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之前,項伯爲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

鴻門宴向來被認為充滿殺機和變數,其實,在當事人看來,鴻門宴卻是波瀾不驚的一場會晤,為什麼?因為劉邦的背後站著項羽的叔父項伯。鴻門宴前,項伯為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鴻門宴中,項伯為什麼又會挺身而出保護劉邦?項伯為什麼要保護自己侄子項羽的政治對手?他這樣做到底出於何種用心?

鴻門宴之前,項伯為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

項羽、劉邦起兵反秦初露頭角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被徵調居住去防守漁陽。由於“會天大雨,道不同,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身為小頭目的陳勝私下和吳廣商量:“如今逃走也是死,鋌而走險無非也是死,同樣都是死,為國事而死豈不更好?”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打響了反抗專制的第一槍。

在這個時候,各個郡縣受不了秦朝官吏暴政之苦的人,都紛紛響應起義。在楚地蜂起的義軍中,最為傑出的人物是項梁和項羽。項梁起事在陳勝起事後的兩個月。當時,面對各地風起雲湧的形勢,會稽郡守殷通決定順應時代潮流,起兵反秦。為了起兵順利,殷通特意找來生活在自己轄區的項梁尋求合作。在見面途中,項梁指示項羽砍下了殷通的頭顱。自此,項梁自己做了會稽郡守,項羽被任命為副將,開始起兵反秦。

劉邦和項梁幾乎同時起兵。當陳勝他們定國號為“張楚”之後,許多郡縣都殺了他們的長官來響應陳涉。大禍臨頭,沛縣縣令非常驚恐,也想率領沛縣的人響應陳涉,但怕無人聽從號令,於是欲邀請逃亡在外的劉邦回城輔助。劉邦就這樣浮出了水面,因為那時劉邦的追隨者已經有幾十人或者到一百人了。誰知等劉邦快要進城的時候,縣令反悔了,關閉城門拒不接納劉邦入城。劉邦決定採用攻心戰。他用帛寫了封信射到城上去,向沛縣的父老百姓宣告說:“天下已經變色,革命不分早晚。現在父老們居然還傻著臉為縣令守這座孤城,是不是你們等待著各路大軍前來屠戮?勒令你們火速幹掉縣令,響應各地諸侯。”劉邦的這封帛書顯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沛縣父老率領縣中子弟一起殺掉了沛令,城門因此為劉邦洞開。劉邦就被扶成了沛縣縣令,在楚地,縣令稱公,於是劉邦就成了沛公。

幾個月之後,作為反秦義軍標誌性人物的陳勝吳廣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由於項梁為楚國名門之後,他很快就成為義軍中的翹楚,被大家公認為各路義軍的總司令。

鴻門宴之前,項伯為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

這時,一個重要人物來到了項梁身邊,此人就是居鄛人范增。范增勸項梁:“您在江東起事,楚國有那麼多將士爭著歸附您,就是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大將,他們認為您一定能重新立楚國後代為王。” 受了蠱惑的項梁就派人到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嫡孫熊心,於是正在給人家牧羊的熊心轉瞬間成了楚懷王,項梁自號稱武信君。 此後,項梁這支義軍的所在地很快成為了革命的中心。項羽和劉邦也成長為知名度較高的將領,經常被項梁委以重任。二人常常並肩作戰,互相策應,幾乎成了常勝將軍。

但好景不長,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項梁開始驕傲。由一個叫宋義的人對項梁說:“打了勝仗,將領就驕傲,士卒就怠惰,這樣的軍隊一定要吃敗仗。”宋義一語成讖,秦朝果然發動了全部兵力攻擊項梁,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秦末義軍錯綜複雜的恩怨由此開始。

鴻門宴之前,項伯為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

諸將相約入關者為王劉邦獲勝

項梁戰死,秦軍感到了卻了心腹大患,以為楚地的軍隊不值得擔憂,於是渡過黃河,向北進攻趙國。面對趙國的請求援救,懷王就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曾為末將,向北進兵救趙。命令沛公向西攻取土地,進軍關中。和諸將相約,誰先進入函谷關平定關中,就讓誰在關中做王。

然而,項羽的北征卻暗含殺機。北去救趙的路上,項羽越想心裡越窩火,明明是叔叔項梁率先起兵,讓原是牧羊娃熊心做王顯然也只是為了照顧各方情緒,誰知弄得項氏連指揮權都沒有,不名一文的宋義居然弄成了主將,是可忍孰不可忍?項羽一怒之下就直接砍下了宋義的腦袋,代替他做了上將軍,各路將領如也就趁勢在名義上歸屬了項羽。

沛公率兵西進,在昌邑與彭越相遇。於是和他一起攻打秦軍,戰事不利。撤兵到慄縣,正好遇到剛武侯,就把他的軍隊奪了過來,大約有四千人,併入了自己的軍隊。又與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的軍隊合力攻打昌邑,沒有攻下。劉邦繼續西進,經過高陽。在酈食其的幫助下,劉邦的軍隊順利得到了秦軍儲存的糧食。劉邦又向南攻打穎陽,並通過張良的關係,佔領了韓國的轘轅險道。

前206十月,劉邦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楚懷王的有意偏袒,劉邦的吉人天相,使得劉邦的軍隊率先入關。根據事先的約定,先入關的劉邦具備了稱王的資格和條件,從他入關的那一天起,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稱王。但劉邦不僅沒有稱王,還將自己的部隊都駐紮在秦都之外。這樣一來,劉邦用自己的行動封住了天下人的嘴巴,建立起足夠的個人威信。

鴻門宴之前,項伯為什麼會向劉邦通風報信?

