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爲啥都是50厘米?醫生說了大實話

新生兒身高為什麼都是在50釐米左右,這可不是醫生偷懶,而是真實的情況。

新生兒為啥都是50釐米?醫生說了大實話

新生兒身高都是在50釐米左右,原因要從孕婦子宮的構造說起。

懷孕後,孕婦外形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肚子變大,這是由於子宮不斷的變大。那麼我們看看各個階段,子宮都有哪些變化。

在懷孕前,孕婦的子宮只像小鴨梨大小,體積約為7*4.5*3.5釐米,重量在50克。

懷孕三個月時,子宮的大小有所變化了,看起來像個柚子,宮底已經可觸及到了,在恥骨聯合上,這時增大的子宮會對膀胱、直腸有壓迫感了,孕婦出現尿頻或尿不淨的感覺。

懷孕4個月後,由於胎兒的生長速度加快,子宮慢慢已經長出骨盆,子宮四周的韌帶也會越來越緊張起來,有些孕婦會感覺到下腹部子宮一側或雙側有呈抽痛、脹痛和下墜感的腹痛。

懷孕5個月時,由於子宮的不斷長大,孕婦的肚子已經向外突出了,很明顯了,孕婦在肚臍下方約1.8釐米的地方就可以很明顯的摸到自己的子宮。

懷孕6個月時,子宮已經長到肚臍上約8釐米的地方了,對內臟的擠壓很大,孕婦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情況,到了懷孕七個月,子宮高度為24到26釐米。

到了十個月左右,臨產前,子宮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以容納胎兒和羊水約5000毫升,足月子宮長35釐米,寬25釐米,厚22釐米左右。

也就是說,到了足月分娩時候,子宮的長度,基本上就是在35釐米,而一名胎兒,蜷曲著頭和四肢,基本上長度在35釐米,也就是說,胎兒在子宮裡,不能長得太高,否則,媽媽的子宮會承受不住的。

從實際的情況看,也是如此,新生兒在出生時,基本上身高在50釐米左右,沒有什麼差異,但是,在後天發育當中,就出現了個體差異。到小寶寶滿月時,小寶寶的體重比出生時平均增加了1千克,身高也平均增長了3-4釐米。

因此,小寶寶的生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差異。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除了父母的遺傳之外,還有餵養、營養、疾病、環境、睡眠、運動等因素。

父母如果想要小寶寶長得高,就需要在以上幾個方面努力了,不能讓小寶寶輸在了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