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擁有全國最大售票大樓的瀋陽站40年變遷記

1988年春運買票隊伍排到南五馬路

現在自動售票機取代了大部分窗口

曾擁有全國最大售票大樓的瀋陽站40年變遷記

當年張巖守著大箱子售票。

曾擁有全國最大售票大樓的瀋陽站40年變遷記

如今,張巖身後的售票機唱主角。

曾擁有全國最大售票大樓的瀋陽站40年變遷記

瀋陽站的變化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本組照片由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首席記者 查金輝 攝

1988年春運,在瀋陽站買票的旅客從室內排到室外,甚至沿著勝利大街排到南五馬路。而現在的春運,旅客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可買到票。

作為改革開放後鐵路發展的“領頭羊”,瀋陽站經歷了40年的不斷進步,每一次改變都為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實惠和便利,每次發展都為城市經濟帶來新動力。

【1978年前】

車次調度全靠手工畫圖 需要在3分鐘內打五六個電話下指揮命令

趙兵出生於1962年,父母都是鐵路職工,父親是鐵路調度室的行車調度員,母親是貨運車皮的計劃員。從小時候開始,鐵路這兩個詞就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裡。5歲的時候,趙兵隨母親去瀋陽站接客人,第一次來到父親的工作崗位,父親除了和他們打個招呼外,就一直在打電話,都沒有空說話,“12次列車開通信號、調度命令下達”,當時的趙兵只知道父親是個“下命令”的人,特別了不起。

後來他才知道,父親每三分鐘就要辦理一次列車的進入或開行,也叫接發列車,而在這三分鐘內,父親需要至少打五六個電話去下達調度命令部署。要知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沒有電子顯示屏,更沒有電腦,調度員只能靠純手工畫圖去記載車站線路的接發車佔用情況。“那時我心目中的父親是那麼堅毅果斷、指揮若定,在外人面前至少‘吹噓’他二十年,見人就說‘我爸是指揮火車的’”。

有120條企業專用線和13條客運線路 是全國最大的客貨運車站

上世紀70年代瀋陽的工廠密度非常高,這些工廠的生產原料需要快速運輸進來,生產完的成品也需要快速運輸出去,這一進一出,鐵路就成了承擔這一切的重要力量。瀋陽當時的工廠基本都是中央級的重點企業,所以,鐵路專用線的密度相當高。

“那時候瀋陽站可以說是全國最大的客貨運車站,一共有120條企業專用線。”趙兵所說的專用線可不是普通意義的貨運線路,基本上一條線路就通往一家企業,也有一些小企業共用一條線路,也就是說,當時至少有上百家企業的進貨發貨都是瀋陽站專門負責的。“像當時的瀋陽機床廠、冶煉廠、變壓器廠、半導體廠等企業都有自己的專用線。”

與貨運線路發達的程度相比,當時瀋陽站的客運就沒那麼突出了,只有5個站臺13條線路,這些站臺還是與貨運專用線共用的。“那時候我們每天都在貨場忙著收貨、發貨,客運就像‘副業’一樣,主要力量都在貨運上,”趙兵回憶,“那時候有些企業為了能有一條自己的專用線,還需要使出各種辦法,跑批文寫請示,才有可能申請下來。當時如果你工作的企業有一條鐵路專用線,那都是老驕傲的事情了,說明你的工作單位老高大上了。”

【1978年改革開放】

瀋陽站成了“萬貨大樓”比百貨大樓貨品還多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也吹開了瀋陽站發展的新篇章。那時候,人們笑稱瀋陽站是“萬貨大樓”,比“百貨大樓”的貨品還多百倍。晚上6點,趙兵就帶著一組6名裝卸工來到瀋陽站的東貨場,這裡是負責民生用品的到貨場,等待他們的是一晚上不停工作,一個夜班要裝卸30多節車廂,如果動作慢,下一趟車就進不來了。

在北貨場大門口,個體貨主們有的騎車、有的趕著馬車拉著一箱子貨品準備辦手續,有的小企業開車拉著一箱箱貨物在門口排隊,他們都要經過驗貨員驗收貨物後再去稱重,每個人心裡都想著“什麼時候能輪到我”,期盼的眼神讓趙兵現在回憶起來還印象深刻。

