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小怪獸講歷史


秦統一六國成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需要追溯到秦孝公。秦論中提到: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河西之外。

秦孝公最初只是為了收復河西失地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而戰,然而秦孝公的父親征戰一生使得秦國風雨飄搖。秦孝公招賢納士,支持商鞅變法讓秦國經濟和軍力大大提升並有了收復河西失地的能力。國家強大了便有了更大的雄心壯志。

從孝公開始,秦國一直保持招攬天下人才不問出處的傳統。朝中能臣皆來自各地,比如魏國的張儀、范雎等。

以上是秦統一六國的主觀條件。而長期的爭霸,有的諸侯國已經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並且很多地區已經形成了局部統一,再加上分久必合這一歷史規律,當然也少不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秦最終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王朝。





望歷史


秦朝的建立,準確的術語應該叫“兼併”,而不是“統一”,因為在秦朝建立之前,天下本來就是統一於周朝之下的。所以,嚴格來說只能這麼講:秦朝為何能代替周朝,建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對“兼併”的理解,是回答題乾的前提。

秦朝兼併六國,它不僅是地理上的統一,和政權上的合一,最核心的內容,在於它創建了全新的政權結構模式,和社會結構。正是這個變革所產生的能量,推動了秦國的發展強大,進而完成了兼併大業。

“兼併”和“統一”的差別

秦,以公元前256年為分界點,在此之前叫秦國,在此之後叫秦朝,秦國只是周王朝之下的一個諸侯國,秦朝才是大一統的帝國。

秦王朝建立,之所以用“兼併”,是因為在秦和各諸侯國之上,有一個周王朝存在,當時的天下並非分裂狀態。分裂狀態下才可以用“統一”,因此秦朝建立,只能用“兼併”,不能用“統一”。

周王朝的滅亡是在公元前256年,即周赧王五十九年。那一年,秦國攻韓,周赧王聯合六國攻秦,惹怒了秦昭襄王,於是昭襄王調動大軍反攻周王室。

周赧王哪裡是秦國的對手,周赧王嚇得親自跑到秦國,向秦昭襄王磕頭認錯,並向他奉上王室僅有的三十六邑、三萬人口戶籍。這個舉動等於把天下給了秦國,承認周朝亡了。昭襄王很過分,仍然不甘心,竟然把周赧王綁到柱子上游街示眾,最後將他貶為平民,釋放回西周。

經過一番羞辱,周赧王不久病逝。他死後,周王室未再立天子,所謂的政權,分別由東西周公主持。秦昭襄王也不客氣,直接把象徵天下權力的九鼎搬到咸陽,以這個時間節點為標誌,歷時791年的周王朝宣告滅亡。

之所以解釋“兼併”的含義,是因為秦朝的建立,本質上是秦朝代替了周朝,將周王朝的制度與秦作對比,是回答問題的關鍵所在。

秦朝創建了全新的政治結構

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有三場:一場是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一場是孫中山革命,建立民國,還有一場就是秦朝兼併六國。

武王伐紂,改變了部落邦聯制國家形態,構建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為基礎的封建王朝。孫中山推翻帝制,徹底終結了“一家一國”的帝制結構,建立了民主社會。秦始皇建立秦朝,則終結了封建統治結構,構建了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帝制政權結構。

這三場變革,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最重要轉折點,是一次推翻重建的徹底革命,而不是換湯不換藥的修補。那麼,秦朝相對於周朝,都有哪些革命性創舉呢?

1.從“分封制”到“郡縣制”

周朝的統治結構是“分封制”,即周天子將天下的土地,分成若干份,授權給宗室、勳臣、舊貴等,由他們代行天子之權,管理一方子民,叫“代天子牧民”。受封的的土地就叫諸侯國,諸侯國國君就叫“公室”(相對天子的王室)。

諸侯國國君依葫蘆畫瓢,也將自己的封國,劃分給自己的宗室子弟,叫“采邑”。受封人叫“封君”,他們在諸侯國擔任卿大夫之職,協助諸侯國國君治理本國。

據史料記載,武王伐紂之後,在中原大地,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名義上,諸侯國封地是授權制,產權在周天子,可以收回,可事實上只有封,從來沒有收回過。

郡縣制則完全不同,天下的土地以郡和縣兩級劃分,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員治理地方,地方官員不具備對土地的支配權,官員的任免也由中央政府決定。地方的財政收入,也由中央統一調配。

也就是說,秦朝實現了對地方的垂直管理,而不是周王朝的間接管理。管理模式從周朝的層階式,變成了以中央為核心的環狀結構。

2.從“等級制”到“編戶齊民”

周王朝按照宗法制,將天下人分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幾個等級。等級之間的界線非常森嚴,一個人的社會身份由此固定。

比如平民沒資格做官,奴隸不算人,是主人的財產,身份是世代傳襲的,不可變更。身份跟分封基本對應。

秦朝則完全不同,全天下的人只有三種:天子、平民和奴隸,自由民中,只有皇帝一人有特權,其他人都是平民,打破了等級界限。所以,秦朝的戶口也叫編戶齊民,所謂“齊”,體現的就是國民身份的平等性。

