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能打的東北人都有誰呢?有什麼名將嗎?

歷史知事


近代史上能打的東北人都有誰,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中華抗戰三百英烈錄裡靜靜長眠的30個東北籍貫英烈。國軍抗戰犧牲的115個少將以上將領中那24員東北軍將領:

有中華抗戰犧牲的第一將韓家麟,追隨馬占山反攻東北壯烈犧牲的騎兵第六師師長劉桂五將軍,還有轉戰長城,華北,上海松江而壯烈犧牲的吳克仁將軍和他麾下的四員猛將。魯蘇戰區僅于學忠的51軍在五年多時間裡就陣亡少將7人。義勇軍著名將領如鄧文,李海青,唐聚五,王鳳閣,鄧鐵梅,黃顯聲。抗聯犧牲的39個副軍級以上將領,9位準軍級將領,還有近80個師旅級將領,這些英烈個個戰功卓著,都曾是赫赫威名!

就東北軍來說陣亡的24個高級將領籍貫並不都是東北籍,但是他們的麾下卻大多都是生死相隨,南征北戰的東北子弟。他們中有近三萬人長眠在淞滬戰場,近兩萬人長眠在南京,揚州和江陰城下,僅徐州會戰包括臺兒莊戰役中陣亡的東北子弟就不下一萬五千人。僅從全面抗戰到武漢會戰結束,在這十五個月的戰略防禦階段中不完全統計:67軍全軍覆沒番號撤銷,57軍在南京保衛戰的過程中打光整補,49軍,51軍,53軍剩下不到一半,63軍則從四萬人齊裝滿員的精銳部隊打到不足三千。騎兵第二軍則在晉北戰役和忻口戰役傷亡慘重,因戰馬有耗無補,部分騎兵不得已開始變成了步兵。

篇幅有限,著重介紹幾位。

馬占山:江橋抗戰打響世界反法西斯第一槍,中國抗日戰爭第一槍。失敗後二次起兵帶領各路義勇軍近八萬人聲勢浩大的反攻齊齊哈爾,進攻哈爾濱。終因實力相差懸殊退入蘇聯轉道回國,數次面見蔣介石卻不得見,後被蔣起用,於1937年7月下旬在晉北大同成立挺進軍任司令。該部以騎兵第六師為基幹,大同失守後.該部沿平綏線轉進至歸綏,10月攻擊旗下營,失利後復撤回歸綏。1938年4月襲擊綏垣及武川,轉戰至黃油乾子與敵苦戰,騎兵第六師師長劉桂五以身殉職1938年底,部隊移駐陝北府谷哈拉寨。1939年1月挺進軍改為東北挺進軍,馬占山任總司令,同時改隸第八戰區擔任河防。

馮佔海:抗戰時期東北流傳有“一馬占山,二馬佔海”的說法,九一八事變爆發,馮佔海作為衛隊團團長通電抗日,所部擴編為“吉林自衛軍”,參加了哈爾濱反擊戰,並率部反攻吉林。後兵敗退入熱河,馮佔海所部吉林抗日義勇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3軍(暫編一個師91師),任命馮佔海為63軍中將軍長兼91師師長。部隊整編過後近四萬人,齊裝滿員,遂參加熱河保衛戰和長城抗戰。熱河失陷後,張學良被迫下野,何應欽就職。蔣介石對由馮佔海率領的吉林抗日義勇軍改編的63軍進行清肅整軍。整肅後的63軍銳減至兩萬餘人,蔣介石又派親信出任副軍長加以監控。1934年3月,63軍由察哈爾懷來調至河北高邑及其附近八縣駐防,軍部設在高邑。1936年初,馮佔海為了擺脫蔣的監控,申請撤銷63軍番號,只保留91師建制,劃歸萬福麟的53軍所轄,繼續駐防高邑。排擠走了安插的副軍長,取消了政訓處,馮佔海仍任中將師長。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91師作為首批徵調部隊,奉急令以強行軍從高邑北上開抵固安阻擊日軍南進。在永定河阻擊戰中,由於武器裝備相差懸殊,91師遭受了慘重傷亡。南撤途中,日軍飛機向91師隊伍撒傳單誘降:“馮壽山將軍,不要往南撤了,蔣介石利用抗日消滅東北軍,快回來與日軍合作吧!日軍保證你家人的安全,保護你在東北的財產。”馮佔海絲毫不為所動。10月初,91師奉令開抵河南省尉氏縣整編待命,此間91師被縮編為乙種師,全軍13000餘人,劃歸湯恩伯指揮,調往開封防守黃河南岸。

