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攻打日军很轻松,美国却打的很吃力?

第一军情


苏联攻打日军轻松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不错,在1945年8月9日,百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驻守在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最终攻击之时,确实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仅仅几天就消灭了70多万日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关东军早已不是当年刚刚入侵中国的日军精锐,早已成为老弱病残的“代名词”,而且这支部队缺少武器弹药和技术装备。日军的精锐其实,已经撤回日本,准备做“玉碎之战”。所以,这样的关东军,面对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苏联红军,怎么能不屁滚尿流。

但是,这其实是苏联红军第二次与日军交手。早在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就因为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而到了1939年,日军更是挥师北上,在荒原上对峙4个多月。在张鼓峰之战中,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 苏军则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依靠武器的优势和人数上的优势,苏军最终迫使日军退到图们江西岸,但是自身的伤亡也较日军要多。到了,诺门坎之战中,日军除了航空兵大致和苏军持平外,炮兵,机械化装甲兵,后勤保障方面都远不如苏军,加上双方总指挥官的差距,所以日军战1个师团被打残。而苏军集中2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团级编制的蒙古骑兵师,1个机枪旅,在绝对优势的飞机和坦克支援下,才勉强围歼日军1.5个2流师团,伤亡超过40%,其实际战斗力也并不比日军高多少。

而在美国与日军作战时,日本海军的实力,达到了美军的60%,而且美军还要分出部分兵力对大西洋护航;同时,美日两国的陆战都是在岛屿之上;再加上,美日交手之时,日军的部队都是久战之兵,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旺盛。反观美军大部分是新兵,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经验单薄,所以在作战中往往会吃亏,显得非常狼狈。但是,随着美军实力越打越强,军人作战经验更加丰富,作战也逐渐优势愈加明显。

所以,苏联人的“轻松”只是因为日军的衰败,而美国人的“艰难”只能说他们运气不好。


潞州节度


平原地形机械战、一往无前玩命战、加大马力宣传战、抢夺胜果收割战,苏军与日军的交锋,就是靠此四大法宝,表现的异常“轻松”。

再看苦哈哈的美军,珍珠港之后,日本调整战略方向,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兵员,直面太平洋战场上的美英军队,盟军从劣势到优势,由守转攻,都离不开一枚又一枚硬钉子的拔除。

好在美国战争潜力巨大,只要开足马力,不出一两年,就具备了压倒性的战略优势,无论是从飞机、舰船、兵员到弹药,可以不计代价的向日本人身上倾泻。

饶是如此,美军在反攻时节的一系列岛屿争夺战中都吃了大亏,被日军构建的地堡工事和一心玉碎的万岁冲锋打的喘不过气来,适应了一段时间才逐渐积累出经验。

苏联人果真是无坚不摧的战斗民族,可以秒杀只靠弹药充足的美军表现吗?其实不然!

苏联军队的表现,只因为有开头说的四大法宝,我们一一道来:

平原地形机械战”:

不同于美军的夺岛战役,苏军与日军的首度大型交战发生在中蒙交界的诺门坎(张鼓峰事件规模较小,无代表性),1939年5月,日军“北进”计划开始在这里上演,双方共出动20余万兵力参战(包含各自的傀儡外蒙军和伪满军),四个月的战事中,苏军投入十万人,飞机坦克装甲车重炮占据绝对优势,日军出战的实际上只有23师团为核心的两万五千
,后援大部队到达后未参战即讲和。最后的结果是苏军惨胜,死亡人数9700多人,日军死亡8717人,这样的结果连苏联军官自己也承认“是靠人力和兵器优势”取得的。“满”蒙交界处地势开阔,十分适合苏军的机械化兵团作战方式,苏军取得此等战果,与传说中的战斗民族并不怎样相配。关东军的大量后援军队本来已经赶到,但希特勒在关键时刻与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日军大本营随即边骂边叫停了战争,假如持续打下去,北进路线能否实施,南下路线存不存在,多米诺骨牌倒向何方,尚属未定之论。

一往无前玩命战”:

