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量出現的京東便利店?

陸科民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指導下。馬雲搞了無人超市。那是阿里自己搞的。那段時間,馬雲走到哪裡就是新經濟,新零售,新XX。結果杭州某知名企業家一句話,他又沒搞過實業,懂什麼。

結果100億打水漂了。他那無人超市完美的環境,成了大媽們摘菜聊天的好去處。因為每個店不大,所以品種和實際需求就難以完美融合。結果大家都知道的,全國大撤退正在進行中。

京東劉強東的想法看似比馬雲好些。讓大家加盟。他提供貨源,結果怎麼樣,阿東不知道,我是知道的。有一點,劉強東和馬雲之間的做法不同。馬雲自己掏錢。劉強東喊別人掏錢。

便利店在中國其實並不缺,7-11便利店,全家便利店,易捷便利,崑崙好客,美宜佳,天福便利店,紅旗,十足,之上,可的,好德,舞東風,羅森中國,,,,,太多了。京東說是要綜合很多服務進去。包括買火車票,收快遞等。這樣多種類服務的便利店,臺灣到處都是。我想,一則增加點服務項目對便利店來說只是一個培訓的事情,很方便。另一則,那是信息互聯網上沒有發達的時候才有用,現在手機上買火車票了,誰還去便利店買,現在蜂巢取快遞了,誰還去便利店拿。京東唯一的優勢就是它進貨成本的優勢。而國內其他已經存在十幾年幾十年的便利店,也是全國一盤棋的。所以這種優勢並不明顯。

就消費便利店的人群來說,並不會有很大的增加。京東去了,也就是見縫插針而已。儘量做到合理佈局,而不敢針鋒相對,人家已經做了辣麼多年了,和周邊的粘合度都很好了,說實在能開的地方都開了。

所以京東計劃做城鎮,說是搞100萬家。這口氣有點像馬雲了,動輒就是幾百萬就業。真有點萬眾創業的味道了。但是城鎮,那就是另一種小店格局。這就是為啥傳統便利店企業從來不涉足小城市小城鎮的原因。進貨的便宜恐怕不是京東能插入的。你賣奧利奧餅乾,人家賣的是粵利粵餅乾,你賣可口可樂,人家賣可曰可樂。不過是吃的,用的,穿的,還是小家電,大電視,都有各自的品牌和渠道。要不就在你京東便利店裡,外加一條進貨渠道,藉著招牌賣。就那一點點營業額,你說沒合適的利潤兩夫妻喝湯過日子?

便利店就那點營業面積,能做的服務都算上,也就那點銷售量。對京東來說,更多的是為自己的進貨增增加一個出貨的渠道,而對經營者來說,能得到的消費量,總不能說拿便利店和超市去比較。便利店的銷售服務只是一個拾遺補缺,更大的購買,誰都不會總在門口小店,再說也買不齊全了。所以便利店的增加,不是什麼好主意,只是從人家嘴裡搶點吃的。只是這很難搶得到。

大舟財經觀觀點:人類社會進入到現在的狀況,很難走回去。不要說中國這樣的分銷被推翻,其實在美國也一樣,大的百貨商店都在關門裁員,為什麼,也就是原來的那個方式碰到困難了。服務已經有了很好的解決之道,也不會再回到傳統小店去了。社會正在處於一個變革的前夜,存在著很大的痛苦。接下來的世界可能是你我想象不到的那個樣子,但絕對不會是像馬雲和劉強東所想的那一種新零售。應該會是一個點對點的服務,它們既在市場中,又在市場外。每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技能來獲得社會的認同。生產和消費會直接見面。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落地後應該就能看到了。


大舟財經觀


2017年,京東推出“無界零售”戰略,打破場景的界限、貨物的界限、人氣的界限來提高效率。京東現階段的計劃是每天要新開1000家便利店,而未來目標是每300米要有一個京東便利店。目前京東便利店在大規模和各行各業進行合作,以實現優勢互補,共享客戶群體。

