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末将领张献忠富可敌国,为何最终要将财宝统统沉江?

勇敢坚强ygjq


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都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是陕西定边县人,李自成是陕西榆林县人,俩人老家距离不到500里地。


张献忠和李自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称帝了,张献忠于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


李自成于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并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在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讲真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命运太相似了,两个人都在起义过程中聚敛了大量财富,尤其是张献忠,据说聚敛了上亿的财富。

但两个人失败后,都没来得及享受财富。李自成的藏宝地至今是个谜,张献忠的财宝装在船上沉没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找寻,终于确定了具体位置。

2015年年底,相关机构专家对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进行了鉴定,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基本确认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终于揭开了张献忠沉银的具体位置了。那么,张献忠为什么把大量的财宝沉到江里呢?难道他疯了吗?

其实张献忠沉银不是疯了,是逼不得已,是战略失败,是南明将领杨展火烧战船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进攻成都,成都守将是明朝的曹勋和杨展,二人率精兵三千守卫成都,当时大西军士气高涨,很快攻破了成都,同时抓住了守将杨展,即将被杀时,杨展夺刀砍死两人,尔后跳江游到新津逃脱了。

杨展逃脱后,迅速逃往川南的叙府(今宜宾市)一带,召集了数万人马,组织了一支军队,开始与大西政权对抗。

当时崇祯已经自缢而死,杨展被南明政权任命为四川总兵,封锦江侯。

杨展是武进士出身,军事能力和计谋都是张献忠可望不可及的,杨展相继收复了仁寿、简阳、眉州、青神等地。也就是说,杨展的地盘眉州距离成都不到100公里,这让张献忠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恰好此时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带领清军南下,即将进入四川,张献忠于是就想战略转移,打算放弃成都。

他把多年聚敛的财宝装船,据说金银财宝就装了100艘船。率十万军队,战船千艘,浩浩荡荡往川西突围。


Δ打捞的部分财宝

杨展很快得到了消息,他马上判断张献忠要南逃,立刻率军在成都的南大门彭山阻击张献忠。

当杨展刚刚把军队布置好,也许是天助杨展,老天爷竟然刮起了狂风,这样一来,张献忠的战船无法前行。

见此良机,杨展命令自己的战船两翼排开,中间派早已准备好的载着干柴,干草的小船正面进攻。小船顺风点火,瞬间将张献忠战船点燃。一时间,大西军阵线火光冲天。

由于岷江处两岸陡峭,水道狭窄,前后数千艘战船首尾相连,大火烧的无处可逃。10万大西军,数百艘装着金银珠宝的大船,就这样沉入了滔滔岷江。


以上就是张献忠沉银的过程和原因。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有命挣没命花的主,张献忠没来得及享受聚敛的财富,就这样白白付水东流了。正如赵本山说的那句话,人生的悲剧就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不久,张献忠被清军射死了。


秉烛读春秋


张献忠虽然搜刮了很多财宝,但有两件东西他是买不了的,一是土地,二是自己的命。

近年来,四川彭山江口镇发现了大量银锭、金册、银耳环等文物,与记载中的 “江口沉宝”颇多吻合,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界关注。

1646年,清军和南明军队夹击张献忠,豪格、吴三桂由西安向南进军,明军则在泸州、乐山、邛崃、眉州、雅安一带与张献忠作战,张献忠作战不利,决定放弃成都向东突围,再次突入湖广。这是当时的背景,关于张献忠的财宝共有两种说法,一是“锦江埋宝”,一是“江口沉银”。

有了“埋银沉宝”的说法后,又有了几种延展的说法:

1、有“锦江埋宝”而无“江口沉银”(基本证实为错误)

2、无“锦江埋宝”,有“江口沉银”。

3、既有“锦江埋宝”,又有“江口沉银”。

“锦江埋宝”

“锦江沉宝”多被认为是张献忠有目的的通过规模浩大的工程将宝藏埋藏于锦江之下,文献中称为 “锢金”或 “水藏”,一般认为埋藏地点在锦江边的九眼桥、望江楼附近。

《明史》也有记载:

“( 献忠) 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 ‘无为后人有也。’”

“江口沉银”

