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沈從文,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祖母劉 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職業,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邊城》《湘西散記》《長河》《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先生描寫湘西的小說經過幾十年也並未失去它的魅力,還鼓舞著美國的學者長途跋涉,到魅力的湘西尋找作家當年的足跡。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沈從文

最先開始瞭解到沈從文沈先生是在《林徽因傳》中,印象最深的是從文大哥與金嶽霖的小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西南聯大,一日,沈從文的寫作課請金嶽霖去和學生開講座,題目是“小說與哲學”。不料老金講了半天,結論卻是:小說與哲學沒有關係。雖就這短短几句話,但每每回味起來,心中不免一笑。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金嶽霖

沈先生可以說是美的代名詞,將美演繹到了極致,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感受美的心靈,一具訴說美的靈魂。窮極一生都在追求美髮現美。幼時不歡喜讀書,熱愛大自然,被教書先生罰站時也自得其樂,肉體“囚禁”於學堂內,但靈魂卻早已飄向大自然的風景之中,在想象中暢遊。之後的一系列創作也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如《湘西散記》《邊城》等,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讚美人性美。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說起沈從文,最為耳熟能詳的是《邊城》中“我走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慶幸。”這句話可要數才子佳人們表白時的不二情話。沈先生所說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是張兆和。沈從文和張兆和最開始其實是師生關係。當年在青島大學教書時,張兆和選修了沈老師的文學寫作課,誰知沈從文竟喜歡上了張兆和,從此之後便開始長達多年的情書轟炸。最終落得美人歸。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先生也是一位羞澀、內斂的小夥子,在他第一次大學講課時,課堂裡坐滿了學生,他走上臺,那麼多年輕的眼睛望著他,他紅著臉,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只好在黑板上寫了五個字:“請等五分鐘。”沈先生就是這樣開始教課的。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沈先生待人極真誠,不喜歡錶現自己,不僅有極高的才華,還有顆金子般的心。這樣的沈先生周圍有著許許多多要好的朋友,學生。其中沈先生的得意弟子汪曾祺曾對老師周圍好友的共同特點有過很精闢的總結:一是都對工作、對學問熱愛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

這些人都是沈從文平日嘴裡老談到的人。他談某一位老先生養了二十隻貓。談一位研究西方哲學的先生跑警報時帶了一隻小皮箱,皮箱裡沒有金銀財寶,裝的是一個聰明女人寫給他的信。談徐志摩上課時帶了一個很大的煙臺蘋果,一邊吃,一邊講,還說:“中國東西並不都比外國的差,煙臺蘋果就很好!”談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測繪內部結構,差一點從塔下掉下去。談林徽因發著高燒,還躺在客廳裡和客人談文藝。談的最多的大概是金嶽霖。金先生終生未娶,長期獨身。他養了一隻大斗雞。這雞能把脖子伸到桌子上來,和金先生一起吃飯。他到處蒐羅大石榴、大梨。買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輸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給小朋友,他再去買!........這些人的氣質也正是沈先生的氣質。“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沈先生談及熟朋友時總是很有感情的。

《沈從文的前半生》:一個溫潤、美好的奇男子

沈先生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最有爭議的,甚至不給他寫進文學史。大家熟絡的魯郭茅巴老曹也僅僅只是政治明確上的排序,在此我為沈先生感到不忿。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沈從文的一生,我想張兆和所說的最能代表“火化前他像熟睡一般,非常平靜,看樣子他明白自己一生在大風大浪中已盡了自己應盡的責任,清清白白,無愧於心。”

清清白白,無愧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