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這麼重要,在如今還可以使用皇帝名號?

勿忘幸福的味道


麥克阿瑟將軍將天皇從神壇上拉下來後,日本天皇在國民中的影響就十分小了,天皇存在的意義就像英國的女皇一樣,僅僅代表本國曆史悠久、文化深厚。現在的日本政府採用天皇的年號來紀年,更多的只是像徵意義,傳統習慣不丟而已;在公眾場合用得更多的還是公元紀年法。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日本天皇在日本國民心中地位跟孔子後人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備受尊敬,代表了一種文化與傳統。

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天照大神是創世之神,他的直系後裔就是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神武天皇不僅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還是神道教的領袖,屬於政教合一全能君主;神授天皇三神器,分別是:八咫鏡、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這三件神器類似於中國的傳國玉璽。日本宣稱天皇萬世一系,從不斷代改姓,從神武天皇至明仁天皇共有125代天皇,使用年號達248個,皇室標誌為菊花。根據中國的記載,日本在西周時代向周王室進貢過,東漢時光武帝賜日本“漢倭國王印”,唐朝武則天時賜日本國名“日本”。

日本的天皇制度從現在唐朝高宗時期,當時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日本人在唐朝學習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制度。日本統治者使用"天皇"稱號 大概是在明治時期,日本"天皇"正式對外的文字記載最早是1936年侵華前後。中國稱日本君主為天皇,出現在清朝同治時期。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而存在,也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昭和天皇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也已宣佈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

年號制度是中國首創,漢武帝即位19年後開創年號,也就是說第一個年號是“建元”。漢武帝之前則一般用國王的名字來紀年,比如秦王政元年就是指嬴政當國王的第一年;史學家則用皇帝的諡號、廟號來紀年,比如說“秦始皇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漢武帝創了年號後,則用年號來紀年,比如洪武十三年胡庸案爆發。受中國的影響,朝鮮、日本、越南都有使用年號紀年的傳統,如今僅日本一國還有年號制度。


大秦鐵鷹劍士




根據《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的記載,天照大神是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神。保食神被天照大神的胞弟月夜見尊誤殺,但他的頭頂化成牛馬,頭殼長出小米,眉毛長出蠶繭,眼睛長出稗,肚子長出稻米,生殖器長出了小麥、大豆和紅豆。天照大神,把這些東西送給了地上的人,從此最原始的日本人就過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當時日本的女王叫卑彌呼,她是日本的最高領袖和精神領袖,她的弟弟是實際掌權人。這個記載大致可以確定日本還處在母系社會晚期,正在向父系社會過渡。


和中國歷史上的遠古時代一樣,日本歷史上的前33代天皇有不少人是被虛構出來的,至少沒有相關的文字記載。從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到現在革新天皇,共有126個天皇,使用了249個年號。

日本國的名字也是武則天封賜的。唐高宗曾經用過天皇稱號,武則天自稱天后,在當時被稱為二聖。在整個唐朝,日本曾經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到長安,把唐朝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很多東西都抄襲了回去。也就是說日本的天皇很有可能就是從唐高宗這裡抄過去的。



在幕府時代,日本天皇不過是一個傀儡和擺設。國家的實權掌握在幕府手中。直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天皇的權力,才被真正的確立了下來,並且達到了頂峰。

因為在明治維新時期,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發生了巨大變革。當時日本國內的思想比較混亂,為了整個改革能夠在國家穩定的基礎上快速推進,日本政府開始神化天皇。普通老百姓如果不服從日本天皇的領導,就會受到相應的詛咒和懲罰。

也正是在明治維新時期,神道教正式逆襲佛教,並且成為日本的國教。神道教宣揚普通民眾必須忠貞愛國,誓死效忠天皇,以報答天皇開創日本國、庇護民眾繁衍生息的恩德。

鑑於日本天皇在民眾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歷代的日本天皇,都在不斷的向日本政府發出挑戰。裕仁天皇聯合軍部的中低級軍官發起了數次政變,成功的在日本打造了軍人內閣,把政權控制在自己手裡。



大權在握的裕仁天皇才是日本侵華的罪魁禍首,在第2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政府還推出了一個1億玉碎的計劃。就是發起全國民眾向美軍發起自殺式襲擊,推行全民皆兵戰略和美軍進行本土決戰,誓死保護日本天皇。

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政府為了妥善處理戰後日本的問題,組織美國專家研究日本,並將研究的材料寫成了一本書,叫《菊與劍》。這本書在認真分析日本人政治文化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給麥克阿瑟佔領日本提供了理論基礎。


麥克阿瑟也意識到,如果廢掉日本天皇,整個日本社會極有可能陷入動盪之中。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美國政府希望日本社會穩定,日本政府成為美國的傀儡,日本變成美國在亞洲實現自己戰略的大前沿和根據地。

但同時為了滅掉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根源,麥克阿瑟選擇了保留天皇制度和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地位,但要消除天皇的政治權利,在日本建立一個民主政權。

