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90後”教授,無須太多驚訝

“90後”、美女、博士、特聘教授,這些關鍵詞集中在28歲的長沙妹子劉惠穎身上,她就這麼火了。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官網近期更新的教師名錄顯示,劉惠穎已被聘為該學院社會學系特聘教授。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以及“青年拔尖人才計劃”等“四青人才”項目推出,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擁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28歲的美女教授”在網絡上又掀起了一波討論熱潮,網友紛紛感慨,“比我年輕,比我漂亮,還比我有才”。人們的關注點無一例外集中在“年輕”這個點上,畢竟28歲就能成為國家985高校的特聘教授,這確實是令人欽佩和豔羨的事。

其實這幾年,“90後”成為博導、教授的新聞在逐漸增多,從四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陸盈盈,到被媒體關注的鄧忠奇、宮勇吉、楊樹、劉明偵……越來越多的“90後”和“準90後”開始躍上學術舞臺。未滿30歲就已經有了超過絕大多數同齡人的學術成就,稱得上是年輕有為。同時,與地位、榮耀一同到來的還有社會的關注和期待。

目前,我國青年科學家、青年高校教學人才的增長趨勢良好,一方面歸功於自身的培養,另一方面則是引進,在這些青年人才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國外有求學和科研經歷,他們在國外一些先進科學團隊裡工作以後,思想方法、研究課題都會受到影響,而一旦加入國內的教學、科研隊伍,好處就是促使國內的研究工作比較快的走到國際一線上去。有專家就表示,如今,研究隊伍年輕化已經成為常態,包括我國兩院院士評選年輕化,實際上也起到了一個帶動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吸引青年學者、科學家回國,這既是引領,也是一個風向標。

另外,從一些國家的高校用人體系來看,美國的體系是讀完博士就可以當助理教授、帶博士,中國是歐洲系統,在中國,正教授才能當博導,進行獨立研究。學者的學術創新能力在他們30至40歲時期最強,正是基於此,我國的“千人計劃”立足給青年學者一個機會,讓他們有進行獨立研究的機會,自己帶團隊。一來加強隊伍的年輕化建設,二來也給年輕學者一種壓力和動力,讓他們在黃金年齡迸發出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身一線科研、教學工作。

其實每一起“90後博導、教授”新聞的出現,都會聚焦人們的目光,在這種熱切的關注下,這些年輕的學者也常常倍感壓力,這次劉惠穎就乾脆拒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前幾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準90後”副研究員鄧忠奇也表示自己“不想做網紅,只想安心做學術”。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這也是對年輕學者們的一種考驗。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先生就說,現在高校內的“90後”學者是很幸福的,實驗條件、物質基礎都比較好,這是一個“爬峰效應”,年輕人只要肯幹,就會在前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有很多新的成果會在他們手上出現。

隨著“90後”博導、教授的不斷湧現,中國高校隊伍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也讓人們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些具有年齡優勢又有能力的年輕人在這樣一個時代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國家的高校教學科研作出更多的貢獻。

■三湘都市報評論員 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