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徐小仙說歷史




公元219年,這一年的前半年對劉備來說,是他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他攻取了漢中,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門戶。自己的地盤達到了最大,整個蜀漢處在蒸蒸日上的風頭上。

就在這一年的下半年,坐鎮荊州的 關羽眼看其它蜀將紛紛立下大功,自己卻只能每天守城,心中很是不爽,就招募了大量的兵士,向襄樊發起進攻。

劉備和關羽的悲劇就從這時開始,蜀漢的衰弱也從這一個時間點開始了,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盡在一瞬間。

東吳的孫權看到關羽立功心切,放鬆了荊州的防務,就命令呂蒙和陸遜偷襲了荊州,並且截斷了關羽的退路,最後大破蜀軍,斬殺了關羽。


從此以後,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制定的統一天下的戰略就破產了。當時的戰略是:如果北方的魏國出現了動亂,劉備就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從漢中北下陝西關中,一路由荊州直取南陽和洛陽,則天下一統,恢復漢室,還於舊都。

荊州的丟失,就標誌著這一計劃再難以實現了,也標誌著劉備統一天下的機會基本上沒有了。

關羽死後沒多久,東吳的都督呂蒙也死去了,這就成了此後千年人民議論的話題。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

第一種說法,來自於民間。說關羽作為天神,死後來報復了呂蒙。呂蒙在慶功宴會上喝酒,無意中看到關羽就在自己面前,大叫一聲,倒地身亡了。

第二種說法,見於三國電視劇。說在戰爭初期,孫權交待可以奪取荊州,但不能殺死關羽,以免過份激怒劉備,引發兩國之間更大的戰爭。然而呂蒙一時興起,就斬殺了關羽。孫權大怒,明白蜀漢和東吳之間一場大戰已不可避免,就於慶功宴上在酒中下藥毒殺了呂蒙。

第一種說法,體現了民意。尤其是後來關羽成了武聖人後,到處都是關帝廟,老百姓都奉關帝為神,祈求保佑自己,就連黑社會也把關羽當成了自己的偶像,強調幫會之中,義氣為先。


如果因為呂蒙殺死了關羽,就要讓關羽逼死呂蒙,那麼關羽連年征戰,殺死的那些人難道就不是人嗎?過五關斬六將死掉的那些人難道就不應該回來索命嗎?

第二種說法,充分體現了一點,中國人都是陰謀論專家。如果說東吳和蜀漢之間終有一場大戰,那麼更應該讓呂蒙活著,參加以蜀漢的戰爭才對。殺死呂蒙,難道不是自損一將,自毀長城嗎?

那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根據三國志東吳的史料記載,呂蒙是一個從小兵成長的大將,先是在孫策身邊做事,在孫權時代才成為大將,最後官拜都督。

從年少時起,呂蒙就參加連年征戰,因為是小兵,雖然沒有被戰死,但身邊上的傷是少不了的,也就是呂蒙的身體狀況並不好,這是常規軍人很常見的事。

呂蒙在發起荊州之戰的時候,身體就不太好,但還能勉強堅持。為了這一大戰略,呂蒙奉獻上的不僅是自己的時間,還有自己的生命,他為東吳消耗了自己最後的體力。

當然從陰謀論的角度看,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周瑜死後,孫權想掌握東吳的軍權,就提拔不少自己的親信,打壓了周瑜的舊部,兩者之間產生了矛盾。


當呂蒙勢力日益坐大的時候,周瑜舊部感受到了壓力,為了自保,才在酒中下毒。呂蒙死後,孫權嫡系受到打擊,又面臨著東吳和蜀漢之間的大戰,不得不放下了這件事,專注於這場兩國的生死大戰。

在三國志中記載,當呂蒙生病期間,前往看望的有東吳最高領導人孫權和各級領導,孫權為了不打擾呂蒙治療,就讓人在牆上打洞來觀看呂蒙的情況,這充分體現了東吳國家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央領導集團的團結性。這樣的團隊永遠無往不勝,無敵於天下。

然而,在這個說法中,在孫權的關愛之下,卻隱藏了一個極大的謎團:孫權為什麼單單會對呂蒙如此關照呢?背後一定在掩蓋什麼?

