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的祕密你不知道

跑步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體重下來了,我總共減了30斤體重,很不得了,廣告詞裡說可以減百八十斤甚至更多,那是聳人聽聞,沒有的事。正常人真要是減了百八十斤,肯定是用了非常規的手段,那是自我摧殘,身體肯定毀了。

在多年長跑實踐中,我發現,跑步瘦身有三個規律,我把它們稱為跑步瘦身三大定律,即速度定律、順序定律、表裡定律。

先說第一定律。所謂“速度定律”,是說體重下降的速度是遞減的,先快後慢,直至速度為零,呈倒金字塔型。開始跑的時候,體重下降比較快,一週之內就下降了兩三斤,一年之內下降了十幾斤,第二年又下降了10斤。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第三年到第五年,下降比較慢,開始每年下降兩三斤,後來每年下降一兩斤。第五年以後,進入第三階段,體重處於穩定狀態,不管運動量有多大,都不再降了。

再說第二定律。所謂“順序定律”,是說瘦身是按著“臉——四肢——肚臀”的順序發生的。最先有變化,而且變化最快最明顯的是臉,臉上的肉少了、緊了,皮膚有彈性有光澤了,臉盤小了,輪廓分明。其次是四肢,胳膊、腿瘦了一圈,肌肉顯出來了,緊湊協調健美。最後是肚子和屁股,臉和四肢都瘦了,達到正常水平了,肚子和屁股才開始瘦,而且瘦得幅度小、速度慢。只要肚子上的贅肉少了,屁股結實了,你就會突然發現以前所有的衣服褲子,都大大地肥了,只好重購新裝。

還有第三定律。所謂“表裡定律”,是說脂肪減少是由表及裡的,即先減少的是外脂肪,然後是內脂肪。如果一個人外脂肪本來就少,就直接減少內脂肪。

發現第三定律,還得從我的脂肪肝說起。我原來是中度脂肪肝,但跑了兩年步,就變成輕度脂肪肝了,到了第三年,脂肪肝沒有了,變成健康肝了。這是完全沒想到的,使我吃驚不小,也大喜過望。這時我才知道,人體脂肪有外脂肪和內脂肪之分。外脂肪比較好理解,就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皮下脂肪,生活中那些大腹便便者,就是外脂肪比較多;內脂肪是什麼呢?內脂肪就是肉眼看不到長在內臟裡的脂肪。脂肪肝上的脂肪就是內脂肪;超市賣的肉雞肉鴨,內臟裡都有大量的黃色油脂,也是內脂肪。內脂肪與外脂肪在一個人身上,不一定是對稱的。內脂肪可能在胖人體內堆積,也可能在瘦人體內堆積。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一點都不胖,甚至乾瘦乾瘦的,但內脂肪可能很多,到醫院一查,心肝肺、脾胃腎都被油脂包裹著,再一查就是“三高”,嚴重的還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

倫敦帝國學院的分子影像學教授吉米·貝爾用核磁共振成像機對將近800人進行掃描,結果體重正常的女性有45%內脂肪過多;而男性的這一比例接近60%。西方人與東方人的體質不同,我國的上述比例也許稍低,但也不會太低。貝爾教授的研究成果給我們敲了警鐘——瘦人也不能掉以輕心!用貝爾教授的話說,體形越瘦的人,結果就越出人意料,很可能外瘦內胖。

作者郭鐵成,原標題《跑步瘦身三大定律》,載於2007年8月24日《科學時報》

瘦身的秘密你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