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明朝时期那么顽强,对上满清却不堪一击呢?

书荒屋说历史


李自成和张献忠长期交锋的,只是明朝的二线军队,而且还是在明朝一线军队和精兵良将都在辽东战场损失殆尽后,才得以从屡战屡败到死灰复燃,竟成一方基业。

而满清在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两场大的战略决战,以及广宁、浑河、大凌河等多次战役,交手的都是明朝云集举国四方精锐集合而成的重兵集团,却能屡屡得胜,斩俘明军累积数十万人,甚至打得绝大部分明军只敢凭借坚城重炮坚守城池,而不敢出城野战,因此论军队战斗力,原本就肯定在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之上。

明朝灭亡后,此时的满清政权,经过一代枭雄皇太极的整合,通过其军政合一的八旗体制,实现“三丁抽一”的强大动员力,有能力一次性投入超过10万人的机动兵力,而且还是携带多门红夷大炮的步兵、骑兵、炮兵协同作战的野战军团,无论军力和战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甚至于整个东亚大陆,都毫无疑问是最强大的一只重兵集团。

相比之下,张献忠其人,可以说严重缺乏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政权建设能力更约等于零。他攻入四川之后,非但没有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个稳固政权,反而因为政治举措失当,大肆杀戮士人,民心丧尽,还没等满清攻来,就已经被当地的南明势力逼迫得难以立足。

张献忠及其义子李定国

所以张献忠才会放弃成都,全师北上,迎击满清豪格部,妄图死里求活,却在战前侦查时遭遇清军突袭,中箭身亡。幸有他的义子孙可望继任大西军首领,南下云贵,更凭借出色的政治组织和政权建设能力,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新兴政权,短短几年就养兵十万。甚至日后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其起兵基础也源于孙可望最早肇基。

然而自古以来,云贵一隅之地而取天下的势力,本是数千年闻所未闻。孙可望和南明永历政权合流后,更暴露出他性情偏狭急躁、刚愎自用、不能容人的弱点,南明臣子们更将种种腐朽内讧弊病也带入大西军,最终导致了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内战。孙可望战败后,更投靠满清甘为其带路走狗,李定国虽忠勇善战,终究大厦将倾,无力回天。

事实上,如果不是满清入关后一系列暴政,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大西军的败亡只会比历史上更早。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确实做了种种组织建设的努力,但因为天下形势所致,发展过快,从商洛山的18残骑到啸聚几十万部众,兵临北京城下,只用了短短几年。所以还来不及稳固政权基础,就被推到了最终决战舞台,在最不利的时间和地点,和在关外厉兵秣马数十载的满清政权进行了一场终极决战。

李自成与其麾下大将刘宗敏

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李自成主力精锐8万 vs 吴三桂军3万 + 乡勇3万+满清八旗军主力8万至10万,几乎是1:2的兵力比,更遭到吴三桂军和清军内外夹攻,主力损失惨重,头号悍将刘宗敏重伤。

之后,李自成军更被满清分进合击,穷追猛打,退守山西后,李自成又犯下大错。他本应自己坐镇太原,北守雁门西守太行,源源不断地从关中征兵征粮,力争守住这表里山河之地。

然而他的选择却是仓促返回关中,如此则山西必失,失山西则关中难守,仓促南下则湖广自然瓦解,其此前经营数年的两个根据地关中和湖广都丢了,来到人地两生的长江沿岸,无根本之地可以依托,即使李自成没有意外身死,也完全不看好其能有所什么作为。

李自成一死,大顺军虽尚有鱼龙混杂的几十万部众,然而群龙无首,各部将领各怀心思,难以整合,如此当然大事去矣。归顺南明政权后,又被其忌惮憎恨,因此之后大顺军在抗清战场发挥的作用远不如大西军,只能以“變东十三家”的名义,在三峡地区占山为王,最终以李来亨在茅麓山一场大火,划下了壮烈的休止符。