你有天皇,我有主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你有板载冲锋,我有乌拉冲锋,两个阵营的玩儿精神都值得敬佩。但苏联人对待逃兵和俘虏的态度那是有目共睹的狠辣,可能心态有别,但不怕死的劲头都是不相上下,日本人要说不犯怵那是假的。同理,苏联的“轻松”胜利是用士兵们的人命换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也付出了近千万士兵牺牲的代价,绝非神侠剧所描绘出的“轻松”模样。

加大马力宣传战”:

战争不仅是物质、国力的较量,也是精神意志的考量,二战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审时度势,不遗余力加大宣传,对本国士兵的伤亡尽量淡化处理。这种凌厉的宣传攻势锻造了威力惊人的精神防线,激发起来苏联军民同仇敌忾的抵抗意志和必胜信心,也瓦解了敌军士气。至于本方士兵伤亡真相究竟如何,战争进展如何,究竟“轻松”不“轻松”,在这种特殊年代中根本并不重要。

“抢夺胜果收割战”:

很多人会拿战争末期苏军出兵东北,狂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日本几十万关东军做例证,证明苏军的强大,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审慎看清日本关东军当时的状况。

首先,关东军主力在苏军8月9日凌晨叩境时并不在边境地区。
其次,即便是防卫构建在边境地区,此时的关东军战力也与战争开始时判若云泥,真正主力早就调至太平洋等战场,调换来的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弱鸡,武器弹药严重供应不足。
第三,日军军心涣散,苦盼战争结束,几乎无心抵抗。几乎苏军入境同时,美国人送的原爆大礼包已经快递到日本本土,8月10日,日本外务省宣布接受《波斯坦公告》,消息尽管瞒着国内民众,但关东军高层不可能毫不知悉。

因此,苏军的参战,带有强烈的争夺胜利果实的意味,苏联人也知道,只要宣战,哪怕不动一兵一卒,日本人投降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是故,“轻松”碾压,极易达成。


历来现实


苏联的军队和美国军队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他们之间对人命的不同看待,苏联人有着自己的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支撑下士兵们会不顾性命地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也正是在这种信仰的改变下,无论出现再大的伤亡他们都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让人们忽略掉他们士兵损耗的。


美国和苏联是不一样的,美国最看重的是人道、最看重的是士兵的生命,他们在进行战争的时候,与苏联士兵不要命的冲击不一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士兵的生命,然后才是谈其他的。

美国的士兵是被允许投降的,即便他们对敌人投降了,被营救回来后,他们也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因为士兵的生命对美国人来说比任何气节都要重要。

美国的每一个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身上都会携带着写着各种国家文字的布条,这些布条是打算在飞行员被击落后使用的,上面写着让别人不要杀他们,把他们送回去,美国会给他们送出大笔资金的文字,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美国对士兵生命的重视程度。

其实我们遍观二战的历史,美国人在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战斗力并不会弱于苏联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作战战绩,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苏联人打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而美国人打日本人艰难惨重的错觉,是因为他们之间对胜利的看待角度不一样。

二战时期,苏联一共和日本打过两次,第一次就是1939年在中俄边境打的诺门坎战役,第二次就是二战结束前夕苏联百万军队俘虏日本关东军的大战,除了这两次大战斗之外,苏联和日本之间的交战是几乎没有的。


诺门坎战役苏联人比日本大伤不少的伤亡比例

而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诺门坎战役,如果不了解这场战役的真实伤亡细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场战役是苏联人吊打日本人的,他们会觉得日本军队弱到根本无法抵抗苏联的进攻,但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苏联人的伤亡比日本人伤亡还要大。

这场战斗出战的是日本的一支甲种师团,兵力大概在2万多人左右,原本日本是准备出动两支甲种师团的,但是在战斗前另一支甲种师团大阪师团出现了大量病号(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故意装病的),所以此次出战的军队只有日本的一支师团。


而苏联在这次战役中出动了他们第一集团军的7万多人,在坦克火力方面更是比日本猛烈了七倍之多,如果我们从士兵人数、火力等方面来看,苏联人这次对阵日本人是有着巨大优势的,但是谁能想到最后苏联人在这次战役中死亡了9000多人,而日本人竟然才死亡了8000多人。

如果仅仅是从这个战役上来看,大家还会觉得苏联人对战日本是呈碾压状态的吗?

