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京東、支付寶、網易紛紛開設拼團平台這件事?

時代科技漫談


拼多多自從上市以後,這個事情就炸鍋了,很多的資訊報導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誰讓拼多多上面的商品是侵權、山寨的呢。正規的廠家和名人也是向拼多多進行交涉,雖然拼多多的商品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它的拼團模式,卻是火了一把。



拼多多利用微信的流量,加上商品的價格低,尤其是通過微信可以調動沉浸在三四五線城市的很多用戶,還有自己獨特的一個邀請好友砍刀活動,是取得了非常好的一個成果的。而取得這樣的一個成果,它是需要一定的條件。

首先一個是微信的流量,這個是最關鍵的,一個近10億用戶使用的一個社交軟件,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目前的社交軟件根本不可能和微信抗衡。利用微信的流量可以輕鬆的獲取用戶,特別是二線一下的城市用戶,而且這些也是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沒有觸及到的地方。

第二個是價格和邀請好友砍刀活動的影響,價格低的商品是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買不買又是另一回事去。加上可以邀請好友一起來砍刀,越多的人幫我砍,我花的錢就越少,甚至是不用花錢。而據我身邊的朋友透露,是有專門的砍價群的,你在裡面直接發一個鏈接,馬上就會有人幫你砍,最後不用花錢都可以買到這件商品,至於進去要不要什麼條件,我就不清楚了。

第三個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用戶屬性不一樣。如果把對商品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商品嚴重匱乏,第二層次是從無到有,第三層次是考慮價格和質量,第四層次是隻考慮質量。第五層次是量身定製)。那麼拼多多用戶的層次應該是在第二層,他們的很多用戶是因為很多方面的原因,沒有這個能力來買這個東西,而現在有這麼一個平臺,價錢不貴,還能讓滿足你的這個心裡需求,很多人是會去嘗試的。加上的用戶處在農村地區,這樣對於產品的宣傳是更加有利的,也促使更多的人加入了進來。

而現在京東、支付寶、網易紛紛開設拼團平臺,對於這樣的一個行為,我是不看好的。或者說只能在短期內用價格優勢來得到用戶的認可,但時間一長,後面的情況不會太好。看看我上面說的三個條件,有哪一個是京東、支付寶、網易它們所擁有的。

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上面三個的用戶屬性和拼多多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的用戶屬性應該是在第三層,對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是有要求的。拼團平臺不光是價格低就行的,商品的質量也是要跟上的,用戶一旦發現商品不行,那也就失去了興趣了。

因此這種拼團平臺在短時間是可以的,時間一長估計用戶也是沒有多大的興趣,或者在其他的平臺開發一些新的東西,利用一些新的事物來吸引更多的用戶,打造一個社交加電商加什麼的一個平臺。


17看科技


這些巨頭們一個接一個開始做拼團業務當然和拼多多的崛起有關。

拼多多崛起的速度確實很快,現在的體量也已經不小,但是對老牌電商公司的威脅並沒有一些媒體渲染的那麼大。在拼多多上市前夕,朋友圈裡出現裡很多吹捧拼多多的標題黨文章,類似於“震驚!這家公司成立三年就超越京東、淘寶”、“沒想到顛覆淘寶京東的是它”這樣的文章一天能看到好幾篇。

這些標題黨文章要麼是一些自媒體吸引流量的慣用手段,要麼就是拼多多自己花錢投放給上市造勢的,畢竟以拼多多的調性和行事風格,這種造勢活動他們還真是做的出來的。

但是超越和顛覆並不是靠自媒體的一張嘴就能完成的。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拼多多的迅速擴張,老牌電商沒有選擇去大規模跟進完全複製拼多多的模式,他們在行業裡摸爬滾打十幾年,太清楚拼多多這種模式的利弊在哪,也很清楚拼多多的軟肋在哪,他們也更清楚行業的底線在哪。

他們選擇了提取拼多多業務模式中的亮點——拼購這種形式,再結合自身在供應鏈、品控、採銷上的優勢去做一個和拼多多完全不同的拼購模式,雖然也是走低價,但是他們的模式不會像拼多多那樣惹來這麼多的麻煩。

典型的比如京東在今年6月上線的京東拼購小程序,產品定位是一個基於京東商家,利用拼購營銷工具,通過拼購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的一個工具,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

拼多多是拼購模式的發明者,但是現在看來拼多多好像做了一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情,他們作為發明者自己現在是深陷輿論漩渦和一大堆法律糾紛之中,股價也是跌跌不休,將來會怎樣還未可知,但是拼購這種模式的成功卻讓讓老牌電商公司看到了以前被他們忽視的一個數量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

如果這些老牌電商把拼購這種模式和十幾年來積累的各方面優勢結合起來,給拼購用戶群體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將來是誰顛覆誰、誰超越誰還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