狐狸晨曦


题主这个问题看似宏大复杂,实则就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战术问题——对待溃败之敌应该“穷寇莫追”还是“狠追猛打、斩草除根”

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饥民起兵,先后转战大江南北10多个省份,

各自麾下兵力鼎盛时期分别达到100万和40余万之众,但是他们建立起稳固大后方根据地了吗?基本上没有,而这既是他们的战术优势,也是其最大的战略弱点

无论李自成还是张献忠,起兵10多年间,都失败过无数次——李自成战败了上百次,其中被打得近乎全军覆没的惨败就至少有3次

,特别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和洪承畴潼关设伏,李自成仅剩18骑逃入商洛山。但明廷却以为大功告成,没有派兵继续搜剿农民军残部,导致1年多后李自成就重整旗鼓再次出山

张献忠比李自成狡诈得多,他在遭到明军左良玉部重创后马上接受明廷招安,却保留兵权、画地为牢,暗中休整部队、壮大军力,如果明廷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将张献忠所部分化、瓦解,又怎么可能让其在接受招安2年后就重新起兵,以至于短时间内席卷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大片区域呢?

可见,明廷“剿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够坚决、彻底,总是给自己留后患。但是等到清军入关后,前者对于农民军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而是将“兵贵神速、除敌务尽”作为最高作战原则。

以清军追歼李自成大顺军为例,作战时间表都是以天来计算的,根本不给对手任何喘息之机。

1644年4月23日,清军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所部。4月30日,李自成率部放弃京师西撤,2天后清军就占领北京,并安排顺治帝迁都北京,同时安抚明朝军民以笼络人心。紧接着,清军就以吴三桂所部为先锋,阿济格、多铎等亲王率主力督后,开始穷追大顺军。从5月2至3日,李自成部队连续被追兵击败,退入山西,其原本夺取的山东、河北、晋北、豫东等地区不出1个月就丢了个干干净净。

同年7月,稍微缓过一口气的李自成开始局部反攻,却在这个节骨眼上高层爆发内讧,杰出将领李岩兄弟遭诬陷被杀,农民军内部更加矛盾重重。结果,到1644年10月大顺军反攻失败,山西全境落入清军手中。山西一丢,李自成老家陕西门户洞开。2个月后(1644年底)清军发起西征,从边外绕道绥德一路攻克延安等重镇,于1645年元月攻至西安城下。

因为无法坚守立足,李自成只好继续率兵撤退,出武关南下至襄阳、武昌、九江。

由于清军追击太紧,农民军根本得不到丝毫喘息,结果连战连败,士气越来越低落,终于在1645年5月上旬李自成进入九宫山后遭地方武装袭击身亡,大顺军余部也溃散四方。可见,要想真正打败擅长流动作战的明末农民军,说到底要诀就一条——死缠烂打。


网言军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李自成、张献忠都坚持了初心,但是明朝和清朝的实力却长江后浪推前浪!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从起义到最后失败,总体实力变化都不大,甚至说后期的实力要强于崛起时的实力,战斗力总体上是在线的。

但是,明朝后期的军队,基本都是磨洋工不干活,喜欢“打活仗”。而且很多管军和民军都是乡里乡亲,很多时候不忍心弄得鱼死网破,所以明军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反观清军,创业初期,都有玩命精神,所以舍得玩命,又因为是外来户,没有人情债压力,所以打起仗来没什么顾虑,能够将民军打得狼狈逃窜。

所以,民军面临的对手时不一样的,当然结局也就不一样!

