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他是“一窗红日不知醒”的懒汉,是“卧听儿读妻织履”的闲人;是“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石涛)的长情弟子;亦是“画疏枝,半开軃杂,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的“画梅圣手”;是“晚年右手废,以左手书,字奇古,为世宝之”的书家。他是高翔。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高翔画像

高翔,字凤冈,号西唐、樨堂、西唐山人、阿凤、山林外臣,江苏扬州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扬州八怪”之一。高翔长于山水、花卉及书法、篆刻,尤擅画梅。他的山水取法石涛、弘仁,用笔洗练,构图新颖,风格简静清秀。花卉笔意疏秀,别致清润,高雅灵奇。篆刻取法清程邃,构图谨严,风格独具,妙绝于时,金农所用印章多出其手。书法工八分书及行书,遒劲奇古,别具天趣,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书,愈精妙绝伦。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上海博物馆 山水册

陶陶然的生活

在扬州八怪中,高翔是少有的扬州本地人。他一生无羁旅之苦,又无饱览山川之见,更谈不上国破家亡恨。这烟花繁华的扬州,养成了他平和的气性。

他如此心平气和地描绘着他的一天,“山盹睡迟三市晓,一窗红日不知醒”——天已经大白,此时红日满窗,闹市也已开放,我睡得香甜久久不知醒。“日照三市”,高翔还睡着不醒,怎一个“懒”字了得!此外,他另有诗句云:“匡床自在拥寒衾,卧听儿读妻织履”,意思是——我拥着厚被躺卧在床,侧耳听着稚儿读书声,妻子织履声,好不自在。几分闲情,几分惬意,高翔的生活真是悠悠然,陶陶然。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溪山游艇图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翔平常很喜欢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喝茶畅饮。其酒酣耳热的情状,颇有李太白的“呼儿抢出换美酒”的随性洒脱,现录其“喝酒诗”一首:

元夕后二日石门招饮

烧灯今又约,一路屐声中。宿好殷殷意,新诗发发工。作鲟鱼诗佳甚。山寒矜雪白。以积雪作假山,手冷炙炉红。疏快无拘忌,深宵酒兴雄。

高翔这首诗名很直白——“元宵节过后两天,石门招呼我喝酒去”。这石门,并非地点,而是指高翔一老友——周石门。周石门,徽州诗人,其人工诗、爱茶。“烧灯”特指元宵,因古人常在元宵节晚烧灯如白日,故元宵节又称之为“烧灯夜”。

这首诗翻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元宵节过后,老周又约我喝酒,去的路途上只听到叩叩的木屐声。因为主人殷勤招待,我一夜好眠。新诗写得跟疾风一样快,其中,那篇关于鲟鱼的诗作,实在是写得太赞啦!冬天山间很冷,骄矜的雪白茫茫一片。我们将那积雪堆成假山,手冷了就跑到炉火边烤火。啊,心里真是畅快无拘束,深宵时候酒兴浓厚,我们又开喝了!

这份悠然,自然是另外七怪不具备的。

幽然的居所

高翔能如此悠闲,是不是家底很是丰厚呀?或者起码也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

可惜,据考高翔的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老贡生,家境并不丰裕,而高翔一生也不曾为官。

如此清贫家境,高翔在哪里读书、作画、治印的?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折枝榴花图 立轴纸本 南京博物院藏

据考,高翔住在揭州新城西北的陋巷里。华喦《新罗山人集》卷二《高犀堂五十诗以赠之》云:“ 僻巷有修士,所栖唯一庵。”在偏僻巷子里有一高士,他的住处唯有一个圆顶草屋。“当门植嘉树,绿净烟毵毵。驯禽理幽唱,妍花含娇憨。”他家门边培植了数株佳树,树木绿意盎然,垂纷披扶。院子里头,顺服的鸟禽幽幽吟唱,娇艳的花儿有着少女般的娇憨。

此外,汪士慎《巢林集》卷五《西唐先生画山水歌》云:“ 五岳堂上生清风,檐花石竹香濛濛。雨深苔老户常键, 二分月堕蓬篙中。” 清风生发,石竹香濛,雨深苔老,月堕蓬蒿……这茅屋陋舍,毫无破败之色,反而是一派天真幽然,高翔恬淡安适之心境可见一斑。

歆歆然地作画

儒家历来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高翔身处康熙盛世,但他并无“匡济天下”之志,他布衣一生,始终也不曾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作为职业画家,高翔亦不善数算营生。有时候,画画于他,如同孩子般的游戏,兴致一来,提笔就画,画完之后,他却又满不在乎地随手一放。

漫随天外 云卷云舒——扬州八怪之高翔

梅花图 立轴 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此随性之人,如何画得一手好画?其实,高翔在读书与艺术创作上相当刻苦。华喦说他“拥书鼓神智,猛如食叶蚕。垂老且弗惰,趣味殊自甘”。及至衰颓暮年,高翔还拥书不怠,其刻苦程度可见一斑。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高翔并不像往常那般懒散。逢着灵感,他便下了床榻,执笔即画,如蛟龙踏云,下笔有神助。

对自己的性情,高翔无疑是非常满意的,他曾自言“吾自乐吾真”。题《画马》诗中有句子云:“我自用我法,难与古人量。宇宙俯仰间,画出真清狂”。高翔并非性子张狂、夜郎自大鄙薄前人也,而是强调绘画中艺术独创性的重要性。他主张的“幻化理趣悟,宗动耳目收”、“剖静汲动机”等理念,强调通过自我观察,领悟万物变更中可循的“理”与“趣”,并从多方机变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入画。

卓卓然之品节

安于陋巷的高翔,未曾游历大江南,但其作品并不乏鸿篇巨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忘年交——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一生饱览名山大川。石涛擅作鸿篇巨制,其绘画不拘成法,笔墨酣畅淋漓,苍劲恣肆。高翔自少年时,便跟随“清初四僧”石涛学画。高翔一生少游历,却在“扬州八怪”中以山水称于世,这跟石涛确实有莫大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石涛生前曾自撰碑文——“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

”一句清冷语,竟真有这么个人,年年清明寒食,春酒一壶,漫洒孤坟,至死不辍——他便是高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