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李自成,明朝會不會滅亡?

文紹J


  關於明朝滅亡筆者多有論述,其核心觀點在於明之亡有其必然性,從萬曆時就埋下了禍根,而後統治者的昏庸使大明積重難返,到了崇禎時期已是大廈將傾,明之亡,不在於李自成,李自成不是大明的掘墓人,他不過是提前催化了大明的滅亡。

  

  李自成出現是必然的。明朝末期也擺脫不了封建王朝的週期定律,王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農民無地可耕,沒有了活路,在加上天災人禍,只能起來推翻王朝統治,建立新的秩序。明朝末期,土地兼併嚴重,財政嚴重不足,只能向農民加徵三餉,又恰逢大旱,蝗災,農民顆粒無收,沒有了活路,只能起兵造反。李自成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起兵造反的,他其實不過是一個驛卒而已。所以說,李自成造反是必然的,沒有李自成,還會有張自成,孫自成。

  

  明朝並非亡於起義軍造反。表面來看,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禎煤山自縊,大明滅亡,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卻絕非如此。李自成的起義在歷代農民起義中絕對算不上規模最大的,比之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差之遠矣,可為何就埋葬了大明呢?

  其一是缺錢,崇禎時期,國家財政嚴重缺乏,缺錢就調動不了軍隊,沒有錢誰願意賣命,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崇禎欲調遼東軍隊前來勤王剿匪,可苦於沒有錢,調動不了。也是由於缺錢,大批災民沒有安撫導致了大規模的民變。大明如果有錢就不用向農民加徵三餉,也能賑濟災民,自然也不會有李自成的造反。至於大明為啥缺錢,則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了,在此不再贅述。

  其二是天災。明朝末年,地理上進入了小冰川時期,這是發生大規模旱災的直接原因,旱災必然伴隨著蝗災,這使得財政本就匱乏的大明更加雪上加霜,真可謂是天不佑大明啊。

  其三是黨錮之禍。崇禎誅殺魏忠賢后,東林黨一家獨大,掌控朝政,而東林黨人普遍喪失士人操守,為了一己私利爭權奪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崇禎要求捐錢竟集體緘默,亡國之時東林黨領袖帶頭投降。

  其四是統治者的無能。崇禎是庸君無疑,在此危急存亡之際,需要統治者以大氣魄大手筆改造大明,大破大立,而不是縫縫補補,做個裱糊匠。顯然崇禎不具備重建秩序的雄才大略,拯救大明於水火,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這樣看來,有沒有李自成,大明都是必亡之局,李自成不過是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參考文獻:(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明朝是亡於李自成,也有人說明朝是亡於清朝,但最殘酷的事實是,就算沒有李自成,甚至遼東也沒有清王朝,如果明朝沒有改變自張居正過世後一個短板毛病,它的滅亡也是必然的。真正害死明朝的,既不是清朝,更不是李自成,而是明朝到死都沒有改的大毛病——嚴重的經濟崩盤。

如果乍一看晚明的政治經濟民生,經濟崩盤這事情,似乎和明朝根本不搭。十七世紀的明朝,不止是一個政治無比黑暗的時代,更是經濟空前活躍的時代,當時南方主要城市的經濟水平,要遠遠高於後世康乾盛世的頂峰時期,就連經濟不怎麼發達的北方,以《豫變紀略》等史料形容,在後來發生大亂的河南,天啟年間還是一片繁華,工商業經濟十分繁榮。要是單看這些,根本想象不到明朝會亂成這樣。

▲ 李自成水淹開封

可是,明朝最嚴重的經濟崩盤現象,就藏在這繁華里:民間工商業空前發達,但是國家財政卻無法從強大的工商業裡收取應有的稅收,甚至出現了工商業越發達,明王朝就越發窮困的咄咄怪事,直到這個王朝徹底滅亡。

