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重點工作績效評估有重大改革,不再進行民意調查等主觀評價

市州重点工作绩效评估有重大改革,不再进行民意调查等主观评价

2018年是對市州績效評估進行改革的第一年。日前,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省市州重點工作績效評估改革情況。

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省委改革辦會同省人社廳等單位深入調查研究,學習借鑑省內外經驗做法,形成改革方案稿,在多次徵求、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反覆修改完善,報經省委常委會集體審議通過後,5月25日以省委辦公廳名義正式下發《湖南省市州重點工作績效評估改革方案》

最新方案中,市州重點工作績效到底“誰來評”“怎麼評”“評什麼”“評估結果怎麼用”?我們一起來看~~~

評估誰?

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將評估對象分成兩類:

第一類:長沙市、衡陽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常德市、郴州市

第二類:邵陽市、張家界市、益陽市、永州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自治州

誰來評?

組織領導上,進一步加強黨對績效評估工作的領導。

領導機構方面,成立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任主任,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任第一副主任,省委副書記烏蘭任常務副主任,相關省委常委任副主任的績效評估委員會。

歸口協調方面,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人社廳負責總體協調,由省委辦公廳牽頭;具體日常工作協調,由省委督查室會同省政府督查室、省績效辦承擔,實現“督考合一”,增強績效評估的權威性、統籌性和執行力。

評什麼?

評估內容上,主要根據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四要點一報告”(即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要點、省委黨建工作要點、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工作報告)精神指標。

其中一級指標四個,二級指標17個。

一、高質量發展:

1、地區生產總值

2、財政收入

3、產業投資

4、研發投入

5、技術創新

6、城市居民收入

二、 “三大攻堅戰”:

7、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8、精準脫貧

9、汙染防治

三、黨的建設:

10、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工作

11、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12、全面從嚴治黨

13、統一戰線

14、黨管武裝(軍民融合)

1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16、信訪維穩

四、 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

17、安全生產(含防汛、森林防火)

怎麼評?

在評估權重上,注重處理好“三對關係”。一是突出重點,處理好點與面的關係。二是突出質量,處理好質與量的關係。三是突出源頭,處理好源與流的關係。

在評估分制上,由原來的千分制改為百分制。今後對市州的績效評估主要突出重點工作,二級指標由原來的40項減至17項,計分辦法也隨之改為百分制。過去參與績效評估工作的部門較多,都有相應的賦分權,採用千分制比較科學;改革後參與績效評估的部門大幅減少,賦分也相應地大幅減少,採用百分制更加精確、直觀。

在評估方式上,實現“三個精簡”“三個堅持”。精簡了專項評估,改革前,對市州有10餘個專項考核,改革後只保留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基層黨建、安全生產5個專項考核。精簡了集中評估,原則上以日常評估為主,每季度進行一次通報,不搞年底扎堆評估,切實減輕基層迎檢負擔。精簡了主觀評估,改革後,不再進行民意調查、相互打分、省直部門對市州打分等主觀評價。堅持結果導向,評估分數直接來源於數據統計和重大失誤反向扣分,開會、發文、工作保障等日常工作舉措不再列為計分指標。堅持“智慧評估”。依託全省電子政務雲平臺,優化績效評估信息平臺,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評估結果自動生成,儘量減少人為因素。堅持全程管理,從目標制定、督促改進到評估結果,實行全過程管理。每季度評估後,對工作進度滯後或進展異常的,及時進行提醒、督辦。

評估結果怎麼用?

一是績效改進。針對日常評估發現的問題,及時發出《績效改進通知單》,督促“即知即改”。

二是績效獎勵。年度績效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並與市州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市州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掛鉤。

三是績效問責。對被評為不合格等次的市州,省委、省政府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連續2年被評為不合格等次的,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連續3年被評為不合格等次的,提請省委調整其主要負責人的工作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