1、先说明军

从1628年明末起义军的第一把火烧起来开始,整个崇祯年间,农民起义的烽火就不曾熄灭。在这十几年时间里,明朝曾创造了多次可以一举消灭起义军的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纷纷失败,虽然一再失败,但是明朝上下一直在为彻底扑灭农民起义军做着努力。

在明朝剿灭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明军虽然出现了洪承畴、曹文诏、左良玉、孙传庭等优秀将领,但是由于明朝固有的军户制度,导致明朝官兵积极性大为降低。甚至因为明朝为剿匪而加设的“三饷”,导致很多官军也加入了民军的行列。

再加上很多明朝将领出工不出力,导致明朝始终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征剿部署,最后导致农民起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而像洪承畴这样尽职尽责的将领,虽然干活努力,但是手里也没有足够的白银,这就导致很多将领只能以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广大官兵的道德情操,然后为了江山社稷消灭走投无路的农民兄弟。

这本来就扯淡,没有钱,谁也不愿意饿着肚子扛枪打仗!

2、再说清军

相比于明军的空洞,清朝很务实。

务实到什么程度呢?在关外时,只要是主动投降过去的汉人,后金都以礼相待,让人感觉到组织的温暖,所以投降过去的汉人无不感激涕零,进而舍生忘死。

因为舍得付出,舍得将抢来的东西分给给自己卖命的小兵,所以清军的战斗力强悍无比。

在入关后,这一优良传统得到了延续。这就导致很多明朝降将,比如吴三桂等,一下子像找到组织一样,感激之余不忘立下誓言:不剿灭起义军誓不归!

和明军相比,清朝统治者懂得付出,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尝到甜头的汉奸们无不以一当十,乌合之众的农民起义军自然不是对手。

清军的八旗,是一个兵农合一的组织,也是一个类似于股东大会的组织,因为凡是八旗之中的,都是既得利益者。满人是,蒙古人是,汉人也是,所以,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所有人都在努力!

所以说,制度和利益决定战斗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将领在明军阵营中碌碌无为,而到了清军阵营就生龙活虎。

这样的对手,李自成、张献忠等是应付不来的!

再加上天灾人祸,比如肆虐华北的鼠疫灾变,比如李自成手下愈演愈烈的追饷,都导致农民起义军战斗力迅速滑坡。就更不是清军的对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1、清(后金)政权的发展与变迁

如果努尔哈赤穿越到1644年,他一定不认识顺治这个王朝。因为变化太大了。

A.都城三迁,政权形成

努尔哈赤本来是大明建州卫指挥使,龙虎将军,和朝廷贸易。后来由于边界冲突、贸易(等有邀请再细说)等原因就和大明翻脸,然后打败了大明。

赫图阿拉(兴京)→辽阳(东京城)→沈阳(盛京),也就如此迁都。这意味着政权变化。不再是女真人+少量蒙古、汉人逃民的政权,实实在在管理上百万辽东汉人,还得面临毛文龙、孙承宗两边渗透


(这就是努尔哈赤占了辽东的环境)

努尔哈赤最初采取政策较为柔和,把居民编户,类似于辽朝最初的做法。后来随着封锁、叛逃、民变,自己年龄也越打越大,脾气越来越暴躁,变得越来越极端,大量屠戮汉人,闹得内部危机四伏,尤其是宁远之战失败,引发内部危机更严重

皇太极上台后,想借战争解决危机,在宁锦被袁崇焕打败,

内部危机四伏,逃人非常严重。当时毕自肃、袁崇焕等都认为后金要倒。明档就有一份材料显示有五百个女真人投降,押送延绥安插。

B、政略转型

治国当需未雨缪。皇太极显然不是如此,在1629年,袁崇焕统一事权,兵强马壮,封锁线更加完整。而且明朝在宣大已经和林丹汗议和。形势非常恶劣。所以皇太极军事冒险,率领大军从蓟镇入关,是为己巳之变,此战完全打乱了明军的战略部署与封锁皇太极赢得了战略机遇期相对从容处理内外事务。

(己巳之变对皇太极有特殊的意义)

对八旗内部而言,一方面借着丢失关内四城处置阿敏,借着大凌河事件处置莽古尔泰,加强集权;一方面在最高战略会议上确立对明朝劫掠原则,对八旗上下必予以妥协,保障其利益。到1636年代善的下跪完成了集权,从部落国家向集权国家转型完成