在這樣的前提下,日本天皇就變成了名義上的國家領袖。沿襲了很多年的年號也維持了下來,現在的日本天皇已經變成了非常具有現代思想意識的皇族成員。天皇家族保持自己高貴的形象,但不像過去那樣神秘了。

日本人像螞蟻一樣,迫切依賴蟻王的存在。天皇就是他們精神和心理的依靠,日本人心甘情願的奉養他們。這就是在現代民主政治中,很多國家都廢除君主,但日本和英國仍保存了女王和天皇的根本原因。


新知傳習閣


天皇制度的起源,日本是有傳說的。大體上就是這樣說的,日本的天皇實際上是神的後代。其中還包括了很多亂倫的情節,這裡就沒有必要展開了。這種說法荒誕不經,不具備可信度。但如果從歷史層面上來探討,日本早期史料相當匱乏,很難給出直接的答案。

漢文典籍是記載日本早期歷史的主要資料來源。目前,最早的記載源自於三國志當中對於日本邪馬臺國女王的記載。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日本當時小國林立邪馬臺國是其中比較大的一個國家,女王主政。由此可見,當時並不存在所謂的天皇。

18世紀晚期,日本出土了一枚漢委奴國王金印。但直到上世紀晚期才被確認為真品。關於此印的來歷,現在一般認為是中國東漢時期皇帝賜給日本來訪使節,因為這和後漢書當中的歷史記載相一致,應該是在東漢初年光武帝時期。也就是說在公元一世紀初,就已經有日本某國國王向漢王朝納貢稱臣。至於這個國王是否是後來日本天皇的祖先,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只能如此斷定在當時,日本已經有了國王的概念。但這個國王是不是之後的天皇,沒有辦法確認。

日本這種小國林立的局面,到了中國南北朝晚期的時候逐漸逆轉。此時日本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奴隸制政權。並一度想和中國展開平等式的外交,但最終在中國的國力之下選擇了臣服。那麼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日本的社會開始從較為原始的社會模式迅速進化,大範圍的開始吸收中國的先進制度。在隋唐以前,日本通過朝鮮間接吸收中國文化。在隋唐時期,日本直接從中國吸收文化。天皇制度,從模仿中國的皇帝制度起步,開始成熟。

也就是說從中國的漢文史料分析來看,較為可信的情況是,日本大約在中國東漢時期開始有了國王的概念,南北朝時期相關制度開始完善,到了中國隋唐時期,天皇制度正式成熟。日本人所謂萬世一系的說法,並不符合歷史,只是一個傳說。從時間上看,天皇制度的持續時間大約為1500多年。

天皇在日本,不僅僅是最高統治者,而且長期充當精神領袖,實際上具有了宗教領袖的特徵。到了中國北宋時期,日本開始形成幕府制度。天皇的權力被將軍所剝奪。形成了長達1000年左右虛位君主的政治傳統。19世紀晚期,德川幕府統治日益潰敗,下面不少地方諸侯開始密謀推翻德川幕府,形成了倒幕運動。而這個運動,為了爭取合法性,所以將恢復天皇權力,作為了一個政治口號。隨著倒幕運動的成功,至少在形式上,將統治權力歸還給了天皇,並以此為契機,展開了一系列資本主義改革。也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明治天皇在這個歷史過程當中,發揮了特殊的歷史作用。應該說當時日本的社會基礎並不是非常好,在發生了倒幕運動的動亂之後,再加上還有大量的西方列強,進入日本,對日本進行侵略,整個國內的局勢很是危急,推行改革的社會條件並不是非常成熟。因此,當時日本社會的動亂非常多。時常發生大規模的農民或者武士起義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高度重視天皇在民眾當中的精神作用,以鼓吹武士道和神道教為方式,強化民眾對於天皇的信仰。可以說在整個近代歷史時期,天皇作為一個特殊的精神領袖,確實起到了彌合社會各階層矛盾的重要作用。

二戰以後,美國人雖然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沒有直接廢除天皇制度,但是迫使天皇讓出政治權力,並且發表了天皇也是人的公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天皇的政治權力和精神領袖基礎,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但對於少部分老年日本人和日本政治右翼勢力來說,天皇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象徵作用。但實際上,對於普通日本人來說,天皇只是一個政治象徵,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非常小。

至於年號,這實際上是模仿中國皇帝制度的結果。年號本身是皇帝制度的一個輔助制度。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由於中國已經廢除了皇帝制度,當然也就無需保存年號制度。日本人保留年號制度,不過是為了配合天皇制度,本質上和保存中國文化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對於日本人換年號,對於中國人而言,除了可以將其視為觀察日本社會變動的一個窗口之外,其他沒有特別的價值。


zyb38537240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是個象徵意義的國家元首,像漢獻帝一樣。所以他能千秋萬代。古代大權掌握在將軍、幕府手裡,明治維新之後掌握在“內閣”手裡,二戰風光了一陣子,不料徹底失敗投降,戰後又迴歸老角色,血統是純之又純,可惜是一個擺設。實際權力在首相手中,首相又要聽命於美國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