歷史從來都是這樣,表面上的不正常是常態,表面上的正常之下必有異常。那就是呂蒙肯定是非正常死亡,到底是哪一方害死的,不得而知。

但這樣的事,是不可能讓太多人知道的。只有用皇帝很關心很愛護屬下的狗血劇情才能轉移人民的視線和注意力,讓大家從正能量角度來理解這件事。


新知傳習閣


公元220年,相繼有三位重要的人物死去,關羽、曹操和呂蒙。關羽進攻曹操,被呂蒙算計,曹操和呂蒙合力擊敗了關羽,最後關羽死於東吳人之手。可以說關羽被殺,呂蒙是始作俑者,蹊蹺的是,關羽死後,曹操和呂蒙也相繼死去,曹操年齡大自然病逝可以理解,可是呂蒙年僅42歲就死了,令人懷疑。那麼呂蒙為什麼在殺掉關羽之後就突然死了呢?

我覺得呂蒙既不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渲染的那樣,是死於關羽陰魂索命,也不是死於孫權的黑手(陰謀論),而是累死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呂蒙是個典型的投機主義者,換句話說,呂蒙一生的成功靠的一是努力,二是大膽投機。而投機的後果就是最後連自己的命都丟了。為什麼說呂蒙是個投機主義者呢?

呂蒙非天縱英才之人,但是卻有著大富大貴的遠大理想。為了理想,呂蒙甚至不惜性命。他小時候是這樣,長大成年後更甚。

呂蒙早年家裡貧窮,為了求取富貴,他偷偷的跟隨姐夫鄧當的部隊去平叛山越亂民,鄧當激戰時突然看到呂蒙竟然也在軍中,大驚,於是呵斥呂蒙回去,呂蒙根本不聽。回家後呂蒙遭到家母的訓斥,於是呂蒙說了一句千古留名的話:家裡貧窮難以為繼,唯有從軍方能求取富貴。況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就是呂蒙的膽量,為了擺脫貧困,求取富貴,依然決定從軍來博取富貴。呂蒙的努力換來了回報,鄧當戰死後,張昭推薦呂蒙為別部司馬,統領原來鄧當的部眾。

沒過多久,孫策遇襲而死,孫權掌權。孫權掌權之初就決定要精練隊伍,將兵少的合併到一起來增加戰鬥力,重新任命有能力的人來擔當頭領。呂蒙擔心自己的隊伍被合併,於是又開始投機。他讓人連夜趕製絳紅色的軍裝和統一的綁腿布,連夜操練隊伍。等到孫權前來視察時,看到呂蒙的隊伍整齊劃一,士氣高昂,於是連連稱讚,將其他人少的隊伍都合併給呂蒙來指揮,呂蒙開始取得孫權的信任。

後來,呂蒙跟隨孫權破黃祖於夏口,呂蒙身先士卒,作為前鋒,率軍激戰黃祖手下陳就,親自斬殺了陳就,黃祖軍遂敗。孫權論功行賞,認為呂蒙斬陳就功勞最大。

曹操破荊州,威脅孫權。呂蒙又跟隨周瑜破曹軍於烏林,擊敗曹仁於江陵。隨著呂蒙的軍功越來越多,呂蒙的官職也越做越大,定荊州後,孫權封呂蒙為偏將軍,領尋陽令。

周瑜死後,魯肅代替周瑜成為大都督。呂蒙和魯肅對於荊州以及鎮守荊州的關羽有不同的見解,魯肅認為曹操虎視江南,時刻有吞併江東之心,因此要和劉備及關羽聯合。況且,魯肅覺得關羽不足為慮,根本不會給江東帶來威脅。因此,魯肅屬於溫和的聯合派。

呂蒙和魯肅的觀點正好相反,呂蒙認為劉備和關羽在荊州為鄰,禍害極大。劉備志向遠大,關羽世之虎將,兩人都有吞併江東之心,只是礙於形勢沒有動手罷了。因此,呂蒙屬於激進的求戰派。