1938年7月,九十一師劃歸湯恩伯的三十一集團軍,在武漢會戰中浴血廝殺,傷亡殆半。武漢會戰中參加了萬家嶺大捷的阻擊作戰。在這次戰鬥中91師再次損員近萬人,除傷病員所剩不足2000人,馮佔海從東北帶出來的老部下大部壯烈殉國,尤其271旅少將旅長王錫山將軍不幸陣亡,馮佔海受打擊甚大。更因湯恩伯飛時有吞併之心,不得已以經商為業脫離了軍旅。

唐聚五:出生于吉林省雙城縣(今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蘭稜鎮)。著名抗日將領,曾擔任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遼寧省代理主席、東北遊擊中將總司令等職務。1932年3月21日,唐聚五成立遼寧民眾救國會和遼寧民眾自衛隊。設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部,公推唐聚五為總司令。遼寧民眾自衛軍在唐聚五的領導下,隊伍日益強盛,至8月份隊伍已擴大到37路,近20萬人,與日偽軍戰鬥100多次,一度收復東邊道14個縣。遼寧民眾自衛軍成為東北義勇軍的一支生力軍。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唐聚五將軍也率領部隊參加了著名的長城抗戰,唐聚五率部與敵戰鬥了多次,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抗戰期間,多次率部與日寇激戰,屢立戰功。

1939年5月18日在遷安平臺山一帶率部與日寇血戰。激戰中,唐聚五將軍身先士卒,奮勇衝殺,不幸被流彈擊中了腰部,唐聚五將軍裹傷再戰,親自斃、傷敵軍多人,並且指揮我軍將士繼續作戰殺敵。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衝破了敵軍封鎖線繼續向南突破。但是在最後突破日軍外層封鎖線的戰鬥中,再次遭遇大批敵人的阻擊。敵軍擁有優勢的兵力和武器裝備,以密集的重機槍火力封鎖我軍突圍的通道,唐聚五將軍已經負傷,他不顧傷痛,指揮部隊衝鋒,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戰鬥。雙方血戰多時,由於敵我雙方兵力、火力差距懸殊,國軍將士多次衝鋒均失利。血戰中,唐聚五將軍,重傷殉國。其部下二百餘官兵與唐聚五將軍一同殉國。戰鬥至了生命的最後一刻。犧牲時,時年41歲。

東北軍將領不得不說的是張學良被軟禁後的託孤之臣:于學忠

于學忠字孝候,出生於旅順,籍貫山東蓬萊。是張作霖時代就親選的張學良輔佐之臣。一生忠義,張學良被軟禁後實際上是東北軍軍權的交託者,也掌管張學良走後留下的張氏所有財產。蔣介石因其忠義數次拉攏而不為所動。由於49軍軍長劉多荃和53軍軍長周福成不能掌控,于學忠實際掌握的部隊僅限於他的51軍和繆徵流57軍。

在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中,于學忠率所部51軍血戰淮河打響臺兒莊戰役序幕戰——淮河阻擊戰,以全軍兩萬五千餘人力戰日軍13師團為首的四萬餘人,取得淮河阻擊戰勝利,又奉調增援臺兒莊,徐州會戰末期奉命掩護六十萬大軍撤離,身陷重圍輾轉突圍。聚攏全軍僅剩萬餘人,後期開赴大別山修整,隨後在大別山北麓阻擊日軍南下,以七千餘人的傷亡代價配合西北軍孫連仲部取得最終勝利。穩定了大別山北線防禦。

