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有多少家?除了儒道,其餘都去哪裡了?

鱷魚的翅膀


諸子百家,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諸子百家真有百家?

不是的,其實諸子百家著作學說歸結起來只有10家,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小說,只是後來把小說家排除在外,就只剩九家。

二、除了儒道,其餘各家都去了哪裡?

諸子百家到最後為何只剩下了儒道兩家?這是因為,漢武時期董仲舒在向朝廷的進策中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認為當時執政者的理念太亂,讓百姓無所適從,應該進行文化上的統一,尊崇孔子的學說,而罷黜其他各家的思想觀點,也就是獨尊儒術。

建議被漢武帝所採納,自此儒術成術成為正統學術,其餘的則被擋在外面,最後退出學術的舞臺。

其實當時的道家也被受到了壓制,原因就是《道德經》裡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句話,讓特權階級特別害怕。以後道家重新又受到追捧,是因為到了唐朝,道家的養生理念受到了唐太宗的喜歡,所以道家才又同儒家一起受到重視。


半個南山人


諸子百家之中有出處的189家,沒名字的有上千家,只有統計數據,看著規模挺大,但絕大部分並沒有形成流派,只是一種主流學術的分支觀點。

分類

先秦時期有四大顯學的說法,分別是:儒、墨、法、道此外在《漢書》中還有九流十家的歸類: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排除小說家另外九家,就稱為九流,可見小說家多少有點不受待見。

在九流十家的分類中沒有兵家和醫家,這是因為《漢書》把文藝典籍歸為六類,分別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

九流十家的流派基本上都歸到《諸子》一類,兵家獨歸到《兵書》,醫家歸於《方技》。所以,諸子百家之中真正形成學術流派的,也就是這十二種。

流派之分

在這十二家之中,雖說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但也不能說是完全消失了。

陰陽家的主體是陰陽五行的思想,是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的來源,在古代是王朝合法更迭的理論,一直挺受重視,相生相剋的理論在中醫也有體現。

法家自秦始皇之後不顯於世,但漢承襲秦法,法家人物雖然不見了,但其思想一直都在傳承。歷朝歷代的律法都是在一步步的完善,古代治國有

外儒內法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法家不只是律法派,也是妥妥的帝王權術,《韓非子》之中有不少帝王的御下之道,如何控制臣民,如何防備後宮及兒子亂權等等,《備內》篇就是專門告訴帝王要注意防備親近之人亂權。

經過董仲舒“獨尊儒術”的改造,把法家思想加入到儒家理論,以此流傳於世。如絕對的忠君思想是典型的法家觀點,原本的儒家是重孝思想大於忠君,即孝是無條件的,忠君是有條件的: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才是原本的儒家。

名家是刑名辯士、訟師的流派,有點像現在的律師,但也有區別,和縱橫家的辯士也有不同,縱橫家類同外交家,而名家更注重語言和事物的邏輯分析,有哲學思辨的味道,專於辯論的就類同名家風格。

名家有詭辯的大師,如知名的“白馬非馬”和“雞三足”等詭辯論就是名家人物公孫龍之作,莊子惠施關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辯論也是名家辯論的範疇,惠施也是名家代表人物。

雜家並沒有什麼創新,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好聽點說是博採眾長,吸取各派精華而用之,實際上是雜而不通,並沒有什麼獨特的治政觀點,呂不韋因為編了《呂氏春秋》,融合各派之長為特點,被認為是雜家代表人物,但估計他本人未必認可,流傳性也不必說了。

墨家是古代消失的較徹底的一派,不過這不冤,“兼愛”一詞看著挺好,墨家反對儒家宗法制下的血緣關係,上下關係,主張人與人之間,不分彼此,無差別的博愛。這就意味著你對老爹和兒子的態度是一樣的,對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的態度也是一樣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看重血親的古人能接受嗎?著實夠嗆。

兼愛理論之下,還要求無條件的效忠上級,主張建立大一統的集權統治,這與前者有矛盾之處,是一種不完善的理論,且矛盾的不止這一點。所以,可惜的不僅是墨家技藝的失傳,還有墨家沒有墨子之外的代表人物來完善墨家思想。


但回頭一想,你品現在,你仔細品,墨家理論真的消失了嗎?曰:不可說。

農家不僅僅是耕田種地,是治國的耕戰思想,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半個法家思想,法家治國只有兩件事:“耕與戰”。農家強化了耕的作用,認為“農為國富之源”,農富可保強軍,統一度量衡和重農抑商的治國思想,也都跟農家息息相關,可以說農家思想在古代一直存在。

小說家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即收集民間議事,承報上級,作為治政者的參考,有點風聞奏事的意思,這算是簡陋版的錦衣衛?玩笑了。在主流之中算是末流,不怎麼被認可,也不知道後世的小說作家和先秦的有多少關聯?

兵家和醫家就不用說了,壓根也不可能消失,代代流傳。

流派分家

其他的諸子很少提,不僅因為影響不大,也是不太好提啊。

《漢書》分類中,醫家所屬的《方技》說:房中八家,神仙十家。很簡單就搞出來十八個流派,不過別想歪,這是養生的內容,神仙家就是所謂的“修真者”,以“遊求於其外”為方法,有煉丹的,有巫術的,煉丹不一定就是道家的。

兵家分權謀派,形勢派,有好多家,醫家也有醫經家,經方家等等,前者研究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尋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後者主攻草石藥理,研究藥方,這種感覺就像華佗和李時珍的分別。

天文家和歷譜家都是星象有關;蓍龜家,搞龜殼占卜的;雜佔家,搞百事之象占卜的,夢境占卜是個重點;形法家,根據建築、器物、人畜的外形氣息預測吉凶,山海經的一些篇章算是這個流派的作品,還有《相六畜》、《相人》、《相寶劍刀》等等。

小結

所謂諸子百家不是真的上百種學術思想,而是在上述主要十二種學術中分出不同流派,如史書記載:儒有五十三家,道有三十七家等等,這兩個就佔了大頭,說白了只要你在儒道文化上有自己獨特並被認可的觀點,你就被歸入一家。道家有研究符水的,有煉丹的,有算卦的,都是不同的“一家”。

題目中所問的“去哪了”?歷史本身是有選擇的,這麼多內容,不是都有留存的可能或者價值,有的是融合了,有的就真的消失不見了。


投筆鴻毛


一、道家:老子、莊子

二、兵家:孫武

三、墨家:墨子

四、法家:韓非、李斯

五、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

六、陰陽家:鄒衍 無作品

七、縱橫家: 蘇秦、張儀

八、雜家: 呂不韋 編《呂氏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