这或许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的死亡人数比日本多了一千多人,但是在他们的宣传下,这变成了一场空前的胜利,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众多士兵的伤亡量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战斗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因此,苏联觉得这次战斗是获得大胜的。


在美国人眼中惨烈无比的冲绳岛战

而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和日本人战斗伤亡最惨烈战役之一的冲绳岛战役,在这场夺岛战中美国人出动了24万的军队对守备军队刚刚达到10万人的冲绳岛发起了进攻。

在有着极其猛烈的炮火加持下,美国人付出了将近8万多人的伤亡才消灭了冲绳岛上的10万日本人,而虽然说是8万的伤亡,但是刨除受伤的人,美国在这场战役中的死亡人数却只有1万多人。

因为美国人对士兵生命的重视,所以他们这场战役即便获得了胜利,但是在他们的眼中却是虽胜犹败的,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才出现了美国和日本作战吃力的感觉。

经过这两场美国、苏联人和日本之间的伤亡比例对比,我觉得苏联人在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战斗力并没有比美国人大上太多。

苏联最后对决的其实绝大多数是老弱病残

而我们再说一下苏联和日本的最后一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苏联人集齐了一百多万人的军队,而日本的东北关东军只有67万人。

如果是以前,关东军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精锐部队,但是随着日本东南亚战场的开拓,关东军的精锐却都被抽调到了东南亚,而因为日本本土青壮年大量缺失的原因,关东军后来补充的大多数士兵都是老弱病残的老人、未成年人。

这些老弱病残不仅身体虚弱,还因为训练不足的原因,有不少人是连枪都拿不稳的,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来得及经受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的熏陶,所以在他们和经过红色信仰加持百万苏联大军对决的时候,在被消灭了8万人后,剩余的50多万人就向苏联人投降了。

而投降这样的情况在日本其他经受过训练洗礼的军队中是看不到的。

而美国就不同了,和他们作战的大多数都是日本的精锐部队,虽然有着冲绳岛、硫磺岛这两场伤亡巨大的战斗,但是从整场战争上来看,美国人却保持了对日本人巨大的优势。


所以说苏联人和日本人作战之所以会显得很轻松,是因为很多人受到了他们宣传影响的结果,抛除他们最后打的老弱病残之外,诺门坎战役他们的伤亡比例是比日本还要大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无可置疑的大胜,而美国人和苏联人不一样,他们不仅看重战斗的输赢,他们同时也看重士兵的伤亡。


孤客生


美军和日军作战主要是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母海战和夺岛登陆作战。苏军打日本,一是在诺门坎,二是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


装备着三八大盖和薄皮坦克的日本陆军,放在当时的世界强国里其实只是一支二流部队,根本没法和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苏军、美军、德军相比,只能在装备极差的亚洲对手面前逞一下威风。日本最厉害的是号称“帝国之花”的海军联合舰队和零式战斗机。美国和日本的主战场是西太平洋地区进行的航母大机群决战,要不是美国强大的国力支撑着军工武器的生产消耗,战场结局还真不一定十拿九稳。

交战初期,日军沿袭日俄战争时期自杀冲锋的落后拙劣战术,一批批得倒在了美国大兵的机关枪口下,对美军来说有压力但是不难打。但到了后期,日军也学精了,开始大规模挖掘坑道,放弃滩头阵地,白天躲地底下睡大觉,晚上借着夜幕开展夜袭。硫磺岛战役,日军还特意挑钢盔上有红十字标志的医务兵精准狙击,使得大量伤员得不到救治而死亡。


而苏军面对的主要是日本陆军,诺门坎战役的日本部队里还有很多战斗力欠佳的朝鲜籍“二鬼子”。日军装备相对落后协调能力还成问题,曾有731细菌部队到哈拉哈河上游放毒想暗害苏军,不曾想搞死了很多不明就里来喝水的日军。等到二战后期苏军推进东北,被抽调了精锐和武器装备南下的关东军早已外强中干,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竹山清溪涧


