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不久前,我刷朋友圈看見下面這幅圖。

不禁感嘆一句,終於見到一個“臉皮最厚”的微商了。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做微商,有的人甚至認為丟臉,拿個小號來做,都不敢放自己的頭像。

然而這個叫做小香的女孩,卻從骨子裡認為,比起面子,機會更重要。真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女總裁款。

結果,正因為這種帶著倔勁的主動爭取,公眾號主人不但出手相助,甚至還盤了她的店。

對於機會的渴望直言不諱,沒有虛偽的客套,直入主題,這個女孩,我也喜歡。

我更喜歡的是,厚臉皮裡所深藏的一種,創業式思維。

01.

不得不說,這些年黑微商的段子可以說是鋪天蓋地,連和諧號也無端端躺槍了: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然而,我卻從微商的不折不撓看到一種,我們普通人最為稀缺的闖勁。

我的小助理小方,讀大四,跟我講了她做微商的故事。

她一進學校就有意識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但她不太善言辭,在社團那些“xx哥”、“xx姐”的圈子裡顯得特拘謹。

但她不服輸。人與人的交往,不一定靠言辭啊,完全可以靠走心。

但凡社團搞活動,她就做最肯吃虧的那個,派傳單、貼廣告、搬物料、現場維持秩序這種粗活,哥們姐們不幹了,她第一個搶著幹。

誰要是公主病犯了,連發礦泉水也喊累,她二話不說走過去跟那個姐們說:嘿,我幫你,不過你得給我請你吃飯!

幫幹活,還能被請吃飯,還有這等好事?我估計那個姐們是一邊犯暈乎,一邊樂開懷了。

就這樣,小方積累了很多人脈,人稱“給力姐”。後來連學校最難進的校公關部都來邀請她去做幹事,威風啊。

小方的微信圈子漸漸就積累了很多人,從幾十個好友,一下子變成幾千個。她琢磨著,這麼多好友能不能利用起來賺點錢。

不得不說,這個丫頭就是有變現思維啊。

前面的積累,都是臉皮厚換回來的人脈,後面的舒坦,就都是順勢而為。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她開始了微商生涯,做選品,也做客服;做財務,也做倉管。

每天裝模作樣上完課,下課立奔批發市場,忙得七葷八素,常常連飯都忘了吃。

這種忙碌,不需要逼迫,就像永動機一樣,是潛意識裡自主自發的習慣。有一種悶進去了,就閉眼往前衝的瘋狂勁兒。

我把這種忙碌稱之為:有方向的忙。

畢竟,弄明白自己要什麼,再弄明白怎麼去實現,就是創業思維裡面最重要的兩點。

02.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錯過了這個世界給的機會,是因為不夠堅定。

就像文章開首的小香,她得到了大號推廣的機會,是因為她完全無所謂丟臉;

還有小方,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就是“人脈變現”,哪怕是又忙又累做別人看不上的微商,也甘之如飴。

這裡面的簡單原理就是:目標單一化。

沒有太多幹擾視線的選擇,一條路死磕到底,才是最好的選擇。

給大家舉幾個案例吧。

/ 財務經理當大廚 /

原來在我們公司做財務經理的一個男生,是男生哦,居然去做起了餐飲小店。

以前是一個在高大上寫字樓裡揮斥方遒的大哥,現在變成了在廚房掌勺在收銀機前面收款的小二。雖然只是做個不起眼的小店,一個月的流水都可以過20萬,還準備把旁邊的那家盤下來呢。

一問之下,原來他已經小有積蓄,就是愛做菜,想放棄穩定工作,認認真真做一年的菜。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 銀行行長當個體戶 /

論目標單一,有一個原來在外企做銀行行長的女生做了個最好的示範。

她本來帶著十幾個人的團隊,風風火火幹練之至,愣是憑著少人家一半的人頭,搶來了周圍好幾家國家級銀行的生意。

但是她對這種人前風光的成就不感冒,她想要的很簡單,就是自由。

於是,最近她辭職去做起了自由理財顧問。

一個星期就上班個幾小時,對著資產動輒上億的客戶解釋各種理財計劃,收入居然比以前還多。

/ 二寶媽成了大網紅 /

再說一個二寶媽,她叫朱丹,是前上市公司CTO,還是香港大學的博士,夠牛逼了吧。

最近我在一次合作中認識了她,她最討厭的是以前在大公司那種爾虞我詐的職場政治,只希望心神安定地陪伴兩個寶寶長大。

於是她全心全意獨立做和“搜索”相關的課程,和在知乎回答和“搜索”有關的問題,成為了萬千學生心目中的“搜神”,年入百萬不是夢。

他們,都因為簡單的目標,執著地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個體戶。

難怪魯迅先生老早就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

03.

我的公眾號後臺,最常碰到的留言就是:我在小城市,月薪三五千,工作死不了,但日子好不起來,好迷茫。

一個人往上走一個階層是的確蠻不容易的,這裡面除了努力,還要有運氣。

但是,運氣只會落在執拗地尋找它的人身上。

有個當基層公務員的朋友,嚴重厭倦被指揮被壓榨的生活,希望跳出來自己單幹。

我告訴她可以當民營企業海關諮詢,她嫌那些民營企業太low;

我說你可以嘗試自己賣貨,她覺得收入不夠穩定;

我說那你要不把一些公務員公文寫作經驗寫成總結,出書,做個人品牌,她又害怕做不好丟臉,被以前同事笑話。

你看,比無路可走更可怕的,是潛意識裡面的守株待兔。

真後悔,沒跟最厚臉皮的微商做朋友!

這些年,馬東跳出來做了《奇葩說》,張泉靈離開央視做了投資人,“凱叔”王凱脫離配音演員身份成了一個“講故事的大神”。

在變化面前,誰都有陣痛。就像做微商的第一年,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自己活在“被客戶反覆折磨的世界裡”。

能不能突破,就看你放不放得下身段,跳不跳得出固有的舊思維。

正如一個人要跳得又高又遠,最有效的動作是:先往後退,助跑,下蹲。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迷茫的本質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本該拼搏的機會面前,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有野心,就去做,有目標,就去拼。

埋怨沒有意義,世上本不存絕境。

-END-

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她是: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掌管2億資產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成長類百萬閱讀文章作者

○寫接地氣的文字,專注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