世人皆認為魯肅的連橫之術高瞻遠矚,呂蒙的想法太幼稚。這樣認為對嗎?我認為是不對的,呂蒙之所以敢於和劉備爭奪荊州,其實是有很周密考慮的。呂蒙曾經對孫權說過:

蒙乃密陳計策曰:“令徵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呂蒙的思路很清晰,只要佔有荊州,孫權佔據南郡來坐鎮指揮,潘璋守住西邊的白帝城,蔣欽領水軍在長江上下游巡視,我呂蒙據守襄陽,這樣的話何必懼怕曹操,又何必求關羽來為我們抵抗曹操呢?

呂蒙後來偷襲關羽之戰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之後,孫權親臨南郡,在公安坐鎮指揮,陸遜佔領秭歸,呂蒙佔據江陵

,西拒劉備,北抗曹軍,基本實現了呂蒙的設想。

其實在呂蒙計劃偷襲關羽時,呂蒙已經屢次生病,而且病得不輕。這樣的情況關羽也很清楚,只是呂蒙駐軍陸口,和關羽駐軍多有比鄰,因此,關羽不得不在公安和江陵布重兵防禦。

呂蒙為了讓關羽放鬆警惕,故意上表要求去建業治病,孫權大張旗鼓的同意了,這件事情被關羽獲悉以後,關羽才撤走了江陵和公安的防禦,全力圍困襄樊,以至於後來江陵和公安被呂蒙偷襲,關羽竟然完全不知情。

呂蒙偷襲關羽跟他的性格分不開,還是那句話,投機成分很大。關羽鎮守的荊州地處魏蜀吳三國交界地,一旦發生戰事,牽涉面很大。因此,偷襲關羽,面臨的變數太多。而魯肅的連橫政策很穩妥,但是卻太保守,孫權不是很喜歡。

其次是呂蒙偷襲關羽其實也是跟自己的身體較勁,呂蒙本來就有病,為了偷襲關羽,佔領荊州,呂蒙拖著病軀指揮爭奪荊州之戰,雖然最後成功擒殺了關羽,但是呂蒙也因為身體吃不消,終於病情加重,活活被累死。怨誰呢?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呂蒙在偷襲荊州,擒殺關羽之前其實身體就一直不好,而呂蒙是個從小就喜歡投機的人,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強拖著病軀也要奪回荊州。雖然最後擒殺關羽,奪回荊州,但是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後累死於任上。在孫權看來,呂蒙真的算是不可多得的忠臣,怎麼會下黑手呢?所以,大家就不要添亂了。


每日趣評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趁孫權發兵攻合肥、曹操將部分兵馬調往淮南作戰之時,荊州守將關羽見時機難得,於是立即留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親率主力大舉進攻樊城。8月,襄樊連降暴雨,漢水猛漲,關羽乘“水淹七軍”之機,率戰船猛攻魏軍,逼降於禁,陣斬龐德,數萬曹軍被俘。接著,關羽乘勝派兵圍攻襄陽,一時間“威震華夏”,唬的曹操“幾欲遷都以避其鋒芒”。曹操穩下神後,派徐晃率部增援襄樊,又採納司馬懿之計,利用孫權和關羽的矛盾,派人對其曉以利害,攛掇孫權派兵從背後襲擊關羽。孫權正擔心關羽攻取襄樊後會染指整個荊州,於是答應派兵西上偷襲關羽。

正在關羽揮兵圍攻樊城時,吳國大將呂蒙給孫權寫來密信,認為偷襲荊州的絕佳時機已經到來,建議孫權公開調他回建業養病,使關羽放鬆對吳軍的警惕與戒備,吳軍則可乘虛襲奪南郡。孫權接信後果然公開召呂蒙回建業治病,私下裡卻與他秘密策劃襲取荊州的作戰方案。孫權任命足智多謀的書生陸遜做偏將軍、右都督,接替呂蒙守陸口。陸遜一到任,立即寫信恭維關羽,關羽被其美言給侃暈了,果然將後方的部分軍隊調去襄樊前線以為援軍。此時,關羽因俘虜了于禁的數萬人馬,軍糧難以為繼,就強取東吳囤積在湘水以東的糧食供養降軍。孫權以軍糧被關羽搶奪為由,命呂蒙率部突襲江陵。