這個情況,可以打一個比喻:一個老闆想開一家農場,下面的員工們苦心經營,結果農場就是個空架子,反而是附帶在農場的超市最賺錢,但是賺錢的超市,收益卻絕到不了老闆手裡。明王朝,就是這個倒黴的老闆。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因為從張居正改革起,明朝就進入了經濟轉型期,新型的一條鞭法增加了國家財政,卻也把大量勞動力從農村解放了出來,工商業蓬勃發展,國家農業稅越來越少,那麼工商業呢?把持工商業的東林黨們,又怎會允許朝廷來動自己的奶酪,於是惡性循環就不斷上演,明朝抗清沒錢,平叛沒錢,為了籌集軍費,既然工商業徵不到稅收,就只能徵農業稅,然後北方就沸反盈天,直到徹底滅亡。

這樣一個經濟轉型的坑,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成為明朝沒有越過去的天塹。缺乏改革的勇氣,最後就是這樣困在坑裡滅亡的結局!


我們愛歷史


明朝的滅亡,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完全是萬曆皇帝的問題,萬曆皇帝犯下了2個大錯誤,最終導致事情再也無法挽回。

第一個就是,萬曆廢除了官營養馬政策,這在古代就是一個自殺政策。在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全軍120萬軍隊,只有戰馬4.5萬匹。後來明朝開始發展官營養馬,還有官營給馬,寄養在民戶,第3個就是從關外買馬。

所以在永樂時期,明軍光是邊鎮軍隊就有40萬匹軍馬,京營部隊也有16萬匹軍民,朝廷在民間寄養20萬匹軍馬,另外就連驛站都有8萬匹軍馬。整個明朝官營的軍馬在100萬匹以上。

所以永樂時期,明軍戰鬥力非常強。但是後來呢?我們知道,民間寄養軍馬,因為剋扣壓榨,最後失敗了,還造成了響馬起義。而官營養馬呢,養馬土地,逐漸被各個藩王佔據成為各個王爺的農莊。

從遊牧民族購買馬匹,更是加錢從一匹馬36斤茶葉,暴漲到1186斤茶葉,而且還是劣質馬匹。到了,明朝邊鎮軍馬,已經從鼎盛時期的40萬匹,下降到過去的不到五分之一。導致,明軍戰鬥力銳減。

其次是,萬曆就座看,努爾哈赤的實力越來越大,而不是在其實力較弱的時候,給予打擊。平衡女真各部的實力。到了,後金統一東北,蒙古各部也開始投靠後金以後,明朝就再也打不過對手了。

明朝99%的精銳部隊都是滿清殲滅的,如果沒有滿清全殲明朝所有精銳。幾個李自成也打不到北京來。如果沒有滿清的歷次殲滅戰,李自成遇到的就是,洪承疇,袁崇煥,祖大壽,何可綱,孔有德,盧象升,耿精忠,曹文詔,吳三桂等等數十萬明朝精銳大軍,早就被滅多少次了。


烽火觀察


答案就是一個字:會。

↑李自成只是破產農民的代表,代表了千千萬萬的破產戶↑

就算沒有李自成,明朝末年也已經走到崩潰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望著滿朝文武,內心是痛苦的,也是迷茫的。他一定想不到,明朝末期的崩潰,是由“萬曆中興”為肇始的——沒錯,張居正改革為代表的萬曆中興,吐出了大明王朝最後的一口氣。

現在有很多網友對張居正非常推崇,認為他是大明王朝最厲害的宰相,這個評價並不為過,但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張居正並沒有提升大明王朝的經濟建設能力,他只是一個超一流的,務實的理財專家。

張居正的改革核心是整理稅制,增強政府的徵稅能力,由於他能力太強,政策穩準狠,基本把民間逃稅和偷摸發展的道路堵死,相當於榨乾了大明王朝的稅基。

↑張居正改革並沒有增強大明國力,只是增加的稅收剝奪↑

張居正推動了土地清查工作,分三年丈量全國土地。在此之前,為了儘可能逃稅,民間想方設法隱藏土地面積,可是張居正採取了有效的措施,清查后土地數量達到了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比明孝宗時期的測量數據多了足足三百萬頃。

