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電霸主到日薄西山,三星全球業務上演「變形計」

从家电霸主到日薄西山,三星全球业务上演“变形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作為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三星電子的幾個大型業務包括手機、電器等都曾一度站在各自領域的“C位”,稱其為韓國經濟的中流砥柱也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三星電子似乎一直都處在一個舉步維艱的困境,屋漏偏逢多陰雨,三星電子這幾年來一次次上演一波未平一波未起的劇情。每當三星方面表示重整旗鼓亮出王炸,一副王者歸來的架勢時,卻似乎總是能碰到一些新的麻煩。而近日,三星電子發佈了該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報,營收、淨利潤的雙雙下滑似乎也再次印證了這一現象。

業務重心上演“變形記”:半導體高歌猛進,手機銷售日薄西山?

財報顯示,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營業利潤達到14.78萬億韓元(約合133億美元),同比增長5.71%;淨利潤為11.04萬億韓元(約合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05萬億韓元下滑0.09%;營收為58.48萬億韓元(約合523億美元),同比下滑4.13%。而在細分部門方面,不同領域的表現也各有不同。

先說好的方面,近幾年半導體業務可以稱得上三星電子為數不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半導體部門銷售額21.99萬億韓元(約合1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7.58萬億韓元增長25%;營業利潤為11.61萬億韓元(約合1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03萬億韓元增長45%。

把佔據半導體市場第一位置長達 25 年之久的英得爾拉了下來,不得不承認,三星的半導體業務發展確實值得稱讚,目前,三星半導體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而且相對於手機業務而言,半導體的毛利率明顯更高,可以預料的是,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三星的業務重心勢必會放在半導體上。

接下來是壞的方面,在此次財報公佈的內容當中,消費電子部門銷售額為10.40萬億韓元(約合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92萬億韓元下降5%;在IT和移動通信部門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0%;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34%。顯示面板部門方面,OLED 柔性屏市場需求增長緩慢,而LCD 面板價格也不甚理想,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6%;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更是下降了92%之多。

與半導體業務的高歌猛進相比,手機等其它原先主要營收業務如今似乎顯得有些過於相形見絀。從目前三星的表現來看,根據此次發佈的財報顯示,資本支出為8萬億韓元(約合72億美元),其中6.1萬億韓元用於半導體業務,1.1萬億韓元用於顯示面板業務。三星的業務重心似乎上演了一出“變形記”。而這樣的話,那麼三星電子也將從之前直接面對C端用戶的“臺前”,轉向服務於B端企業級市場的“幕後”。

不過捨棄臺前聚光燈的誘惑專注幕後,這對於過去有著諸多輝煌的三星來說真的甘心嗎?這恐怕並不盡然,這種業務變化的背後,折射出的其實還是三星的無奈。

從電子霸主到四面楚歌:家電、3C銷量的持續下降

毫無疑問,三星絕對是全球富有盛名的跨國公司,而旗下子公司三星電子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絕對稱得上是其手中最耀眼的一塊。

十年前的家電市場,三星電子一家企業與夏普、三洋、索尼、松下、日立等諸多日系家電分庭抗拒而不落下風。領先的技術,適中的價格,其堅固耐用高品質的形象深入人心。隨後更是與另一韓國品牌LG電子一起席捲當時不斷提高的中產階層增長市場,成為亞洲家電市場新的霸主。在彩電業務方面,三星也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彩電品牌供應商。

而在手機方面,智能機的出現終結了諾基亞帝國統治市場多年的輝煌,移動互聯網那個時代宣告來臨,而三星手機則在這一拐點處一飛沖天,在高端智能手機方面,三星成為唯一一家可以與“顛覆者”蘋果的iphone正面硬剛的品牌,而在全球銷量方面更是長期處於領先地位。

在中國市場方面,2003年,時任三星中國總部董事長的李相鉉決定不再把中國作為製造中心,而要使中國成為三星的市場和品牌中心,從那時候起,中國市場也成為了三星手機的重要銷售市場。

然而,這些輝煌如今看來就像過眼雲煙,如今三星電子傳統優勢項目的日子並不好過。

先說家電領域,以三星電子引以為傲的白電市場為例。

在冰箱方面,根據中怡康6月線下統計數據顯示,當其他品牌零售額出現同比正增長的時候,三星冰箱仍然呈現量額雙降,同時保持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記錄,零售量同比下滑38.2%,零售額同比下降25.8%,三星冰箱的頹勢由此可見一斑。在洗衣機方面,三星洗衣機線下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居然高達28.3%。

