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三大運營商下調境外漫遊資費

網絡公平使用原則:指在確保用戶在使用移動數據服務時不濫用、不浪費,不損害其他用戶的網絡體驗。當一些用戶在賬單中產生了高於上限的流量時,運營商有權對這一部分用戶採取限制手段以保證其他用戶均可使用高速網絡。

隨著工信部對電信資費“降費提速”的不斷提高,各大運營商紛紛取消了手機通話和流量的漫遊費用,然而這也僅僅是第一步,隨著中國境外旅遊人數的逐年攀升,運營商們為奪取市場份額,紛紛降低了境外漫遊費用,與租用當地運營商提供的“WIFI機”服務相比,漫遊包更為簡單方便,或將成為境外旅遊電信服務的主流。

廣州日報:三大運營商下調境外漫遊資費

三大運營商

“眼熱”境外旅遊市場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消息,2018年上半年出境遊人次達到了7131萬,同比增長15%。如此高速增長的旅遊人數無疑會產生大量的境外流量需求。以往,遊客們多選擇使用當地運營商的WIFI機服務,通常是按天計費。但由於目前內地提供該項服務的商家資質良莠不齊等因素,WIFI機失靈甚至是亂計價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已取消內地流量漫遊費的三大運營商都試圖尋找新的增長點,於是都各出招數,搶奪境外流量市場“蛋糕”。

本月10日,中國聯通宣佈大幅下調國際/港澳臺漫遊資費,下降幅度是中國聯通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據瞭解,此次資費下調涵蓋語音及數據業務。語音國際漫遊資費調整涉及加拿大、摩洛哥等18個國家和地區,平均降幅達到44%,最大降幅達到79%。數據漫遊資費調整涉及意大利、比利時等143個國家和地區,平均降幅達46%,最大降幅高達97%。這是中國聯通資費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中國移動推出了“全球通無限尊享計劃”,該套餐除了“國內流量(含港澳臺)流量任意用”以外,還能享受“全球不限量”的待遇,據介紹,“全球不限量”是指19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漫遊“多至每月14天流量不限量”。

中國電信則在月初推出了多款多天流量包,專為在不同國家、地區間的多天旅程設計,包含歐洲、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多個熱門境外旅遊目的地,價格在10元-100元左右,根據天數和目的地不同而變化。

“境外不限量”

依然存在“流量上限”

所謂的“不限量”依然存在使用上限。在中國移動的官網上,記者注意到套餐中的“不限量”是指不同檔位套餐流量超出相應範圍後限速不限量,且“廣告不構成合約,詳情需諮詢客服”。

在中國電信的境外流量包套餐界面裡,也寫有“不限流量服務受各地運營商網絡公平使用原則約束,當客戶於短時間內使用過多流量或達到公平使用量,運營商將有權對客戶進行限速”的字樣。

分析:國際漫遊 或成運營商新增長點

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由於要使用到當地的鐵塔等電信基礎設施,境外流量產生的費用中的大部分都歸境外電信商所得,三大運營商在其中只承擔類似“中介”的角色。在國際電信資費方面,運營商一直在積極地跟進談判,資費則取決於運營商們的談判結果。近些年,隨著中國4G技術的成熟,中國運營商談判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加,因此國際漫遊的資費有較大的下降幅度。

在取消流量漫遊費後,三大運營商都面臨著盈利減少的壓力,因此國際漫遊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雖然盈利暫時難以見好,但無疑可以有效地爭奪市場份額。流量費用一直是運營商們收入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信業整體收入為14532.7億元,移動通信業務收入為9071.5億元,其中,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5489億元。

付亮表示,在有線寬帶增量難增收、移動流量收入增加削弱的當下,運營商必須尋找基礎通信服務以外新的增長點。(全媒體記者鄧宇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