呂蒙率軍進至尋陽,將精銳隱藏在大船中,命搖櫓和把舵的士兵都換上白色的衣服,扮成商人模樣,晝夜划船,溯江西上。船隊抵達夏口(今武漢)後,呂蒙命蔣欽率水軍逆漢水而上,阻止關羽荊州水軍南下。船過巴丘(湖南嶽陽)進入蜀境後,吳軍出奇不意地將沿江崗哨全部襲佔,使關羽耳目失靈,不知吳軍西進。接著,他利用蜀將糜芳、傅士仁和主將關羽之間的矛盾,收降了二將,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公安、江陵這兩座軍事重鎮。陸遜則往西攻佔夷陵、秭歸,切斷了關羽失敗後西上逃往四川的退路,同時也遏制住了劉備發兵增援荊州的來路。

幾乎就在同時,徐晃率曹魏援軍趕到樊城,隨即對關羽的部隊發起反擊,蜀軍抵擋不住,關羽失利。關羽得知南郡已經失守的消息後,被迫率軍南撤,曹軍卻不追趕,坐觀吳、蜀相爭,只想當那個最後得利的漁翁。11月,關羽心知兵敗而勢單力薄,不敢回軍去奪江陵,只好率殘部西走麥城(湖北當陽以東),準備取路回川。12月,關羽逃至章鄉(當陽東北),卻發現去路已被吳軍截斷,關羽、關平父子拼死搏殺,無奈寡不敵眾,身經百戰的關羽力戰不支,被吳將潘璋部下無名小將馬忠俘獲 ,關氏父子後被孫權下令處死 。220年秋,蜀國上庸守將劉封和孟達不和,孟達獻城投降曹魏,劉封回成都後被劉備“賜死”。至此,荊州全部被孫吳奪取,蜀漢在大巴山以東的領地全部淪陷。

221年,劉備親率大軍出三峽,大舉伐吳,企圖重新奪回荊州,同時為關羽復仇。次年,吳軍大將陸遜用火攻大敗劉備於夷陵,蜀軍殘部狼狽退回四川。至此,吳蜀爭奪荊州的戰爭正式結束。在小說《三國演義》裡,為奪回荊州立下大功的吳將呂蒙在關羽、關平父子死後不久就被關羽的英魂附體索命而死。而在正史《三國志》的記載中,呂蒙是病死的,歿年42歲。值得一提的是,他死在孫權吳宮的內殿裡。因此,也有人說,呂蒙功高震主,為孫權所忌,遂被其下毒給害死了。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首先,如果你說的是演義版本,那麼答案很簡單,呂蒙是被關羽顯靈誅死的。詳細可見第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大意無非是收取荊州之後,孫權犒賞三軍,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之際,忽然關羽顯靈了,將酒杯扔在地上,一把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 輩!還識我否?”東吳眾將急救孫權,關羽(呂蒙)便兩眉倒豎, 雙眼圓睜,有這麼一段臺詞:“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 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而後,呂蒙便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當然,這個純屬作者虛構,到2018年若是還有人真信這個是史實,那就啥也別說了。

《新三國》裡,呂蒙是這樣死的。奪荊州後,呂蒙病重,孫權讓張昭帶陸遜看看呂蒙,然後張昭說了這麼一句:”主公讓大都督去奪荊州,拿下荊州不要 傷害關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東吳逼入危難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報應吧。“而陸遜掀開被子一看,呂蒙臉色鐵青——也就是說,呂蒙因違抗君命,被孫權毒殺——這個,也是新時代編劇的習慣性胡編亂造,也不想多說了。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編劇就是不願意好好讀讀書,就算是編,也編得靠譜一點好不好?