同時,由於明朝晚期官僚系統已經徹底腐化,他們藉著張居正改革之名,使勁折騰,涸澤而漁,大大降低了民間抵禦政府加稅的能力,為以後民間經濟崩潰埋下了伏筆。

如果沒有戰爭,明朝末年仍可以維持比較長的時間,可惜,自從萬曆年間開始,明朝就沒有消停過,先是“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寧夏之役,以及抗日援朝的朝鮮戰役(打敗的可是豐臣秀吉),雖然都取得了輝煌勝利,但軍費猛漲,成為巨大的經濟負擔。播州之役花費200萬兩白銀,寧夏之役花費180萬兩白銀,朝鮮戰役花費高達780萬兩白銀。

當時藉著張居正改革積攢的家底,明朝中央政府不但足額撥款,而且打完這三場戰役後,還留下了不少餘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據萬曆年間戶部統計,皇室的花費巨大(暴富心態),萬曆三大徵結束後,財政赤字達到一百萬兩,但此時明朝徵稅能力還算運轉正常。

↑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大明王朝的催命符↑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起兵,建立後金政權,兩年後,正式宣誓南征大明,從此,大明王朝陷入了苦戰,伴隨著經濟形勢急劇惡化。

然後就看到,大明王朝加稅的步伐根本止不住了。努爾哈赤起兵這一年,遼東邊境軍餉猛增三百萬,面對巨大的財政消耗,戶部能做的就是利用張居正創立的徵稅系統,不斷加稅。

努爾哈赤起兵第二年,除了貴州和北京周邊八個府之外,全國每畝土地增加三釐五毫銀子,總共多收了兩百多萬兩白銀。

次年,每畝土地再加稅三釐五毫。

又過一年,每畝增加稅收二釐,這次是兵部和工部直接聯合請求的,前者招兵買馬,後者製造軍械。

↑崇禎帝接手的是徹頭徹尾的爛攤子↑

等到崇禎帝朱由檢繼位的時候,早已經不再是富家子弟,而是破落戶了,偏偏又趕上了天災,之前的屢次加稅嚴重傷害了民間的經濟自保能力,天災發生後,全國一片混亂,多地出現大饑荒,甚至賣兒賣女,易子相食的情況也出現了。為了對付後金的威脅,大明王朝一共花費了上千萬兩白銀,還是沒取得勝利。

這種情況下,李自成,張獻忠們紛紛湧現,更加加劇了大明的財政壓力。朱由檢和他的部長們,為了對付內憂外患,仍然不得不選擇加稅,先是每畝增加三釐,第二次加稅時,盧象升要求向官宦人家徵收十分之一的田賦,這意味著民間已經基本被榨取乾淨,只能把手伸向官宦集團了。

↑與其說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不如把鍋分給萬曆皇帝↑

也就是說,大明王朝末年進入了這樣一種循環:為了對付內憂外患,不得不瘋狂從民間吸取財富,而這又導致民間紛紛破產,李自成們紛紛湧現,他們正是破產農民的代表。而隨著李自成們的出現,大明王朝的稅基嚴重減少,更加減少了政府徵稅能力。

一方面,越打經濟越窮,另一方面,越打敵人越多。

別說朱元璋再世,就是神仙下凡,也挽救不了大明王朝了。

沒有李自成,還會有張自成,沒有張獻忠,還會有李獻忠,誰把這些可憐的老百姓逼到了對立面呢?誰就要承受一切被毀滅的後果……


我見青史多嫵媚




答案是沒有李自成,明朝也會滅亡。

一個朝代的興滅都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天下有道,則國強民富,一片盛世。天下失道,群雄爭霸,戰亂四起,說不好還被外族侵略,民不聊生,隨之朝代更迭。

明朝亡於文化

明朝那麼多人,比滿族人多,為什麼打不過滿人呢?吳三桂反清,不是打不過滿人,而是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沒有老百姓支持他,是因為吳三桂把事做絕了,他親手直接殺了永曆帝,老百姓還能支持他嗎?

