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燈會、十部賢會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龙灯会、十部贤会
龙灯会、十部贤会

龍 燈 會

龍燈會在香河縣出現於民國六年(1917年),是大魯口村由寶坻縣苑莊引進的。再後來是倪莊龍燈會,乃民國九年(1920年)由遵化傳入,後又由苑莊請教師細傳套路技藝。

龍燈會的套路有大排隊、前後三、雙插花、日套三環、游龍戲水、破鎖、倒跑等。每撥會由龍頭指揮,演員11人,互相配合得當,整體藝技很有看頭,是百姓喜聞樂見的花會形式。

十 部 賢 會

香河縣打鵏戶村花會全稱是“太陽老會十部賢”。起於清末的1906年,開始只有5人,3男2女,自打鑼鼓自演唱。至民國初年,角色增至10幾人,生、旦、淨、醜全有,樂器加了大鼓和鐃。走會時邊扭邊唱,演唱內容多為歌頌王公大臣的十部賢書。如《包公誇桑》的唱詞:

老包我跪爬多半步,

尊稱我主萬歲聽根芽。

金花銀花有何用,

聽我把桑杖誇一誇:

桑皮漂紙文官用,

桑杖雕弓武將拿。

人稱桑椹甜如蜜,

蠶吃桑葉把絲拉。

拉絲落在農家手,

冬織綾羅夏織紗。

先織我主龍袍和玉帶,

國母鳳衣也用它。

說得萬歲龍心喜,

倒上三杯御酒賜給他,

包公不喝敬天地,

炮響三聲轉回衙。”

該唱詞中記敘了包公用婉轉的順應皇帝心理的語言,勸其重視農桑的故事。

經過90年的風雨歷程,打鵏戶村的太陽老會仍在民間活動著。

——《香河民間花會》中除中幡會、燈官會外,均根據尹玉如《民間藝術奇葩朵朵》整理

龙灯会、十部贤会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