二战时的小日本野心不小,不仅侵略中国,还在太平洋跟美国干仗,在东南亚跟英国人干仗,甚至在东北地区跟苏军打仗。但令人大跌眼睛的时候,几乎大胜仗的日本面对苏军竟然一败涂地,跟美国在太平洋和日本干仗损失惨重相比起来简直不可思议。那么苏军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美国和苏联在军事势力几乎相差无几,而当时的美军要比苏联高上那么一点点。美国跟日本打仗的时候,恰好是二战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当时美国不仅要对付小日本还要对付德国,两线作战让美国疲于奔命。

其次,苏联跟小日本的战争,是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的,当时的日本关东军良莠不齐,很多具有战斗力的老部队都被调到太平洋战场跟美军去干仗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和少量的指挥官,这些人都没有实战经验,在武士道的洗脑下,只会发起自杀式攻击。当时的苏联正是看到了日本关东军的虚弱,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一下子将百万日本给歼灭了。说实话,要不是很多老鬼子都被弄去搞美国佬,说不定苏军还是会吃大亏的。(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苏联在东北大平原打的日军屁滚尿流,消灭了七十万关东军,美国在菲律宾打的日军鬼哭狼嚎,全歼了五十万日军,打死的日军就比苏联多。

苏联经过德军的洗礼,深知“闪电战”的精髓,懂得利用坦克的优势,以坦克集团军方式,中路突路,两冀包抄,复制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就行,日军根本无为抵抗,因为手上家伙不行。

美国和日军主要打岛屿登陆战,主要目标是消灭对方海军,是烧钱大战,岛上的日军只不过诱饵。

其实美国也懂打陆地战,靠海陆空联合,在菲律宾就打死了五十万日军,不输苏军在东北的战绩。

所以整个二战,美国与日军是打钱,苏联与日本是打坦克,美国用钱砸死日军后,就通过大轰炸,火攻,炸死,烧死了比苏军更多的鬼子。


光芒万丈34957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苏联和日本打了几仗,第一是张鼓峰,第二是诺门坎。还有一个就是1945年苏军进攻东北。

张鼓峰和诺门坎这两仗,苏联和日本虽打得很惨烈,但是规模并不打,后来因为双方都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也都不了了之。但是这两仗,苏联打日本也并不轻松,当时苏军虽然武器装备比日本强,但是论单兵素质日本绝对比苏联高,而且当时经过斯大林的大清洗,苏联有作战能力的中高层军官基本都被自己人干掉了,一个朱可夫真是哪里需要哪里搬,而日本虽然高级军官脑子里有屎,但是中下层军官的战术和指挥能力是非常强的。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如果好打,以苏联的尿性,东北还能是日本人的?



但是到了二战后期就不一样了,日本是个岛国,资源非常有限,中国又迟迟啃不下来,日子过的捉襟见肘,守仁君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硫磺岛来信》当时就连端面包的盘子都被收走回炉了。武器装备比起战争初期肯定大打折扣,而且当时日本兵力损耗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损耗严重。连半大点孩子和四五十岁的老人都被拉上了战场。单兵素质更是和以前没法比。还有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打得也不咋地,在中国的甲种乙种师团都被掉去了太平洋战场,曾经关东军被称为皇军之花,现在都成皇军之渣了。



而且苏军也不是当年间苏军了,武器装备的压制不必多说,苏联经过和德国多年的战争,军队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成长起来的将领们一个个都能打仗,士兵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消彼长下,苏联打日本自然是碾压。

二战时,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基本还停留在欧美一战的水准,重型火力有,但是不多,由于资源和思想限制,充斥日本陆军的还是单发的三八式步枪,冲锋枪非常少见,日本的坦克就算了,和苏联,美国的坦克比,就是公交车,一打就透。这样火力欺负欺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问题不大,但是和苏联打,就得好好想想了。

日本陆军不行,但是海军却非常强大,在当时绝对是海上一流强国。美日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海军的力量也就比日本强那么一点点。

日本输,是输在资源压制。虽然战争后期,日本的海军要不沉了,要不因为没有燃油趴窝动不了。


但是美军面对的,则是一个又一个太平洋岛屿。是一场又一场的登陆战。夺岛战是真的难打。

日本人居高临下,美军则要派遣士兵在光秃秃的滩头登陆,守仁君看过几部电影,《父辈的旗帜》《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登陆的一方是真的惨。幸亏美军发明了跳岛战术,要不然打日本美军还要多付出一倍的代价。


还有最后一点,守仁君认为至关重要。

苏联打日本,主要在东北打,那里不是日本本土,即便丢了,对日本也造不成致命危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后期日本敢大批大批往太平洋掉军队的原因,而美军这一个岛一个岛打下去,直指日本本土,两害相权取其轻,日本面对美军,能不拼命?


