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歷史沿革】西北民族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學校,隸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學校肇始於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蘭州開辦的藏民問題研究班和藏民學校,1950年1月改建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校情總覽】學校地處蘭州市,建有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76畝,其中西北新村校區359畝,榆中校區1417畝;建築面積735645.33平方米;圖書資料394萬餘冊;博物館館藏文物2964件;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1013億元,固定資產總額35.44286億元。2015年成為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國家民委和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2017年被列為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人才培養】學校紮根西北大地辦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為國家戰略和少數民族、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始終堅持把為民族地區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幹得好”的專門人才作為使命自覺,已培養各類人才16萬餘人。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56個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434人,其中本科生24248人,研究生1676人。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教學機構】學校現設有28個教學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維吾爾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美術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院、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科研機構】學校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科研機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民族信息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926人,其中專任教師1241人,正高級職稱人員294人,副高級職稱人員601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349人。教師中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9人,領軍人才6人,中青年英才培養計劃12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1人,領軍人才9人,優秀專家5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選10人,“555”創新人才工程人選6人;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甘肅省教學名師6人,青年教師成才獎61人。學校有1個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

【學科專業】學校是一所優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學科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71個本科專業,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和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資格和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博士研究生資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3個省級特色專業;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5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現有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其中,7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社會學、應用數學、法學、民族傳統體育學;12個甘肅省重點學科: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畜牧學、獸醫學、宗教學、民俗學、格薩爾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美術學。在甘肅省“雙一流”建設規劃中,民族學為一流學科建設優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民族信息技術和生物工程為一流學科建設特色學科。學校現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動物醫學生物工程創新團隊,2個國家民委創新團隊,10個校級創新團隊。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學校建有3個甘肅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西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問題研究中心;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個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甘肅省宗教問題研究智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研究中心;2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獻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學校是“甘肅省民族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牽頭主持單位,成為省級“一帶一路安全問題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家認同協同創新中心”“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協同單位。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實驗室;3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與技術實驗室、口腔醫學實驗室、電子材料實驗室。同時,建有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省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新型建材與建築節能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民族語言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口腔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校環境友好複合材料及生物質利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校民族信息電子商務重點實驗室。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科學研究】學校注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1年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682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主持2項、子課題9項,“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74項,省部級項目614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44項。學校研發的《藏漢雙語信息處理系統》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藏文視窗平臺、字處理軟件和藏文網站》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出版,實現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迴歸與面世,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學與藏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出版發行《西北民族研究》(國家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為CSSCI來源期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學術期刊,民族類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蟬聯2-3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國家級民族學類核心期刊,2009年被評為“中國北方優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藏文版被評為全國民族地區學報優秀期刊。

【社會服務】學校努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為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被國務院授予“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在玉樹地震救災中,藏語言文化學院師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嘉獎;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為甘肅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一批骨幹企業;學校被文化部確定為全國首批非遺保護傳承試點單位;連續16年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榮譽稱號。

【國際交流】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同美、俄、英、德、加、埃及、馬來西亞、蒙古等國家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係。選派優秀學生到國外訪問、交流和學習,選派教師出國訪學、進修和從事科學研究;聘請外國專家來校執教和開展科研合作,曾有2位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6位榮獲甘肅省政府“敦煌獎”。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最美校園之西北民族大學

隴橋24小時,帶你瞭解全國的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