在隨後的軍事會議上,當蔣介石問眾位將領,誰願率部打回山東開展敵後作戰的時候,眾將面面相覷,無人領命。于學忠為了擺脫蔣介石意圖瓦解收編東北軍的圖謀,起身應道:“我是山東人,我去”。由此于學忠率所部51軍和57軍以114師傷亡殆盡的代價撕開日軍重兵圍堵,揮軍入魯。由此成為國軍第一個挺進敵後的部隊。歷經數戰建立了魯蘇游擊戰區。

敵後五年作戰環境艱苦而又複雜,魯蘇戰區還有一支由江蘇地方武裝升級的韓德勤麾下的89軍,但這支部隊同時肩負著對日作戰和新四軍搞摩擦的雙重任務,1940年10月該軍向新四軍駐地黃橋進攻,卻終被新四軍擊潰。此外魯蘇戰區收編的由地方雜牌升級的8個遊擊縱隊也在後來大部投敵。

于學忠由於在西安事變之前奉張學良命令和紅軍有較深的往來,堅持維護了和八路軍的傳統友誼,徐向前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到達山東的時候曾面見于學忠,解決八路軍根據地和建立抗日政權的問題,于學忠最終頂住壓力答應了徐向前的請求,使得八路軍在山東得以迅速打開局面,僅用了一年時間在山東站穩腳跟,兩軍多次協同作戰,重創日軍,也為抗戰勝利後山東八路軍和蘇北新四軍挺進東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于學忠的這一舉動令延安方面大為讚賞。但由於魯蘇戰區處於日軍十萬重兵的重重圍困之下,無日不戰。于學忠本人就前後四次負傷,但於率所部堅決抗敵,麾下猛將常恩多(特別黨員),萬毅(特別黨員)更是屢立戰功。後期所部傷亡日重,漸漸消耗殆盡,42年57軍111師一部在常恩多和萬毅領導下宣佈起義加入八路軍,對此于學忠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使得這支東北軍最終成為了四野38軍114師的建軍基礎。

于學忠因抗日堅決,功勳卓著,加上為維護統一戰線所作出的貢獻,使得他在建國後得到了黨和國家極大的認可,曾被提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慰問團團長,于學忠聽聞甚是高興,畢竟這是莫大的榮譽,但是細細思考過後,于學忠最終婉言謝絕,他說了一句話是:“我在這邊低調一點,漢卿在那邊就好過一點”。並把張學良託付的財產通過法院一分不少的分給了他在大陸的親屬。張學良晚年聽到于學忠為他所做的一切沉默良久,說:“于學忠,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于學忠所部在魯西最終消耗殆盡,奉命撤離山東,他悵然說到:“東北軍打了那麼多勝仗,可是最終還是沒有逃離蔣介石分散,瓦解的毒手。”他的51軍歷經數次整補,打光再戰,僅少將級別將領就前後陣亡7人,8名上校,15名中校。被譽為:“抗戰中傷亡最大的軍級部隊”。

東北抗戰是個沉重的話題,伴隨著慘烈的犧牲和艱苦的作戰環境,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知名的將領,例如趙尚志,呂正操,常恩多,萬毅等等,在開國將帥中有唯一一個曾參加過南京保衛戰的將軍就是萬毅。解放戰爭中更是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後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並擔任政委,這個一縱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四野38軍。


杜康不負西江月


筆者在此提個曾經出身東北軍,後來投身解放軍並立下赫赫戰功!

