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勝天半子”,其實是與天鬥,輸了所有

難得看到這樣一本以圍棋為主線的佳作《天局》。

通過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得悉“勝天半子”的由來,看過原著才知,“勝天”其實是逆天,所謂“勝天半子”,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等於說輸了全部。《天局》中的混沌,《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與天鬥力,誓要勝天,看似半子惜敗,但咫尺天涯,其實這盤棋局一開始就已經敗了。

所謂“勝天半子”,其實是與天鬥,輸了所有

《天局》這本書的主角混沌是一位棋痴,將名字取為混沌,即有棋局之始、人生之初即混沌之意。相傳宇宙未開之時,沉睡著一個巨人,有一天他突然醒來,發現自己沉睡在茫茫的黑暗中,他不知從哪裡找來一把斧頭,憤怒一揮,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宇宙漸漸分開。輕而清的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宇宙自此形成,而此人正是盤古。後人稱盤古開天闢地。

一盤棋尚未對弈之前,棋盤如同空曠天地,無論是對弈者,還是棋盤本身,都從混沌開始,而後慢慢走向澄明。在棋盤這個小宇宙之中,每位弈者都是開天地的盤古。

書中的混沌棋藝精絕,棋風剛烈,風雪之夜誤入迷魂谷,觸動玄機,與天對弈,最終把自己化為一顆黑棋,以生命的代價,終於勝天半子。這盤棋局,作者矯健寫得驚心動魄,絲絲入扣,渾然天成。僅僅一盤棋局,卻寫盡了對弈的波譎雲詭、驚心動魄。行文想象豐富,範西屏、施襄夏、過百齡等棋界大師現身相聚一堂,助力混沌與天對弈,意為傾人間之力,也終究鬥不過天,只是將此寓意濃縮於一方紋枰之中。

古人云:棋有天地方圓之象,陰陽動靜之理,星辰分佈之序,風雷變化之機,春秋生殺之權,山河表裡之勢,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其變化之多端,就連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沙子這樣的天文數字都遠不及。但其自身又有規律可循,古有施襄夏棋藝遇瓶頸而苦惱,苦思冥想而不得法,看見高山流水而頓悟,萬物同理,棋道的精髓也正在於“高山流水不爭先”,不爭,並非不努力,自動放棄,而是要順其自然,順勢而為,方能匯成大江大河,歸於大海。

人是鬥不過天的,即便匯聚了自古以來的圍棋大師洪荒之力,仍然要輸給天半子。這個“天”,可以理解為天道,用之於圍棋,即棋道,人類再強大,但就像日本名譽棋聖藤澤秀行先生所言:“棋道一百,我只知七”,如今AlphaGo的問世,更證明了藤澤秀行所言何其準確,但即便是打敗人類高手的AlphaGo,也不能說是領悟了圍棋“天道”,它畢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其實還是人類藉助人工智能探索圍棋中的“天道”,而並非天道本身。

因此,“勝天半子”其實是“輸天半子”,這也是書中安排的合理結局,怎奈混沌將自己當做一枚棋子,充當劫材,這才勝天半子。但弈者都沒了,棋局還如何進行呢?這不是勝,這是徹底的敗。

下棋,還是要遵循“天理”,順勢而為,而非逆天而行,以無理對抗有理,力量再大,也終究是“混沌”而已。這大概也是本書題中之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