李自成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從後園弄出幾頭鹿,與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德不配位,必遭災殃……

明朝的滅亡主要在於道統、治統、文化禮教等壞掉了,簡單說我們的文化壞掉了,就沒有了華夷之辨,誰都可以坐江山。另外就是明朝國庫空虛,民間的一部分人富的流油,沒有錢怎麼治吏治軍啊?這些底層的壞掉了。

隨著明朝民間資本的繁榮,加上王陽明的心學,鼓勵人去做漢jian,明朝很多人都沒氣節了。東林黨頭錢謙益,說要殉國,結果腳伸到水裡就取出來了,說水太涼,連柳如是都看不起他……

這樣的明朝不滅亡亡就不正常了……



歡迎轉載,微信關注“至道學宮”,一起交流學習進步,讓我們一起見證祖國的全面興盛,迎接偉大中國時代的到來。


崇儒


明朝的滅亡幾乎是必然的,與有沒有李自成關係不大。


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筆者認為有這幾方面原因:


第一,接班人一個不如一個。年齡越來越小,長在深宮,對社會缺乏基本認識。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接班人的培養,給太子朱標配備相當豪華的導師團隊,包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除了導師團隊豪華,朱元璋從小就培養朱標治國理政,磨練行政能力;同時也時常告誡朱標,讓他去故鄉掃墓,感受創業艱難。結果朱標早早去世,朱元璋已經沒有時間來培養孫子朱允炆,只能靠大清洗來穩定孫子的地位,結果江山被朱棣奪走。

接班人的問題在朱棣身上再次上演,太子朱高熾戰戰兢兢當了二十二年太子,當皇帝沒幾天就去世,皇位傳給朱瞻基,朱瞻基之後,明朝皇帝接班人年齡越來越小,明英宗九歲即位,明憲宗八歲即位,明武宗十三歲即位,這些人即位年齡幼小,對社會都缺乏起碼認識,更何況治國。


為了維持江山穩固,明朝不得不依靠文臣集團,但文臣集團也逐漸走向衰敗,心學興起後,文臣更是以空談代替實幹,“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是對明末文臣的最好評價,何況明末文臣集團還染上了黨同伐異的毛病。


第二,軍隊衰敗,戰鬥力急速下降。明朝在軍隊制度上,衛所制繼承了唐朝的府兵制,將一部分人永遠劃為兵籍,免除徭役,世世代代服兵役,但這些人的地位遠不如農戶,因此逃亡很普遍。


明朝中後期以後,衛所制進一步衰敗,士兵不但要服兵役,還成為徭役對象,地位比明初更差,嘉靖年間,明朝禁軍只有四五萬人,還都是老弱病殘,在面對蒙古軍隊時,嚇得痛哭流涕。為了解決兵源問題,明朝不得不募兵,募兵需要錢,就不得不加重稅賦,這進一步加重了社會負擔。


更為重要的是,明朝士兵地位低下,全社會沒有人看得上當兵打仗的人,連將軍也受人鄙視,明朝後期,軍事力量實際上已經瓦解,軍隊逐漸淪為私兵,殺良冒功的現象層出不窮,這樣缺乏戰鬥力的軍隊是無法對抗農民軍的,更無法保護明朝。


第三,國家法規無人遵守。明朝初年,朱元璋制定了大量法規政策,比如《大明律》、《御製大誥》、《皇明祖訓》,朱元璋希望這些法律規章能夠約束後人,從制度上維繫明朝。


結果從朱元璋開始,就不斷破壞這些規章制度。比如,朱元璋反對太監干政,執政後期卻大量使用太監,到了他兒子朱棣時期,更是成立了東廠;又比如,朱元璋施行嚴刑峻法,大量殺戮功勳舊臣,朱元璋也知道這不是辦法,規定後代不許效仿,結果朱棣奪權後再次大開殺戒。朱元璋制定的法律制度,在他死後基本就被破壞,東廠、西廠,錦衣衛完全凌駕於法律之上,這也導致後期皇帝完全可以越出制度,自行其是。


