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精準」 找對「窮根」

青海新聞網訊 2015年10月,我從海東市平安區民政局來到平安區巴藏溝鄉堂寺爾擔任村裡的第一書記。因為堂寺爾村屬藏族村,我也是藏族,所以一來村上就很快與村民打成了一片,一口流利的藏語,一下子把與群眾的距離拉近了。

堂寺爾村位於巴藏溝鄉南部,海拔2700米至2800米之間,是全鄉唯一的純藏族村,2015年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27戶99人,貧困發生率為37%。2016年,全村投入482.22萬元,實施了家庭牧場、村級服務中心、文化廣場、人畜飲水改造、農村電網改造等項目,全村水電路網全覆蓋。

從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0元到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在堂寺爾村駐村的幾年時間裡我親眼目睹了貧困村到脫貧村的每一步。

“勤走訪、深調研,精準識別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這是我給自己定的最初的任務。作為第一書記,從縣城到完全陌生的村莊開展工作,面對的情況簡直是千頭萬緒,難以著手;我就採取多走訪、多接觸、多溝通的“土辦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按照“五必訪五必問”的要求,到老黨員、退休的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家中走訪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經過近一個月的深入走訪調研,終於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精準施策,忙‘輸血’、促‘造血’,抓好精準扶貧。”這是攻堅克難、帶領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奮鬥目標。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我們始終做到三個“精準”。一是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精準施策。堂寺爾村臨近草山,有將近半數的農戶從事養殖,但養殖的數量非常少。充分尊重村民的意願,我們把規模養殖作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實施家庭牧場項目,形成了規模化養殖,實現26個貧困戶家庭牧場全覆蓋。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精準施策。據統計,貧困戶中有28人從事勞務活動,年收入人均1.3萬元。在我的動員下,由黨員、能人帶頭成立3個專業合作社。工作組、村兩委成員組織貧困戶,通過“飛地模式”在下星家村種植大蒜18.5畝,戶均增收2000元。三是利用金融扶貧資金,精準施策。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將全村27個貧困戶全部納入信用戶,發放金融扶貧資金131.5萬元,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產業發展缺資金的問題。

通過幫扶,全村27個貧困戶增收十分顯著,其中從事養殖、開辦農家園的增收情況尤其明顯。全村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其中6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萬元。堂寺爾村2016年年底順利通過了區、市、省、國務院四級驗收,27個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實現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