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的教養原則,爲寶寶以後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礎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也是寶寶大腦發育增長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大腦可塑性最強,是寶寶性格形成、智力發育的關鍵階段。這段時期的早期教育,可讓寶寶的大腦潛能得到最大的開發,為寶寶以後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礎。

0-1歲教養原則

這個時期的寶寶從坐過渡到爬行,再過渡到扶著桌椅行走。他們擁有強大的好奇心,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會經常爬到傢俱上,上來下去,能聽懂熟悉物品的名稱,能指認熟悉的人或事物,對家人有強烈的依賴感。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

1、為剛剛學步的孩子提供安全無障礙的運動環境,鼓勵支持滿足他的肢體動作的需要,引導寶寶體驗滿足的喜悅。給寶寶多聽音樂,每個寶寶天生對音樂都有一種熱愛,一有音樂就會手舞足蹈。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還能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

2、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

,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與環境刺激,通過聽說看觸等多種感覺活動,積累幼兒對身邊事物的實識記經驗,如和寶寶玩遊戲,可以一邊玩,一邊說。要跟孩子多進行語言互動,寶寶才能早早的開口說話。

3、父母應該儘可能多的和孩子做親子游戲,如藏起來,讓寶寶找,或者教寶寶一些拍手、做鬼臉的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培養孩子穩定愉快的情緒。多帶寶寶出去轉轉,有意識的擴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讓孩子和周邊人多接觸,提高孩子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1-2歲教養原則

這個時期的寶寶應該是最難帶的,因為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喜歡自己動手去完成一些事情,家長想要插手,就會發脾氣。甚至一言不和,就撒潑打滾。語言能力也飛速發展,能聽懂懂大人的很多意思,會執行簡單的命令。

1、鼓勵引導寶寶把每天有趣的事情說出來,不僅可以無意識地提高寶寶的記憶力。還可以鍛練寶寶的語言組織能力。家長應該多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利用他們愛聽愛模仿的特點,通過多聽和多學增強孩子對身邊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2、不要強迫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這是寶寶自我主權發展的敏感階段,家長應該保護孩子的敏感期,為孩子以後的主權維護打好基礎。比如,剛給寶寶買的新玩具,別的小孩哭著想要玩,家長不能強制的奪取,可以,給其他的小朋友說,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就必須得到主人的同意。

3、給孩子創造學習新的生活本領的機會

,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用勺子自己吃飯,逐步習慣穿整褲襠,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2-3歲教養原則

這個階段的寶寶認知能力、生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力量,喜歡在大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處於人生中的第一反抗期,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

1、教會孩子說自己的年齡、父母姓名、家庭住址、教孩子學會介紹自己,表達自己。

如想上廁所、或者要喝水,一些簡單的要求告訴孩子自己不在他身邊時,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要求。

2、教會孩子要尊重別人,如見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必須有禮貌的打招呼,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注意不要強迫,更不要嘲笑孩子。否則只能適得其反。告訴寶寶要怎樣和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怎樣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

3、陪孩子做益智遊戲,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通過各種有趣的益智遊戲,培養孩子積極快樂的心境,強化寶寶好奇,愛探究的天性。如和寶寶玩推球遊戲時,可以讓寶寶多思考,怎樣推球可以跑的更遠。讓寶寶體會到學習思考帶來的樂趣。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0-3歲是寶寶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一旦寶寶上了幼兒園,你會發現陪伴孩子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甚至會覺得還沒怎麼抱,孩子就長大了。有時候不禁會遺憾當初多抱抱你、陪陪你就好了。孩子需要的是陪伴、關心。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白天忙,晚上回來又抱個手機,留給孩子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

希望家長都重視起來吧,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且只有那麼幾年,在不陪伴就真的長大了。而且在父母的細心陪伴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獨立、開朗、積極、對生活充滿熱情。

0-3岁宝宝的教养原则,为宝宝以后的身心教育打好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