第四,利益集團龐大,財政崩潰。任何一個朝代,崩潰的一大因素就是財政崩潰,明朝中後期,財政狀況非常糟糕,這與明初的制度設計密不可分。明朝對功勳舊臣的待遇非常豐厚,當了大臣,入閣之後,告老還鄉之後,就可以免除徭役、稅收,這製造出大量不用納稅的富戶,比如徐階、嚴嵩,他們種地不納稅,農民為避稅就賣地投奔他們,直接導致政府稅源大規模減少。


與大臣類似,皇室子弟在佔有大量土地的同時,也不用納稅,政府稅收不足,只能想辦法擴大稅源。練響、遼餉都是明朝了應該對稅收不足搞出的制度,結果嚴重加重農民負擔,逼得農民不得不造反,李自成正好由此起事。


第五,明朝後期人口猛增,白銀外流,通貨膨脹極為嚴重。在前工業化時代,沒有工業支撐,大量人口外加白銀外流,只會導致國家陷入“馬爾薩斯陷阱”,最終以新一輪暴亂、戰爭、瘟疫終結。


設想下,明朝中後期,利益集團龐大動不得,國家面臨內憂外患,中央缺錢、軍隊腐化、官員只會空談,種種跡象表明,明朝病入膏肓,滅亡是早晚的事。


司徒伯雷


這是一個歷史趨勢個人奮鬥的辯證問題。

1、“李自成如何出現?(歷史趨勢)

明代的九邊是一個非常依靠財政的地方,基本就是一種軍事型經濟。當兵吃糧,民眾依靠耕地和與軍方貿易為生。這一點非常依靠內地各省的民運與中央的邊餉

而遼東戰爭開始後,朝廷一方面加派,邊地的民眾感受到稅收的壓力;另一方面為了優先遼東,沿邊軍餉時常發出不來;再者就是各省為了優先遼餉(和升遷掛鉤),就先缺了民運銀。

陝西延綏更受這影響大,邊軍收入匱乏,採買自然下降。基本打破了邊疆經濟模式

(九邊也是九邊經濟帶)

如果在遇上災荒,逃兵,邊民就自然流動劫掠,“就食”。其中也不乏邊疆衛所餘丁。李自成屬於驛卒,在中央命令財政整頓中失去了工作,加入了這個行列。

明末大起義結構性的原因就是如此。要解決問題需要從根上找;

2、如何撲滅?

恩威並施,是歷來懷柔之道。

剿。邊兵剿殺,本地兵不足調客兵。

撫。安置亂民,只處置首惡。

(能根本上救大明只有孫傳庭)

但這隻能揚湯,不能止沸。遼東的戰爭持續只能讓內地愈演愈烈,因為遼東花的錢的內地加派的。所以真正撲滅需要滅了後金或者與後金言和,以保障財政穩定,繼續維持薩爾滸戰前脆弱的平衡。如果更深層次就是社會改革,真正清軍、清屯,嚴格考成

3、成功為何是李自成?

顯然明王朝既沒有社會改革的勇氣,也沒有和女真言和的想法。自然農民起義會愈演愈烈,任何一次天災都會擴大起義波及面。而風調雨順確不見得會減弱。

這就是戰爭的邏輯。到開封會戰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有了建立政權的想法,不再對各地劫掠一空。

(李自成絕非一般人)

在軍制建設上,他也領先別人。

至於均田免糧、軍紀、吸收明朝官員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這就他能成功的原因。

總結:

農民起義的擴大和明末的內外形勢有很大的關係。在明朝不進行社會改革或者與後金言和的前提下,農民起義只會愈演愈烈。縱然沒有李自成,也有“李自成”。

而李自成在機遇、作戰能力、政治眼光上又相對於同時代的人技高一籌,自然歷史選擇了他。

參考文獻:

《明末農民戰爭史》

明代九邊軍費考論》

度支奏議》《柴庵疏集》


一枚明粉


滅亡是肯定的,只是時間問題——歷史發展下,王朝更迭是必然。

沒有李自成,還會有張自成、劉自成站出來,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問題

只是,後人一直津津樂道的問題就在於李自成由弱變強的時間節點

在大明搖搖欲墜,無法兩線兼顧的時候,李自成大軍一路東進並最終打下北京城

如果說給明朝時間,讓他先解決滿清、後剿滅匪患,是否能延續國祚呢?


