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張君秋是我國京劇界的傑出的名家演員,他兼收梅、程、尚、荀等先輩藝術家的優秀傳統,結合本人的條件與才智,在長期舞臺實踐中進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獨特的演唱藝術。

張君秋在1920年出生於北京,他的母親張秀琴是河北梆子演員,張君秋幼年時就跟隨母親四處走穴,自幼就受到藝術環境的陶治。當時他母親演戲,需要娃娃生時,就給他扮上,帶他上臺表演。

京劇名家李多奎當時是他的鄰居,非常喜歡張君秋,覺得他很有唱戲的潛質,就教他學唱老生。張君秋跟李多奎學演過《轅門斬子》、《斬黃港》之類的戲。後來,李多奎等藝術家覺得他更適合於學習旦角。

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於是他的母親就把他送到當時的“富連成”科班與葉盛蘭、李盛藻等“盛”字輩的學生一起學藝。不久,張君秋因家庭情況的變遷,不得不離開科班去做學徒工、店員,來維持家庭生活。

李多奎很同情他家的境遇,同時又很珍惜這個京劇界的好苗子,就到處為他求師,最後把他介紹給自己的好友李凌楓。李凌楓能唱會拉,教學生也很細心。張君秋學戲很快,唱的又好。李凌楓覺得張君秋以後會有更好的發展,於是把他推薦到王瑤卿門下學藝。

王瑤卿是京劇界旦角德高望重的前輩,當時四大名旦都經常去王瑤卿家裡請教唱戲,王瑤卿那裡自然也成為各家藝術交流的場所,而這些對於張君秋的影響都很大。

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王瑤卿對張君秋說:“你的嗓子寬、脆、亮,高低不擋,怎麼唱都行。”他囑咐張君鞦韆萬不要死學別人的東西,要學別人的長處,並根據自己的條件創造自己的風格。

張君秋按照老師的教導,虛心學習各家之長,四大名旦都給予過他或多或少的指點,比如他的唱腔中很明顯地吸收了梅派唱腔中雍容華貴、舒展大方的特點。

同時他也吸收了程派唱腔的婉轉遷回、細膩深刻的長處。有人說他是用自己的嗓子唱程派風格的唱腔,這話是有道理的。例如,在《楚宮恨》裡“懷抱著年幼兒好不傷情”一段就是他吸收程派的明顯一例。

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四大名旦”裡的荀、尚兩位,也給過張君秋不少幫助。尚小云向他傳授過《漢明妃》等劇目;荀慧生曾幫他加工《十三妹》,還把自己演出的全部《秦香蓮》劇本贈送給他。荀、尚兩派的演唱藝術,張君秋都有所吸收。

張君秋藝術發展上的黃金時代,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這個時期,他演出的劇目最多,創編的劇目也不少。他率領劇團走遍全國,還到抗美援朝的前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這一時期,他演出的拿手好戲很多。

他以清脆明亮、高低不擋的歌喉,矯健瀟灑、清秀多姿的扮相以及爐火純青、運用自如的表演技巧,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讚賞。許多觀眾認為他是繼梅、程、尚、荀以後最有成就最有特點的京劇旦角演員。

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六十年代前後,張君秋四十歲左右,是他藝術上的成熟時期。他編演了許多新戲,如《望江亭》、《西廂記》、《狀元媒》、《詩文會》、《楚宮恨》、《秋瑾》、《珍妃》、《秦香蓮》、《南山化蝶》等。

在這些戲裡,他綜合運用梅、程、尚、荀四大流派的唱腔唱法,並加以發展,又吸收其它劇種藝術表現手法,創作了大量的新唱腔,建立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不久後這些膾炙人口的唱腔就流行全國,聞名中外。

怎樣看待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名家張君秋的演唱藝術?

張君秋的主要成就,是創造性地發展了京劇旦角唱腔藝術。這和他優越的天賦條件分不開,但更重要的還是決定於他虛心學習、刻苦鑽研的創作態度。

張君秋的聲腔藝術使他的演唱藝術特色得以充分發揮,而他的演唱藝術特長又豐富了他的聲腔藝術的創作,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他藝術上的獨特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