对蒙汉而言,一方面力改努尔哈赤时代的屠戮等不佳政策,并把关内四城屠戮归过与阿敏,对汉人降将、降兵予以有待;同时对从龙的汉人、蒙古人编入八旗;另一方面,建立满汉联盟,内蒙盟旗+汉军三顺王一顺公。为政权提供了智力、技术、马匹的支持。

对应的就是征伐,用战争推动改革,用改革强大国力,形成良性循环。

到1642年为止,皇太极确立了在八旗的绝对地位,政权也成了满蒙汉,内有满蒙汉八旗,外有内蒙盟旗+汉军三顺王一顺公的会盟机制。当然还有半岛、外喀尔喀的朝贡部分。

C、战略转型

其实皇太极在任时期,已经在逐步调整清军劫掠型作战问题,但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只能妥协。

1644年,李自成占了北京。清朝在多尔衮主持下正式确立入关战略。洪承畴的话很有代表性:

中原百姓,蹇罹丧乱,荼苦已极,黔首无依,思择令主,以图乐业,虽间有一二婴城固者,不过自为身家计,非为君效死也,是则明之受病种种,已不可治,河北一带,定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不得,患得而不为我有耳,盖明之劲敌,惟在我国,而流宼复蹂躏中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遂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宼角也,为今日计,我当任贤以抚众,使近悦远来
,蠢兹流孽,亦将进而臣属于我。

清军在实行政策上不再劫掠就可以了。加上吴三桂投降,山海关一战取得胜利。

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政权转型自然是很快的

同时保障就是沈阳的府库银子充足,开始给士兵发工资,加上其他开支,短时间耗费百万两,之后占了山东、山西、河北,财富就更容易获得了。当然这背后的

根源是完成了八旗内部集权与三方会盟的利益诉求

D、小结:

到现在很容易发现其实皇太极在任时期,清朝已经实现了政略转型,不再是部族政权,成为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政权转型。而且充沛的积累,成熟的处理满蒙汉经验,都为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与前提。

2、大顺、大西的政权建设

李自成十八骑在商洛山中做什么今天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确实总结了失败经验,出来就开始政权建设:攻占城池即任命官员,虽然不努力守(也是最初当坐寇被打怕了)

许多人争议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政权建设,其实这不重要,最早1640年,最迟1642年。

至于建设效果,肯定比张献忠要好很多。李自成的政权大致有四个阶段:河南下地方随意设官任职;襄阳建官守土;西安三秦开国,有了国家规模;占了京师,传檄天下

可以发现,他没有彻底改变流动作战传统,政权建设会比较草率,在各地大顺政权是没来得及深入下去(不然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怎么那么快易手)。

对州县政府的治理控制动员显然不如清军,政权核心部分的后备力量也不足,政权还在草莽阶段,胜败全凭一个势字,力不足

总结: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面对的是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清政权。无论从什么条件看,清政权都是当时东亚世界最有组织力、战斗力与政权建设有朝气的。

到了孙可望、李定国在云贵推行军事化管理后,加上清军的攻击超过了战略顶点,双方才有了对峙的可能

参考文献: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明朝档案总汇》《崇祯长编》《守郧纪略》《绥寇纪略》

