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歷史上那麼多的幕府將軍實權派,卻沒有人想到廢除天皇自立?

馮忠澤

日本皇室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相當奇葩的存在:一方面號稱萬世一系,從未間斷;另一方面卻幾乎是萬世一系的傀儡,事實上日本歷史上真正由天皇掌握政權的時間可謂少之又少。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實際統治日本的幕府將軍、那些強橫一時的戰國大名在瞬間灰飛煙滅,為什麼看似弱不禁風的皇室卻能傳承千秋萬代?為什麼那些實際掌握政權的幕府將實權派沒廢除天皇而自立?

儘管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模仿大唐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然而日本畢竟不是大唐帝國,倒不如說日本更類似於隋唐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世家貴族勢力盤根錯節,等級制度根深蒂固的社會。儘管日本在大化改新的過程中一度借鑑過中國的科舉制,然而參考者卻只能是官僚貴族的後代,應考者幾乎是無條件及第,且不及第者可以改判及第,出身與門第仍然是日本朝廷選拔官吏的最重要的標準。

中國古代實行科舉制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給予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弟子一定的上升渠道,由於這些人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背景,於是就只能依附於皇權,皇帝可以利用這些從民間提拔起來的職業官僚打擊世家貴族勢力,從而加強中央集權。然而在日本世家貴族與生俱來的光榮與驕傲即使在皇權面前也能光芒四射。如果把國家比喻為一家大公司,那麼中國皇帝就是自家公司的唯一股東,而日本天皇僅僅只是作為貴族領袖而存在,而世家貴族則是國家的集體股東。

中國大一統國家體制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一部不斷瓦解貴族力量的歷史——通過科舉制選拔起來的職業官僚日漸代替了傳統的世家貴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國子民的生殺予奪全都操之於皇權之手——皇權可以將混跡街頭的韋小寶一夜之間提拔為帝國高官,也可以將賈府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瞬間打入地獄。皇權可以讓人生,讓人死,讓人尊榮富貴,讓人落魄不堪,無論任何人都只能臣服於皇權之下。

日本的國情卻與此不同:這是一個等級界限分明的社會——士、農、工、商各階層都被自己的出身嚴格束縛,在上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出身平民而能成就功業者僅豐臣秀吉一人而已。這樣嚴格的等級制度一方面使皇權無法逾越身份的限制而肆無忌憚的擴張以避免像中國皇權那樣因過度擴張而引發底層的反抗;另一方面由於在皇權和百姓之間存在著的各級領主貴族替皇室分擔了相當的罵名,由於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是自家領主,他們切身感受到的是自家領主的剝削壓榨,至於那個傳說中的天皇反他作甚?日本的等級制不僅瓦解了底層對皇室的反抗,與此同時那些掌握實權的世家貴族、幕府將軍也不敢輕易逾越身份的限制而冒天下之大不韙。

說到底日本幕府時代各路諸侯大名之間爭奪的不過是國家的實際統治權,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取得了國家的實際統治權——任何力量若要挑戰幕府的權威,哪怕是天皇也被認為是叛逆不道,於是在日語中出現了“天皇御謀叛”一詞。儘管這些實力派人物內心深處藐視皇室的軍事實力,但對其殘留在人們心中的威望始終有所忌憚:皇室在精神上所具有的不可侵犯性在七百餘年的幕府時代其實一直存在——儘管新興的武士政權可以架空皇室,但卻沒任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廢黜皇室。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咋說呢,日本人太傻唄。不知道君權神授都是哄孫子的。

相形之下,就我們中國人聰明。中國人信這個,信那個,我告你,都是表面文章,哄別人信的,其實中國人骨子裡啥也不信。不信鬼神,不信因果,不信宗教,不信官家。在中國,一個猴子都知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甭提項羽和劉邦那樣的人尖,見了秦始皇巡遊的威風,一個脫口即出:“彼可取而代也”,一個喟然長嘆:“大丈夫當如此也”。

2600年了,日本歷史跟中國也差不多,既有內憂又有外患,既有戰國,又有皇權旁落、諸藩並起、將軍稱雄的幕府時代。可是,就是沒有一個人想過取代天皇。既使到現在,日本皇室依然奇怪,沒有姓氏,沒有戶籍,沒有門牌,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沒有信仰自由,沒有婚姻自由。憲法裡他們不是公民,江湖上他們更象黑戶,但是,日本天皇,卻一直是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永遠開不敗的菊花。這一點連日本學者也百思不得其姐。

大家解釋說,第一原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天孫。前者為諸神共主,後者乃諸侯共主,無人敢替代。第二原因,天皇比較明智,有能力時才親政,無能力時就棄權,形同虛君。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根本不必脫褲子放屁,再去奪那名義上的虛權。第三原因,日本天皇在國民中有著無上的尊嚴,掌權者可以利用這種資源,就是挾天皇令天下,留著比廢了好。

不管怎麼說吧,日本天天向大唐中土取經,自稱小中華啥的,但就中國猴改朝換代的功夫,沒人敢學。以至於現代社會了,日本人還羨慕中國。2004年3月17日的《讀書時報》第八版,載有趙冬苓的一篇文章:《和森村誠一聊戰爭與和平》。其中一個細節,森村誠一兩眼放光地評價中國:“我非常喜歡中國,特別是中國的歷史,簡直太喜歡了。中國歷史比日本的精彩,裡面有許多很民主的東西。”看了這話我也兩眼放光,急切地看其下文,他說:“比如,任何人都可以當皇帝——你能設想隨便什麼人當天皇嗎”?