事實上,真實的呂蒙,他的死與一場席捲江東的大瘟疫有關。時間是219年到220年,死的不獨他一個,還有蔣欽和孫皎。219年,荊州戰事結束後,蔣欽班師返程,病逝於途中。同一年,孫權的堂弟孫皎,也因類似原因病逝。呂蒙,僅比他們多活一年不到而已。

瘟疫,實際上在漢末三國發生過多次,東漢末年本有5000多萬人口,但到三國末年只剩下了560多萬,削減十分之九,死了這麼多人,主要因素是戰爭,瘟疫也不可小覷。

從史冊看,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戰中敗北,瘟疫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而在漢末三國時期,正好是一個人口大規模向江南遷徙的階段。包括陸遜,很多人認為他是土生江東人,其實也是在東漢末年整個家族從北方遷到江東的。正是隨著人口的大規模遷徙,疾病便也傳播到了南方,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水多蚊蠅,傳播更加便捷,瘟疫在江東也大規模爆發——當然,最好的爆發地點是在戰亂頻發、屍橫遍野的所在:荊州!

於是,呂蒙中招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呂蒙,死於孫權的謀殺。證據見如下分析:

第一,東吳大都督 (孫權稱帝后,為上大將軍) ,一個高危崗位,善終者寥寥,“病”死者眾多。

這是東吳政權的一個痼疾,領軍者受王廷疑忌!王室與領者一直沒有能建立起授權和監督的機制,即便低調如陸遜者也被孫權猜忌而死,後來孫權為了能讓陸遜的兒子陸抗死心塌地賣命,把所謂的陸遜“罪證”當面燒掉,把陸抗感動得一塌糊塗。搞死大都督,在東吳是常事。

歷任東吳領軍者:

  • 1.周瑜,卒年:36歲;死因:病死。
  • 2.魯肅,卒年:46歲;死因:病死。
  • 3.呂蒙,卒年:42歲;死因:病死。
  • 4.陸遜,卒年:63歲;死因:捲入太子黨爭,所孫權所忌,憂死。
  • 5諸葛恪,卒年:51歲,死因:被吳主孫亮處死。
  • 6.孫峻,卒年:37歲,死因:病死。
  • 7. 孫綝,卒年:28歲,死因:被孫休捕殺。
  • 8.施績,卒年:不詳,死因:病死。
  • 9.陸抗(陸遜之子),卒年:49歲,死因:病死。

(關羽的死,就是呂蒙的催殺令)

第二,直接證據分析。

先看《三國志》的記載。

《呂蒙傳》說: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 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 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 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這段記載是相當奇怪的,稍加分析,細節可疑之處太多!

1.天價的醫酬其實已經預示了呂蒙的死訊。

孫權賜呂蒙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生病了,有能治好他的,賞千金。獎高級將軍五百,獎醫生一千,這是什麼情況?要知道當世名醫華佗,曹操徵召他時,華佗說妻子有病,曹操送“ 四十斛小豆 ”!(《三國志》)。而演義中,華佗為關公刮骨療傷,關羽重謝華佗,取“百兩黃金”,這是演義,但也能說明一個問題,治病重謝,百兩黃金已經是天價中的天價!賞千金是個什麼概念?“賞千金、封萬戶侯”!這在三國時代是一個高得離譜的酬勞。事出常規必有妖!這個妖就是孫權的“鬼”,可以肯定地說,孫權已經斷定呂蒙必死,神仙也救不了他,故此開出天價,“不惜一切代價”,一可以秀主上之隆恩,二可以堵路人之口舌。

2.為了給呂蒙“治病”,孫權的表現也非常奇怪。

1)為呂蒙治病,“時有針加”,就是針灸之類的治療,可見呂蒙是沒有外傷的,而孫權“為之慘慽”,感到難受得不得了。

2)孫權欲觀察呂蒙,“常穿壁瞻之”,就是在牆上打個洞,這麼大動靜,呂蒙豈能不知?這不是給病人施加天大的壓力嗎。

3)孫權見呂蒙“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咄唶就是嘆息的意思,孫權喜、笑、嘆息、睡不著,是要做給天下人看嗎?