而在電視領域,如果說顯示技術、屏幕等三星依舊擁有很深的護城河,但在智能電視的時代,互聯網內容與應用工具才是王道,三星在這方面明顯落後太多,而且對於面向全球市場的三星電視來說,本地化的內容本身也是其非常大的一個壁壘。以中國市場為例,以小米、暴風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陣營,還有以創維、TCL、康佳等為代表的傳統電視品牌以及它們推出的互聯網電視品牌,但市場上幾乎無人將三星作為競爭對手了。

家電市場全線敗退,但最大的上傷口,可能還是來自於智能手機。

如同社交的facebook、騰訊,電商的Amazon、阿里巴巴,如果每個企業一定擁有一個認知度非常高的標籤的話,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手機就是三星電子的標籤。從三個方面來看,如今的三星手機雖然全球整體銷量依舊亮眼,但整體數據的不斷下滑卻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從中國市場來看,三星潰敗主要源自於三方面原因。

首先,國產品牌崛起,這其實也是前面講到的家電衰落的原因。在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浪潮下,家電3C類產品作為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的電器,自然不會錯過這輪升級風暴。

在家電領域,海爾集團高端品牌卡薩帝冰箱,洗衣機等產品,動輒售價上萬元,老闆大吸力油煙機,售價是行業的兩倍左右,銷量上也是持續行業領先。還要近兩年熱鬧非凡的互聯網電視品牌,也開始走高端路線,融入眾多科技元素。

手機行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智能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增量空間不大,換機需求放緩,在此背景下,國產手機品牌強勢崛起,華為、小米、oppo、vivo已經涵蓋了不同價格檔次的機型,這四家公司在中國市場佔比的總和已經在去年年中時已經達到69%,如今看來勢必已經超過這個數字。一方勢強,勢必會對另一方產生“擠出”,三星份額下降也就理所應當,目前的份額已經不足0.8%。

其次,則取決於思想方面,其實國外一些科技網站上的論文采用“消費者中心主義“(指的是人們傾向於偏愛來自自己國家的產品)一詞來評價如今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衰退。

1987年,營銷教授Terence.Shimp和Sub.Sharma教授定義標度衡量消費者的“種族中心主義”程度。測量不同國家的消費者種族中心主義表明,歐洲的消費者比美國的消費者更少種族中心主義,而美國的種族中心主義又比亞洲國家的消費者更少。

中國的國產品牌崛起,而在“消費者中心主義”下,國人本身更偏向於自己民族的品牌,而且作為韓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三星在韓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非常高,而韓國方面近些年的薩德等行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三星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本身中國市場就在走下坡路的三星也因此加速了自己的退敗。

最後,產品本身的問題。2016年GalaxyNote 7的爆炸事件想必很多人還歷歷在目,在如今這個不缺選擇的時代,經營管理出了問題,只要產品沒事,品牌本身就不會受太大影響,問題解決後不乏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樣的案例也已經是屢見不鮮。然而,但凡是產品出現問題的企業,很少有絕地反擊的機會。三星Galaxy Note 7的失敗是對三星品牌帶來的損害持久性很可能因地而異,在韓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在全球其他地方,國外科技網站有很多專題報道,表示通過調查表示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表示可能不會再購買另一款三星設備。

而在中國市場,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發生後,三星在全球召回爆炸手機但不包括中國,在全球停止銷售爆炸手機但又不包括中國,這種區別對待的政策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強烈質疑,隨後在輿論的強烈譴責下才同等對待,這無疑大大傷害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形象。如今,為了提振中國區銷量,三星不僅換帥而且還進行了多項本地化操作,但傷口好了還有疤,三星在很多中國用戶心中的印象依舊不怎麼樣。

中國市場的敗退似乎已經不可扭轉,而在印度以及東南亞等新市場的較量中,三星同樣受戳不小。尤其是印度,作為三星手機在全球得第二大市場,再2017年以前近六年的時間裡,三星一直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獨佔鰲頭,但如今正面臨著包括小米、華為、聯想、OPPO、VIVO等中國品牌的圍剿,而在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王座更是被小米取而代之,這對於三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从家电霸主到日薄西山,三星全球业务上演“变形计”

