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美國加息!中國樓市將遭殃?

剛剛,美國加息!中國樓市將遭殃?

美國真的如市場預期,2018年第二次加息了!

北京時間6月14日,週四凌晨02:00,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後宣佈,FOMC委員一致投票決定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上調25個基點,升至1.75%-2%,符合市場預期。

聯儲會後公佈的官員利率預期中位值點陣圖顯示,八位聯儲官員預計今年全年加息四次或更多,3月公佈的點陣圖顯示持這一預期的官員有七人。

這意味著,多數聯儲決策者預計今年還會有兩次加息,將年內合計加息四次,明年將共加息三次,而上次多數決策者預計今明兩年均總共加息三次。

美國為什麼加息?

因為加息可以讓美元資產更有吸引力,加速美元迴流美國;而之前的減稅是讓製造業回遷美國。

全球資產配置方向轉向美元資產,中國高淨值人群配置美元資產的趨勢會更加明顯(目前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的是:美國、柬埔寨、巴拿馬等)。

美聯儲決議聲明公佈後,美元指數直線上漲,一度飆升至94,隨後回吐漲幅。

剛剛,美國加息!中國樓市將遭殃?

決定一個國家匯率水平最關鍵的因素是:經濟的強弱

經濟欣欣向榮,則幣值長期來看,一定是升值的。

當然,貨幣印發速度會嚴重影響幣值乃至匯率。此外,利率水平也會影響匯率。一般來說,加息會讓貨幣升值,降息會讓貨幣貶值。

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根本上還是取決於兩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誰的經濟有真正的、強勁的增長,哪種貨幣就強勁。

短期看,“利率差”對匯率產生巨大影響。

比如人民幣匯率要對美元維持在較高水平,就必須讓基準利率超過美國。當美國加息的時候,人民幣也需要加息。否則,就會對美元貶值。

剛剛,美國加息!中國樓市將遭殃?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管制可以替代利率差。從人民幣在香港的利率水平,你就會發現明顯高於內地。為什麼?

因為香港是自由市場,如果不讓人民幣利率明顯高出美元一截,就無法維持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

這反過來告訴我們,目前人民幣“在岸價”(上海市場產生的價格)是通過“利率差+管制”實現的。香港沒有“管制”,所以“利率差”只能更高。

懂得了這些信息,你就會明白,美國“減稅+加息+縮表”的影響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必定會有升值的壓力,而且會很強勁

但人民幣一定會貶值嗎?很難說。

因為中美貿易站愈演愈烈,原因是顯著的不平衡,雙方每發生1美元的交易,其中只有0.25美元是中國在買美國資產,其餘0.75美元是美國在買中國資產。

因此,特朗普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解決不平衡的問題。

怎麼解決?只能是多種手段並用:

1.中國有意識增加從美國進口,美國也開放一些限制的領域;2.人民幣對美元適當升值,或者穩定,肯定很難貶值;

所以,2018年還有兩次加息可能,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估計仍將保持穩定。

並且,在今年下半年,中國央行可能被迫加息一次,以維持中美利率差距。

但人民幣繼續對美元升值也不現實,因為中國經濟承受不了,也會帶來更加嚴重的資金外流的壓力——在人民幣高估、國內資產價格顯著偏高的時候,國內的中高產階層都希望到海外購買便宜的優質資產。

在美國“減稅+加息+縮表”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貨幣政策很難寬鬆,國家將更加嚴格執行“去槓桿”,房貸利率或還將繼續上浮

1.對樓市的影響

2018年,官方對經濟“慢一點的增長”容忍度增加,所以我們並不會對美國加息做出大幅度的經濟刺激計劃。

而以中國政府目前對金融、房地產行業的控制力,也是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的。

剛剛,美國加息!中國樓市將遭殃?

對於接下來樓市政策,可能是:

1.大環境決定了中國2018年貨幣政策仍然是略微偏緊的,”錢荒”加劇,去槓桿強化;

2.樓市調控不會出現大的、方向性的調整;

3.在經濟、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城市,會出現“隱性政策的放鬆”,比如悄悄放寬對房貸額度的限制,比如人才引進放寬對落戶的限制。

樓市進入新一輪市場調整期,樓市的深度調整將導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或被收購,而這對於綜合競爭實力較強的房企來講則成為逆勢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大型品牌房企來講,會在樓市下半場這個階段繼續“大魚吃小魚”,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化優勢。

但是在此重點提醒,一些房企的資金鍊更加緊張了,所以不要碰小房企的房子,因為爛尾的機率增加了。

房企的資金鍊趨緊,目前部分沒有價值的城市,例如三四線城市將出現房價下降趨勢,有可能會影響整體市場會出現降價的趨勢,價格的指標發生變化,總體市場會表現為“以價換量”。而這樣的局面有可能至少一直會持續到2018年底。

而對於有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及其城市圈)的剛需、改善型需求來說,2018年是買房、換房的好時機,如果是剛需,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對於已經買了房子的剛需、改善型需求和中長線投資者來說,三四線城市房價就比較危險了,抗風險能力比較差,而只要你選的城市是“有人口增量的、高級別的城市(及其城市圈)”,那麼可以安心過好自己的日子,

不要在乎短期房價的波動,不要去計算自己房產投資的盈虧,那都沒有意義。

時間將證明,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2.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美國加息,那幾個主要發達國家必定跟隨,否則將被美國“薅羊毛”(資金流向美國)。

而我們是“投資性政府”,在拉動經濟上責任超過美國,加上人吃馬喂,要攻克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中國央行應對的手段當然是同步加息,當然不是上調基準利率(即房貸的基準利率4.9%),即老百姓眼中的正式加息,而是上調MLF和逆回購利率

兩者都是央行-商業銀行之間的借錢利率,與美國式的正式加息是一致的。

在美國的層層圍困下,中國將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在匯率、房價、實體經濟之間達到一個最具競爭力的平衡。

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肯定會有動作,這對於實體經濟構成利好。但力度有多大,尚有待觀察。

3.總結

2018年將是人民幣匯率繼續“身不由己”的一年,更加強化“去槓桿”,嚴控金融風險;但也是在“有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的剛需改善很適合買房的一年,是實體經濟或許會“曙光初現”的一年。

中國會如何應對?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