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百姓眼中的江西殯葬改革——所謂改革,所謂創新

今天網上的熱點新聞很多,有河北省委督察組的兩位“領導”過檢查站而不入,有墨西哥掉落的飛機全員生還,也有下面要說的引起大家熱議的江西殯葬改革。

執法隊進村入戶,強行將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積如山,挖掘機一錘一錘搗毀,一口口的棺材瞬間化為碎木。

這是今夏在江西不斷重複出現的一個場景,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可以從江西省吉安縣出臺的《關於在全縣推進綠色殯葬改革的通告》中一窺端倪。推進殯葬改革,不是江西省的首創,是國家在推進的一項民生工作,這無可指摘,但往往就是這種惠及民生、推進民智的民心工程,經過了一層又一層的加碼,經過了領導的層層審批,往往就被迫的“改了初衷”。筆者之前工作的單位領導曾說過一句話,“所有針對民生領域的改革都是在違反規定”。我們有無數的理由來反駁這句話的正確性,因為它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因為有的改革是符合規定的。。。。。。但如果我們能坐下來,認真思考民生工作中的種種,我們或許對這句話會有更多的理解和認可。民生工作,不同於其他,是因為它關乎民生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是切切實實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不去開公司、不用納稅,但是離不開結婚、離不開死亡。

社會在發展,無論是社會還是民政工作,都在往前看,向更先進的國家、地區學習先進經驗,這是好事。但在學習別的國家、地區先進經驗之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我們的工作是做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中國,是做在安土重遷的華夏,世界上可能沒有第二個國家像我們一樣,重視血脈、重視親情、重視死亡。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像我們的國家一樣,擁有如此多的民族、擁有如此多的風俗習慣。這也就造成了沒有哪種先進經驗是能在所有的省份都能“暢行無阻”的,特別是牽涉到中國人最重視的--死亡。

中國人對死亡的態度非常多元,這裡面你可以說有封建的原因在裡面,但是土葬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傳承之後,已經像烙印一樣刻在了很多老年人的骨子裡,我們要改革,要創新,不能直接把骨頭挖出來、敲碎,而應該更重視過程、重視循序漸進。唯有此,才能是真正的尊重人民、尊重傳統。今天,江西省民政廳也已經做出了說明,防止“一刀切”防止“運動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家出臺每一項政策的初衷是為了國家發展和社會和諧,我們也更希望看到各級的領導在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情況時,能更加尊重歷史、重視傳統,能有符合規律、符合老百姓期望的執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發展的同時,照顧好“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