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新一代Q3發布,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幾天前前發佈的新 Q3,是目前離你最近的 “Lichte 時代奧迪車”。

2014 年初,德國人 Marc Lichte 出任奧迪全球設計總監。去年,他和他帶領的設計團隊帶來了首個真正意義上獨立操刀的作品:第四代奧迪 A8(之後陸續還有新 A7、A6、E-Tron、Q8、A1)。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首次全面接管設計工作,就面對著奧迪旗艦 A8,Marc Lichte 多多少少有些束手束腳。新 A8 的造型顯得保守有餘,他為“新一代奧迪車”劃定的改革主旋律,在新 A8 上止於蜻蜓點水。四平八穩四字訣,壓住了 quattro 風格的分割輪拱腰線,蓋住了更立體的六邊形格柵,後來被戲稱“三道槓”的日行燈也擠在規矩方正的燈廓內。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A8 的 “quattro 輪拱”很不明顯)

6 月奧迪發佈了全新車系 Q8,意味著這位新任總監設計思路的全面落地。Q8 本身偏重個性化的產品“人設”,為設計團隊放開了諸多限制,油泥模型更徹底地為 Marc Lichte 的本意所掌控。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Q8 和 Marc Lichte)

到今天,換代後的全新 Q3 揭開面紗,奧迪的這輪設計變革真正觸及到了多數人——終於輪到大家努把力能買得起的車了(不算未國產的 A1)。

這麼說來,你應該能理解很多人把新 Q3 稱作“小 Q8” 了。雖然在國內,新 Q5L 前腳才剛上市,但其實這一代 Q5 和新 Q3 是奧迪兩個時代的作品,反倒是 Q8 才和新 Q3 血脈相通。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奧迪標誌性的大嘴格柵,在 Q8 和新 Q3 上紛紛進化為八邊造型。不過新 Q3 比 Q 系旗艦 Q8 還是有所收斂,格柵的立體和外凸程度不及後者。Q3 和 Q8 有著明顯傳承關係的面部特徵,但前者更靈動、後者更威嚴的區別也很容易感知。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如開頭所說,四個輪拱上方明顯的凸起線條,是 Marc Lichte 帶來的重要設計更新。它被奧迪稱作 “quattro blisters”,靈感來自於 80 年代奧迪 Quattro 賽車,你還會在接下來的一系列奧迪新車上見到這一外觀特徵。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圖自:jadefansite)

Quattro blisters 突出了四個車輪處的強壯感,新 Q3 的車底和輪眉施以黑色處理,二者結合,你能明顯發覺它看上去要比老 Q3 更健壯,更像一個“火力壯”的肌肉小夥了。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上新下舊)

C 柱與車頂的下溜趨勢不再像老 Q3 那麼強烈,直接好處是尾部輪廓更自然更挺拔,尾廂的載貨高度上限也會更大。頭尾燈都用上了經修飾的“三道槓”燈帶,後續你還會在明年國產的新一代 A6 上見到同款。

新 Q3 毫不意外的全系標配隱藏排氣,看著挺精神的矩形“排氣管”,實際上只是個堵死的裝飾件。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車內的變化讓人欣喜,中控屏周圍的八邊形銀色框架造型,和新 A8、A7、Q8 如出一轍。對比一下畫風完全不同的 Q5L 內飾,這一點又在提醒我們,這代 Q5 其實首發於 2016 年,它並沒能趕上奧迪更新後的設計語言。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動力和配置放到最後,因為這類主力車型往往不會有意外。新 Q3 會迎來一臺全新 1.5T 四缸機,中高配則是熟悉的 2.0T,匹配七速雙離合變速箱和橫置版 quattro 四驅。插電混動版會在後續推出,但不會有純電版本,畢竟奧迪正在打造獨立的 E-Tron 純電系列。