也就是說,國民也跟政權結構一樣,打破了層階式結構,實現了圍繞皇權的“平等”。

3.從“世卿世祿制”到“軍功爵制”

依照以上兩點,周王朝的官員選拔,和相應的待遇,採取的是“世卿世祿制”。直白一點說就是,祖上當官,自己就當官,祖上拿什麼待遇自己就拿什麼待遇。假如自己不幸,生在平民之家怎麼辦?對不起,永遠沒資格出入朝堂,該種地種地,該經商經商。

秦朝的官員選拔制度很不成熟,大體上以軍功爵製為主,輔以推薦制度和客卿制度。但是跟周王朝的“世卿世祿制”差異非常明顯,它消除了貴族階級壟斷官場的特權,選擇面擴大到了平民。而且將“職”與“爵”分開,“爵”憑軍功,“職”憑藉才能。

4.從“禮制社會”到“吏治社會”

首先要澄清一個概念,周王朝的“禮制”,這個“禮”絕非現代意義上的“禮儀”,而是“法禮”,是周朝的根本大法,類似於今天的憲法意義。

周朝的禮制包含三個部分: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它既包括意識形態範疇,也包括國家基本法,規定了政治結構關係、社會結構關係和倫理結構關係。

相對於周王朝周禮的“繁雜”,秦朝則很“明瞭”,全社會一切圍繞“秦法”運轉,所有的官員如同“看門狗”,只需要熟悉法律條款,按照法律條文辦事即可。所以,在秦朝,“官”和“吏”的界限不清,“吏”甚至比“官”重要。

禮,強調的是自下而上的秩序,吏,強調的則是自上而下控制。很明顯,秦朝的吏治結構,更有利於中央集權和皇權獨裁。

秦朝為何能建立大一統帝國

分析了秦朝顛覆性的政治結構後,我們就可以有答案了:秦朝能兼併六國,代替周王朝建立大一統帝國,原因就是它符合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建立了一個有利於釋放生產力的全新制度。

1.皇權獨裁有利於政令的推行效率

有人一提到獨裁二字就渾身不舒服,其實不能這麼看,獨裁有獨裁的壞處,獨裁也有獨裁的好處。尤其是在利益集團複雜的情況下,沒有相對的獨裁性,政令幾乎無法推行。

比如晚明,為什麼崇禎皇帝那麼兢兢業業,還是亡國了?朝臣們利益紛爭太激烈,皇帝受到掣肘,再好的決議也無法執行。

秦朝兼併六國,後人總結原因時,有一條叫“奮六世餘烈”,就是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六任君主英明。可是君主英明只是“因”,要產生“果”,就必須保證君主的英明發揮出來。

周王室為何衰敗?根子就在王權的不獨立,它受制於分封制和宗法制,必須在下層結構,即諸侯國和卿大夫勢力的支持下,才能發揮效用。周天子看著高高在上,竟然脫離不開下層的掣肘!

說到秦國的改革,就離不開商鞅,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就一個:建立皇權獨裁體系!這就是秦孝公堅決支持商鞅的原因。在秦孝公之前,秦獻公也開始變法,但是始終受制於貴族勢力的干擾,導致變法不能深入。

春秋戰國時期,不光周天子,所有諸侯國,都面臨著君權受制於貴族集團反制的問題。比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三桓作亂等等,最終導致晉、齊、魯三國的淪落。

秦國則找到了強化軍權的措施,這種自上而下,令行禁止的高效運轉結構,是其它各國所不具備的基礎條件。直到六國滅亡,他們無一例外地還陷於君權與卿室勢力的爭鬥中。

2.廢除特權階級保證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從郡縣制、編戶齊民、軍功爵制、吏治等幾個方面,都很清晰地看到一個共同點:貴族特權階級利益受損嚴重,甚至從此直接消亡了!

商鞅變法後為何死的那麼慘?他做的就是挖貴族階級祖墳的事,所以必然遭到殘酷的報復。老秦貴族本不需要努力,天生就可以接班父祖,並傳之後輩,世世代代躺著享受權和利。這種結構無疑對國家利益損害嚴重,國家的經濟收入大量消耗於這些寄生蟲,國君的權力受制於寄生蟲。

歷史上稱分封制結構下的貴族為奴隸主,那時候的經濟模式也叫奴隸主莊園經濟。而由軍功爵受封的人群,不是世襲的貴族,他們被稱為新興士族地主階級,他們的經濟收入需要交納稅收,不像奴隸主莊園獨立王國。

因而,貴族特權階級的消滅,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對國家的強大,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公平機制激發了社會創造力

秦朝相對於周朝的封建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平民獲得了政治權力,減輕貴族階級的經濟盤剝;同時有效調動了士族階層的積極性。