“那時候的貨場真是車水馬龍。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大家運送貨物只能靠鐵路,貨物經常把倉庫裝滿了,沒辦法就擺到馬路上了。有時候,大家著急發貨還會發生點小刮碰,貨場裡經常是大米、白麵撒一地,還有茅臺酒也打了好幾瓶,大家就在酒香裡繼續忙著幹活。”

1980年左右,瀋陽站有4個貨場,在勝利大街附近的兩個貨場,東貨場負責民生用品的到貨、北貨場負責民生用品的發貨;北二路附近還有兩個貨場,南貨場負責整車集裝箱的到發貨,西貨場負責水泥、煤炭等建築材料的到發貨。其中,1983年建成的集裝箱貨場面積17700平方米,每晝夜可裝卸集裝箱400箱,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集裝箱貨場。

建成全國唯一的二層售票大樓 列車時刻表要工作人員爬上梯子粘

上世紀80年代,瀋陽站貨運快速發展帶動了客運進步。1982年,瀋陽站新售票大樓建成,總面積3262平方米,設48個售票窗口,最高日均售票量達73380張,是當時全國鐵路中最大的售票大樓。

當時,19歲的張巖成為新售票大樓的一名售票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守著”大箱子賣票。“我們車站當時是全國唯一一個二層的售票大樓,一樓有24個窗口,二樓有14個窗口。”每天上班,張巖要“抱著”木頭箱子到窗口,箱子裡按車次站點設200多個格子,每個格子有200張紙板票。那時候,售票員需要使用人工砸票機給車票標印日期,既費時又費力,很多售票員因為長年累月反覆砸票得了肩周炎。“那時候沒有電腦計算票價、數量,只能靠我們人工一張一張自己算,賣出去多少張、一共收了多少錢都需要記清楚。”

1980年前後,全國在售票大廳顯示列車時刻表的車站很少,瀋陽站是其中一個。那時候的時刻表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用膠水粘的。“粘一次時刻表需要3個人花費兩三天時間,踩著梯子爬上去一張紙一個數字那麼貼。”不僅如此,時刻表還需要用顏色區別開快車、慢車,“紅色是快車,黑色是慢車”。

【上世紀八 九十年代】

春運買票從大廳排到南五馬路 1991年北站建成使用

在張巖的記憶中,1988年的春運情景到現在還清晰。“開始賣臘月二十九的車票那天,早上我們上班時就被排隊的乘客給嚇住了,從賣預售票的二樓一直排到樓下,從樓下一直排到室外,排到勝利大街上,排尾順著勝利大街往南一直排到了南五馬路。”

1987年,全國第一次有了春運,而就在第二年,當時的瀋陽鐵路局全年旅客發送量達到30841萬人,比1978年的25276萬人增加了5565萬人。這是截至目前瀋陽鐵路局發送旅客人數最多的一年。

近萬人的春運排隊大軍讓張巖和同事們沒有任何時間休息。當時沒有無座票的限制,基本只要來買票的人最後就算站著回家也願意。“當時的票價還特別便宜,一站地只要0.2元,瀋陽到北京14.5元,到上海19.8元。”

1990年,瀋陽站實現了4000天無旅客傷亡事故,共接發列車77萬餘列,組織旅客乘降8億人次。第二年,一個歷史性時刻來臨了,1991年瀋陽北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4月10日零點起,13列旅客列車調到瀋陽北站;4月12日,共有33列旅客列車調到瀋陽北站到發,有54列通過列車改由瀋陽北站中轉。從那一年起,瀋陽南北站開始分流。

 【2000年前後】

紅紙票取代紙板票 售票由半自動木箱到電腦聯網

1995年,在售票窗口工作了十多年的張巖終於不用自己算票數和錢數了,這一年,瀋陽站更新了半自動售票箱,張巖每抽出一張票,電子售票箱的後臺都能統計出這張票的價格和一共賣出了多少張,張巖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問乘客車次和時間,在票面上打印好時間、收錢。“我們當時都高興壞了,終於不用數錢、算票數了。”

