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滴灌”我家脫了貧

□講述者 馬四雄(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光茂村村民)

我叫馬四雄,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光茂村村民,從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出發沿黃河南岸灌區一路東行就能到我家。家裡3口人,17畝耕地受鹽鹼化影響均為中低產田。妻子多年前因腦梗而偏癱,喪失了勞動力。2015年,我家人均純收入僅為2312元,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杭錦旗位於鄂爾多斯市西北部,黃河“幾”字彎南岸。在杭錦旗境內,黃河由西向東滋養了4個鎮34個村的百姓,光茂村就是其中之一。受惠於黃河,當地農民培植出水稻、葵花等農作物。時至今日,農業在當地經濟中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滋養這片土地的同時,黃河也給這裡帶來不少麻煩,那就是土地鹽鹼化,“遠看水一片,近看全是鹼,種啥啥不長”是真實的寫照。

“土地鹽鹼化,產量低,沒有產業支撐,是老馬家貧困的原因。”吉日嘎朗圖鎮光茂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學平說。在老馬家部分乾燥的土地上,覆蓋著一些類似於鹽的白色硬顆粒物,王學平捻起一小撮放入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些顆粒物已經把土地給“粉碎”了。在杭錦旗沿黃灌區,像老馬這樣的貧困戶有961戶、2482人,他們手中共有1.7萬畝耕地,60%已經鹽鹼化。

如何減少土壤返鹽對作物生長的危害?如何跟土地要效益?杭錦旗一直在探究。從2016年起,旗裡在沿黃灌區實施節水灌溉項目,大力疏通排水系統。嘿,管用了!過去,我家在葵花壯苗期根本不敢澆水,硬讓旱著,生怕一颳風葵花就倒了。有了滴灌就不怕了,水是一點一滴往根部滲,既給葵花補充了水分,還不會把苗周邊的土壤灌稀軟了,葵花不容易倒。這種精準灌溉方式可以逐漸降低地下水位,減輕土地的次生鹽鹼化程度。

靠著這項惠民工程,我家耕地畝產從350斤提高到了400斤,每畝可增加收入200元。為鼓勵廣大農民積極節水,使用滴灌技術,旗水利部門還爭取了項目補貼資金,每畝滴灌補貼資金80元。

大水漫灌變節水滴灌,耕種模式的變化給我家脫貧打下了基礎。2016年底,我家脫了貧但沒脫政策。現在我家的變化更大了,住上了新房,還在駐村幹部的建議下搞起了養殖。今年葵花價格高,我家僅葵花一項就收入3萬多元。

【記者補記】

在杭錦旗沿黃灌區,制約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鹽鹼化程度高、產出低。過去大水漫灌,致使地下水位雍高不降,土地鹽鹼化程度逐年加重,灌區耕地面積出現萎縮現象。

水是莊稼寶,離它活不了。節水滴灌項目是杭錦旗實施的最有效的解決地下水位雍高不降的灌溉方式。滴灌後,不需要整畦,土地利用率提高30%左右,還可以實現種植範圍內均勻灌溉;滴灌後,用水量僅是漫灌的四分之一,對土地次生鹽鹼化改良有著顯著作用。而且,實施滴灌,只需要開關閥門,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就像植物灌溉需要“滴灌”一樣,杭錦旗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做到了精準“滴灌”。該旗找準沿黃灌區貧困戶致貧根源,“拿住”要害,對症下藥,大力推進節水滴灌項目,不僅降低了土壤鹽鹼化程度,而且保證了貧困戶穩步增收脫貧致富。

【數據】

1999年,杭錦旗黃河南岸灌區被水利部確定為大型灌區進行節水改造區。截至目前,通過渠道襯砌、噴滴灌、畦田改造等方式,完成高效節水面積44萬畝,累計轉換水量1.73億立方米/年,渠系水利用係數由原來的0.348提高到0.636,灌區實現了節水配套。(記者 趙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