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嘉賓|吳予敏 教授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吳予敏 教授 深圳大學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

大會發言主題:

中西方儀式傳播及符號隱喻觀念比較

"

吳予敏教授(1954-),湖北武漢市人。現任深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廣東省高等學校文科重點基地--深圳大學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專業、傳播學專業)。吳予敏教授受聘兼任: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2-2010)、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武漢大學、河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擔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影視組評審主任委員等職。主要從事傳播學、美學、中國文化思想研究。在傳播學研究方面,在西方傳播學引入中國的早期(80年代),開始傳播學本土化探索。出版了華文學界最早的從傳播學角度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著作。在美學研究方面,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將美學與文化研究貫通,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了系列研究論文;90年代,重點研究了傳播理論的知識形態、全球化與傳播、廣告文化、媒介權力等重要課題。90年代集中研究中國禮樂文化與美學精神的重大課題,對於構成中國文化傳統的道德倫理、行為模式、政治權力結構、社會組織結構和審美體系進行分析;90年代後期,除繼續上述研究外,又集中研究了美學與現代性的課題,致力梳理中國文化思想的現代性的發展理路,以及重新審視西方的啟蒙文化傳統。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主要著作:

吳予敏:《無形的網絡--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中國的傳統文化》,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臺灣雲龍出版社,1991年;

吳予敏:《美學與現代性》,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予敏:《西方美學史/啟蒙美學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吳予敏:《多維視界:傳播與文化研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予敏:《深圳廣告26年》(主編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吳予敏:《現代廣告營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年;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期刊論文:

吳予敏:《從“零”到一:中國傳播思想史書寫的回顧和展望》,《國際新聞界》,2018年第1期;

吳予敏:《“重構中國傳播學”的時代場景和學術取向》,《國際新聞界》,2018年第2期;

吳予敏、朱超勤:《新生代農民工 QQ 使用與社會資本研究——基於社會網絡分析的視角》,《現代傳播》,2016年第11期;

吳予敏:《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結構二重性和社會行動者——以吉登斯結構化理論為視角》,《學術研究》,2016年第10期;

吳予敏:《從“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溝通的城市”——關於城市傳播研究及其公共性問題的思考》,《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3期;

吳予敏:《功能主義及其對傳播研究的影響之審思》,《新聞大學》,2012年第2期;

吳予敏:《基於新媒體產業環境的創意人才培養》,《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吳予敏:《新媒體時代傳播研究的回顧》,《數字未來予媒介社會》,2011年第2期;

吳予敏:《高等教育的滯後制約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吳予敏:《談談中國傳播觀念史的研究》,《新聞大學》,2008年第2期;

吳予敏:《基於交流語境的藝術形象論》,《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

吳予敏、杜妍:《慾望的符號呈現、解讀與生產———論德勒茲、艾柯與》,《新聞與傳播》,2007年輯刊;

吳予敏:《論媒介形象及其生產特徵》,《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11期;

吳予敏:《新古典到啟蒙的轉折——簡論伏爾泰美學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会议嘉宾|吴予敏 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