3年後的1998年,瀋陽站售票處與路局聯網售票,隨後又與銀行聯網。同年,乘客手裡的紙板票被紅紙票取代,售票系統更新成了電腦打印。“我們每天上班都要去庫房取幾卷打印票的用紙,我們都叫它‘大紅卷’,一個大紅卷能打印1000張票。”

2004年,位於瀋陽站前廣場北側的新售票處正式投入運營,緊鄰候車大廳,採用當時除了北京站、北京西站外最先進的IBM/F185小型網絡系統,第二代液晶雙屏顯示,比上述兩個車站進步的是它同時具有語音提示功能,為旅客提供了更直觀便捷的服務。

乘務員站臺上給旅客加熱水 候車室從平地改為高架

1996年,剛從部隊轉業回來的陳國波被分到瀋陽站客運車間,當時對鐵路客運還不太瞭解的他就在當年的春運工作中體會到了鐵路發展對於百姓的意義。當時的鐵路就是一條連接旅客與家的橋樑,無論多擠多難,也要回家。

當時的春運很多人都是買站票回家,但站票多了乘客上車又成問題。為了幫旅客上車,陳國波和同事們就在站臺指導旅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擠進”車廂,“因為當時都是綠皮車,窗戶能打開,很多人就先上車,我們再從窗戶給他們遞行李,還有從窗口往裡面遞孩子的,那時候的春運真像大軍一樣。”

暑運時,陳國波和同事們又忙了,他們要每個人拿一個大水壺在站臺上等著,一旦有列車停站就趕緊上去給旅客倒熱水,“那時候車上的熱水供應還是靠燒煤,不像現在的電水壺,人多時熱水就供應不上,我們就只能在車靠站的時候給旅客加水。”

2000年起,瀋陽站高架候車室改造工程正式動工,3年後,瀋陽站候車大廳從4個平地候車室改為了統一的高架候車室,“旅客到站臺乘車再也不用走地道了,可以直接從高架長廊下到站臺上,比之前方便多了。”

變遷的意義

從“嫌”動車票貴到專買高鐵動車票

高科技手段讓鐵路成為出行“班車”

2012年,哈大高鐵開通運營,瀋陽站邁入高鐵時代。如今,從瀋陽站始發的動車組列車可以直達全國近200個城市。2013年投入使用的瀋陽站東站房也整合之前的高架候車室,寬敞的大廳像機場。2016年10月1日,瀋陽站單日旅客發送人次達到15.1萬人,創歷史新高。2017年春運,瀋陽站發送旅客268.7萬人,相當於10年前的2倍。

過去的40年,列車時速在不斷加快,從上世紀70年代的60公里到2000年的80公里;從2004年的最高200公里到2018年的350公里。車速的提高,帶動百姓生活半徑的擴大,高鐵動車逐漸成為出行“班車”。每天7時許,瀋陽站都會出現一群拿著公文包、邊吃早餐邊乘車的上班族。“到撫順最快40分鐘,到鞍山只要半小時,到丹東只要一個半小時,票價只要70元,這在40年前誰能想到呢?”

2007年,瀋陽局開通了第一條動車組列車,當時人們對於動車並不認可,普遍都嫌票價貴。“我們有時候問完乘客目的地之後直接就給出了動車票,旅客第一反應就是‘怎麼這麼貴?我不要這個,給我換個普通的。’”沒想到10年過去了,人們現在出行卻只認高鐵動車,“到窗口直接就說我要買高鐵票”。

與此同時,購票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3年,瀋陽站第一次引入了自助售取票機。近5年來,瀋陽站不斷升級,取消部分售票窗口,現在的售票窗口只有52個,自動售票取票機一共86個,車站70%左右的售票都在網上完成。今年,瀋陽站還開發出手持檢票儀,工作人員只要掃車票就能確認旅客車票信息,極大提升了旅客進站上車的效率。

40年時間裡,瀋陽站從滿載著城市發展的動力前進,到承載著百姓出行的願望創新,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一座百年曆史的車站,而是百姓心中向幸福出發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