《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

《袁崇焕集》《抚辽疏稿》

《南北战争三百年》《经略幽燕》《拓边西北》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这里面不谈明朝后金的政治经济情况,只从战斗力层面分析,明朝末年卫所制度崩溃,粮饷不足真正有战斗力的就只剩下边军了,洪承畴孙传庭也就是倚仗他们打得高迎祥覆灭,李自成十八骑逃走,但是运气好每到绝地的时候满清就入关了,出商洛山后,正碰上中原大灾大旱遍地逃荒流民,李自成采用自然淘汰法则,每打破一座县城,把粮食所有物资一扫空,老百姓留下也没吃没喝,只能全家老幼跟随免得饿死,下一座城池这些人作为炮灰冲锋在前,几次不死就可以作为步兵,会骑马的升为马队加上投降的明军山匪,这样滚雪球下来,几十万大军就诞生了,核心是老营,主要成分是马贼杆子,还有部分投降官军家丁,一人双马基本都会骑射,能力据说接近清兵马甲,不过平时只是作为哨骑和督战队很少打硬仗,进北京人数最多时候有一万两万三万好几个数字,我估计不会超过三万人,再往下是骁骑马队,也就是精锐步兵升级会简单骑马绝大部分人没有马上射箭能力,基本骑的都是劣马或者骡子,不过机动性强了很多,下面就是步营了,打仗攻城主要战斗力除了投降的明军主要是活下来的饥民也有一定战斗力,剩下的就是庞大的饥民炮灰了,他们遇到的对手明军都是些内地弱兵一个总兵有战斗力的也就是几百家丁,剩下的刨去吃空饷二三千人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明军骑兵非常惜缺,战场侦查和对方老营没法比,没有哨骑出门两眼一抹黑,闯军一埋伏一个准,被饥民围上没马跑不掉就是蚁多咬死象,一个个所谓名将被打败被消灭,也让李自成对明军对吴三桂根本不重视。进北京腐化加上瘟疫,战斗力大打折扣,对手清兵确实那个时代的BUG,除了搏战无敌骑射犀利,后期火炮都超过了大明,双方决定命运的一片石大战为了尽快击败吴李自成压上老营,结果清军以逸待劳只用了两旗还不是全部就轻松击溃了最精锐的老营兵,而且李一路被赶鸭子丢掉了全部步兵和火炮和全军覆没没啥两样。清兵入关以后,李自成最拿手的饥民包围完全没用,骑兵能力差距太大守城对方有红衣大炮,每次打仗和送人头没什么两样,自然就只剩下跑了。

至于张献忠平时打的硬仗更少和李自成差距都不小,号称二十万大军第一次照面就被清兵几十个侦查哨骑射死了简直是笑柄!


万川集海2


从一个组织发展过程来看,满清是当时颠覆性多民族包容的上升趋势势力,而明朝是一个垂垂老矣,内部体质固化,没有新鲜血液加入的下降趋势势力,相较前两者虽然李自成的集团是更新的上升势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体系不完善,也一味在小农阶层封闭自守,自然不足以赢得天下。



首先明朝立国两百多年后由封闭守旧的官僚集团把持着固有利益,不仅排斥外来新鲜血液,甚至会将内部想要改变崛起的新秀排挤出去,这样一个集团必然会持续走向下坡路。

原本科举制度是中原封建王朝打破内部禁锢的一个创举,前有张居正之流也正是因为科举进入统治集团,为了打破传统利益禁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出现了万历中兴,奈何身死而法灭。后有袁崇焕、洪承畴之流通过军功进入体制内,然而却因种种原因被杀,被排挤。这种长时间发展存在形成的僵化体制是已经无法再继续运行下去的,除非完全破旧重造,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反观满清,从成立之初到入关前的近半个世纪发展,基本上是在吸收联合包容其它民族的优秀基因和人才,融合出一个全新的高效运作体系,如早期统一女真各部,征服并联姻莫南漠北蒙古,吸收关外汉族势力,设立汉八旗制度,相继拉拢引诱明朝优秀人才加入,甚至后期入关后基本上靠明朝投降将领搞定了南明及张献忠等,基本上这个体制平台一直在包容最优秀的人才干事业,焉有不成功之理?

我们再看李自成,除了团结身边的穷兄农弟,就憎恨一切明朝统治阶级士大夫以及地主皇室,像流寇一样杀到哪里就抢到哪里,进入紫禁城之后更是闹的鸡飞狗跳,杀伐绑票明朝官僚,拒绝招纳想要投降自己的原明朝上层官僚人士,甚至连手握重兵防守满清的吴三桂愿意有条件投降都逼杀了其全家,这样一个小农思想组织如何能不败亡?