4)呂蒙“病中瘳, 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中瘳的意思是病好了一半,孫權為此下“赦令”,赦免罪犯,群臣全部來祝賀,唯恐天下不知。

5)呂蒙“後更增篤”,就是醫不好了,孫權這才親自臨視,然後“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向老天爺要命。


(孫權的厚黑不亞於曹操)

3.檢視這些細節,各位不能發現點什麼嗎?孫權在彰顯為主隆恩的時候,不也在掩蓋著什麼嗎?況且,呂蒙置於內殿之中,處於孫權的嚴密監視之下,他與外界完全隔絕,有關他的一切消息都出自孫權之口,說他病好了一半,是孫權;說他病死了,也只能出自孫權。總之,呂蒙生死,孫權說了算,外間連猜猜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進一步的分析

孫權要的是荊州, 他的戰略是“得荊州而逐關羽”, 可呂蒙要的是關羽的命。斬名將而立聲威,這是為將者的畢生追求,呂蒙做到了。可呂蒙把天大的難事丟給了孫權,孫劉聯盟破裂了,如何兩面應敵?劉備復仇是必然的,曹操趁虛而入又怎麼辦?這才是孫權“夜不能寐”的真正原因:“吳下阿蒙”啊,你收復荊州,東吳的大英雄,全國都在給你點贊;可你違抗聖令,意氣用事,以後我怎麼節制你啊?你佔荊州,殺關羽,又把災難引向東吳,我要如何處置你啊?殺你是必然的,可我要殺得沒有一絲破綻,也難啊。你不是有病嗎?我幫你“治病”!




(呂蒙之死,是關羽顯聖的一個里程碑,關羽走向神壇的墊腳石,實際上這塊“石頭”是孫權一手打造。)

所以,我們就能理解孫權為呂蒙治病所做的一切表演。自此,呂蒙死於孫權的謀殺,可謂在情在理,證據充分。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呂蒙,乃三國時東吳有智有勇的戰將,善於帶兵打仗,在漢昌太守任上,利用關羽率兵攻打樊城的機會,花裝成商人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成功,徹底端了關羽的老窩。

前方有徐晃領銜的曹營大軍壓來,後方又有荊州被佔消息傳來,高傲的關羽只得撤兵,但在麥城被東吳軍兵生擒並斬首。

江陵一戰,呂蒙立了大功,吳主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黃金五百斤,但呂蒙推辭再三,封爵還未頒佈,呂蒙便疾病發作而亡。

據史料記載,東吳大將呂蒙、甘寧、蔣欽等將死於同年,所以猜測應該是在戰場上積勞成疾而亡,久病未好好醫療所致。

在公安時,孫權曾將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並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但最終智擒關羽的呂蒙在孫權內殿中去世,時年42四歲,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在演義中,呂蒙是被關羽靈魂附體,是關羽把呂蒙給搞死了,但那純屬扯淡,絕對不可信,是作者的故弄玄虛。

在志中,則記載呂蒙殺關羽後不久“蒙疾發,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應該是比較可信的,所以呂蒙死於積勞成疾。

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同時死於建安24年,當年剛好發生了瘟疫,所以也有後人猜測呂蒙等人死於瘟疫,但這也只是猜測而已,兵沒有更多的史料可以證明。

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8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呂蒙究竟是怎麼死的?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阜南呂家崗)。《三國志》記載: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權將,數討山越。鄧當去世後,張昭推薦呂蒙接任,封為別部司馬。後隨孫權討伐黃祖,並且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督尉。建安十三年孫權進攻夏口,大勝,呂蒙功勳卓著,被任命為橫野中郎將。後來周瑜佔領了江陵呂蒙被任命為偏將軍。

然而呂蒙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率軍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被呂蒙殺害,關羽死後,呂蒙也未長久,離奇死亡。呂蒙離奇之死眾說紛紜,他的死是人為還是天意,以下簡要分析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呂蒙殺害了關羽,劉備必然興師問罪,孫權害怕吳國蒙受損失,故而秘密將呂蒙殺害。《三國演義》中記載,孫權讓呂蒙偷襲荊州,並囑咐事成之後不要殺害關羽,但呂蒙因為好大喜功,並且對關羽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乘勝追擊,孫權害怕有失,又遣陸遜親自責令呂蒙勿殺關羽,只可惜遲了一步,關羽死後劉備義憤填膺,發誓與東吳不共戴天,擇取時日攻伐東吳,孫權因害怕殃及東吳,在慶功宴上,下毒殺害了呂蒙。