1、解方

吉林省東豐縣人。早年加入奉軍,上過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還一度在日軍第3師團第6聯隊服役。後來該聯隊加入第6師團,發動濟南慘案,而解方在此之前離隊,重新加入奉軍。九一八事變後,解方隨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過西安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後,因為東北軍四分五裂,受中國共產黨影響毅然脫離舊軍隊加入八路軍序列,從旅級開始一直幹到兵團級參謀長,參加了抗戰時期華北敵後戰場和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戰場的大部分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解方擔任志願軍總參謀長,輔助彭德懷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後來一直作為中朝方面全權代表與聯合國軍代表談判。

戰爭結束後,立下過赫赫戰功的解方擔任我軍第一所軍事院校——南京軍事學院教育長、副院長等職。1955年授銜時被授予少將軍銜,位列798名少將之首!

2、萬毅

遼寧大連人,曾擔任張學良的副官,後來全面抗戰爆發後在東北軍第57軍中任職。因受排擠,萬毅僅僅在57軍擔任過旅級主官,參加過南京保衛戰。1938年在連雲港之戰中大敗日軍,力保城市不被日軍蹂躪。抗戰相持階段時期,萬毅為了免受國民黨當局迫害,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山東根據地堅持抗戰。

1945年9月,奉命率部進軍東北,從此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驍將!先後擔任第7縱隊司令員、第1縱隊(即萬歲軍)政委、第5縱隊司令員等職。指揮部隊參加了四保臨江戰役、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立下赫赫戰功。

1949年全軍統一整編後,萬毅擔任第四野戰軍特種兵部隊司令員、中南軍區炮兵司令員等職。次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又轉而擔任志願軍特種兵部隊司令員、炮兵司令員,參加了第一、二次戰役。建國後歷任炮兵學院院長、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天狼星大將軍


由於中國革命起源於南方的歷史原因,後來第四野戰軍中東北籍的中下級軍官很多,但高級幹部寥寥,真正可稱名將的是東北軍起義將領、開國上將呂正操,並且是抗日名將。



呂正操將軍,原名呂正超,現遼寧省鞍山市海城人,1920年參加奉系軍隊,隸屬於張作霖的精銳衛隊旅,1923年經旅長張學良推薦入“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擔任張學良的副官,頗受器重,前途可謂一片大好。

1929年起到東北軍一線部隊鍛鍊,先後任旅參謀處長和團長等職,參加熱河抗戰和長城抗戰,耳聞目睹,對張學良和東北軍抗日態度日漸不滿,“西安事變”後的1937年5月秘密入黨。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黨各派系軍隊在華北節節敗退,1937年10月14日,呂正操率領53軍691團撤至河北晉縣時,毅然宣佈起義脫離東北軍系統,成立“人民自衛軍”併兼任司令員,由於抗日堅決,部隊很快發展到5000餘人。

1938年5月,根據聶榮臻司令員的命令,人民自衛軍與其它我黨領導的冀中抗日武裝合編,成立八路軍第三縱隊和冀中軍區,統由呂正操任司令員,是隸屬於晉察冀軍區的二級軍區,負責開闢冀中抗日根據地,鼎盛時期根據地縱橫幾十個縣,人口700萬,部隊總兵力突破10萬人。



冀中地區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缺乏山地游擊戰的條件,又靠近日軍重兵守備的北平、天津和保定等大城市,開展敵後作戰的環境是非常嚴酷的。自1941年起岡村寧次集結兵力開始對冀中地區進行瘋狂的“大掃蕩”,呂正操率部浴血奮戰,犧牲者甚重,在敵強我弱的局面下,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成為冀中抗日的代表性戰法,後來給我們奉獻了一批經典老電影的素材。

《地道戰》《地雷戰》《敵後武工隊》《烈火金剛》小時候都有看過,前幾年還看過一部《呂正操1942》,這都是在描寫冀中抗日的激烈性和殘酷性,呂正操能帶領抗日軍民堅持將近八年,殊為不易,抗日名將實質名歸。