在其它地區,三星的主要競爭對手依舊是蘋果。包括手機本身的競爭還有支付的競爭,而在支付方面,三星同樣要面對來自Google的威脅。

關於手機方面,蘋果近幾年同樣也飽受批評,被外界指責創新乏力。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三星一直都在追趕和模仿蘋果,或者說安卓陣營一直都在學習和模仿蘋果。在去年蘋果的 iPhone X 推出時,外界都在期待三星將拿出怎樣的突破時,只是普通新機迭代的 S9 系列卻讓很多人失望不已。其它亮點,譬如2015年GalaxyS6更大的屏幕和無線充電功能等創新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結果卻只是阻止了三星現有用戶流向蘋果,卻沒能誘使蘋果現有用戶轉用三星手機。而從那往後到現在三年的時間裡,全球手機產業更是被冠以創新乏力的標籤,處於產業當中的三星自然沒能有過什麼值得稱道的出彩之舉。

而在模仿蘋果的道路上,三星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誌就是Samsung Pay,像手機一樣,三星Pay非常關注蘋果Pay的設計和功能,在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在龐大的中國市場,三星很難與支付寶和微信抗衡,而在國際市場方面,Samsung Pay一直想著對標蘋果公司的Apple Pay,然而與此同時卻又需要面對來自Google方面的壓力,Google一直都在想辦法推行自己的移動支付系統。今年年初,Google將Google Wallet 與Android Pay,兩個產品都合併為單一的 GooglePay 品牌,再次發力移動支付,這對於本身處於安卓陣營的三星來說絕對是個勁敵。而且對於Google來說,推行支付只需考慮是否是安卓手機,即便是三星也無所謂,但三星支付則隨著三星手機銷量的變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全球家電霸主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安卓之王,再到如今在家電、手機等傳統優勢領域節節敗退,甚至還要面對競爭對手對市場份額的不斷擠壓,與之前相比,也頗有些當年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般的味道,讓人不勝唏噓。

從產品缺陷到戰略遲疑:“大公司病”是三星電子銷量銳減的原罪?

三星的過往是輝煌的,但是通過它近幾年的表現來看,似乎已經面臨著走下神壇的可能。前面我們提到,三星面臨競爭對手的威脅,但外因是一方面,通常情況下,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瓦解,三星的衰退可能也是源自於內部。

一方面,讓有缺陷的產品流入市場,這對於任何公司來說都將成為大忌,但三星似乎總是不乏召回問題產品的事情。

前面提到的Galaxy Note 7是最廣為人知的一件。但就在那起手機電池爆炸事件發生後不久,三星又被曝出冰箱爆炸事件,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接到730起問題洗衣機爆炸報告,其中有9人受傷。為此三星電子也只能主動召回這280萬臺特定型號的洗衣機。

而就在上個月,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7月5日起,召回部分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間製造的三星筆記本電腦配備的松下電池,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電池數量為9066個。據瞭解,此次召回是由於電芯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金屬異物,電池內部可能會出現短路,極端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過熱燃燒的風險。當然了,這一次三星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沒有對中國市場區別對待。

另一方面,戰略創新的遲疑,這在三星手機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三星本身處於優勢地位,只把蘋果當作對手,對潛在對手的忽視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發展戰略的第一個失敗之處,這也使得其高端機與蘋果、華為競爭,中低端與榮耀、小米、oppo、vivo競爭,但兩方面都沒能佔得優勢。

除此之外,創新的後知後覺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發展戰略的第二個失敗之處。當中國品牌以攝像、全面屏等技術也牢牢的吸引住消費者的時候,三星卻明顯沒有跟上國產手機發展設計的“主旋律”,商業戰略與幾年前類似,沒有注意到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環境,對80、90等新興消費群體的洞察程度也遠遠不夠,如今在印度市場,三星似乎還在犯同樣的錯。

其實無論是爆炸事件還是戰略的遲疑,歸根結底其實是公司本身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三星佔韓國GDP的比重非常高,其商業決策以及發展情況對韓國整體經濟發展都有著強關聯屬性。正因為如此,三星的決定受到韓國政府和公司管理層的潛在影響。而三星公司內部也有一種強硬的等級文化,它不同於世界上其它大的科技公司,它其實是種“家族式”的產業。這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是非常影響效率的,無法快速應對市場和極度緊張的產品週期壓力。

