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漢王朝,爲何此族爲唐死戰,去成爲宋朝心腹大患?

唐朝由盛轉衰之後戰亂不斷,但仍舊有許多少數民族效忠唐朝,將領大多率兵勤王,願意為唐朝作戰。這之中有一支來自西北的少數民族騎兵,曾經為了唐朝與黃巢起義軍大戰,連他們首領的兄弟都戰死在沙場上。就是這樣一群忠義的人的後裔卻讓後來的宋朝整整難受了一百多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同為漢王朝,為何此族為唐死戰,去成為宋朝心腹大患?

這要從貞觀年間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接到奏摺說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人受到其它族群排擠來到了唐朝的西北地區。也許本身李世民也有少數民族血統的原因對於這些外族非常友好,他給這個部族首領拓跋赤辭賜李姓,並允許他們住在靜邊這些州。党項人的族群到了唐朝中後期,已經發展的十分強大了,佔據了“銀、夏、綏、宥、靜五州地”。

同為漢王朝,為何此族為唐死戰,去成為宋朝心腹大患?

後來黃巢起義軍佔領長安,唐軍一潰千里,這時候党項首領拓拔思恭親自率領軍隊勤王,在後來的戰鬥中党項族戰鬥失利,連拓跋思恭的弟弟都戰死了。

後來唐朝滅亡了,拓拔家族以李為姓,在五代、宋朝,一直雄踞西北,牢牢地控制著他們時代定居的土地。直到北宋初年,拓跋思恭的後裔李繼捧成為統治了西北地區,他因為無法處理家族內部的紛爭決定將領土獻給宋朝。

同為漢王朝,為何此族為唐死戰,去成為宋朝心腹大患?

然而在宋朝準備派人接收西北地區的時候,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逃出宋朝的控制,聚集部眾對抗宋朝的,拒絕將領土交給宋朝。

宋朝在多次用兵失敗後,讓李繼捧去解決西北的事情。後來李繼捧不但沒有平定李繼遷,還和他沆瀣一氣。在這之後李繼遷又娶了遼國的公主贏得了外援,至此,他們逐漸成為了宋朝西北無法平定的心腹之患。

同為漢王朝,為何此族為唐死戰,去成為宋朝心腹大患?

再之後,宋朝開始安撫李繼遷,封了李繼遷很多官職。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德明即位了,兩邊雖然還是有摩擦,但基本上還是小打小鬧。党項人稱臣滿足宋朝的虛榮心,宋朝用大量賞賜交換邊境平安,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同為漢王朝,為何此族為唐死戰,去成為宋朝心腹大患?

再往後德明去世,他的兒子元昊即位了,元昊和他的父親不同,他野心勃勃的對外擴張想成為真正的皇帝。宋仁宗寶元元年,元昊正式稱帝,並以武力逼迫宋朝承認他的皇帝身份。北宋與西夏展開三次大規模作戰都以宋朝慘敗收尾。

可是西夏還是國小力弱,長期戰爭負擔很大,所以最後雙方達成和議,宋朝封元昊為夏國主,然後每年送給西夏海量的物資。雖然最後雙方達成和議,但在此後戰爭依然不斷髮生,從未真正平靜過。一直到北宋滅亡,西夏都是北宋的心腹大患,讓其寢食難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