日本人當然不敢設想,但我們中國人敢。這就是中日的巨大差別。真正的君權神授,無人撼動。


端木賜香

其實日本歷史上的那麼多幕府將軍裡,確實有一個是有可能要取代天皇的。


此人即是室町幕府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也就是《聰明的一休》裡的那個糊塗將軍。

不過,這個足利義滿可一點也不糊塗,傳說當時日本流傳著一首預言詩《邪馬臺詩》,此詩據傳乃是中國高僧寶誌和尚所作,全詩如下:

東海姬氏國,百世代天工。
右司為輔翼,衡主建元功。
初興治法事,終成祭祖宗。
本枝周天壤,君臣定始終。
谷填田孫走,魚膾生羽翔。
白龍游失水,窘急寄故城。
黃雞代人食,黑鼠飡牛腸。
丹水流盡後,天命在三公。
百王流畢竭,猿犬稱英雄。
星流飛野外,鐘鼓喧國中。
青丘與赤土,茫茫遂為空。

那麼當時的人們如何解讀此詩呢?東海姬氏國,不就正是說卑彌呼女王統治的邪馬臺國麼?百世代天工,不就正是說天皇家代替上天統治日本一百代麼?而湊巧的是,後小松天皇剛好就是這第一百代天皇。接下去重點則是後文的幾句,最出名的就是“丹水流盡後,天命在三公。百王流畢竭,猿犬稱英雄”,丹水流盡後,可以理解為平家滅亡,平氏的旗幟正好是紅旗,而平家滅亡的一戰壇之浦海戰則異常慘烈,許多平家武士重傷之後跳海自殺,染紅了壇之浦的海面。天命在三公,則可以理解為臣子篡權,如源賴朝、北條義時等為首代表鎌倉幕府篡奪了朝廷實權。百王流畢竭,皇位傳到第一百位天皇時,剛好是後小松天皇。猿犬稱英雄,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屬狗,而他的族弟關東管領(關東公方)足利氏滿則屬猴。也就是說,天皇傳到第一百世的時候,皇位會被狗和猴子給篡奪。


要說足利義滿對朝廷有不軌之心,其實以明朝的國書來說話比較合適。明朝給足利義滿的國書乃是日本國王,也就是說,足利義滿身為日本臣子幕府將軍足利義持的父親,同時又身為明朝冊封的日本國王。表面上,辭去將軍之位的足利義滿可是明朝的臣子而不是天皇的臣子,在明朝那邊看來,即便足利義滿將天皇給下克上了也是理所應當,足利義滿乃是我堂堂大明朝冊封的臣子,而你天皇又算什麼?因此,天皇對足利義滿及其背後的明朝皇帝的支持,感到恐懼是十分正常的。



伊勢早苗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日本天皇自稱是“萬世一系”,就是說血脈從來未斷絕,近代明治維新後更是將“萬世一系”寫入憲法。

除了藤原氏、平氏跟豐臣氏三個時期是關白攝政外,其餘時期的權力都是掌握在幕府將軍手裡。但不管是實際上也好,還是名義上也好,畢竟日本天皇還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

日本自1185年鎌倉幕府建立至1867年德川幕府最後一任大將軍德川慶喜宣佈大政奉還,天皇權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德川幕府最後一任大將軍的兒子後來成了日本一名電氣工程師。

從幕府時代開始,日本天皇就一直處於架空狀態,日本天皇自稱是天照大神的後人,幕府的大將軍們也真的就把他們當大神看待,不過是泥塑的大神,高興了就給個叄瓜倆棗的,而日本天皇要過好日子就要下御詔,得寫“表揚信”,或者給大名賞封號。當然封號都是虛的,然後大名就會上表感激涕零一番,然後會給天皇進貢。這樣的天皇當然沒有人會惦記著去搶班奪權。

另外,日本天皇自稱是天照大神的後人,君權神承,然後他們把行政權交予大將軍,早期的幕府的大將軍也是天皇的血親,大家都要維護神聖的面具,這樣才有利於統治。日本的神話故事都是從天照大神說起,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所以天下會會天下懷疑日本第一代天皇就是徐福,因為一開始就有如此深厚底蘊的理論體系和處心積慮,非徐福這位大忽悠莫屬。因為這位“得道”的高士,早已經參透了神術和權術的奧妙。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為您說說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的關注!