上線聯通業務

2018年4月21日,京東新通路與中國聯通共同宣佈,中國聯通的多項業務將在京東便利店上線,店主可以為客戶辦理寬帶申請、號卡售賣、繳費續費等中國聯通業務。聯通還可推出京東便利店的電子消費券。大大豐富了京東便利店的增值業務,也為聯通用戶提供了便利。

加入洗衣業務

2018年5月3日,京東便利店與專業O2O洗滌服務平臺檸檬洗洗簽署合作,消費者只要在京東便利店掃描店內二維碼,就可享受上門取送+專業洗衣服務。通過這一舉措,京東便利店可以增強用戶黏性,增加收益。

無人售貨機

無人售貨機是京東便利店實現“無界零售”戰略的又一重要動作。目前,該設備作為便利店的延伸場景投放,已在全國投入使用。無人零售機的佈局節省了人力成本,延長營業時間,也增加了店主的收入。

農村夫妻店

京東便利店的開設打破了電商和實體店鋪間的零和競爭局面,使線上操控和線下實體運營有機結合起來,劉強東曾表示京東便利店的百分之五十要開在農村,這將為線下實體店尤其是農村夫妻店帶來新的銷售生機。


華爾街見聞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下面是我關於本條問題的一些看法。


1、電商平臺推廣線下新零售實體便利店優勢得天獨厚,京東3C數碼和自建物流優勢明顯。

馬雲的天貓無人超市一經推出,就以前衛的概念和自帶傳播屬性的基因大紅大紫了一陣,看起來是很有在線下便利店零售領域大幹一場的架勢。後來,大佬們關於便利店的動作倒不多見,新零售的風倒是越吹越大。

無人便利店看似簡單,的的確確是個十分需要資本的活計,前期探路者傷亡慘重,布好了局的大佬們悉數登場。

對於電商平臺,做起新零售線下實體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貨源不用操心,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其中,京東的優勢較為明顯。選擇從中小城市和農村區域開局的京東,已經在小城市開起了京東數碼超市,京東的核心產品3C數碼非常適合線下展示,也能起到吸引線下流量的作用。並且,京東引以為傲的自建物流,在配送和供貨方面都非常有優勢。


2、人、貨、場重構,線下便利店責任重大。

阿里推了天貓小店,京東推了京東便利店,當年喊著電子商務消滅實體店的看客們又一臉蒙逼了,這些電商大佬們,怎麼又反過來推線下便利店了呢?

說白了,這是一場“人、貨、場”關係的重構,在這場重構中,場也就是線下便利店扮演的不僅僅是便利店角色,而是一個社交平臺,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一個能給客戶提供更多可能性,更多想象力的所在。

社交的強大,毋庸置疑,社交媒體,社交電商,社交能在人的需求點上擴散出無限的可能,線上社交的故事,被騰訊講完了,當然,阿里也沒有放棄,孜孜不倦地在支付寶中加入社交元素。線上社交的戰爭,早已結束,而線下社交的戰爭並沒有。

基於線下社交人的私密性和排他性需求,故事講述者提供了一個從線上延展下來的新的場景。新的購物場景觸發,也許就藏在逛線下便利店的某一天。而線下實體便利店本身的功能,也不僅僅侷限於賣貨的地點,它也可以是一個展現商品的陳列館,供客戶閒逛休息的加油站。

聚集更多人流的背後,更能觸發無限需求可能。


3、線上領域高下已分,線下領域尚待發力。

就像我在第二段提到的:“線上社交的戰爭,早已結束,而線下社交的戰爭並沒有。”換在電商和新零售領域也是如此。

線上電商雖是阿里一家獨大,但京東也順利殺出一條血路,在線上反哺線下打響新零售戰役的當下,阿里也是信誓旦旦,信心十足,下足了本錢,先是盒馬鮮生,後有天貓無人超市,接著推出了淘寶心選,衣食住行全方位,中產百姓各階層,阿里都對標布好了局。