“江口沉银”被认为是张献忠沉银于彭山区江口镇,关于沉银又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张献忠怕宝藏为敌人所获,有意沉银于江。

杨鸿基 《蜀难纪实》中载

“献忠自知不厌人望,终无所成,且久贼之无归也,思挟多金、泛吴越、易姓名、效陶朱之游。于是括府库民兵之银,载盈百艘,顺流而东。至彭山之江口,初心忽变,乃焚舟沈镪而还”。

二是张献忠与明军杨展的战斗中兵败,船被焚,宝物也沉入江底。(这种说法的记载更多)

彭遵泗 《蜀碧》即载:

“参将杨展大破贼于江口,焚其舟。贼奔还。献闻 ( 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数十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纵火大战,烧沉其舟。贼败北,士卒辎重,丧亡几尽”。

三既有“埋宝”,又有“沉银”。(又有先埋后沉、先沉后埋两种说法)

总结:

以上关于 “锦江埋宝”与 “江口沉银”的历史文献虽纷繁复杂,但是其记载的事件大略相同。首先虽然两事的时间先后有差异,但其发生在顺治三年当无异议,该年大西政权南北受到南明和清的夹击,政权危机,选择在此时 “埋宝”和转移宝藏合情合理。其次,“江口沉银”随着近年来考古发现多被认可,而 “锦江埋宝”却颇受质疑,基于明末清初大量的文献记录,“埋宝”一事不易被否认,需通过后期的发现验证。


孝陵卫小校


张献忠本是一个出生穷苦家庭的农民,在明朝晚期崇祯皇帝时期参加了起义军,和闯王李自成一道成为当时起义军中的两股比较大的势力。和李自成进攻明朝都城北京城不同,张献忠主要是向南边长江流域发展。

张献忠财富来源

1644年,张献忠来到来天府之国的四川,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国。张献忠称帝之后对四川老百姓进行了屠杀并大肆掠夺,从田地都金银玉器一概不放过。除了对老百姓的掠夺,他还增加了对老百姓名目繁多的税收。

剧历史学家估算,张献忠至少拥有数千万两白银。按照明朝末年白银的汇率,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600元RMB,那么张献忠就百亿身价。

可是他为什么好好的皇帝不当,还把这些财富全部沉于江底呢?

原因之一:南明王朝围困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此时的南明王朝虽然摇摇欲坠风雨飘摇,但是仍然想置张献忠于死地。联系派大将围困四川,弄的张献忠寝食难安。

原因之二:入关的清军打压

也就是在张献忠称帝这一年,清军靠吴三贵的投诚,进过山海关进入关内,对于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四川,清军也是垂涎三尺。他们先用对吴三桂一样的手段诱导张献忠投降,但是被张拒绝之后,清军也就开始大兵压境围攻起了大张献忠的大西国。

原因之三:于李自成矛盾加大,内忧外困

此时的张献忠处境艰难腹背受敌,南有南明王朝围困,北有清军打压。只是对外求援之际,但是张献忠又于闯王李自成发生了矛盾,两人之间还互相厮杀。一时间张献忠处于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境地。

是什么原因让他沉财富于江底?

守城也是死,突围也是死,张献忠选择了后者突围。1646年张献忠带着自己的财富,准备南下向湖南转移,但是运输财宝的船只在四川彭山江口镇的江面上遭受到南明大将杨展的伏击。张献忠为了逃命一图东山再起,就下令把抢来的金银财宝全部沉入江底。

可是张献忠最终逃不过被绞杀的命运,再逃过南明王朝的围剿之后,张献忠最终还是在盐亭的凤凰山被清军的流失所伤而亡。


阆里巴人


1646年清廷派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大军由陕南进入四川攻打张献忠,南明阁部王应熊也檄调诸部明军进攻成都,张献忠大惧,伐木造大船准备顺长江东下逃离四川,张献忠率领30多万大军,上千艘载满多年来抢劫所得金银珠宝的大船东下,到达彭山江口,遭遇到明朝参将杨展率兵袭击,张献忠部不习水战,加上负担太重,杨展使用火攻,张献忠部大败,士卒伤亡惨重,装载金银珠宝的大船都被焚烧击沉落入江底,张献忠连“永昌大元帅印”也遗失,急忙退回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