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以上文化基質一起發生作用,就形成了廣州長於“跳躍式進化”的地域文化特質:作為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民主革命策源地,全國改革開放前沿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

“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廣州歷史上出現的狀元、高官、大儒都不多,這與其自由基質裡的“遠儒”傳統有關。而在封建時代接近尾聲,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出現時,革命家、革命性的思想家就風起雲湧,洪秀全、洪仁玕、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黃遵憲、鄭觀應以及許多同盟會元老,均從這裡走出。儒家思想重農抑商,這對於人多地少的廣州而言就是一個特殊環境,於是催動了它在封建機體內的跳躍式進化,形成並堅持重商傳統。甚至敢於“本末倒置”,用商業邏輯發展農業生產,比如在明代,廣州的商品性農業就非常蓬勃。

“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如果單就文化發展論文化特質,粵劇和嶺南畫派的發展也是跳躍式進化的產物。粵劇前身是廣府戲,本來並不用粵語演唱,而是使用中原音韻,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在廣東活躍數百年。清末,同盟會的陳少白偶然生成用廣府戲宣傳革命思想的念頭,組建了新的戲班。為了讓老百姓更容易聽懂,與知名廣府戲藝人一道,將演唱語言一朝改為粵語。傳統戲劇出現如此根本性變化,竟也大受歡迎,並迅速形成新的表演體系和社會基礎。

“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以其他劇種為參照系,粵劇急速變革竟未遭受社會阻力的現象,就顯得特別另類。在電影《霸王別姬》中,袁四爺一直逼問段小樓“霸王應該走幾步”“七步還是五步”,極端顯示出傳統戲劇變革的舉步維艱。再說嶺南畫派,它與粵劇、廣東音樂合稱“嶺南三秀”,其誕生本身就是跳躍式進化的產物。第一代大師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在廣州創立嶺南畫派之時,被稱為“折中派”,中庸的名稱似乎與“突破”無關。事實上嶺南畫派卻是革命性的,正是響應“民主革命”時代潮流,用西方技法改造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結果。一經創立,就成為極具影響力的藝術風潮。

“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後,廣州的快速發展固然有臨近港澳的地理優勢因素,但更不可忽視的,仍然是這一以貫之的文化特質的作用。舉幾個例子。1978年,廣州芳村區率先放開河鮮、蔬菜、塘魚價格,最初塘魚價格猛漲了四五倍,吸引外地產品流向廣州,引得意見紛紜,其他地方甚至向中央告狀。廣州沒有動搖,堅持改革,價格信號促使農民增加塘魚養殖,很快價格回跌,幾年後,在全國18個大中城市中,廣州的魚最便宜。這一突破樹立了改革信心,1983年廣州全面鋪開物價改革,最終帶動了全國跟進。廣州不在經濟特區之列,1984年率先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開發區政策相當於特區,成為全國開發區的先行者。

“跳躍式”的文化特質,“本末倒置”的商業邏輯推動廣州經濟發展

而當社會前行至互聯網普及,這一無垠的平臺成為創新創業新天地的時代,人們同樣感受到了廣州這一文化特質的強韌存在,感受到它持續地為每一個群體賦能。對於新生事物,廣州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感,相信不經意的一刻它就可能迎來蝶變。中國人已經須臾不能離開的微信,就在這裡誕生、壯大,並擁抱世界;而當Uber進入中國之後,它驚喜地發現廣州迅速成為了它的全球訂單量第一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