最新版 MMI 系統、自適應巡航、無線充電、虛擬座艙等奧迪科技配置,都會出現在新 Q3 的配置表中。只是依奧迪中國的習慣,消費者不加錢去買高配車應該無緣享受。

國產加長的數字遊戲

上代 Q3 基於著名的 PQ35 平臺,時過境遷,新 Q3 終於用上了大眾集團最新的 MQB 橫置引擎模塊化平臺,這意味著它能很方便地在一汽-大眾現有的 MQB 生產線上投產。車身尺寸從上代的 4.40 米膨脹到了 4.48 米,軸距也增加了約 80mm 至 2.68 米。

尺寸的變化呼應著奧迪 Q 家族的壯大。中型 SUV 國產 Q5L 加長軸距後,車長從原先的 4.6 米增長到 4.75 米,可以說已經一隻腳邁入中大型 SUV 的地盤。這樣奧迪 SUV 陣營中,車長 4.4-4.6 米的緊湊級-中型 SUV 被空了出來。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Q5L 車長已達 4753mm)

在尺寸更小的市場,一汽-奧迪的國產 Q2L 早已浮出水面,會提前於新 Q3 在今年內上市。別看同樣帶著 “L”,其實 Q2L 相比原版 Q2 的加長幅度微乎其微:車長僅增 38mm(4.23 米),軸距增幅僅 27mm(2.63 米)。比起“正經”加長操作一般 80-120mm 級別的幅度,Q2L 的 “L” 幾乎可以忽略。

這種難得的“節制”,似乎有些為換代後的新 Q3 留空間的意味。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但目前新 Q3 的體型也還不夠。在國內,它目前最直接的對手寶馬 X1,國產後的加長版本擁有 4565mm 車長、2780mm 軸距,和新 Q3 之間形成了 80-100mm 的差距——這正是常規國產加長的操作範圍。

因此將來國產的新 Q3,很大概率也會迎來 “L” 後綴。反擊寶馬 X1 L、防禦奔馳下代 GLA/GLB,同時與 Q2L、Q5L 組成奧迪國產 Q 系列加長陣線。加長後的軸距理應落在 Q2L(2628mm)和 Q5L(2908mm)中間,參考原版新 Q3 的2680mm 和寶馬 X1 L 的 2780mm,加長約 80-100mm 至 2.7-2.8 米剛好合理。

奧迪新一代Q3發佈,但它還救不了奧迪中國的2018

(寶馬 X1 長軸版)

2018 年,註定不屬於奧迪中國?

“Q3L” 是一汪解不了奧迪近渴的遠水,由於國產進度的“時差”,一汽-奧迪引入新 Q3 需要等到 2019 年。2018 年的奧迪中國,最大的指望仍是剛剛上市的換代 Q5L,加上即將到來的新力量 Q2L。

2018 上半年,去年壓哨贏下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奧迪,共賣出了 30.66 萬輛車。半年成績單出,奧迪已明顯落後於奔馳的 34.01 萬輛,身後的寶馬成績 29.98 萬輛僅一步之差。相比現階段奔馳驚人的價格保持能力,奧迪的多數主力車型優惠已近極限,轉為守勢是更明智的做法,但這也意味著放棄保持了 30 年之久的在華年銷量第一紀錄。

尤其是,奧迪中國想在 2018 年贏下第二,也並非輕而易舉的目標。華晨寶馬在下半年迎來首度國產的 SUV 主力 X3,即便保守估計,半年所能帶來的增量也有望以數萬輛計。奧迪中國需要以換代(非新增車型)Q5L,加上要等到三、四季度才上市的 Q2L 來應對,說不上是一場勝券在握之仗。

尤其在主力車型 A3、A4L、A6L 市場折扣已近極限之時,僅為力保“連續 xx 年銷量第一”,而像去年年末那樣再打無限制價格戰並不明智,對品牌力的損害無異於殺雞取卵。讓出第一位置、阻擊寶馬保住第二、等 2019 年新一代 A6L 到來再圖進取,就看奧迪中國的進退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