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嘉賓|劉濤 教授

会议嘉宾|刘涛 教授

会议嘉宾|刘涛 教授

劉濤 教授 暨南大學

会议嘉宾|刘涛 教授会议嘉宾|刘涛 教授

劉濤(1981-),男,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傳播、視覺修辭。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中國新聞傳播學學會獎傑出青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視覺修辭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曾供職於央視《新聞調查》,目前擔任《中國教育報》簽約評論員、專欄作者,作品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同時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濤老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傳播和傳播修辭學,並嘗試實現兩個研究領域的積極對接:修辭學為環境傳播研究提供了理論視角和認識方法,而環境傳播則為傳播修辭學提供了重要的“傳播問題”和“實踐場域”。在傳播修辭學領域,劉濤老師努力開展修辭學與傳播學的跨學科研究,主要研究興趣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傳播學研究的修辭學方法探索;二是對視覺修辭的理論與實踐思考。

一方面,劉濤老師努力拓展環境傳播、對外傳播、傳播思想史等傳播議題研究的修辭學方法路徑。《PM2.5、知識生產與意指概念的階層性批判:通往觀念史研究的一種修辭學路徑》提出了觀念史研究的一種修辭學操作方法;《新概念 新範疇 新表述:對外話語體系創新的修辭學觀念與路徑》探索了對外話語傳播實踐需要迫切關注的話語修辭問題;《環境公共事件的符號再造與修辭實踐——基於蘭州自來水汙染事件的符號學分析》提出了網絡公共事件研究的“符號化實踐→語境生成實踐→話語接合實踐”符號修辭分析模型。

另一方面,劉濤老師聚焦視覺文本和視覺實踐,努力開展視覺修辭的理論與方法探索,論述了視覺修辭的“隱喻論”“語圖論”“語境論”“意象論”等理論問題。《西方數據新聞中的中國:一個視覺修辭分析框架》聚焦數據新聞這一具體的視覺文本形態,論述了視覺框架分析(visual framing analysis)的基本內涵與操作方法。同時,劉濤老師聚焦表演式抗爭這一典型的“圖像事件”,系列論文分別從視覺抗爭、符號抗爭、儀式抗爭、身體抗爭、情感抗爭等維度揭示了圖像事件運作的符號修辭機制。

近五年傳播修辭學部分成果:

1、劉濤:《視覺修辭何為?——視覺議題研究的三種“修辭觀”》,《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8年第2期;

2、劉濤:《語圖論:語圖互文與視覺修辭分析》,《新聞與傳播評論》(CSSCI),2018年第1期;

3、劉濤:《語境論:釋義規則與視覺修辭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8年第1期;

4、劉濤:《隱喻論:轉義生成與視覺修辭分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CSSCI),2017年第6期;

5、劉濤:《PM2.5、知識生產與意指概念的階層性批判:通往觀念史研究的一種修辭學方法路徑》,《國際新聞界》(CSSCI),2017年第6期;

6、劉濤:《新概念 新範疇 新表述:對外話語體系創新的修辭學觀念與路徑》,《新聞與傳播研究》(CSSCI),2017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6期全文轉載);

7、劉濤:《元框架:話語實踐中的修辭發明與爭議宣認》,《新聞大學》(CSSCI),2017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17年第8期全文轉載);

8、劉濤:《媒介·空間·事件:觀看的“語法”與視覺修辭方法》,《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17年第9期(《新華文摘》2018年第1期轉載);

9、劉濤:《視覺修辭的學術起源與意義機制:一個學術史的考察》,《暨南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7年第9期;

10、劉濤:《身體抗爭:表演式抗爭的劇場政治與身體敘事》,《現代傳播》(CSSCI),2017年第1期;

11、劉濤:《符號抗爭:表演式抗爭的意指實踐與隱喻機制》,《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7年第4期;

12、劉濤:《情感抗爭:表演式抗爭的情感框架與道德語法》,《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CSSCI),201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3、劉濤:《視覺抗爭:表演式抗爭的劇目結構與符號矩陣》,《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6年第4期;

14、劉濤:《儀式抗爭:表演式抗爭的視覺意象與修辭原理》,《中外文化與文論》(CSSCI集刊),2016年第4期;

15、劉濤:《西方數據新聞中的中國:一個視覺修辭分析框架》,《新聞與傳播研究》(CSSCI),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16年第7期全文轉載);

16、劉濤:《作為知識生產的新聞評論:知識話語呈現的公共修辭與框架再造》,《新聞大學》(CSSCI),2016年第6期;

17、劉濤:《意指概念:環境傳播的修辭理論探析》,《現代傳播》(CSSCI),2015年第2期;

18、劉濤:《接合實踐:環境傳播的修辭理論探析》,《中國地質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2015年第1期;

19、劉濤:《環境公共事件的符號再造與修辭實踐——基於蘭州自來水汙染事件的符號學分析》,《新聞大學》(CSSCI),2014年第6期;

20、劉濤:《新社會運動與氣候傳播的修辭學理論探究》,《國際新聞界》(CSSCI),2013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