李自成只是基于明朝的腐朽不得人心,其趁势崛起,但是领导没有发展的眼光格局,同时根基不牢,所以崛起快,而灭亡也就更快,三者之中,在当时环境下,满清反而是最具有包容性的先进势力,故而最终赢得天下,且满清入关后其骑兵优势又融合了中原及南方的人力和财力最终灭了漠西蒙古葛尔丹,又将青海新疆外蒙收入囊中,实际上是能力圈边际的继续扩张,不幸中有大幸,不得不说是中国结束封建王朝之前最好的民族解决方案。


牛牛的事儿


首先 题主这里的“顽强” 确实道出了李张二人及其部队的顽强 而为何顽强 凭什么顽强 这个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百姓为基础 得到百姓的支持 其虽然经常遭到官军挫折 甚且一败涂地 然而根基并未遭到沉重打击

但从其作战厉害来讲 其实并不尽然 纵观李自成战争史 经常被明军打的丢盔弃甲 以至于走商洛山 当改变这样的处境是崇祯十三年以后往河南的发展 纵使这样 在他踏入京城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大阻力 比如周遇吉的死战 虽然最终拿下了京师 然而由于他没有与满清八旗交战的经验 也没有遇到辽东铁骑这样精锐且强悍的部队 所以一接触战争便感到吃力 最终由于八旗铁骑的注入 早已疲惫的大顺军又因为风向等因素一败涂地 匆忙奔逃回北京即皇帝位而遁回陕西 这可以说明题主所谓的大顺军一败涂地

至于张献忠面对清军不堪一击这个问题 其实并不严谨与准确 首先 张献忠并没有直接如强盛时期的李自成与满洲八旗参与战斗 张献忠在对南下四川的豪格部满洲八旗作战以前 其实战斗力已经为故明的四川官军及四川武装地主杨展 于大海 李占春等所消耗一大部分 尤其是杨展在彭江口阻击之下 使其大败 遏制其南下重庆的战略而不得不北返成都 与已经占领汉中南下的豪格部满洲八旗决一死战 由于刘进忠的献策及指导和满洲八旗突然杀入与张献忠并未进行多大防备的情况下败死

若言与清军交战的大西军在张献忠败死以后 单论战斗力而言 似乎大西军与大顺军旗鼓相当 这个旗鼓相当可以从后期两个政权投顺南明以后的战绩而窥测一斑 并且也可以由此知道后期的大顺与大西军队在与清军的战争上 并不逊色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大顺 大西后期的忠贞营 刘文秀 李定国等部队通常是与降清的汉军进行斗争 也就是吴三桂 尚可喜等故明武将 也就是说 大顺 大西军很少直接与满洲八旗的清军交战 但是从李定国衡州之战来看 似乎满洲八旗战斗力对比农民军出身的李定国大西部队并不见得更强 并且从姜骧大同归明与郑成功北伐(达素败兵厦门)也可以看出满洲八旗战斗力 大抵满洲八旗入关以后通常驻防于京畿 对于南征北战 攻城略地 并不直接投入 而是让投降过来的吴三桂 尚可喜 耿仲明 孔有德 李成栋 金声桓等汉军八旗充当打手 事实证明这些打手确实强悍 为清朝夺取明朝江山献出了相当大的功劳 满洲八旗即便投入也是作为监军与辅助的作用 不得已不用满洲八旗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洲八旗人员少 据《大义觉迷录·卷一》雍正谕言:“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云云 此处所指的十万 当是满 蒙 汉三军编制之下的清军 所以除去二者之下 真正的建州八旗 即满洲八旗 不出四万人 此四万人是清朝贵族的保障 不到万不得已 通常不会去动用这支部队

综上所述 从清朝一方面来讲 大抵清之亡明与大顺 大西“不堪一击” 在于满清以汉人作打手 诚如雍正所言“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夫以十万之众,而服十五省之天下,岂人力所能强哉!...其时统领士卒者,即明之将弁;披坚执锐者,即明之甲兵也。”(《大义觉迷录·卷一》)故并不能言“不堪一击”之结论 若持有“投降清朝 即清军”之论点 则另当别论 然而若论姜骧 金声桓 李成栋归顺南明又当如何界定?