因此,國外媒體在當初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發生後猜測,三星在進行質量測試時沒有發現這一問題顯然非常不合理,電池的問題完全可以在運輸之前就得到解決,但可能是由於企業文化的原因沒有人站出來,當然了,這只是種猜測,具體真相如何只有內部知道,但三星在戰略佈局上的後之後覺卻是外界明顯可以感覺出來的。也因此,去年新上任的三星中國地區負責人權桂賢推行組織架構扁平化、並且77%的分公司負責人由中國人擔任等做法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原因所在,因為這打破了三星過去存在已久的做事風格,不少人也因此對三星多了些期盼。

Galaxy Note9發佈在即:觸底反彈還是還是無力迴天?

大局已定?

按照最近幾年三星電子產品銷售端的表現來看,似乎的確如此,三星電子如今已廉頗老矣,甚至不少人會提出“三星會是下一個諾基亞嗎”這樣的問題,但有道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別說三星電子是隻依舊在全球手機銷量方面依舊領先的“駱駝”。

根據三星Facebook官方傳出的信息,三星Note9將會在2018年8月9日進行發佈,網上有消息稱,三星Note 9內部代號Crown(皇冠),如此看來產品定位頗高。

然而由於三星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因此在Note9發佈之際不乏一些看衰的聲音,尤其是中國市場,網上有傳言稱榮耀Note10也會選擇在8月9日發佈,此次榮耀直接挑戰目前仍舊是安卓之王的三星,這勢必也將引發更多人的關注。

當然了,華為作為國產品牌的驕傲這些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很多領域距離三星還有一些差距,此次正面宣戰三星一方面是營銷的需求,最後勝出的是昔日王者還是安卓新貴?這本身存在話題性和噱頭性。而且無論是高端機市場還是中低端市場都面臨著創新乏力的,只是一款看似例行公事般的新機推出很難引起人們的過多期待,而華為直接宣戰三星電子的“皇冠”,讓人感覺華為絕對有一定的底氣,這也足以吸引不少人的關注;另一方面,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高端手機,往往指的是蘋果三星,而華為過去一直都在追趕它們,此次直面三星,在品牌調性上就擺在了同一位置,並向廣大用戶傳達出這一品牌印象。

畢竟無論怎麼說,三星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依舊非常出眾,三星的旗艦級產品很多時候也引領了安卓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此次與華為的正面較量還是很大程度上有望勝出的。然而就目前來看,手機市場很難出現當初iphone4那般的創新,Note9自然也成不了三星銷量下滑的救世主。

但昔日安卓霸王,如今真的被逼到了烏江邊上了嗎?

對於三星來說,目前雖說在很多領域遭遇波折,但其手機依舊在全球擁有龐大的“老本”可以“啃”。根據IDC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來量總體同比下滑1.8%,而三星手機全球出貨7080萬臺,下滑雖然幅度較大,但依舊坐在向量第一的交椅上。對於三星來說,目前先想辦法緩解下降趨勢,總結過去教訓,不再自己犯錯才是當務之急。

事實上,在筆者看來,硬件產品銷售端的勢微,半導體方面走高,這對於三星來說似乎已經成為不可扭轉的事實。其實當前世界上的科技巨頭,例如Google,自己也賣手機,但從來沒有靠賣手機掙錢,但這依舊改變不了它的強大。還比如高通,由於業務主要針對B端,可能尋常的C端用戶不瞭解它,但卻無法改變高通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企業的事實。

對於三星電子來說,像Google、高通看齊,由“臺前”為主轉到“幕後”為主未嘗不是件好的選擇。畢竟目前手機行業的競爭壓力過大,而且存在相對明顯的瓶頸期,在沒有大的創新舉措之前,很難改變被擠壓的現狀。而轉戰核心部件以及關鍵技術的輸出也不妨礙自己繼續賣手機,業務重心調整但依舊是“兩條腿”走路,而且還能成為更具競爭壁壘和想象空間的一項業務,只在這一點上三星就比“純”硬件銷售公司更具發展空間和抗風險能力。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