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很多設計師在進行產品方案構思的時候,往往緊盯大廠,或者盯著自己一直使用的某款產品,照搬過來,但是並沒有仔細思考別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這麼做是否適合?

首先統一一下名詞解釋,本文所闡述的列表,為固定列表項的樣式後,根據分頁數據顯示的多少,按照固定樣式依次展示的頁面。【主要是區分列表頁和活動頁】,定製結構的活動頁不在此討論範圍。

1

商品列表頁的幾種常用元素

我們先看一下幾種電商類App是如何選擇其頁面元素的: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2

關於頂部區域的分析

頂部區域的設計有一個很大的關係是:看用戶的前置行為是什麼?

如果用戶是點擊某一個分類進入,或者是進行了搜索,那麼用戶是有指定性的期望的,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思考,用戶此時想要什麼呢?

毫無疑問,對於有指向性質的,那麼就是篩選、排序、搜索等一系列能夠為用戶縮小範圍的產品功能。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淘寶搜索“女裝”時的列表頁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京東搜索“女裝”時的列表頁

如果用戶在進入一個列表頁面時是沒有指向性需求的,此時列表頁面要做的不是去滿足用戶需求,而是幫助用戶發現需求。可以通過切換TAB,提供新的承接版塊等方式來解決。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雲集首頁向上滑動後,中部TAB吸頂,到底後上滑,自動切換下一TAB

3

關於底部區域的分析

列表底部區域的設計比較簡單,目前就幾種方式:

  1. 無限列表,始終沒有底;
  2. 有限列表,到底後上滑切換TAB;
  3. 有限列表,上滑後到底,提供提示;
  4. 有限列表,上滑到底後,尾部使用其他模塊拼接。

如何選擇和使用還是要看用戶需求和業務現狀,幾種情況:

1. 用戶有一定指向性商品需求,但是平臺的商品不多

這種情況,無限列表直接PASS掉,本來商品就不多,不可能使用無限列表。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小米商城搜索手機,商品列表快結束後拼接了文章模塊和其他產品推薦模塊避免尷尬

2. 用戶有一定指向性商品需求,但是平臺的商品很多

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採用無限列表(可以理解為很長的有限列表),當然需要評估用戶平均滑動多少屏才能到達列表底部,那麼底部可以提供一個簡短的提示。

3. 用戶有無指向性商品需求,但是平臺的商品很多

這種情況一般使用無限列表,此時用戶處於一種“逛”的心態,我們往往會分析用戶喜好給用戶推薦可能需要的產品,從而試圖讓用戶產生購買。

4. 用戶有無指向性商品需求,但是平臺的商品不多

前提是平臺商品不多,但是用戶很多時候進入商城是並沒有明確的購買東西,是帶有“逛”的因素來看商品,那麼這個時候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般情況下會在產品的首頁和活動遇到這個問題,在平臺產品不多的情況下,往往採用分類TAB的形式,用戶產生滑動行為的時候,進行TAB定位給用戶一定的告知。

如果在該TAB所綁定的商品沒有對用戶產生吸引,在滑動的時候自動切換到下一個TAB,試圖通過其他的TAB中的產品讓用戶產生購買,同時TAB也能給用戶傳遞一定的認知。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雲集首頁向上滑動後,中部TAB吸頂,到底後上滑,自動切換下一TAB

4. 關於中間區域的分析

中間區域在我看來是最關鍵的區域,也是最能看出東西來的區域,首先如何進行中間區域的產品設計呢?在我看來有幾個核心原則:

  • 佈局突出用戶需求,根據不同產品展示不同需求
  • 根據列表頁的商品數量進行列表頁的佈局設計
  • 避免用戶的視覺疲勞

(1)佈局突出用戶需求,根據不同產品展示不同需求

商品列表頁中間區域的佈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左右區塊,一種是單行區塊。

那麼什麼情況下使用左右區塊,什麼情況下使用單行區塊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

首先如果一個用戶去買衣服,那麼更加註重的是圖片;如果一個用戶去買電腦,那麼圖片其實對於給用戶的選擇參考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依靠產品的參數特點。