守仁看剧


这不一样,日本和苏联打,是互扇嘴巴,日本人挨了一嘴巴之后就怂了。而日本和美国打是拼命,就算是打个鼻青脸肿,还不能认怂,所以看上去美国人打日本吃力,你是不知道美国人差点把日本打死。

(被炸成废墟的日本城市)

诺门坎之战只是一个互相试探的局部战斗

苏联和日本第一次战争发生在诺门坎,这场大战苏联投入兵力5万多人,日本7万多人,战后日本声称损失8000多人,苏联宣称歼灭日军6万,而苏军阵亡9700多人。无论如何,这次日本方面是失败了。但对于两国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大战,两国均有数百万大军,参照日本侵华时动用了超过90%的兵力,苏联在一个月后侵略波兰动用将近50万兵力来说,这次战争只是双方的一次试探。所以,必然会以短促激烈的局部小型战斗为主(相对于二战其他战场的大战)。

(诺门坎之战后缴获的日军辎重)

所以,苏联看似赢得轻松,日本也没有伤筋动骨,算是被扇了一巴掌!

美日之战是倾国大战,两国都玩命了

日本人一看苏联人不好对付,就转而南下利用本身强大的海军征服东南亚和大洋洲。于是就主动发动了珍珠港之战,这次换上日本人赢的轻松了,珍珠港之战以日本几乎零伤亡结束。

谁成想美国人急眼了!

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仅海军就投入了137万,战舰千艘,战机无数,然后还有陆军数十万。而日军将几乎所有海军用来与美军作战,同时将大批陆军精锐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与美军血拼。

这场大战不可避免的成了双方的倾国大战!到1945年,在美国的攻击下已经有130多万日军阵亡。日本海军的数百艘战舰几乎损失殆尽,战机的损失更是惊人。二战前期日军每月被美军击落500架飞机(单月损失量就超过诺门坎之战日军动用的全部飞机),进入1944年,则达到了每月2000架。

可见,日本人和美国人在玩命,美国人虽然赢得不轻松,但也快要了日本的命。

总的说来,不能把苏联对日的战争和美国对日的战争相比较,因为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战争!


历史风暴


为什么苏联攻打日军很轻松,美国却打的很吃力?其实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的战略部署问题,二是与美苏作战的日军本身的差别。


美国的“欧洲优先”战略

虽然在二战中,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对美国发动了珍珠港突袭,但美国却在参战的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制定了“欧洲优先”,先欧后亚的战略,甚至可以说这种战略在战前就已经是美国的既定战略了。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大半年之前,美国和英国的军事官员在1941年1月29日到3月27日之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进行了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在后来被称为“ABC-1”会议。在会上双方已经制定了关于未来美国参战之后的优先战略,即:

为尽早击败轴心国支配力量德国,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将被用于大西洋和欧洲地区,在远东则将采取防御战略。

同时在1941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派遣的特使阿雷维尔·哈里曼也曾在与英国官员的会面中达成一致:

尽管日本已经参战,但我们仍然将德国视为主要敌人,将其击败才是战争的关键。而在德国被击败之后,也必须使意大利崩溃,并击败日本。

代表罗斯福与英国制定先欧后亚战略的阿雷维尔·哈里曼

而“欧洲优先”这一战略,也被称为英美在二战期间的“大战略”。因此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真正参战之后,虽然在早期日本的威胁更为直接,在1942年和1943年上半年,美国对亚洲战场的投入稍微多于对欧洲战场的投入,但这种投入却是有很大保留的。而在1943年底,尽管欧洲第二战场还没有开辟,美国对欧洲投入的军力就已经和亚洲战场基本持平。当时在亚洲战场,美国总共投入了187万3023名士兵,7857架飞机和713艘战舰;而在欧洲战场,美国也投入了181万0367名士兵,8807架飞机和515艘战舰。而到1944年以后,美军则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欧洲战场,其军事力量的78%都投入到了欧洲,在亚洲则只有22%。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心一意要称霸东南亚,通过印尼的石油扭转战局的日本,美国打的吃力其实也是挺正常的了。