抗日戰爭勝利後,呂正操率部出關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西滿軍區司令員等職務,1946年東北軍區成立鐵路總局,呂正操擔任總局長,是遼瀋戰役後勤保障的大功臣。建國以後擔任鐵道部部長、鐵道兵副司令員、第一政委等職務,2009年逝世,享年106歲,看來痛打日寇的名將都是高壽。

1991年,呂正操將軍受高層委託,還曾前往美國會見老上級張學良。傳奇將領,傳奇人生,這位百歲老將軍對自己的總結是:“我一輩子,打日本,管鐵路,打網球三件事”。


度度狼gg


這樣我們先說一下日本瞭解一下日本當時的實力。先說關東軍在東北是55萬人職業軍人,關東軍也是日本最精銳的軍團。而東北軍才三十萬左右,更別說裝備了。二戰日本有航母二十多艘艘,現在中國有幾艘?當時日本的生產總量是全中國的二十倍。東北當時還沒到中國生產總量的十分之一。東三省當時人口3000多萬,還不如當時四川省的人口多。東北戰死的軍人也是最多的。戰死的師以上級別120人,軍以上級別40這個人要是活到建國會是什麼級別。抗戰第一槍在齊齊哈爾市比南方早了八年。當時張學良撤離東北是正確的。說張學良拋棄東北是當時日本人輿論戰。要逼張學良同他們死磕。要知道用中國全國的力量還抵抗了八年,要不是日本人腦子抽了去偷襲珍珠港。我看再來八年也是少說的。而這樣的敵人東北抵抗了六年。隨後怎麼樣了蔣介石不抵抗,日本都把中國打穿了。然後老蔣拿四川人當炮灰不給裝備可憐川軍只靠血肉之軀。死傷多少川軍。而撤退東北的三十萬東北軍一直在抗戰。日本結束了有跟老蔣打。你們說東北人能不能打。老蔣真不如張最起碼。張把兵當人看。


janus-帝江


明朝,天子守國門,滿清在東北輕而易舉做大,成為我華夏---大明第一患。近代,日本三個月在東北站穩,成為中華第一大患。都說東北人猛,只是耍流氓欺負國人行。現在全國有幾個認可東北人的?


用戶603987141773


近代東北名將,幾位小編列得很詳細,無需多述。只想藉此話題引伸出以下三個話題。

一,東北軍很能打,這一點勿庸質疑。

且不說張作霖時期的東北軍如何縱橫關內關外,就說東北抗日聯軍就很能打。眾所周知,東北不同於南邊,冬季寒冷,時長半年之久。抗聯戰士就在茫茫林海雪原裡打擊小曰本。最難熬的恐怕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夜,最艱苦的是青黃不接的季節無處覓食。而且,東北是日本關東軍的大本營,就是說抗聯是在狼窩裡與狼搏奕的,戰鬥環境可謂十分惡劣兇險。東北抗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抗戰了十幾年,實屬英勇悲壯。

東北軍能打,還表現在解放戰爭時期。當時的東北野戰軍(也稱四野),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為解放全國立下赫赫戰功。勿庸諱言,林彪創下的戰爭奇蹟,大多都是在領帥東北軍時實現的。

另外,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一度打得不順,後來中央果斷將東北軍調入朝鮮戰場,自此戰局得到了扭轉。

二,東北王張作霖很愛國愛民。

東北是日俄戰爭後被日本竊取的。作為東北大軍閥的張作霖及東北軍,就處於與日本同處東北一隅的境地。

面對打敗清王朝和沙皇俄國的小日本,張作霖既切齒恨之,又不屑一顧,時常在國家和百姓利益上,與日本政府和關東軍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他便成為了日本霸佔東北,侵略全中國的絆腳石,於是,日本人就陰謀地炸死了他。張作霖雖為軍閥,但面對不可一世的東洋鬼子,不屈不撓,可謂民族英雄。

另外,張作霖除了保護東北百姓外,還和張作相一起修鐵路,辦學校。可以說,東北百姓在抗戰前基本上是安居樂業的。這也是東北人很懷念張作霖的主要原因。

三,張學良並非是把東北拱手讓給曰本人的罪惡魁首。

網絡上,一些人抹黑東北人的重要依據是,作為東北人父母官的張學良,帶著東北軍逃跑了,將東北拱手讓給了日本人,並以此推斷出東北人是孬種。

那麼,張學良是否貪生怕死,丟掉東北給小曰本,自已帶著東北軍逃跑了呢?

