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羣——做品牌是慢動作,不可急功近利

日前,前途K50在前途汽車蘇州生產基地正式上市,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68.68萬元。隨後,《汽車商報》記者專訪了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

對話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做品牌是慢動作,不可急功近利

在交流的過程中,陸群“技術派”的標籤顯露無餘,說話爽快、直接、不喜繞彎,對於敏感問題的回答也是一針見血,毫無避諱。我們就前途K50這款車的定位、目標人群以及未來前途汽車品牌下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此外,對於熱門話題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陸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做品牌是慢動作 不可急功近利

陸群認為,做品牌這件事是慢動作,絕對不能急功近利。前途汽車不靠便宜和簡單的性價比做產品,而是靠高性能和高品質。對於前途汽車的長遠規劃,陸群信心十足:“前途汽車的長遠目標是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電動車市場格局中成為有影響力的企業。”

問:前途的品牌定位是什麼?K50這個價格消費者也可以選擇保時捷,大家對這個品牌可能會更認可,您怎麼看?

陸群:前途K50的定位絕非是一款存放在車庫裡的超級電動玩具,它是供城市精英日常使用的純電動跑車。它的標定參數、豐富配置以及專業調教,都為城市日常場景使用而打造。前途K50希望激發、喚醒大家內心對於駕駛的渴望。

做品牌這件事是慢動作,絕對不能急功近利。你的產品能不能給用戶提供價值,讓用戶感知到獨特性,而這個獨特性又恰好是他所需要的、喜愛的。至於保時捷品牌,人家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前途汽車作為後來者,得一步一步走,沒有哪個新品牌一上來就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一個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不是靠拿嘴,而是靠產品。

至於品牌定位,無論在哪個價位區間和細分市場,前途的汽車一定是高品牌、高性能、高品質、高品位的。我們不靠便宜和簡單的性價比來做產品,前途就是靠高性能和高品質來做產品。

問:前途K50的目標人群定位是什麼?

陸群:我們目標人群是一些事業上小有成果,對自己的職業有期待、有信心的消費者。當然這部分人要有非常好的策略,對駕駛有興趣,對汽車有掌控的慾望,喜歡開車,我相信這樣的人是非常多的。過去的跑車都很昂貴,遠離了主流的消費人群。我們就是希望讓主流人群有機會滿足開跑車的需求。

問:對前途K50這款車的銷量和營收您有什麼樣的預期?

陸群:前途K50的投產上市意味著要開始營收了。一開始收入是否足夠多,多到可以盈利甚至大規模賺錢我們不能保證,這毫無疑問是我們的目標。但實現這些需要一個過程,用戶對於新的品牌、電動車、電動跑車的認知都要有一個過程,盈利這件事上我們要有耐心。目前,前途比較快地進入收入期,也將會比較早地進入到贏利期。汽車本身就是大規模的、大進大出的產業,如果一旦進入了盈利期那就是大規模的盈利。

作為前途汽車的首款車型,前途K50擔負著重要的品牌使命,我們看重的不僅僅是銷量。前途汽車的長遠目標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全世界電動車市場格局中成為有影響力的企業。

小型車和中型車品牌正在規劃中

問到前途汽車是否會品牌下探時,陸群表示,前途不會至做跑車這個細分市場。未來會推出小型車和中型車品牌,幾年後前途將擁有8-10款不同細分市場的車型。與此同時,他表示目前正在深度地參與自動駕駛領域。

問:前途汽車是否會推出二三十萬比較親民的產品,大概什麼時候?

陸群:K50只是前途汽車的第一款產品,後續我們還有動作。以後前途汽車會出兩個品牌,一個是小型車品牌,另一個是中型車品牌。包括生產K50的跑車品牌以後還有會生產其他跑車產品。我們的母公司本身就是搞產品開發的,所以做新的 、有競爭力的產品是我們的強項。我們不會只做跑車這個細分市場,後續前途汽車會逐步切入各個細分市場,二三十萬、四五十萬級的產品都有。

問:前途蘇州工廠的目標產能大概是多少?前途K50在未來自動駕駛方面有沒有什麼規劃,會不會和其他企業進行戰略合作?

陸群:蘇州工廠的產能是5萬輛。我們公司對自動駕駛也有過公告,前不久和四維圖新有過戰略合作簽約,也和國家、地方的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平臺進行一些合作,其實我們在這方面還是做了一些事情,只不過覺得還沒有成果出來的時候沒有必要去大肆宣揚。在自動駕駛方面上我們有自己的理解,智能汽車一定是交通、智能城市的一部分。自動駕駛一定是城市化的,不會成為某一個汽車廠商的競爭優勢。

前一段時間李俊院士專門講了一句話,叫做“中國標準的智能汽車”。誰掌握、誰參與這個中國標準、通訊標準、車車通訊的標準、基礎設施、道路等方面的標準,誰才可能在下一個智能汽車的時代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而我們現在正在深度地參與。

問:前途建立到現在K50的推出大概花了多少錢?對平臺有什麼規劃?

陸群:前途汽車的母公司長城華冠是一個財務透明的公司,大家可以隨時查我們的財報,這個沒有什麼神秘的。過去的五年裡,前途汽車的投入差不多有20多個億,包括我們在蘇州建立工廠、平臺及產品的研發、投產,建立了三家體驗店,另外兩家馬上開業。

到現在為止我們規劃了三個平臺。一個是以K50為第一款車型的一個高性能跑車平臺;一個是小型車平臺,一個是中型車平臺,這兩個平臺上我們規劃了三到五款車,目前正在做開發。幾年以後前途品牌下應該有差不多8-10款車。

“電動車走高端化就是消費升級”

“電動車走高端化就是消費升級。”在陸群看來,消費升級並不是簡單的加錢,不是說買一輛比現有更貴的汽車,而是買一輛更好的車為了不一樣的需求。

問:目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續航里程、充電樁、充電時間等,我們看到一些品牌提出了類似換電站的解決方案,前途在這方面有什麼規劃?

陸群:從發展的角度看,不能說電動車沒有發育起來充電樁先普及了,這不合理。事實上,建設一個慢充樁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現在也在迅速普及,政府也在推進,幾年之內會有很大的改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當充電設施變得越來越普及的時候,換電也不再是那麼必須了。我認為無論是充電還是換電,很大程度上依賴基礎設施的服務,這未必是一個車企能夠承擔的,如果這個事情沒有國家統一制式的、公共標準的還是很難的。關於換電的問題,對於前途汽車來說,目前為止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持續的技術來實現它。

問:對於電動車的高端市場和共享化,您如何看待?

陸群:電動車走高端化,在我看來就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並不是簡單的加錢,不是說買一輛比現有更貴的汽車,而是買一輛更好的車為了不一樣的需求。

關於電動汽車的共享化,這是趨勢。凡是共享的車就會越來越城市化,能夠簡單、高效率地完成簡單的出行功能。但是,有一部分車越來越“公共化”就意味著會有一部分的車會越來越私有化、個性化,就會向定製化發展。私享的車是有情感在裡面的,比如,車裡擺的毛絨玩具是車主喜歡的。所以我雖然覺得共享是趨勢之一,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共享,而是達成更加高端的情感上訴求。(汽車商報-付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