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政策底」,到底能帶來多大反彈空間?你必須了解的是……

想知道政策底帶來的反彈空間有多大,就必須要了解“救市”到底救的是什麼?

本週一(10月22日),滬指漲了100多點;上週五(10月19日)和本週一,滬指漲了160多點……

從上週五到本週一,僅僅四天時間,對於很多股民來說,就跟做夢似的。

本來,國慶節之後的一波殺跌,A股市場哀鴻遍野,可以說把股民的信心都跌沒了。

我一哥們,聽證監會劉士餘主席說“春天已經不遠了”,心裡一激動,在上週一(10月15日)就進場抄底了。

然後,憔悴了, 每晚失眠 。到了上週五,A股又是低開,他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割肉清倉、告別股市了。

結果,當天A股低開高走,實現了逆襲。

這個週一,他又重拾信心,準備滿倉幹到底了……

沒有什麼是陽線不能改變的,即使是信仰。如果一根不行,那就兩根……

總之,很久沒見到,A股如此暴力拉昇了。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中國股市還是得靠政策呀,週末一堆利好,不是白給的。

那麼,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是,這種暴力拉昇,是可持續的嗎?上漲的空間有多大?中國股市的春天,要來了嗎?

有人說,救市利好那麼多,千點反彈可期!

有人說,政策那麼猛,這不是反彈是反轉!

我覺得吧,這些就是口號吧,喊喊就得了。如果真的信了,那麼智商也許欠費了。

所有的問題的核心在於——既然是“救市”政策讓A股暴漲,那麼救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這次決策層集中出臺一堆利好政策,並不是為了啟動新一輪牛市。

救市的目的,從來都是防止股市大幅下跌,而不是讓A股大幅上漲。

今年以來, A股市場的資金面其實是不斷惡化的,資金流出多,流入少。

隨著場內流動性日益萎縮,股權質押、強平和閃崩,成為A股的日常、也成了投資者擔心的事情。

一開始還是小盤股、題材股閃崩跌停,到了上週,白馬股、機構扎堆的票也在閃崩。市場內部的流動性危機露出了進一步蔓延苗頭。可以說,正是潛在的金融風險,倒逼“救市”政策出臺。

從劉鶴副總理帶著“一行兩會”一把手喊話以及隨後的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會議內容來看,此次集中釋放利好的救市行動是在國務院層面得到支持並加以組織、協調的。而且救市行動的“牽頭人”是瞭解市場的,是知道如何穩定預期的。所以,在公開場合,迅速落實各項救市政策,就成為決策層強調的要點。只有落實,才能讓投資者看到希望,找回信心。

而從救市的具體政策來看,其指向也是相當明顯。組織資金、鼓勵資金進場,救的就是流動性、化解的就是股權質押強平風險。

由此可見,救市的根本目的是在於防止股市風險外溢,蔓延到整個金融系統。這和今年金融工作的第一要務“防風險”,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說白了,釋放那麼利好,推動那麼多資金進場,就是為化解流動性危機提供輾轉騰挪的空間。而不是打出一片牛市的新天地。

其次,大家應該看到,國慶節之前,滬指還在2800點之上呢。可是,到了今天,就算這兩天漲了160多點,滬指也不過2654點。算一算,還是下跌的呀。


所謂“政策底”,到底能帶來多大反彈空間?你必須瞭解的是……

問了幾位朋友,在這一波反彈中,幾乎都只是減虧了吧。沒有一個賺錢的。

所以說,在今年2月開始的,長達9個多月的跌跌不休之後,又迎來一波快速的殺跌,A股市場本身就存在著支撐反彈的力量。

只不過這兩天,在利好因素的催化下,超跌反彈變成了報復性反彈。

但這其中也有一些隱憂,一是滬指兩天漲了160多點,而且快速放量,其實是對多方的力量在短時間內的巨大消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大家都懂。

二是,由於最近的政策確實比較給力,“政策底”可以明確了。

不過,以我的理解,政策底並非指具體的點位,比如2449點之類的。而是我們的金融系統要牢牢守住底線、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才是政策底的底線。就拿週末的利好來說,如果A股市場內部的流動性危機和股權質押強平的警報逐步緩和,那麼這些利好政策的力量也就發揮完畢,很難進一步推動市場上漲。

另外,從歷史經驗來看,政策底往往出現在市場底之前。高層喊話,雖然有信心上的提振,短期內讓A股止跌反彈,但最終底部的探明仍由市場內部的力量所決定。在這一背景下,所謂“千點反彈”空間,不過是一種奢望,是不切實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