那麼從佈局的角度考慮,如果採用左右區塊,屏幕的大部分面積將會被圖片佔據,用戶的視覺聚焦將會很明顯的聚焦在圖片上。如果採用單行區塊,左圖右文或者右圖左文的形式,那麼用戶將會把視覺聚焦在某一個固定區域,不用來回轉移眼神就能清楚的看到產品的參數特點。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典型例子1:淘寶的女裝列表頁和淘寶的電腦列表頁

當然了,淘寶也提供了用戶切換佈局的功能,但是默認進來的佈局就已經能夠說明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了。

但是其實對於某一個具體商品列表頁,這樣的分析遠遠不夠,我們還要繼續深挖用戶的用戶進行佈局。打一個比方:假設一個用戶買電腦,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主要會考慮哪些因素?

大家看看那些手機廠商的發佈會就知道用戶關心什麼了:屏幕大小邊框、拍照、電池、價格。很多時候是這個在這些問題上做文章。

那麼我們接下來看下,如何在列表頁突出用戶關心的信息的。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典型例子2:淘寶搜手機的列表頁和天貓搜手機的列表頁

那麼在這一步,天貓搜索手機的列表顯得更加突出產品特點,突出了大部分用戶關心的產品特性。更加符合用戶的體驗。

(2)根據列表頁的商品數量進行列表頁的佈局設計

從用戶角度,我們可以根據產品對用戶的認知,進行左右佈局或者單行佈局,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要考慮平臺的產品構成。假設對一個新興的電商平臺而言,本身的商品數量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我們也要考慮不同的列表佈局給用戶的感受。

一個很明顯的點就是數量的多少,假設一個平臺的平均一個列表的商品只有20個不到(這個跟平臺的商品定位有比較大的關係),如果採用單行佈局,用戶可能需要滑動5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平臺產品不足的心理認知。

如果採用左右佈局,用戶將會很快的滑動至底部,此時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很難提升,所以此時通常需要文字提示或者交互的方式來提示用戶。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典型例子:網易嚴選由於嚴選的定位,某一個類目的產品的確是較少的,但是在滑動至最底部的時候給了用戶文字提示-橫向滑動切換分類。

在這裡面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提示用戶橫向切換,一種是直接向上滑動切換分類,我個人建議是提示用戶橫向切換更為合適。

(3)避免用戶的視覺疲勞

這一點很好理解啦,在長列表的情況下,假設頁面佈局單一,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很多情況下,為了滑動而滑動。很多情況下容易遺漏很多不錯的商品,這種情況就要依靠佈局來解決視覺疲勞的問題。

一個例子就足夠證明了,請看: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典型例子:淘寶的女裝列表頁和京東的女裝列表頁

4

案例分析

那麼我已經把我的觀點的想法表達完畢,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分析其商品佈局是否合理。

1號店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1號店可以看出商品的分頁頁數,可以看出商品絕對充足,但是不管是手機電腦,還是服飾鞋帽,都默認使用了單行的列表佈局。從之前的分析看出,明顯是不適合的,對於服飾鞋帽這些商品而言,沒有突出圖片,文字佔據了大部分區域。對於手機電腦,其產品本身的特點也沒有突出。

給用戶提供的視圖切換功能看似人性化,實則想的不夠周全並且太過明顯,為何不多做一步,給出最合適的視圖,弱化切換功能。

甘草醫生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甘草醫生商城的商品數量較少,從照片看出可能也是走精品路線,但是每個類目10個左右,總共商品相加40種不到,這裡面存在三大問題:

  • 第一點:使用一個列表將不同分類的商品列表拼接,進入列表時不會感覺馬上到底,但是總體商品數不足,整體列表也會迅速到底,如果採用單行佈局可以拉長整個列表長度,可能更為合適。
  • 第二點:從販賣的商品種類看,商品的圖片不是用戶購買的核心動力,核心動力還是在於產品的功效,但是左右佈局無法將功效很好的透出,所以採用單行列表+功效標籤的形式可能會更加容易讓用戶找到滿意的產品。
  • 第三點:定位無效,當列表已經切換到其他分類時,頂部的分類還沒有切換。

拼多多

電商商品列表頁調研

拼多多關於手機搜索的商品列表的這種產品設計方式,把滿足用戶需求的大部分工作交給了設計師。

謝謝大家看到這裡,個人拙見,多提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