从南明一方面来讲 南明内衅比比 文武相轧 朋党互立 此予胜败影响颇大 若昭庙之世 其败亡 即大抵归于文武不和 门户各立而内衅所造就者 其门户者 乃吴楚党争 而士大夫多谋私利 故局势愈坏 虽然李宁夏 金昌国 王繁昌 反正复豫章而粤东 政府犹不能支援 而二省亦不能相互声援 各图私欲 其宁夏尤甚也 及南昌危难之际 方攻赣州 其昌国围赣州之际 宁夏不能支援 破竹赣州 卒被祸信丰 而何黎平亦自图私立 欲扼堵无锡等文武 其之复楚而旋失 卒致败亡 不可卸其责也 他若秦晋之衅者 于局势愈发困厄耳 卒致亡明国祚 而大顺 大西亦亡矣







张洵美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仔细推敲起来足够写一篇很长的大论文。我在这里不作过多展开,只简单地讲几点:

1、明亡非流寇之功:明朝的灭亡,是由党争、天灾、后金、流寇四大痼疾所共同导致的,这四项如果只有两项甚至是三项,明朝都不一定能毁在崇祯十七年,可就是这些都发生了,你能有啥办法?

2、流寇的军力未必很强:明亡的时候,虽然也有像洪承畴、卢象升这样的猛人以及他们的优秀军队,但是大部分明军的实力说实话还是菜,这些农民军又机动性极强,专门打明朝防备薄弱处,自然也就不奇怪战绩好了。

3、张、李已是强弩之末:和明朝政府军的对抗,已经让农民军特别是李自成元气大伤,在山海关又遭遇汉奸吴三桂的卖队友,这才有一败涂地的。清军只不过是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来收人头而已。



青言论史


李自成、张献忠这等流寇光靠军事没办法消灭,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军事打击为主,以政治为辅。明末政府拼命收税,草菅人命,结果这是在不停滋养流寇。

清军入关以后,除了按照明初的田税外,去掉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负担轻了,自然一下子安定下来,流寇自然失去土壤。

即使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也不允许增加田赋,湘军、淮军靠的是厘金,类似于商税,这也是太平天国没能干过清政府的主要原因之一。


wpf971333


作为提问人,我也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

“闯王”李自成成功地扼杀了不和亲、不纳贡的大明王朝,并助攻满清获得MVP。可满清并未如同他想的知恩图报,反而将其逼上了绝路。

李自成的流寇生涯可谓是出彩,无论崇祯怎么集结兵力,李自成都能够全身而退,并且下次卷土重来时,更加强大。他就像那钻地泥鳅,明朝军队的天罗地网都锁不住他。令人好奇的是,他一旦对上了满清,居然一败再败,而且不再能够翻身,甚至最终的死因都充满了历史争议。

那为何李自成对上满清,就翻不了身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大顺军队腐化,迅速失去民心

早在身为流寇时期,李自成便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也就是童谣所传唱的“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靠着这一口号,极大地欺骗了普通百姓,所以每次李自成都能够裹挟数十万的农民,卷土重来。可”免粮“这件事情明显是属于一场欺骗,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税才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一旦所有老百姓都免税不纳粮,政府考什么生存。未攻下北京之前,李自成完全可以有理由维持这个空头支票,并且作为流寇,李自成也不需要收取税收,他只要靠着,攻破城池,抢劫富户,便能维持大顺军开销。