  • 不得不用力過猛的崇禎,打完了最後一張王牌

傳庭死,則明朝亡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作為明朝最後的天才軍事家,孫傳庭在對李自成的作戰中,幾乎是百戰百勝

可是,唯一輸掉的那場還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被迫出站的孫傳庭,面對的不再是數年前被自己吊打的李自成,而是一名擁有幾十萬精銳部隊的李闖王

結果是悲壯的,陝西潼關的惡戰中,缺兵少將的孫傳庭戰死,李自成自此也完全成為明朝無可動搖的如滿清一樣強大的敵人

隨後,李自成引兵一路東進兵臨北京城。崇禎自縊於景山,明朝滅亡

時間節點剛剛好,好在滿清虎視眈眈、大順又一路大順,所以明朝是亡於氣數?

並非如此,幾年前同樣是在潼關南原,李自成被打的丟盔棄甲,僅有18名親兵協同逃出,一時間只能躲在山溝溝裡吃土

各路部隊隨即調往邊關對抗滿清,而孫傳庭也參與其中,只不過結局慘了點

明朝九邊13萬精銳出征,卻換來了慘敗,崇禎打光了自己最後一點家底

這還不算完,孫傳庭竟然稀裡糊塗的被文官陷害去蹲了大獄,待到他重新起復之時,一切都完了

孫猛人還是孫猛人,但李自成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李自成了

所以孫傳庭的悲劇不可避免,卻也無可奈何,唯有以死報國

自毀長城的是崇禎,但背後慫恿、決斷、支持的是那批皆可殺的文官!

  • 如果給明朝機會,會翻盤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根本就把握不住

明朝末年的文官集團,除了張口閉口罵人以外,就知道講大道理。不僅不做事還總想著找別人的事

明末不缺名將,缺的是統帥級人物,缺乏領袖級人物

有人會說了,無論是孫傳庭還是洪承疇都堪當大任,但是他們在朝中並未有堅實的後盾支持

在外作戰,還得想著賄賂朝臣,還得擔驚受怕隨時被召回京城問罪

武將在外本應不收節制,便宜行事。但他們根本就無法做到,也沒有這個權限,就算是有了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但崇禎向來多變且急躁,隨時隨地就可能人頭落地的武將們,又當如何呢?

為求自保,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左良玉,曾數次故意放走農民軍,打殘他們是可以的、打敗他們是可以的,但是完全打死,是萬萬不可以的

一旦民變徹底平息,那自己斷然沒有存在的意義,再加上本來他的部隊就燒殺擄掠,文官集團只要上奏,自己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點,也反映了一件事——剿匪多年的這些大將們,為何能將李自成打成只剩一個排(18人),卻不能一次性打爆他的頭

如果要明朝完成對民軍的勝利,再完成擊敗滿清的任務,限定條件實在太高

比如,老朱這樣的鐵腕統治者必須得上線,沒錢問官員、富商要,不給就殺

再者,像徐達這樣既知道領導脾氣,又很會打仗,而且為人實誠的統帥

最後,還得讓李自成同志不要發育的太好太快,最好是和滿清的崛起岔開


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只是說毀滅的太快了

如若崇禎最後做出南遷的決定,或者說禪位於太子交代一下後事,那麼按照明朝殘存的實力,至少還可以再蹦躂很過年

可我們的朱由檢同志,竟然抱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決心,就這麼一條繩子結束了自己