兩個月之後,項羽的大軍姍姍來遲。一邊是劉邦的先入為主,在關中安心以逸待勞。一邊是各路諸侯軍的靜觀其變,在各地等待鷸蚌相爭。況且,劉邦手裡還握有十萬重兵,雖然劉邦的十萬重兵和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尚有一定差距,但在劉邦政治正確的前提之下,項羽的道德窘境顯露無疑。

項伯私會張良解救劉邦

當項羽帶領各路諸侯軍強行入關之後,看到劉邦率先入關,范增勸誡項羽:“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他列出了必須進攻劉邦的兩個理由:一是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劉邦有大志,二是斷定劉邦已呈現天子氣相,所以,“急擊勿失”。

項羽的計謀深深刺痛了季父項伯的心。項伯清醒的認識到,如果一切按照范增的餿主意行事取了劉邦的性命,不僅將陷項羽於不義,同時,也必將加速反秦陣營的提前大分裂,有這兩點政治取向,最終必將迅速導致表面上繁花似錦的項氏反秦大業分崩離析。

不能眼見項氏家族的偉業毀於一旦。這時,一個人影在項伯的腦海閃現——張良!項伯私下跑去會見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到底張良和項伯是什麼關係呢?對此,劉邦也有過疑問,張良給出的解釋是,“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項伯殺人,張良曾經予以搭救,讓項伯保住了一條性命,因此,項伯和張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決定歷史命運的關鍵時刻,項伯挺身而出,決定向張良提供信息,以回報張良曾經的活命之恩。於是,張良將項羽即將發兵攻打劉邦的重大軍事機密第一時間向劉邦做了通報。

在劉邦大帳裡,劉邦用對待兄長的禮節來對待項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他非要和項伯攀為兒女親家。項伯掩藏著自己心裡的鄙夷,他最清楚,他不是來救劉邦的,他是通過救劉邦來救項羽和項氏家族的,劉邦大可不必如此興師動眾,感激涕零。

鴻門宴上劉邦逃過一劫

鴻門宴只是一場匆匆忙忙的宴會,是不速之客與毫無準備的主人之間的一次小聚,是項伯為了保全項氏的反秦大業所作的一場無私努力,是項伯引進外力對抗范增的一詞大膽嘗試。

顯然,劉邦的到來打亂了項羽的行動計劃,本來已經決定了要一鼓作氣滅掉劉邦,怎麼會想到這小子卻低三下四、唯唯諾諾地前來賠罪?宴席上,項羽坐在了主位,下面就是整個酒席的座位安排:項羽和叔父項伯在上席,坐西面東,首席智囊范增面朝南坐,劉邦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侍著。宴會進行中間,范增好幾次給項王遞眼色,又好幾次舉起身上佩戴的玉訣向項羽示意,不知道為什麼項羽一直保持沉默,一點反應也沒有。范增實在忍無可忍,只好親自出去叫來項莊舞劍助興。這就是著名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沛公就是劉邦。局面驚心動魄,劉邦命懸一線。多虧項伯常常用身體掩護,劉邦才得以逃過生死劫。

見此情景,張良只好借如廁之機找來樊噲,樊噲是劉邦的連襟。樊噲帶著寶劍拿著盾牌闖進軍門,項羽為樊噲的虎虎英氣所吸引,讚歎道:“真乃壯士!賜他一杯酒!”手下的人給他遞上來一大杯酒。樊噲將滿碗高度酒一飲而盡,項羽看著豪放的樊噲,大聲說道:“再賞給他一隻肘子!”手下的人遞過來一隻整豬肘。樊噲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豬肘放在上面,拔出劍來邊切邊吃。酒足飯飽後樊噲突然說:“對於秦始皇,我有幾句話要說。那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兇狠之心,殺人無數,好像惟恐殺不完;給人加刑,好像惟恐用不盡,結果弄得眾叛親離。今天,沛公如此勞苦功高,您不僅沒有給他絲毫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害有功之人。我覺得這是走秦朝滅亡的老路!”項羽頓時張口結舌,心亂如麻,劉邦抓住機會,借上廁所的機會悄悄逃離了殺機四伏的宴會,跑回了軍營。

鴻門宴後,劉邦作出了巨大的讓步,至少表面上依然十分服從項羽的領導,並全力支持項羽西進。項羽一路燒殺擄掠,耀武揚威的進入了秦都咸陽,而後,大封天下,立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分封過眾人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九個郡,建都彭城。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不久,劉邦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