可他一旦攻进了北京,那就不一样了,许多原大明官吏投降于他,变成了他的臣子,理论上他总不能抢自己人的吧。可李自成等农民军目光短浅,被荣华富贵迷了眼,开启了他们作死的一步——追饷。以刘宗敏为主,大顺军开启了对原大明达官贵人的追饷,通过严刑拷打,竟在北京城找到了七千万饷银,而崇祯几番加饷,也就只在民间征收到了两千万两白银。上行下效,大头都被上层将领吃了,大顺军底层将士自然不服,不能将手伸向贵族,他们就把手伸向了民间。一时间,大顺将士冲入民居,抢夺钱财,奸人妻女,整个大顺统治领地,百姓一片哀嚎。百姓开始对大顺军失望,本以为是会得到不纳粮的美好生活,怎想到比原先大明统治还不如。如此一来,大顺彻底失去了民心,李自成逃离北京后,便不能向从前一样得到农民的支持,一呼百应了。

第二:农民军目光狭隘,完全忽视满清

李自成此人极其目光短浅,上文所谈到的暂且不提了。最为让人想不通的是,李自成心中似乎把满清给忘了。他好像就觉得只要攻下北京城,天下就是他的了,他就可以当皇帝了。入城后,思想迅速腐化,脑子里想的满满都是荣华富贵,完全没意识到满清的威胁。在他的眼中,大顺与大明是死敌,满清与大明也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朋友之间何需提防。如今大明已灭,满清自然就不会入关了。每当读到历史,小编就气啊,大明朝怎么被这样一个人给断送了呢,这断送的不只是大明,而是汉人统治的国运啊。

关宁防线,是大明朝对付满清,最主要的防线。这条防线,非常稳固,满清若想强行入关,这中间的损耗是他们负担不起的。吴三桂这人在历史中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可是他的确做到了稳固关宁防线,抵御满清。崇祯上吊自杀后,吴三桂思虑许久,还是决定投降李自成,而不是像洪承畴一般投降满清。可是李自成居然毫不重视关宁防线,毫不重视吴三桂,直接将人家的父亲抓来,严刑拷打,夺取钱财。这样的情况,吴三桂除了投降满清,那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说得好听,那是农民阶层的局限性,不好听,李自成此人实在是太天真太可爱了。

第三:李自成性情大变,疑神疑鬼,滥杀忠臣

一片石战败后,李自成开始逃窜。前不久还在北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如今却又如往日流寇般落荒而逃,强烈的反差压迫着李自成的心理。再者,原本大顺军军威浩荡,大明官员无不望风而降,可经历过一系列的事件后,许多原大明官吏看清楚了李自成的真面目,他们知道这样一个人肯定是夺取不了天下的。于是许多官吏纷纷离开,一部分投向南明,还有一部分投向满清。遭遇背叛后,李自成更是开始疑神疑鬼,一方面害怕将领逃离,另一方面更是害怕有人想要将其取而代之,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但凡皇帝都逃不出一个魔咒,那就是担心别人觊觎自己的皇位。

外斗斗不过,李自成开始将心思放在内斗上,整个大顺军有能力有地位的人,能够将他取而代之的人,唯有李岩了。李岩在大顺军中的重要性,就如同诸葛亮在刘备手中一般,李自成也是在得到李岩之后,才如鱼得水,得以攻下北京。而李自成的军师,牛金星、宋献策一流,则等于是土鸡瓦犬,不值一提。可以说,李岩是大顺军中唯一的智者,可奈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牛金星的撺掇下,李自成最终杀了李岩,自毁长城。

很多网友会说,李自成之所以失败了,是因为满清八旗非常强大,而大明军事实力太弱了。可我始终认为八旗铁骑的强大,并不是最主要因素。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势力,一个国家,能否生存崛起,获得最终的胜利,并不取决于敌人强不强大,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只要李自成能够听从李岩的建议,稳扎稳打,哪怕满清兵力强盛他十倍,大顺军也未必没有机会。就像是抗战时期,小日本的国力何止比我们强上十倍,可我们依旧赢了。如今美国经常在中东搞事情,可就连一个小小的阿富汗,他都解决不了,反而引发了全球恐怖主义。鄙人浅见,各位朋友不喜可喷,互相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