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輪投資與2.5級自動駕駛 造車新勢力的「超車」之路

最近,小鵬汽車宣佈了新一輪B+輪投資,在竊取蘋果技術機密案件的負面影響中,也算是些許提振了外界對這家新造車企業的信心。

我們總愛定義一些新概念,比如通常投資會分為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一個Pre-A,然後又有A+,現在B+也有了,恐怕接下來C輪也會進一步細分,出來Pre-C、C+甚至C++來。

B+輪投資與2.5級自動駕駛 造車新勢力的“超車”之路

為什麼分出這麼多說法,其實也不難理解,金額沒到一般意義上下一個級別的投資量級,但又有對外宣佈的必要,這種時候就需要包裝概念。比如小鵬汽車,目前產品沒有新消息,竊密事件正在發酵,這時候確實需要一些消息來轉移一下公眾的視線,平復一下員工的情緒。宣佈一輪投資,比再發一封面向公眾的員工內部信還是實在得多的。

這讓筆者聯想到另一個越分越細的領域,就是關於自動駕駛的級別。大家都知道SAE關於自動駕駛L1-L5的分級,但是不知不覺地,國內越來越多的廠家,尤其是新造車勢力,開始把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描述為2.5級,甚至還有作自動駕駛系統的初創公司宣佈正在研發3.5級自動駕駛。也難怪有媒體在朋友圈調侃,說照這樣下去,自動駕駛級別還會有L2.75,L3.1415926等等。

B+輪投資與2.5級自動駕駛 造車新勢力的“超車”之路

對於2.5級自動駕駛這個提法,很多人都告訴筆者,這是特斯拉先提出來的,很多媒體老師也在稿子裡這麼寫,但是我就是死活就是谷歌不到這種說法的英文出處,不僅人家特斯拉的官網裡隻字未提,甚至對於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的英文報道里也都是稱之為level2而不是什麼level2.5。難道是因為人家的autopilot升級到了2.5版,就代表自動駕駛級別也到了2.5級?

不過,用中文搜“特斯拉”和“2.5級自動駕駛”的話,還是能搜到一個結果,那就是被稱為前特斯拉autopilot技術領軍人物的谷俊麗,在表述新東家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時說它“定位於2.5級,希望傳達出中國本土化自動駕駛團隊的信心”。你看,轉了一圈,這個文字遊戲的始作俑者還是轉回了國內的新造車勢力。

B+輪投資與2.5級自動駕駛 造車新勢力的“超車”之路

其實,在這一點上,傳統車企確實比較傻。比如,通用凱迪拉克CT6的Super Cruise系統,在業內首個使用高精地圖進行高精定位和數據匹配,能夠允許駕駛員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雙手無需握住方向盤,按說這已經遠不是一般意義上L2自動駕駛系統能實現的了吧,至少是已經比特斯拉的autopilot還要強了,應該叫一個L2.75什麼的,但是通用說了,這就是L2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通用好歹也是在Navagant research裡成為了自動領域僅次於谷歌的公司,並且在全球首個發佈了可量產的L5級別自動駕駛原型車,怎麼連點宣傳的藝術都不懂呢。實在是讓人捉急,這豈不是分分鐘就被新勢力彎道給超了車,折騰好多年,卻輸在了起跑線上。

當然,有人會說了,L2.5只是一種宣傳話術而已,何必較真,國內類似的造概念營銷還少麼?也許最近全球高溫,讓筆者確實有點軸了,但這種生造概念的做法,不就是另一種變體的PPT造車麼?與其包裝再多概念,講再多情懷,用再多看似高深的技術術語,也不如拿出一款實際的產品,放在陽光下讓大家評價。

這不,最近幾天,媒體曝出一款號稱續航350km以上的新造車勢力產品,用戶一開,續航不到200km。對這種情況,這就算之前說得再天花亂墜,又有什麼用呢?同樣的,就算你號稱L2.99999級自動駕駛,總之就是我達不到L3標準,但是我最牛,如果永遠不上市,或者三天兩頭出事故,又靠什麼打動消費者?

當然,這裡面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企業的最終目的確實是造車去,而不僅僅是敲鐘。如果把敲鐘作為目的,那很多事情也就很好理解了。

最後,筆者注意到,在小鵬B+輪融資的一篇自媒體宣傳稿裡,何小鵬說未來三年裡,如果一個造車新勢力不能做到單款車型銷售超過5萬輛,年度銷售超過10萬輛,就很難和傳統車廠競爭。在感慨小鵬終於說了句大實話的同時,我只能說祝好運。這不僅是對小鵬的祝福,也送給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