①百姓的經濟負擔減輕

周朝的世卿世祿制,從事農業生產的老百姓,需要養活一大群特權階級。隨著年代的久遠,這個階層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百姓的負擔也越來越重。而貴族階層的莊園經濟,霸佔著最好的土地,還不用納稅。隨著貴族的土地兼併加劇,這個經濟結構也必然走向崩潰。

據史料表明,戰國末年,很多諸侯國農民的稅負比例高達50%以上,甚至80%。最離譜的是,曾經出現農民把所有的產出上交,都交不齊稅負。

秦國的崛起,首先體現在經濟基礎的繁榮上,經濟繁榮的基礎就是農民負擔的減輕,所迸發的創造力。

②平民獲得政治機會

老秦貴族在商鞅變法後,逐漸淡出政治舞臺的核心,平民階層開始登堂入室。秦法規定,只要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被舉薦入官:一是滿足一定家庭資產要求;二是會書寫、懂法律;三是大於十七歲。

雖然有資產要求,但是並沒有階級特性的身份要求,且資產要求並不高。比如劉邦、蕭何等人,都不算富戶,小地主家庭,皆可入仕。

③激活了士族階級的積極性

秦法還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夾心餅”階層,士族階級的積極性。士族階層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從身份上是貴族後裔,但是在周朝卻沒有任何政治權利,而這個階層卻是當時社會的精英。比如李斯、商鞅、範睢、張儀等,為秦兼併六國做出豐功偉績的巨人,都是士族階層。

為何這些六國能人,都棄母國而效力於秦?緣由就是秦國創造了公平的條件,讓貴族階級騰出了掌握國家命運的卿相之位。

很難想象,沒有商鞅等人,秦國還能兼併六國嗎?

4.軍功爵制提高軍隊戰鬥力

六國稱秦軍為“虎狼之師”,並非秦人生而好殺,而是秦法調動了秦人的血性。春秋時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資格上戰場,所以那時候的戰爭,有點像武士決鬥。戰國時期的戰爭,以滅國為目標,變得異常慘烈,士兵由平民充當。

人的本性都是貪生怕死的,沒有動力,何來勇猛?秦師之勇就來自於秦法所給予的巨大動力。這就是軍功爵制,它規定,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只要戰場上有斬首,你就可以立功授爵。

對平民來說,哪有比這個更具誘惑力的?秦國的百姓瘋狂到什麼程度,老百姓只要家裡有男丁,妻子趕著丈夫,父親趕著兒子上戰場,而且有指標,完成任務回家光祖耀祖,完不成任務,沒臉回家。

在秦國士兵的眼中,長在六國士兵脖子上的那東西不是頭顱,而是金燦燦的元寶!

綜述

上述分析可知,秦兼併六國創建第一個帝制統一國家,不同於後期的改朝換代,它得益於商鞅變法,給秦國創建了一個全新的政治結構。這個新的體制,要遠比落後的封建制度更具優越性,更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也更能體現社會的進步意義。

所以,任何單純討論軍事成敗、外交得失、個人貢獻等等,都是細枝末節,秦國的帝制文化,才是秦國必然站在歷史前沿的源動力。


尋根拜祖


首先,這個問題包含了兩個習以為常的知識性錯誤或誤導,應該討論一下。

第一,秦朝不是王朝,是帝國。

秦朝是後人對中華秦帝國朝廷的簡稱。作為秦帝國政權的象徵,秦帝室和皇帝尊號更具有說服力。秦帝國的最高統帥稱皇帝,不稱王,秦始皇取消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國有制,不封王。秦帝國政權危機時刻,子嬰降格稱王自保,仍然難免殞命。

較準確的稱謂是中華大秦帝國。

第二,秦帝國不是第一個中華大一統帝國(王朝)。

秦帝國之前中華大一統帝國還有好幾個,包括西周帝國、商帝國、夏帝國,這三個帝國都是奴隸制大一統帝國。在它們之前還有一個黃帝帝國,那時候由部落圖騰上升為統一國號還不明顯,所以可以統稱為中華黃帝帝國。

不要誤認為秦帝國是第一個大一統中華帝國,準確地說,中華秦帝國是第一個地主階級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秦帝國政治文明體制引領世界文明近兩千年。

第三,此問題可以修改為“秦帝國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帝國”(這裡“封建是借用習慣用語,不表明秦帝國仍採取裂土建封等奴隸制私有制落後體制”)。

其次,為什麼秦帝國能征服各國,重新實現高度融合的中華文明大一統呢?

我認為,主要是秦國曆代君主,特別是秦始皇帝嬴政,繼承了三皇五帝三代聖王的政治理想,遵循了地主階級革命的、富國強兵法家路線,革除了周禮儒教等奴隸制思想和體制弊病,敢於以戰止戰消滅反動武裝,掃除了新的和平發展與均衡發展的割據障礙,從而順應天意民心,實現了中華文明的大一統,奠定了中華農牧文明輝煌兩千年的牢固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