了,关东军的主力都已经南下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消耗掉了,当时日军的24个师团都是那种紧急动员师团,人员还是可以保证,但是武器就很缺了,就是把伪满洲国伪军的武器全部给了日军,新成立的日军还是缺乏武器,所谓的装备精良是看和谁比,比土八路是装备精良,但是和当时的苏军相比装备就相差太多了。

当苏军开始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其实进展神速的也就是近卫第六坦克集团军,翻越大兴安岭的动作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同时这只坦克部队的坦克是整个日本都无法对付的,对于无法阻挡的这股钢铁洪流,日军开始全线崩溃。但是,在日军的预设筑垒地域,苏军的进展并不顺利,日军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储存的大量物资,负隅顽抗,对于这些坚固的堡垒,苏军也是一个一个艰难的攻克。

对于机械化战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战争的赢得战争的重点不再是要把敌军彻底消灭,而是要把敌军的指挥打乱,敌军是去指挥以后,战争的胜负就已经是决定了。所以对于地面进攻的矛头,坦克集团军不会执着的去攻克每一个敌军抵抗的据点,对于这种据点,坦克集团军根本不和你纠缠,直接绕过去,随着据点的后方被占领,死守据点部队的军心士气收到影响这些据点很快就会被后续部队攻克。

苏军的进攻开始6天以后,日本宣布投降,关东军的整体抵抗瓦解,这场仅仅进行了6天的战争充分的展示了苏军大兵团的机动作战能力,不但打垮了日军也震慑了美军。

对于美军来说,在太平洋岛屿上进行的岛屿争夺比较类似于苏军对日军筑垒地域的攻坚作战,由于海岛面积小,守军无路可退,只能是战至最后一人,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平洋海岛作战异常艰苦。其实,在没有日军重兵设防的海岛作战中,美军打得也是十分的顺手,可以说是手到擒来,而且在日军还坚持在海滩和美军硬抗的几次抗登陆作战中,美军也充分发挥了海空优势火力,作战行动也是比较顺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