孫權殺害呂蒙的原因有:消除大都督之職位,大都督一直都在孫權之上,周瑜就不怎麼聽孫權的話,孫權也曾說自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公;殺了關羽,毀壞了桃園三結義,劉備必然閥吳,呂蒙若不死,只會害了吳國;荊州已經得到。最主要的是,關羽被無名鼠輩呂蒙殺掉,眾人都想讓呂蒙死。



第二種說法:呂蒙被關羽的陰魂附體,是關羽顯聖,將呂蒙殺害。

當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死後曾多次顯聖,救了關勝等人,而呂蒙之死,就是關羽的第一次顯聖,書中這樣記載:“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日:‘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呂蒙的死被神話了。



第三種說法:呂蒙死於當時的一場瘟疫。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據史料記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這場瘟疫席捲整個江東,荊州戰事結束後,蔣欽班師,病逝於途中,同一年孫權的堂弟孫皎,也因類似的病因逝世,呂蒙僅比他們多活一年。

瘟疫在漢末發生過多次,東漢末年有五千多萬人口,到了三國只剩下五百六十多萬,除了戰爭因素之外,瘟疫也不容忽視。而曹操赤壁之戰大敗據說也是因為瘟疫,三國時期,人口大規模南遷,加上南方氣候溫暖,而戰亂頻繁,屍橫遍野的荊州,就成了最好的瘟疫發源地,隨後席捲整個江東。



第四種說法:呂蒙長年征戰,積勞成疾,尤其是荊州一戰,呂蒙徹底被拖垮。一般認為士人的壽命長,將軍的壽命短,曹魏的文官大部分都能活到五十歲以上,有的甚至活到七十歲。而武將,三國中長壽的都很少。三國時,醫學得到很快發展,然而針對治療戰爭刀槍傷的水平有待於提高,這也是當時戰爭傷亡高的一個原因。呂蒙一生征戰,戰功卓著,作為北方人,對南方不適應,勞累得病是很正常的事。

關於呂蒙之死,眾說紛紜,由於史料中沒有具體的記載,加之死在關羽之後,後人大多都把二者的死聯繫在一起。你的怎麼看待呂蒙之死的?


三國逐鹿


“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這是《三國演義》中呂蒙在慶功宴上被關羽附體七竅流血而死之前說的一句話。


這個過於神話的離奇死亡方式,出自《三國演義》,可信度應該不高。也有人分析,呂蒙是孫權毒殺,我覺得這個應該也不可信。


東吳的大都督權力很大,畢竟有兵權,對於孫權皇權肯定是一種制約。孫權肯定也在想法設法削弱大都督的兵權甚至廢除大都督這個職位。但非常時期,我不覺得孫權會對呂蒙動手,此時東吳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孫權不至於做出自掘墳墓的事情。

我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是呂蒙死於疾病或者瘟疫。東吳四大都督,除了陸遜活了63歲之外,周瑜活了36歲,魯肅活了46歲,呂蒙活了42歲。可以發現東吳的大都督都是比較短命的。



四大都督的共同點是什麼?那就是常年駐紮在軍營。東吳以水師為主,軍營自然在水邊。水邊一般都是溼氣很重,夏季溼熱,冬季溼冷。因此夏季寄生蟲,真菌感染,細菌感染多發,冬季容易的關節炎等。

呂蒙常年駐紮在軍營,難免會染上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我認為呂蒙死於疾病的可能性極大,包括周瑜和魯肅也是。


小鎮月明


說到呂子明,車邏輯不願意用陰謀論來分析他的死,一方面我算是呂蒙的迷妹,另一方面看到許多人都看完新《三國》連續劇覺得自己就是歷史大咖了於是乎就胡寫亂吵,這樣沒意思。今天咱們簡單一點,就說說健康的重要性。