同時,也徹底結束了大明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點個關注吧


置身黑白的精彩


首先一個王朝的興衰有其自然規律,個別歷史人物的出現只會起到加速或延緩這種規律的作用。明朝作為最後一個大一統的漢人王朝,其覆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李自成僅僅是這些因素中的一個,即使沒有李自成出現,明朝同樣會滅亡,只不過滅掉明朝的會可能是張三、李四或者王二麻子。

史家有云:“明之亡,亡於黨爭”,明末天啟年間東林黨和閹黨之間鬥爭,導致朝局混亂,政令不通,甚至軍備廢棄,邊防鬆弛。甚至在崇禎年間魏忠賢處死、閹黨覆滅之後黨爭依然沒有停歇,反而是愈演愈烈。黨爭為明朝的覆滅埋下了隱患,儘管崇禎年間出現了一大批軍事或政務上的英才,比如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楊嗣昌等,但是他們非但沒有完成挽狂瀾與即倒、扶大廈於將傾的歷史使命,反而落得個蒙冤遇害或者戰死沙場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黨爭的緣故。

災荒連年是明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綜觀崇禎一朝十七年間發生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旱、蝗、澇、風、雹、震、雪等一應俱全,其中旱災更是連年發生,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華夏近五百年所未見。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其善良樸實的民族,只要還有一口飯,還有活路的情況下他們也絕不會鋌而走險去造反。然而災荒嚴重造成民不聊生,再加上朝廷腐敗,賑災不力,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席捲神州大地,李自成、張獻忠們也就應運而生了。

異族的入侵同時也加劇了明朝的滅亡,有限的軍隊和優秀將領不得不在抵禦關外的皇太極和關內的農民起義軍之間來回奔走,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只能保一時安寧,終究會被人打開缺口,既是不是李自成攻破京城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環球網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曾經研究過,也深入思考過。我的回答是:一定會。就明朝滅亡的本質來說,並不是李自成造成明朝的滅亡,頂多只是加速明朝的滅亡而已。

可以看看當時明朝存在的幾個問題:

1.上層地主豪強以及勳貴宗藩奢靡成風,而下層百姓賣地賣妻賣女才能交稅,下層貧民賴以生存的資本被剝奪

2.豪強地主階級佔地、蓄奴、藏糧、藏銀、通敵,你能想象晉商範氏在乾隆過河拆橋後查抄的銀兩有1億兩嗎?而李自成進京後發現大內皇宮只有白銀13萬兩,更搞笑的是彼時崇禎一年的茶稅只有12兩,12兩啊!

3.文臣各個貪汙舞弊,中飽私囊,李自成進京後從各大臣收繳的銀兩高達7000萬兩!

4.皇帝大權旁落,統治階級各司私利,內部嚴重對立,崇禎17年內更換了十二相,還當著太監面說過“文臣各個可殺”的誅心之言。

5.武將貪生怕死,軍紀渙散,而且武將地位低下,被文臣排擠和猜疑,有見文官矮三級的說法。軍心不振,不知為誰而戰,通常交戰之時一觸即潰。

6.明朝中晚期,正處於小冰河時期,而萬曆之後的幾十年正是高峰期,糧食大面積減產絕收。

看到上面的幾種情況,可知明朝滅亡的內外因素有三個個:

其一在於當時明朝的勳貴和地主階級與農民的深刻矛盾,說白了,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二在於統治階級已經從表面上的明朝朝廷轉移到了有豐富資源的商人階級,說白了,就是商人控制整個朝政的走向,皇帝對於軍、政、錢、人都沒有一點干預和支配的空間。而商人階級首重者利益也,他們是不管國家的滅亡和人民的死活的。你能想象下,清兵入關之後,被清朝封為皇商的晉商八大家族的銀兩就估計有4000餘萬兩,是當時明朝歲入(總摺合)的三倍多。

其三則是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夏天大旱,冬天大寒,導致糧食絕收,百姓無有生計。


綜上所述,內部皇帝大權旁落,有心無力,大臣中飽私囊,只知道為個人和家族牟利,外部天氣極度嚴寒導致糧食絕收,內外夾擊之下,明朝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