然而新零售這塊硬骨頭不是這麼好啃的,我們看到,打出新消費旗幟的丁磊將逼格滿滿的網易嚴選從線上搬到線下。一直緊追淘寶不放的京東也將京東便利店開滿了大街小巷。

線下新消費、新零售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然打響,生死攸關,自是寸步不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將有更多大佬入局。貿然斷言誰是最大,言之過早。



吳懟懟


您好,不請自來!先上一組數據,看看目前我國實體經濟整體發展前景如何: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

去年我國實體零售發展態勢良好,重點監測的2700家典型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個百分點。去年我國網上零售額突破7.2萬億元,同比增長32.2%。這其中不乏京東便利店的崛起之力。

在互聯網經濟的衝擊下,全國能出現大量的便利店,可謂是實體店的大力反擊之作!而京東自己也說了:“要每天開1000家店面,每300—500米就要有一家京東便利店。”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加上京東通過多年互聯網經濟的實踐,勾畫了更為清晰的用戶數據圖,反哺線下的用戶圖像,一旦分佈開來,可以迅速抓住客戶消費心智、習性。


另外,便利店店主通過APP下單,直接進貨,完全減去層層進貨渠道、壓低了進貨價格,使得采購者受利也更多。

但是!目前一線城市便利店趨於飽和。

網購次數也更為頻繁,所以小便利店想開大,仍會被7-11等全天便利店“壓迫”,此外,不同場景對便利店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社區型便利店對生鮮的要求就更高,而對於寫字樓下的便利店,盒飯等即食商品的比例就要更大。”


如果不能滿足“場景化”與“消費者碎片化”的結合,二三線的便利店想發展起來難度仍然較大。


最後,在技術上。

我們知道,快遞方式多以小盒形式分裝,大件物品在運途過程中,所經受的考驗更大,如果便利店想通過快遞方式批量進貨,那麼運輸成本是會有所提升的,產品的“完整度”也有待考證。

那開京東便利店是否會賺錢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創業投資家(ID:cytzjia)原創,歡迎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致富方法,閱讀更多財經信息哦!


創業投資家


按照公開的披露,年底前京東每天要開1000家便利店。注意,不是一年內,而是每一天。

要說的是,這樣的開店速度是極其驚人的,即便是日本零售業巨頭7-Eleven,也比不上。有同樣手筆的,只有馬雲的阿里巴巴。

電商巨頭衝向線下,新零售、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等等,概念翻新,理念翻新,實踐翻新,只有一個最大的理由:線上流量紅利漸失。

重構商業的價值鏈,這是件很時髦的事,也是件市場形勢逼人的事。

也許,人們最關心的是,在京東便利店大量湧現的時候,誰最受傷?誰最受益?

先說,誰最受傷?

就在京東與阿里天貓爭著線下大布局時,真正受到10000點傷害的是,曾經在國內市場無比強勢的中間商,也就是常說的經銷商。

中國常規的商業模式是,廠家通過多層級的代理商,或者經銷商,將商品鋪陳導終端零售領域。這樣經過全國總代理、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甚至縣鄉級別的經銷代理,層層加價之後,到零售終端銷售價格已經很高了。

這也是中國的電商為什麼會給實體零售企業帶來那麼大的衝擊:因為電商是跳過了中間商的一個渠道,所以價格能夠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再說,誰最受益?

雖然加盟者背靠大樹好乘涼,是受益者。但最大收益者,還是京東們。

線下實體店,也有線上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體驗感。這是電商所不能取代的一個方面。

京東近幾年持續佈局供應鏈,看起來只是為電商服務,但那麼巨大的投入,僅用於服務線上,顯然不能較快的取得效益。而通過線下擴張,可以進一步發揮供應鏈的價值,並實現最快時間的盈利目標。而且可以降低線下終端的銷售價格,具有極大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供應鏈的佈局,不但為線上轉化帶來巨大便利,更是極大的衝擊力傳統的分層經銷模式,這是市場機會,也是無界零售店核心要素。