對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尚無權威性定論。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沒這樣說過,毛澤東的共產黨政府也沒這樣定性過,而張學良本人沒眀確承認過。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是見仁見智,爭論不休。那麼,這個問題會石沉大海,成為千古之謎嗎?恐怕不會,我想當統一臺灣後就會真相大白的。因為真相只有蔣介石和張學良知道。蔣介石和張學良雖然將秘密帶入棺材裡,但其歷史檔案還在臺灣。本小編為何不認為是張學良出賣了東北呢?理由如下。

日本在東北發動戰爭前,張學良的東北軍已經易幟,就是說東北軍己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招安收編,成為了政府軍的一部分。當日本人發動918事變的時候,作為己經是國民黨軍隊將領的張學良,怎能不向最高統帥彙報戰情,請求指示呢?如果蔣介石下令抵抗,張學良敢違抗命令,擅自領軍逃入關內,就不怕蔣介石治他的罪嗎?即便張學良不怕,可事實上蔣介石也沒見斥責過他啊?

所以,本小編認為,張學良的不抵抗之舉,是蔣介石下的命令。何況,蔣介石公開說攘外必先安內,實際上在抗戰初期一直消極抗戰,曾招致多次全國人民的抗議和指責。

如果說張學良真的貪生怕死,他怎麼會在西安扣押蔣介石並逼其抗日呢?何況那時共產黨剛歷經長征,IO萬部隊僅殘餘3萬人,蔣介石正值志在必得之勢,張學良若是貪生怕死的小人,怎麼會站在弱勢的共產黨一邊,去冒犯強大的國民黨呢?

很顯然,張學良扣蔣是出於民族大義,而後來送蔣則是出於俠情。

有人會問,既然如此,張學良為何至死不道明真相呢?

或原因有二:一是張學良自覺有愧於蔣介石(西安事變),就幫蔣介石背這口黑鍋吧,就算禮尚往來。二是張學良被蔣介石一直扣押在臺灣,張學良還能夠發出申辨之聲嗎?何況臺灣有他夫人和親屬。


遠山344


東北人是什麼人?近代史上,東北是移民遷入地,大部分人口來自外界。您說的東北人是指這些移民麼?有個來自朝鮮半島的人叫金日成,加入了抗聯,算能打的吧?張作霖和張學良其實不白給,只是噴子們知識太貧乏。

如果非要是東北出生的人,近代,1840-1949年,其實東北湧入人口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末……


吉用時代


以東北人為主的四野,解放了全國,東北人了不起;抗日義勇軍是東北人為主;抗美援朝東北人打出了威風!!!建國時代和戰爭年代東北的工業和各種資產(煤,鐵,石油,糧食,森林等)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請全國人記住東北人!!!







紅紅火火6816174301


小編你來東北,我好好告訴告訴你東北有誰能打。沒事兒別老挑起地域之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我們東北都是做了貢獻留了血的。不管是那個省都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如果你想試試東北人有多能打,你多帶點人來找我,我就自己一個人就夠了。


掩飾失落的笑


解放戰爭初期林彪只帶10萬人進關,出關時100萬人,那90萬人哪裡來的,都是東北百姓參軍的,部份是俘虜。東北戰役打的好不好我就不說了,東北人能不能打我也不說了。至於沒有高官那是在東北參加革命晚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