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一學生的「問、繪、探、溫」暑期語文學習法

考入高中,就是成功地翻越了人生的一道坎;那麼學好高中語文,將是順風順水地駛過一泓水域的風帆之一。不過,順風順水只是外在的因素,更關鍵的是學習者要練就一身駕馭帆船的能力,這種能力絕不是一時興起即可養成,需要循序漸進,深潛其中,從現在就進入狀態。

就語文本質而言,初高中語文沒什麼差別,但是核心素養的要求層次不同卻是很容易感覺到的。以下,我們跳出常規的聽、說、讀、寫語文學習的板塊交流模式,簡要談談準高一學生假期里語文如何蓄勢。

一、問:多問為什麼,提升領悟的深度

一定程度而言,初中語文較注重感性的認識和積累,而高中語文則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要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方法很多,但問“為什麼”是一個根本的措施。僅以閱讀理解為例,文、段、句、詞甚至標點符號都可以問為什麼,這裡略談兩個方面。一是整體而言,比如學習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時,思考:為什麼要用“我的叔叔于勒”作為標題?高中階段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緊扣小說三要素思考,更要思考這個標題與作者創作意圖的關係;還要兼顧讀者因素,畢竟如果對讀者沒有成效,這篇文章的社會意義就無從說起。而初中多不需要考慮這麼多、這麼深。二是局部而言,比如學習陶淵明《飲酒》的詩歌時,要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句話,如果僅僅停留在讀讀背背,形成語感,初步理解詩意,而不思考“為什麼‘此中有真意’?”“為什麼‘欲辨已忘言’?”,就很難走進作者思想深處,其社會意義也就無從談起。

準高一學生的“問、繪、探、溫”暑期語文學習法

二、繪:學習繪製思維導圖,開發思維的深度空間

初中階段語文學習內容層次相對清晰,不太要求學生去掌握各部分內容彼此之間的千絲萬縷聯繫。初三學考能力要求,亦是如此。但是,高中語文學習,從進入高一就著力引導學生架構語文學習的思維框架,教會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分析文章的主旨、段落、句子甚至詞語,而要求確實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學會繪製思維導圖很是關鍵,而且繪製的越是詳盡越有利於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比如,高中教輔多繪製文章內容結構圖,多有這方面的體現;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要確實弄懂這本書就更需要繪製思維導圖。那麼,怎麼繪製思維導圖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用框架結構圖清晰地再現出來。如果做到了這樣,提升的不僅僅是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表達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思維,培養了創新,勢必也會對其他科目的學習產生革命性影響。為了更有效地繪製,建議瞭解一些速讀和精讀有關內容。

三、探:繼續“物以類聚”,深入探究內在的規律

初中語文學習,經常會把同一類的體裁或題材文章放在一個單元講解,或者命制一個專題複習訓練,其實這就是在教給大家如何積累,如何分析。不過,大多是僅就到了歸類,因為初中學習很少也沒要求學生去歸納。要學好高中語文,就必須自主歸類,主動歸納探究。比如,如果感覺寫文章時總是不知道怎麼開頭,那就把自己欣賞的或能讀懂同體裁文章放在一起,反覆去讀,最好能動手謄抄幾遍,思考剛才談到的“為什麼這樣寫”,然後再找一個其他主題模仿寫作,很快就會豁然開朗,內心釋然地說“哦,原來這麼簡單呀”。再比如,文言文語法中的定語後置,只要把初中學過的摘抄在一起,結合現代文翻譯反覆把玩,很快就會擊破這一難點。

四、溫:系統複習初中語法、章法知識,使表達更加嚴謹不失靈活

剛才提到的定語後置,就是語法。其實,小學、初中也學習語法、章法,但只是涉獵,一般不深入學習,也基本不會影響理解表達等。高中階段,儘管學考、高考不直接考查語法知識,但是會隱性考查;章法知識,難度、深度都強於初中,且多直接考查。比如,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實則需要語法知識,翻譯文言文句子更是少不了語法的“魅影”。辨析修改病句時,無論是句子內容的還是句子結構的,都必須有語法的“參與”。當然,寫作審題立意,也少不了語法的科學運用,比如《智子疑鄰》的標題本身就有運用對比,那麼文章內容就少不了這一手法。至於章法,比如初中《馬》的寫作手法、語言表達特色,就是典型的科普文特點,如果把這篇文章改寫成白描的說明文來談馬,那麼其表達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暑假讀書時要思考所讀文章的語法和章法,學會從所學過文本中溫習強化,以逐漸進入高中語文學習的心理狀態。

當然,有條件的話,提前背誦高中要學的部分文章,初步感受一下高中語文文本,不失為一種更直接的方法。當然,學習語文的方法多之又多,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鑑的,但必須以自主心態把它們消化吸收,內化為自己學習的方法,從而發現語文之美,提升語文學習的效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