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关注米勒创新学院

走在智慧社区领域最前沿

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善林金融的主要管理者被批捕,为苦撑两年的邻家带来了致命一击。

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昨天(8月1日)晚上微博有消息爆料称,北京邻家便利店共计168家门店全面关停。许多门店营业员直接告诉顾客,当晚是最后一天营业。并且伴随着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现象,有邻家供应商称,被欠款几十万至五百万元货款不等。

夜里,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由于公司背后唯一出资方受到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

因为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盈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资金已被冻结,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邻家便利还在告知函中称,由于无法与公司法人及股东取得联系,供应商与邻家便利的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

发布这份公告,意味着

邻家便利店基本公开宣布已经破产,并且经营团队不准备直接承担后续债务及合作纠纷的处理事宜。

据消息人士透露,邻家目前每月亏损在500万左右,因为持续亏损,缺乏造血能力;同时股东善林金融的P2P业务爆雷,法人投案自首,是最终导致邻家资金链断裂,全面关店的主要原因。

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邻家便利店的唯一出资方名为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通盛融则是善林金融创始人周伯云投资的公司之一,而在今年4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就已经对外通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善林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逾600亿元。

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警方通报指出,“善林金融”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系典型的庞氏骗局。

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致命一击

这不是邻家便利店第一次爆出负面消息。

天眼查显示,邻家便利店所属公司为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时间为2015年5月5日。

2015年7月,原北京7-ELEVEn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管理层集体离职,另起炉灶、创立了邻家便利店品牌,并在一年内,迅速将门店开到60家。

走进邻家不难发现,贴心的服务不亚于传统的日系便利店,彼时,邻家曾计划一年内在北京开设门店200余家,并覆盖全国一线城市。可以说,此时的邻家是业内讨论最多的一匹黑马,更有媒体曾报道,邻家的风头足以令在京的便利店翘楚——“7-ELEVEn”心悸。

不过好景不长,2016年10月,王紫带领部分员工再度离开了邻家,并加入由斑马投资创立的便利蜂。也就是在此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邻家也面临大撤退,5家门店全面关闭,此时邻家方称“要主攻北京市场”,但实际上,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十余年仍不成气候。

业内普遍认为,王紫当年独立门户的原因,正是导致邻家“崩盘”的主要原因。

此外,作为邻家的最大投资方的P2P公司虽资金流量较大,但资金的短期回报率较高,对于上游投资方来说,长期亏损的便利店生意本就不是一笔好买卖,而P2P市场向来鱼龙混杂,可以说,善林金融的主要管理者被批捕,为苦撑两年的邻家带来了致命一击。

单就便利店业务本身来看,邻家在2018年年初已正式开放了加盟业务,虽仅限于北京地区,但这无疑加快了邻家的开店速度,而在4月份,邻家的门店数量已达160家。也就在此时,媒体更是对邻家自主研发的鲜食产品、以及其加入门店的“娃娃机”、“提供免费雨伞”等衍生服务进行了报道。

“对于区域便利店来说,盈利的平衡点一般在200-300间左右”,某行业从业者表示,“这个关口往往是最脆弱的时候,企业后盾出现问题,功亏一窥并不奇怪。”

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面关停

实力与耐心

纵观这些年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历史,也不难发现,不管是本土品牌、还是传统的日式品牌,都处于喊口号的状态。而随着电商巨头的进入,口号更是飙升到日开千家、日开万家的局面。

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便利店行业,早就应该泼泼冷水,纵使对于邻家来说,“倒下”更多的原因来自于自身。“邻家便利店的亏损一直也很严重,股东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新的资本进入”。

所有玩家都必须直面这个行业“弯腰捡钢镚儿”的事实,而中国的便利店市场何其复杂。

实际上包括邻家在内,所有的便利店从业者都在摸索着中国市场的脉搏、探索适合中国各级市场发展的便利店模式。与此同时,资本和技术的介入,从线下到线上,也的确为传统便利单行业增添了更多可能。而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场景化与碎片化的消费需求需要被满足,规模效应也会逐渐递减。

来源 / 消息综合自凤凰网科技频道、中国零售网、中国企业家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