天下會會天下

廢除天皇不是沒有發生過,大友皇子、淡路廢帝、九條廢帝、陽成天皇、還有後醍醐天皇,都被廢過。但從來沒有誰想過要廢除天皇制度,原因很簡單,有它比沒有好。

舉個例子,松平藏人佐松平元康是如何改名為德川家康的呢?三河武士們發現,很久之前,松平家有個祖先叫松平信重,是上門女婿,他原來的姓氏是世良田,乃是清和源氏的一支,世良田還有一種表達方式,叫做“得川”,這一支血統只有松平元康家繼承了,所以他決定恢復祖姓,又因為這位松平信重曾經在德川德滿寺出過家,德川是地名,也就是這位松平信重的故鄉,所以松平恢復的祖姓就是德川。這樣一來,松平家是如何到三河來的,又是如何繼承了源氏的血統等學術問題,就都解決了。

為什麼要改姓?為了抬高身價,因為原則上,取得一方土地還不算真正的取得,得天皇封官承認才行,不然今天憑實力取到,明天別人也可以憑實力從你手中拿走。而要得到承認,原則上必須是“武家棟樑”——源、平二家的人。這是很早就確立,併為武家共同遵守的原則。

試想一下,有多少大名的身份、地位都是在這種制度下取得的,如果廢了天皇制度,或取而代之,會怎麼樣?他們一定會群起而攻之,因為這動搖了他們統治的合法性基礎。更何況以日本大名割據一方的分裂局面,誰也沒有能力真的推翻天皇,即便坐穩了將軍之位也還是不行,因為推翻天皇就是朝敵,是要被共討的。


鍛彰趣義

日本歷史上的諸多幕府將軍和實權派,之所以沒有廢除天皇自立(足利義滿曾經以天皇自稱,織田信長疑似傳聞要廢除天皇自立),大約和日本列島高山深澗相互阻隔的地理環境有關。

從日本的歷史記載來看,列島早期的統治者是一些聲稱能夠溝通天地的巫師,他們通過壟斷神權來統治部落,這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女王卑彌呼。隨後的時代,據稱天皇的先人就是從九州島北部崛起,依靠武力、聯姻、結盟等手段東向本州發展到今天的奈良、京都一帶。但由於日本列島大多是丘陵山地,先天覆雜的地理環境將列島全境分隔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生存空間單元,用軍事和行政手段控制全境十分得困難。於是,宗教作為一種統一思想的工具成為了輔助世俗統治的有效助力,天皇家族一直以神之直系後代的形象示人,是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具體化代表,自然是控制列島民眾的有力工具。



因此,不管是外戚藤原家族,還是鎌倉、室町、江戶三朝幕府,在掌控了整個日本的實際權力後,甚少有人會想著推翻天皇自己親自君臨天下。天皇大多數時間是如同羅馬教皇般的宗教存在,世俗的統治者往往會利用宗教的力量來鞏固自身的統治,天皇的存在反而有利無害。但如若去促動天皇的宗教權威,一則挑戰“神權”會帶來全日本民眾出於維護信仰的反抗;二來打亂神道教思想統治體系,對幕府的統治根基也是一種損傷。


竹山清溪澗

日本天皇沒有實權,在日本天皇沒有君主形象,而更象個吉祥物,或者說類似於宗教領袖,人們象偶像一樣祟拜天皇,他不掌握大權,所以也沒必要去推翻他。


七味

首先日本天皇制度由來以久有較為長遠的社會歷史意義,其次在大化改新以後天皇即被人神話,認為天皇是神一樣的存在,天皇無論在統治階級還是被統治階級都有較為深厚的政治基礎,可是由於天皇本身不親政傳統所以天皇政治一般會由其他統治者竊取其統治果實,可是鑑於天皇統治的根深諦固,所以歷代幕府只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才能更為長久穩固的統治下去,也不用樹立太多的政治敵對勢力。


飛空作雨

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不僅僅是國家的象徵,更是神的後代,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領袖。所以天皇家族沒有姓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從源賴朝的鎌倉幕府、足利尊氏的室町幕府、到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江戶幕府這些天下人能代天皇行使皇權,卻無法取代籠罩在天皇家族身上的神權。如果他們一旦廢除天皇,非但不能成為皇位正統,還會招到天下人共同征討。更何況天皇在他們的心中何嘗又不是神呢。人又怎麼能取代神呢?


怪傑天天說

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像這樣的改朝換代,一般來說是伴隨著原有的生產關係的崩潰才會出現這種創新性質的變革。換句話說就是,日本的生產力自古沒發生多大變化,生產關係也就沒有必要調整,社會也沒必要大變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