京東便利店本質上是與阿里競爭,實際上他們的出現,是打破了中國傳統層級分銷商也模式。也可以說是零售體系的一次巨大變革,有利於消費者。


波士財經


前幾天京東的劉強東參加一個活動的時候表示,今年年底以前,京東便利店要以每天1000家的速度增加。

當時,我以為他說錯了,或者是記者寫錯了,再三確認了才敢相信。

每天1000家,到年底還有260天左右,也就是說,今年京東便路店的新開店要達到26萬家。

後來一個參與了活動的記者告訴斑馬消費,京東準備以京東金融的貸款來扶持便利店發展,保證店主每個月最少有8000塊錢的收入,所以申請的人很多很多。

確實,最近這幾年,線上反攻線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僅阿里京東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連三隻松鼠等淘品牌都把精品店開到了各大城市的商圈。

京東用自己的渠道優勢,走社區小超市老闆這條底層路線,協助收購了多家線下連鎖商超的騰訊,進攻阿里巴巴的線下商業。

這條路行得通,將來京東肯定能在線下商業形成一定規模。但是,這個26萬家確實吹得有點過了。

永輝超市、紅旗連鎖、中百集團,後來崛起的Today,做了這麼多年,也就幾百上千家店,你要1年開26萬家店,除非只是讓店家換個京東的招牌那麼簡單。


斑馬消費


對於該問題,編輯認為:劉強東近日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數字峰會上提到,京東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每天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的目標,線下便利店的落地經營將成為京東打造“無界零售”的核心。

劉強東於去年7月份提出了“無界零售”的新的念,其核心是供應鏈,就是讓技術滲透到零售業中。傳統線下零售業的供應鏈成本向來很高,同時這類傳統的分銷渠道還存在著渠道層次多、信息回傳慢等問題。京東欲借用自身高效的供應鏈賦能各方,開放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通過體系共享串聯起供應商、客戶等群體,最終憑藉規模優勢的擴大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京東的供應鏈也將開始獨立於自身的電商體系而轉變為開放式平臺,成為所有商戶都能使用的公共服務。

如今,線下零售業的戰爭也已悄然打響,遍佈於城市街頭的小店或夫妻店成為了巨頭們進軍線下零售的重要一環。其中,電商巨頭阿里日前將便利店改造升級延伸進校園,在四川師範大學成龍校區落地首個天貓校園便利店;以實體零售起家的蘇寧也正著手建設智能零售新生態體系,加速拓展線下佈局。目前,國內中小門店的總量超過680萬家,這些小店遍及全國各類市場,渠道下沉至三四線、縣級以及村鎮市場,服務直指終端消費者,擁有天然的線下交易優勢。國內的中小門店能為電商巨頭們提供更便宜、更強大的流量入口,幫助電商巨頭構建從商品到消費者的效率最快、最直接的通道。


經濟觀察報


前幾天還回答京東便利店的模式問題,今天就看到了京東便利店大量開放的問題。

線下京東便利店的野蠻增長,正是新零售到來的前兆,是各大電商公司搶佔線下零售終端的具體體現。阿里,京東在其他領域各有勝負,在便利店這麼大市場更要一決雌雄。


首先,為什麼要做線下?

1.線上紅利有限。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人們人手一臺手機,上網時間基本24小時在線。線上用戶已經完全用盡,沒有新用戶了。老用戶也基本形成了各自購買習慣。電商企業都在自問,如何突破現在,未來究竟該往哪裡發展。

2.消費升級,社會進入品質生活,對價格不再敏感。需要的商品品質和品味,當然願意線下邊休閒邊購買了。

隨著線上成本增加,線上商品和線下價格越來越接近。


對未來新零售行業我做出如下預測:

O2O線上線下一體化時代必然到來。線下體驗,線上購買。小物品當時帶走,大件的在家等著安裝,送貨。

線下的實體店鋪轉型成為體驗店,而京東便利店也好,阿里小店也好都是變革的先遣軍。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京東CEO劉強東提出了將來要開設百萬家的京東便利店,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將便利店開到農村地區以及四線五線城市去,另一部分的原因則是要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相融合,實現無界零售。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互聯網巨頭企業都開始紛紛轉型去結合線下實體,那麼為什麼這些互聯網大佬紛紛看好線下零售店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這三個原因:

1. 線上消費逐漸趨於飽和,需要尋找新方向;
2. 線下消費的體驗性更強,更能吸引消費者;
3. 線下實體有天然的即得性。

對於傳統零售商來說,電子商務的殺傷力在於低價優勢,京東有電子商城作為支撐,低價優勢依然可以體現在線下便利店,而且在京東商城直接訂貨,再加上京東物流優勢,最快可以當天補貨,降低了加盟商備貨壓力。貨物由京東提供,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而且京東便利店以易耗的日用品為引流品,嫁接多個生活服務項目,比如京東快遞、維修、產品售後等,為京東服務深入社區提供了支持,同時嫁接的多品類服務又成了加盟商更多盈利的來源。


而且京東便利店,加盟比較方便簡單,你只需要交納保證金就可以,再加上京東在國內的人氣值以及產品知名度,在店主的耐心經營下可以說是有著較為良好的發展空間,所以會有那麼多人去選擇加盟這家店,也就不足為奇了。


科技抱拳奧特曼


劉強東的小目標

劉強東 現場圖

日前,京東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稱現在每週新開京東便利店達到了1000家,今年年底的目標則要達到每天要新開1000家店的速度。現在京東每天接到大約5萬個開店的申請。每300米開一家京東便利店,有京東的品牌、京東的商品,關鍵是裡面沒有假貨。有京東的精準供應鏈,還有京東金融的資金支持。平均每個月收入八千塊。這就是劉強東最新的小目標。

沒有供應鏈,你啥都不是。

劉強東還表示,很多人有常識性錯誤,都以為互聯網只要有流量就能賺錢?我有流量就可以做電商,有流量就可以做零售,其實不是。離開了供應鏈,你啥都不是。沃爾瑪、家樂福在中國門店的地理位置比永輝,比我們很多零售商還好但是為什麼做不過永輝?因為只有永輝打造了一個高效的生鮮供應鏈。永輝超市的供應鏈可以跟小攤上賣菜的比價格,而且還能賺錢做到,這個水平非常牛。

劉強東 資料圖

京東的物流供應鏈

2004年,京東剛剛進入到電子商務行業的時候,噹噹卓越都已經拿到C輪融資了,阿里巴巴也拿到了雅虎軟銀的10億美元風投。當時劉強東剛從科技市場的小櫃檯創業,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大象級別的。

2006年,當劉強東拿到了融資的時候,阿里巴巴的體量已經是京東的60倍了。2012年,依然比京東大10倍。這種情況直到2016年,在中國B2C電商平臺裡面,這個差距縮小到了百分之幾十。劉強東曾經在年會上表示,最快到2020年,京東商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大B2C電商平臺!劉強東的這種底氣,就來自於京東自己的物流供應鏈。

劉強東在投資物流的時候,曾做過詳細的測算。因為他堅信京東做了物流之後,成本不會上升,而是比使用第三方物流更便宜,也就是成本是下降的。經過這麼一番考慮之後,劉強東才決定京東必須要自建物流。京東自建物流燒錢上百億,這一點也是外界對京東的一個誤解,以至於很多人不理解劉強東的這一做法。

供應鏈是全世界規模效益最明顯的行業,供應鏈規模越大,效率越好。

京東便利店

但也有網友質疑,每天開一千家,牛吹上天了嗎,國內872個市轄區、368個縣級市、1442個縣,你每個地方準備開幾百萬家還是幾千萬家呢?

其實,京東便利店個頭很小,全國有2萬多個鎮每個鎮開上5家便利店也有十幾萬個店還沒算縣和市。那麼如果一天1000個大約需要不到半年時間。加上城市的話估計劉強東準備一年之內拿下全國。

劉強東的京東便利店,你家附近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