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精準扶貧利益聯結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潮州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以合作社為載體大力發展水產養殖,饒平縣湯溪鎮樂島村與農業企業加強合作發展青梅種植……近年來,我市以建立產業精準扶貧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為主線,立足產業鏈條發展扶貧特色產業,鞏固提升特色產業扶貧,促使全市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潮州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在推進產業扶貧過程中,我市充分利用各地資源稟賦,挖掘區域產業發展潛力,深入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行動,編制《潮州市省定貧困村產業幫扶手冊》,積極引導和推進貧困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的規劃和建設。突出實施種養獎補,鼓勵貧困戶擴大生產規模,引導貧困戶投入建設,通過種養實現脫貧致富。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年上半年,全市45個省定貧困村共投入資金超過150萬元,新增茶葉、水果等農業產業種植面積約300畝,新增畜禽約1萬頭,有效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目前,45個省定貧困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不斷充實發展,貧困人口產業收入顯著增加。

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引領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為此,市縣農業等部門主動作為,牽針引線建立聯動機制,引導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掛鉤,實施經營主體幫扶脫困行動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價格保護方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以保底價格或高於市場價收購產品,確保貧困戶利益。我市一食品企業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鼓勵農戶發展佛手果種植業,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與農戶簽訂保底價格收購合同,在全市共收購面積一萬多畝,帶動4000戶農戶脫貧致富,帶動農戶增收1650萬元,戶均增收4125元。同時積極引導貧困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整合資源,盤活村集體資產,激活村民發展活力,實現保值增值,不斷增強“造血”能力。據調查,45個省定貧困村中,目前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村有34個,合作社數量為36家,聯結帶動貧困戶620戶,佔貧困村內貧困戶的42%。

此外,我市還不斷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通過完善生產加工鏈條的銜接、實施現代農業+互聯網行動、推進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等一系列手段創新發展業態,全面提高農業統合效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