日本海军与陆军的差别

桃花石杂谈在其它一些回答里提到过,日本陆军和海军在二战时的实力确实有很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日本陆军在重装备方面的落后和缺乏。当然跟当时的中国军队比,日本陆军的装备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但和美苏世界一流的陆军相比,日本陆军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日军97式迫击炮

当时日本陆军装备最多的火炮是97式迫击炮,这种炮对付没有重装备的步兵当然也很有效,但面对苏联坦克的时候有跟没有几乎是没区别的。而日本的主战火炮91式榴弹炮和94式反坦克炮在一战时的欧洲陆军里都已经过时,可以说对美苏的轻型坦克都没法形成真正威胁。

日本真正接近欧洲坦克的四式中战车原型车

而在坦克方面日本的差距更大,日本几乎没有真正的集群坦克部分,其坦克与苏联军队已经退役的坦克相比都还差一些,基本只能完成步兵支援的工作,没法成为主战力量。而真正能有些战斗力的四式中战车直到二战末期都还处于原型车阶段,根本没有形成战力。而这在以钢铁洪流而著称的苏联红军装甲部队面前,确实是没法打的。

日本赤诚级航母模型

但日本的海军却和当时的世界一流海军差别不大。从航母到潜艇,所有比较尖端的海上作战舰艇日本联合舰队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共拥有15艘舰队级航母、5艘轻型航母、5艘护航航母、12艘战列舰、18艘重型巡洋舰、169艘驱逐舰和195条潜艇,此外还有200艘左右的其它作战舰艇,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和当时世界最强海军美国海军相比也不落下风。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

而且日本的造船能力也非常突出,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夜,日本一年就造出了总吨位18万吨的战舰,而当年美国的制造的战舰总吨位却只有13万吨。当然战争真正爆发之后,美国的工业潜力还是比日本大出太多,所以后面几年美国制造的战舰总吨位也比日本高出几倍,而这也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最终失败的主因了。


所以综合来看,美国欧洲优先的战略,在太平洋战场始终有很大保留,投入不够,以及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差距,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日本与美苏作战时表现迥异最主要的原因。


桃花石杂谈


虽然都是日军,但也分三六九等

甲级师团

二战前,日本常备军约有40多万人,分为17师团。每个28000人左右,被称为甲级师团。这和现在的日本自卫队很相似,人人都是军事学校毕业,军事素养全面的军官种子,虽然表面上是士兵,但只要战争一爆发,就可以迅速几何倍扩展军队数量。尤其是其中的前七个甲级师团建立时间更早,是精锐中的精锐。

乙级师团

这就相当于预备役了,退伍老兵和培训过的青年为主,战斗力无法与甲级师团相比,但也不差,是二战中的日军主力之一。乙级师团人数在22000至24000之间,骑兵连队和炮兵联队比甲级师团要少。乙级师团番号一般在110以内。

丙级师团

二战开始后,甲乙两级师团已经捉襟见肘,无奈日本只能放低募兵标准,建立了丙级师团,这也是二战中日军数量最多的师团。丙级师团人数比乙级师团还少,一般在1.7万人左右,重武器也差很多。虽然打不了什么硬仗,但勉强还可以冲冲门面。

丁级师团

丁级师团就太惨不忍睹了,大部分都是娃娃兵,十几岁扛枪,还能有啥战斗力,滥竽充数罢了。丁级师团建立于二战末期,主要在东北和日本本土。

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此后日本将中国境内的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调往太平洋与美军作战,因此当时对华政策也有所转变。所以美军打的是日军中精锐,

难度系数五颗星,如果是甲级师团更是大家级别的难度。

而苏联大东北是在1945年,那时候,甲乙级师团早就被中美消耗殆尽,残留在东北的都是丙丁级别的部队,难度系数三星以下。苏联红军又是胜利之师,自然打的日本摧枯拉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