電視劇新《三國》的編劇雖然不比新《水滸》的NC,但二人真的是在秀下限的路上齊頭並進。新《三國》中大致意思是想表達孫權覺得一直一來被這些個大都督壓制,於是在關羽自殺後(是的關公特麼的自殺了)毒死了呂蒙。而這部劇中的孫權總給人一種無比腹黑的感覺,前面孫笨之死我都以為是他派的殺手。而《三國演義》為了美化關公老羅就上演了一出關公索命俯身呂蒙大罵孫權的戲份,當然老羅對呂蒙的暴斃還是採取了很科幻的理解,這點咱不討論了。

而歷史上呂蒙對孫十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三國志》中這位曾經的大都督其傳記和周瑜、魯肅挨著。而與周、魯這種名門世家不同,呂蒙算得上是一介草根武夫出身,並且是少有的被孫十萬一步步培養上來的人才,也正是如此,呂蒙成為了文武雙全的統帥。在繼任魯肅成為大都督後,呂蒙頗有魄力的向孫權提出了“破壞”孫劉聯盟的計劃。而孫權也不可思議的應允了他的想法,接下來就是如何和霸佔荊州的關羽較較勁了。

之後東吳方利用了關羽自負的性格,並提拔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去“抱關羽大腿”,而演義中說此時呂蒙是一副詐病的狀態,但事實上,孫權呂蒙主僕二人演戲給關羽看,而是呂蒙確確實實身體不支,需要調理。之後的荊襄之戰呂蒙很可能也是帶兵出征並且權力指揮,在舟車勞頓之下,本就身體虛弱的他終於倒下了。

而關羽死後呂蒙突然暴斃著實給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車邏輯不想去分析什麼君臣間的明爭暗鬥,就給有著國士之風的呂都督一個安靜的覺吧…


君臣不相負,來世復君臣…


邏輯文史游


《三國演義》是我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我最熟悉的小說,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呂蒙的死是最蹊蹺、最離奇的一個。

據統計《三國演義》名將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 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寧、龐統、黃忠、徐晃、 張郃等。另外,憂死如諸葛亮、陸遜;氣死如周瑜、王 朗;戰死如夏侯淵、典韋;被斬如呂布、關羽;被刺殺如孫策、張飛; 自殺如荀彧、姜維。而呂蒙是個例外。

呂蒙斬殺威震天下的蜀漢名將關羽,奪回荊州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是如何死的呢?

關於呂蒙的死共有三個不同的版本:

一、關羽的亡魂索命

  這是《三國演義》原著裡呂蒙的死法。呂蒙盡收荊襄之地後,孫 權犒賞三軍,大設宴會為諸將慶功。孫權親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 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 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 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 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 當追呂賊之魂! 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 權大驚, 慌忙率大小將士, 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

我認為這不是呂蒙真正的死因,而作者羅貫中這樣寫應該是想突出關羽的英雄氣概及死的冤枉、為關羽出氣罷了。

二、 發病而死

  據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記載: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 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 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 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從陳壽的記載來看,呂蒙是病死的。

我認為陳壽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呂蒙常年在外征戰,受傷是常事,身體勞累身發疾病也很正常。

三、 被孫權毒殺

  這是《新三國》裡呂蒙的死法。奪荊州後,呂蒙病重,孫權召見陸 遜議事。陸遜見孫權之前,孫權讓張昭帶陸遜看看呂蒙大都督,陸遜 一看死了,張昭對陸遜說: “主公讓大都督去奪荊州,拿下荊州不要 傷害關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東吳逼入危難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 報應吧” 。聽聽話裡的殺機,張昭的意思是,誰對主公威脅或牽制和 不聽命令,就和呂蒙一個下場。 從陸遜掀開的被子來看,呂蒙臉色鐵青、發紫,口角流汙。再加上 張昭的話,可明顯推出:呂蒙因違抗君命,被孫權毒殺。

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但也只能是推測,沒有實際證據,不能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